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第二年第三次北街授课.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58140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学校第二年第三次北街授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家长学校第二年第三次北街授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家长学校第二年第三次北街授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家长学校第二年第三次北街授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家长学校第二年第三次北街授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长学校第二年第三次北街授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学校第二年第三次北街授课.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各位家长朋友:,欢迎您的到来!,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花红柳绿、充满希望的阳春三月我们再一次相聚,共同交流、探讨和学习家长之道、育子之法,我感到非常的高兴。非常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中能够抽出时间来参加。因为你们肯学习,所以你们是最棒的家长;你们的孩子也会因为你们的好学而成为最棒的孩子。,诚挚感谢,家长只要小小改变孩子就会大大不同,1、不知道如何和孩子沟通。2、给孩子讲道理讲不明白。3、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不听。,困惑,我们说说悄悄话-鼓励孩子与父母沟通,小明,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家的时候,除了吃饭的时间,爸爸妈妈跟小明很少见面,更是说不了几句话。小明每天几乎是回到家就钻进自己的屋里,除

2、了吃饭,没事不出来。以前爸爸妈妈很想关心小明的学习情况,问问他在学校里都学了什么,而小明总是说:“别问了,跟你们说了你们也不懂,还耽误我的时间。”爸爸妈妈也很想了解小明在班里的考试排名,但一问小明,他总是不耐烦的说:“你们问那么多干嘛啊?以后别老问我考试成绩,我压力大。”这样,爸爸妈妈不敢再问了,与小明的话越来越少。,案例导入,因为是六年级了,爸爸妈妈觉得他功课紧,为了保证他的学习时间,所以连他的房间都不敢进,生怕打扰了他学习。一天,小明的一个同学来家中通知小明的爸爸妈妈,说老师让家长到学校去一趟。在学校里,老师拿出了一摞从小明那里没收的小说,说小明不仅课余时间看小说,课上还常看,这些小说都是

3、在课上被科任老师没收的,而且老师多次让小明通知家长来学校,都被小明编出种种理由搪塞过去了。老师还说起,一次小明与同学开玩笑,把同学的书包藏在水房,结果毁掉了好几本书,他就把自己的书赔给了同学,有好长时间上课时就借其他班学生的书。小明的父母听说后,感到非常震惊,怎么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他从不回家与自己说呢?他小的时候可是非常依赖父母,有点小事就要告诉父母的,长大了怎么全变了呢?,案例分析,各抒己见,一、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十三、四岁的孩子身体长高,体重增加,这一时期的孩子不仅身体上发生了变化,心理上也有了“成人”感,他们不希望处处受制于家长,感觉遇事自己能独自面对、独立承担,自己有能力去解决。这

4、样,他们不想事事求助于家长,也不希望家长总是过问他们的事。(自己赔书),案例分析,二、可能觉得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理解。十三、四岁的孩子逐渐形成自己固定的朋友圈,在朋友圈中他们常常感到一种安全感。他们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老师,他们互相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和苦恼,常常从伙伴那里得到同情、理解,而这些情感可能从家长那里难以得到。,三、学习压力大,缺乏与家长沟通的机会。正如我们在案例中看到的,当家长询问小明功课和考试排名的时候,小明总会以“你们问那么多干嘛啊?以后别老问我考试成绩,我压力大”来阻止家长,致使家长不敢再过问关于学习的问题,与孩子之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关系越来越远。(来自于家长),四、孩子

5、与家长都缺乏相互沟通的技巧。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愿意跟家长说心里话,而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跟家长交流。家长与孩子之间不懂得沟通,也缺乏沟通的技巧,往往会使双方的谈话走入死胡同,不欢而散。,对照下面所列的各种表现,符合孩子情况的答“是”,不符合孩子情况的答“否”,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得分越低,说明孩子与家长之间能够良好的沟通,得分越高,说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亲子关系相对比较紧张,需要及时的改进。,了解孩子,1、很少告诉家长自己在学校的所见所闻;2、很少和家长谈自己的学习情况;3、很少向家长诉说生活中遇到的困难;4、很少耐心地倾听家长的教导;5、对于着装问题,很少参考家长

