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56265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 的设计与实施,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手工教学的目标2、了解手工教学活动类型3、知道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指导要点重点和难点1、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手工教学的目标2、了解不同手工教学活动的类型并能结合实际灵活 应用,第一节 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一、2岁3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2岁一3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是以纸张的折叠、粘贴为主,后期可增添泥等软性材料,重在“动手”,不在造型、创造。引导儿童参加手工活动,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并愿意尝试各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培养儿童安全、卫生、整洁的手工活动的习惯。引导儿童学习用糨糊、

2、胶水等粘贴沙子、种子等点状材料。引导儿童学习撕、拼贴、折(对边折、对角折)、印等操作,训练手的控制能力。引导儿童体验可塑性材料(泥、橡皮泥等),学习用搓、团、压、黏合的方法塑造简单的立体物象。,二、3岁4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3岁4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在折叠、粘贴的基础上,开始接触工具。结合绘画的学习,进行简单的造型练习。引导儿童正确使用简单的手工工具和多种材料,使他们喜爱各种手工活功。引导儿童用丰富、复杂的点状材料(如木屑、纸屑、泡沫屑等)粘贴出简单的物象。引导儿童在小班的基础上学习用纸折出(按照中心线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剪贴出简单的物象。引导儿童在小班的基础上学习用捏的方法塑

3、造简单的立体物象,并学习用连接的方法组合对象。引导儿童初步学习用其他点状、线状、面状和块状的自然物和废旧材料制作玩具。,三、4岁5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4岁5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能较熟练地使用合适的工具,具有一定的立体造型的想象力和制作能力。引导儿童较熟练地使用和选择手工工具和材料,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意愿。引导儿童学习用多种点状材料拼贴物象,表现简单的情节。引导儿童学习用多种技法将纸折出物体的各个部分,组合成整体物象。引导儿童学习用目测的方法将纸等面状材料分块剪、折叠剪,拼贴平面的物象或制作立体的物象。引导儿童学习用拉伸的方法并配合其他泥工技法塑造结构较复杂的物象,表现其主要特征和

4、简单细节。,四、5岁一6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5岁一6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能自己选择合适的工具,合理运用多种材料,具有一定的立体表现力、创造力。儿童能较熟练地自己选择、使用相应的工具和材料,并能尝试使用各种新的工具与材料。引导儿童学习用多种材料、多种形象组合成整体作品,表现简单的情节,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意愿。引导儿童综合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和技法制作各种有使用价值的作品。,第二节 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类型,一、平面手工活动 平面手工活动主要是指学前儿童对手工工具和材料进行操作,制作出平面手工作品的活动。学前儿童的平面手工活动主要有粘贴、剪贴、撕贴、染纸等形式。,(一)粘贴概念:是指

5、用现成的点状、线状、面状材料粘出或贴出具有浮雕感的或平面的画面的活动。目的:主要是让儿童在学习粘与贴的手工技法的过程中,知道并能运用点状、线状和面状材料等制作成浮雕状或平面的各种画面。粘,大多是用点状材料来进行的;贴,大多是用天然的或加工过的线状或面状材料来进行的。,1粘沙粘沙是典型的用点状材料制作平面手工作品的制作活动。工具和材料:主要有小塑料片、毛笔、胶水、细沙、各色底纸。,2贴树叶贴树叶是典型的用面状材料制作平面手工作品的制作活动。工具和材料:主要有剪刀、双面胶(如果用胶水和糨糊贴,则晾干后容易脱落)、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压平的树叶、各色底纸。,材料:花生、果壳 该作品在材料上进行添加想象,

