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项目五-记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56320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项目五-记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前心理学-项目五-记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前心理学-项目五-记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前心理学-项目五-记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前心理学-项目五-记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项目五-记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项目五-记忆.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任务一记忆的概述任务二 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任务三 学前儿童记忆规律与培养,任务一记忆的概述,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它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完整的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恢复三个阶段。,一、记忆的概念,二、记忆的分类(一)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动作记忆。(二)根据保持的时间,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任务一记忆的概述,二、记忆的分类(三)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分为:1、外显记忆2、内隐记忆(四)根据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可将记忆分为1、陈述性记忆2、程序性记忆,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第

2、一节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表象是指在头脑中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 表象可以分为:1、单一表象,在某一特定对象的知觉基础上产生 2、一般表象,在一类对象的知觉基础上产生。表象是由感知到思维过渡的必要中间环节,利用表象这一特点,可以使儿童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这对种抽象思维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年幼儿童尤其重要。,三、记忆的表象,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任务二 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一、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一)胎儿的听觉记忆 胎儿末期,胎儿已经出现听觉记忆。因此,对胎儿实行胎教是可行的。,(二)新生儿记忆的表现1.条件发射的建立2

3、.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任务二 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一、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三)婴儿的记忆 胎儿及新生儿的记忆,从其恢复形式看都属于“再认”,婴儿期的记忆仍主要是再认形式,明显的再认出现在6个月左右,也就是婴儿的依恋关系建立期,出现“认生”婴儿末期,“再认”的形式开始萌芽,1-2岁时才逐渐出现。二者活动机制:再认依靠的是感知,回忆依靠的是表象。,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任务二 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一、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四)幼儿的记忆1、识记方式(1)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2)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2、记忆的种类根据记忆的内容,可把记忆分为

4、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和逻辑记忆。3、记忆策略(1)复述(2)组织(3)精细加工,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任务二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一)识记方式的发展 学前儿童无意识记的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有意识记逐渐发展;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作为识记得基本方法。,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任务二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二)记忆保持的变化,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所谓记忆保持时间是指从识记材料开始到能对材料再认或再现之间的间隔时间,也称为记忆的潜伏期。儿童以及保持的时间可以从再认和再现的潜伏期来看。,研究表明,儿童再认和再现的潜伏期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项目五 学前

5、儿童的记忆,任务二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影响儿童记忆保持的主要因素有:,对记忆对象的感知程度识记对象的特点情绪状态知识经验和对事物的理解程度,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任务二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2、记忆容量的增加,记忆容量是指在记忆过程中,为记忆提供使用的总的心理空间,就像一个无形的容器一样,当然,成人的“容器”一定大于幼儿的。短时记忆时记忆的一个重要成分 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约为7+-2个组块 短时记忆的容量实际上取决于组块的大小 学前儿童信息加工能力的增强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每一个单位信息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记忆的容量会逐渐增加,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

6、任务二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3、记忆内容的变化学前儿童记忆内容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从学前儿童这四中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来看,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然后是情绪记忆,再后是形象记忆,最晚出现的是逻辑记忆。在幼儿的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任务三学前儿童记忆规律与培养,一、记忆的保持和遗忘,(一)保持,保持是记忆者对信息进行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保持不仅是巩固识记所必须。而且也是实现再认或回忆的重要保证。记忆的保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保持的量和质上都可能发生变化。记忆保持的量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加,而记忆保持的质变则体现在记忆内容的变化上。,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任务三学前儿童记忆

7、规律与培养,一、记忆的保持和遗忘,(二)遗忘,遗忘是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和回忆。遗忘受学习中的干扰、记忆材料的性质和数量、个体的心理状态以及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任务三学前儿童记忆规律与培养,2.遗忘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实验研究。,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在遗忘。遗忘的进程呈“先快后慢”的规律,任务三学前儿童记忆规律与培养,2、遗忘的原因(1)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退的结果。(2)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

8、在学习和再现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之故。(3)提取失败理论认为,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欲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所要的信息就能提取出来。(4)压抑理论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也叫动机遗忘理论。遗忘的重要原因在于识记后缺乏巩固复习。,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任务三学前儿童记忆规律与培养,二、记忆的品质和培养(一)记忆的敏捷性1、要锻炼学前儿童记忆的意识2、要训练学前儿童的注意力3、要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二)保持的持久性1、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具2、激发兴趣和积极情绪3、明确识记目的4、组织有效的复习(三)记忆的准确性(四)记忆的准备性,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任

9、务三学前儿童记忆规律与培养,三、促进学前儿童有效记忆的方法,(四)动作演示准确记忆,(三)多种感官尝试记忆,(二)开展游戏兴趣记忆,(一)运用教具形象记忆,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任务三学前儿童记忆规律与培养,三、促进学前儿童有效记忆的方法,(八)布置作业任务记忆,(七)发散思维创造记忆,(六)找准不同比较记忆,(五)善用比喻理解记忆,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任务三学前儿童记忆规律与培养,三、促进学前儿童有效记忆的方法,(十)加强复习强化记忆,(九)综合归类逻辑记忆,项目五 学前儿童的记忆,总之,教幼儿学习掌握知识,不能死记硬背,要不断发展幼儿的意义记忆。同时,幼儿记忆力的培养,与幼儿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