6、的意见;6、孩子外出时,家长一般不知道他的去向;7、经常和家长吵架;8、喜欢上网聊天而不愿意和家长说话;9、经常对家长说“烦不烦啊!”;10、家长常对孩子日常的一些表现和举动感到惊讶;11、一回家就躲到自己的房间里,没事不出来;12、对某事发表意见、批评时,常超出家长的预期。,七嘴八舌,有请得分低的家长分享一下在如何跟孩子沟通以及如何鼓励孩子与父母沟通方面的教子经验。,成功案例分享,专家建议,一、正确认识和尊重孩子。十几岁的孩子虽然有了“小大人”的意识,但仍是未成年人,难免会犯错误。这个时期的孩子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在现实中并不成熟解决问题的方式还很幼稚,我们认识到这样的特点以后 孩子不是我们

7、的下属,也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相互尊重是良好沟通的前提。家长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尊重孩子说的话、提出的意见。,二、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平等的朋友关系。我们既要反对独裁专制的家庭教育模式,又要反对溺爱或漠不关心的教养模式,民主的家庭氛围才会让孩子觉得,在家里是可以跟家长说说心里话的。家长与孩子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才能沟通顺畅。,三、学会欣赏孩子,掌握谈话技巧。英国的政治家、演说家丘吉尔曾在(19401945,19511955)两度出任英国首相,他曾说过:“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去赞美他。”所以家长与孩子交流时,要多鼓励、多赞美孩子,有意识地去观察孩子身上好的言行并予以肯定,时常对

8、孩子说说你发现的他身上的优点,他就会乐于和你交谈。,一、多倾听少唠叨。学会倾听,这是沟通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为某事在气头上要允许他发脾气。父母不妨先坐好,安静地等待孩子,安静地看着孩子,不去打断他的话,全神贯注地倾听,停下手边的工作,给孩子一个诉说的机会。比如下面的情况:,沟通技巧,妈妈一边炒菜一边盛饭,女儿想跟妈妈说点什么,可是妈妈不经心地听着,有时还打断她,请她帮忙摆桌吃饭,妈妈一直没有停下手里的活,专心去“听”她想说的话。这样几次以后,女儿就很少再跟妈妈说什么了。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不一定非要停下手边所做的,但我们要给孩子一个“确定”的时间,比如:“好,等我把饭菜摆好。”或是“再给

9、我十分钟。”因为,我们一次、二次、三次地忽略了他们后,他们便会慢慢地失去了“告诉我们”的兴趣。另外,在“听”时,最好看着孩子,要孩子知道你是真的愿意听。很多时候,孩子中不过想说我们觉得不太要紧的事,但对他们而言,却是重要的。如果我们不去拒绝他们,当他们真遇到困难时,就会自然地来找我们谈了。,关心的话语简练说,不唠叨。您送孩子去上学,出门前,边给他整理衣服边叮嘱他:“路上要小心,过马路时要等绿灯,遇到生人别随便搭腔”可您的孩子却头也不抬:“妈妈,您真烦人,每天都讲这一套!”您去学校接女儿回家,一路上,边给她擦汗边关切地问:“在学校听话吗?有没有人欺负你?还记得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吗?”结果,女儿给

10、您的回答却是:“妈妈,我的耳朵都要起茧了!”,在这样的交流与沟通中,您越来越无法理解孩子:这孩子怎么越来越讨厌我?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抚,但“小大人”意识又使他常表现出不愿接受的样子,尤其不喜欢家长“穷追猛打”式的提问和喋喋不休的说教。有位聪明的妈妈曾在儿子上学前故意问:“路上应该注意什么?”儿子快乐而骄傲地回答:“注意安全!”由此可见,有时候一些话,家长干脆、简练的嘱咐会更加有效。,应该这样做,二、真诚地作出反应,表达父母的真实感受。真诚地作出反应,而不是敷衍,真实地表达父母的感受,而非得只有训导。孩子往往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语调暗含着一种态度,而孩子很在意这

11、种态度。想一想我们是用怎样的语调来同自己的朋友交谈的,我们对孩子又是怎样说话的,是否居高临下了,生气时是否对孩子叫喊了,渐渐地那叫喊的音量是否变成了你说话时的“正常声音”了?,三、身体语言的重要。目光的接触、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将上身略为前倾地听孩子讲话等,这些小动作,皆能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当然,也别心急,指望一坐下来,孩子就会滔滔不绝地开讲,但你可利用一些自然的身体语言,让孩子知道,你已准备和他“聊”了。,四、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是需要父母帮助的,父母给出的指导要越具体越好,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好和孩子一起讨论确定,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兴许就化解掉了。通过