6、通过排列、垒积材料组成画面。,材料:绒、毛线 事先创作画面,通过排列、拼接材料,形成线型、面型。,材料:彩线 根据画面,通过盘绕材料,形成线型、面型。,(二)剪贴概念:是指运用剪刀将面状材料剪成所需形象后贴出平面画面的手工活动。目的:主要在于学习使用剪刀,锻炼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发展儿童手眼协调能力。因此,剪贴活动的重点在“剪”。材料:各色纸(报纸、旧挂历、色纸、铅画纸、皮纸、牛皮纸),布、树叶等也可用做剪贴的材料。,(三)撕贴撕贴也是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常见形式之一。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锻炼学前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及其控制能力。它与剪贴的最大区别在于:撕贴把手指作为工具,利用双手手指的配合

7、来撕出所需形象,再贴成平面的画面。用手撕出来的形象,其轮廓线蓬松、柔软、毛茸茸的,具有自然、浑厚、稚拙的独特美感,这是其他造型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注意:撕纸活动的重点在于“撕”。一般来说,撕贴的材料是较薄的软纸,其韧性不能太强。撕贴的形式有自由撕、沿轮廓撕和折叠撕几类。开始学习撕纸时,可进行自由撕。逐渐地,教师可引导儿童学习沿轮廓撕和折叠撕。,(四)染纸概念:是指用吸水的纸和水性颜料通过渍染和点染的方法染出色彩美丽的纹样的活动。目的:在于让儿童在学习染的技法的过程中,了解、感受色彩位置排列所造成的变化。,二、立体手工活动 立体手工活动主要是指学前儿童对工具和材料进行操作,制作出立体手工作品的活

8、动。学前儿童的立体手工活动主要有泥塑、折纸、厚纸制作和废旧材料及果蔬等的制作。,(一)泥塑概念:是通过双手的活动将泥塑造成立体形态的物体形象的活动,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立体手工造型活动。目的:在于锻炼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发展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学前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材料和工具:主要有粘泥、橡皮泥、面团、泥工板、竹刀以及其他辅助材料。,彩泥可拉、捏、推、粘、塑、压、挖、接、搓等成型,(二)折纸概念:利用双手的活动将纸折叠成立体的形象的活动,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活动之一,其特点是利用几何形造型。目的:不仅可以锻炼学前儿童手的动作的灵活性,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目测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和对图形变

9、换的思维能力。材料:折纸取材方便,白报纸、挂历纸等薄而有韧性的纸均可用来折叠。,(三)厚纸制作 概念:是指运用卡纸一类略硬的纸,通过剪、折、贴、组装等技法制作出三维形体的活动。目的:可以帮助学前儿童通过制作认识纸从平面形态到立体几何形体的变化规律,同时,发展其空间知觉能力、联想能力、造型能力。由于厚纸制作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最好在幼儿园大班进行。,(四)废旧材料及果蔬等的制作概念:是指利用废旧日用品或水果、蔬菜等自然物,通过联想“因材施艺”地进行建构,制作出立体形象的活动。目的:对于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废旧材料来制作,也可以培养他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工作的能力。

10、由于制作过程对儿童手腕力量和手指灵活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废旧材料及果蔬等的造型活动大多在幼儿园大班开展。,注意 废旧材料大多来自于日常生活,教师可以自己收集废旧材料,也可以发动儿童和家长一起。收集,必须注意的是这些废旧材料应该是安全、无毒、卫生的,并且有一定的潜在的制作价值。用废旧材料制作出的作品可以用于学前儿童日常的游戏活动,可以用来装饰教室,也可以用来作为礼物送给别人。妥善处理好儿童的作品,不仅可以使儿童体验到手工制作的成功感,而且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废旧材料制作的兴趣。,第三节 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指导,一、提供必要的手工活动的技能。(分部练习+整体练习)二、收集多种手工材料与提供必要的手工工具。(因意选材+因材施艺)三、选择合适的手工题材。(年龄特征+季节性+弄清原理和步骤)四、提供与手工材料、工具接触的机会。(产生兴趣 愿意操作)五、引导学前儿童积累丰富的表象,积极地展开联想。(搜尽奇峰打草稿),小 结 手工教学活动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学目标制定要切实可行,教学内容,手工材料选择上要合理,要能举一反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灵活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