12、讨论方向会更明确,问题本身也会显得清晰、明朗,这都有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五、沟通的内容要广泛,形式要多样化。让沟通的内容广泛些,不要只限于学习。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引起孩子的兴趣。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可操作的沟通形式:1、定期家庭会议。家庭会议既可以是严肃的,也可以是游戏式的,它并不拘泥于形式和内容,只要是家庭内的事无论大小,都可以通过“会议”这一渠道来沟通来决定。关键是要全体参与,人人发表意见,因而它是平等的。为什么要定期呢?定期,容易渐渐成为家庭成员共有的习惯,成为家庭“惯例”。,2、有一本专门的对话本。这是一种纸上的对话,旨在交换意见和感受。用“留言”的形式应该对年龄稍大点的孩子是较为

13、合适的,可以接受的。对含蓄的中国父母来说,不易口头探讨的诸如青春期的生理保健等等,用文字说明更方便些。之所以要用专门的本子,是为了平时可以“回顾”,将来可以“回味”。3、书信交流。现在还有多少人会用书信交流?书信交流的一大好处是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压力,更能够把握分寸,更理性。用书信交流一般可以做到心平气和,思路清晰,条例完整,在书写中,思想被触动也将触动对方,心灵被净化也将净化对方这是多么大的财富啊!,哪些方式不可取(一)指责埋怨命令型沟通“啊呀!你看你又把衣服弄脏了!成天跟在你后面洗衣服,我是你的佣人啦!”“你玩不够啊!作业又不做,我看你哪天才能成人噢!”“你看你桌子乱的,就不能收拾收拾!”

14、“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你真傻 这些语句体现出一个共同特征指责、埋怨和命令。,(二)迁就讨好型沟通“啊呀!妈妈不知道这个菜你不喜欢吃,将就着少吃点。你想吃什么?我明天就去买。”“怎么,我给你买的这个圆规是小学生用的?我明天再去重买。”爱孩子不是迁就孩子。孩子在这种迁就讨好型沟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只要父母迁就自己,自己却很少迁就父母。,1、“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身为父母,总免不了有时候会责备孩子。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将事情本身与做事情的人分开这样,你的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

15、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如果能这样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错误面前保持冷静了。,家长口中最具魔力的五句话,2、“你自己来做决定吧。”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举个例子吧,你可以对你的女儿和她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还是到外面去?”这样就比命令她们更容易让她们接受。,3、“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个。”“小明爸爸让他吃冰淇淋,那我也可以吃”,这是小孩子们最常用来跟你讨价还价的简单逻辑。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诉他

16、:“不同的人不同的需要。”你要让孩子了解,“每个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得到。”比如,隔壁的小姐姐配了眼镜,并不意味着楼里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眼镜。表哥的鞋子小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需要买双新鞋。,4、“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做什么让你生气的事吃饭的时候不停地哼唱幼儿园学的新歌谣,或者试图用手里的青菜画一幅画你可以这样说。说得就好像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然后请你的孩子帮你想一个解决的办法。,5、“你其实是想说什么?”有的时候,孩子们会乱发脾气,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温和地询问:“你其实是想说什么?”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平复情绪。然

17、后心平气和的和我们沟通。,学以致用,第一阶段:了解现状,探明根由。第二阶段:尝试沟通,做个约定。比如:家长保证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以任何原因找他谈话,保证孩子每周有一定的娱乐时间。孩子保证每周与家长有一定的聊天、谈话时间,说话的时候要用心,真诚回答家长的问题等。,第三阶段:执行阶段。(可分5步)1、根据约定,让孩子不再抵触跟家长交流,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跟家长说话。2、让孩子能够主动跟家长谈心。3、扩大与孩子交谈的范围。4、谈话的内容逐步深入(可以探讨孩子的小秘密)。5、让孩子说说他们对家长的要求和希望。,小结,育子沟通三字言,好孩子 靠教育 有问题 莫着急 想办法 找对策 勤交流 来学习 有代沟 可消除 多沟通 是主意要民主 要和谐 要平等 要尊重 多倾听 少唠叨 多欣赏 少埋怨 多建议 少娇惯 做朋友 身心健共学习 智慧长 棒家长 好儿郎,让我们一起努力,待子成才,疑难解答,1、各位家长,除了刚才提到的这些问题,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遇到了哪些问题,请您提出来,我们大家帮您一起解决。2、班务交流。,北街小学家校交流群QQ:196371018,班务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