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患者的手术护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62085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危重患者的手术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急危重患者的手术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急危重患者的手术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急危重患者的手术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急危重患者的手术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危重患者的手术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危重患者的手术护理.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危重患者的手术护理,授课内容,急危重症的定义及临床表现,定义: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危重(两个以上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最危重的情况莫过于心跳骤停。,六衰,肾功能衰竭: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脑功能衰竭: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等。,各种休克: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包括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如急性左心衰竭、慢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等。,肝功能衰竭: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坏死和慢性肝硬化。,急危重症的定义及临床表现,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五种临床表现:,一,二,三,四,Asphyxi

2、a 窒息及呼吸困难,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R梗阻。,Bleeding大出血与休克,短时间内急性出血量大于800ml。,Cardiopalmus 心悸,Coma 昏迷,五,Dying(die)正在发生的死亡,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 10分钟。,急危重症的定义及临床表现,快速识别病人是否属于急危重症的“八症”:,1、体温(T):体温超过 37称为发热,低于 35称为低体温。2、脉搏(P):正常 60100次/分、有力;同时听诊心音。3、呼吸(R):正常 14 28次/分、平稳;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一致,未闻及干湿罗音。4、血压(BP):正常收缩压 100 mmHg或平均动脉压 70 mmHg,

3、一旦血压低于此数值,即应考虑休克的可能性;而舒张压如果超过 90mmHg,则称之为高血压。5、神志(C):正常神志清楚、对答如流,各种急危重症的晚期都会出现昏迷,分为浅昏迷(刺激无睁眼反应)、中度昏迷(无应答反应)与深昏迷(无肢体反应)三种程度。6、瞳孔(A):正常直径 35毫米,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瞳孔散大并固定提示心跳停止,瞳孔缩小提示有机磷或毒品中毒,而一大一小为脑疝形成。7、尿量(U):正常 30ml/h;如果小于25ml/h称为尿少、小于5ml/h称为尿闭,提示发生了脱水、休克或者急性肾功能衰竭。8、皮肤黏膜(S):皮肤苍白、四肢湿冷提示休克。,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措施,对有生

4、命危险的急症者,必须先“开枪”、再“瞄准”,即:,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措施,急危重症患者的手术护理:,1、建立静脉通道:一般选择1820号Y型或直式静脉留置针,至少建立两路通道,其中有一路是直式留置针,直式留置针更通畅,速度更快,有利于快速输液。,2、术前备血:一般是用空留置针接采血针头,建立静脉通道的同时采血,即节约时间又减轻患者痛苦。如若建立的静脉通道处,无法采血,可直接从颈外静脉或股静脉处采血,尽量缩短术前准备时间。,3、合理搭配人力资源:若抢救发生在日间,科内人员充沛,接待急诊的护士需迅速通知护士长,组织人员共同抢救。如果发生在夜间需有经验的老师需临时组织抢救小组。,4、开放性外伤的伤口

5、处理:早期清创是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措施。应尽量争取时间,越早越好,一般不应迟于伤后8小时,清洗和修整伤口,除去污垢和异物,切除严重挫灭而失去活力的组织。但要尽量保留有活力的组织。,常规术前准备,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措施,急危重症患者的手术护理:,6、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各种引流的剂量、颜色。及时判断患者,没有被诊断出来的复合伤,或是病情发生的突变。,7、预防低体温 急危重的创伤患者,大量失血,休克、血压低。更应该注意患者术中的保暖,尽量减少暴露,除必要的消毒范围内,应全部覆盖。,术中护理,8、手术配合:手术过程中,护士应预见性配合手术。器械护士主动、敏捷、准确的传递器械

6、。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确保手术患者安全,保证供给术中所需一切物品。,5、心里护理 在抢救的同时,努力使患者增强自信心,以积极勇敢的事例,鼓励患者要敢于接受现实,积极的面对人生。患者积极的配合,平和的心态可以减少出血,提高机体的调节机能,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很大的帮助。,常见穿刺法的运用,1、颈外静脉穿刺:,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管径粗,显露明显,穿刺可以在直视下进行,操作简便 易行,既安全又可迅速刺入静脉,并发症少。所以颈外静脉穿刺为需大量补液而周围静脉使用困难的病人,静脉内高营养治疗,应用具有血管刺激性抗癌药物,抢救危重病人,中心静脉压测定和介入治疗等开辟了一个简便安全的途径。,常

7、见穿刺法的运用,1、颈外静脉穿刺:,行径:起始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平对下颌角处,经胸 锁乳突肌的表面斜向后下,至该肌深面或颈后三角,穿颈深筋膜注入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或静脉角。以胸锁乳突肌后缘为标志,将颈外静脉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位于胸锁乳突肌表面,肌后缘以下为下段。,常见穿刺法的运用,1、颈外静脉穿刺:,颈外静脉上段较表浅,直径达0.60.2mm是较理想的穿刺部位。穿刺时病人取仰卧位肩下稍垫起,头尽量后仰偏向左侧;有文献报道穿刺点通常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联线中上1/3处。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在穿刺前先压迫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以下部分,待颈外静脉上段充分充盈显露后以其中点为穿刺点,穿刺针与静脉平行

8、进针。,常见穿刺法的运用,2、静脉留置针穿刺:,小儿进行静脉穿刺时应由两人协助。2岁以下的小儿可选择头皮静脉,因为皮下脂肪少,血管清晰,常选择24号针头,针头与皮肤平行。两岁以上的小儿,根据血管多选择22号留置针,选择四肢静脉时,需用夹板固定,以防脱落。,常见穿刺法的运用,2、静脉留置针穿刺:,全身及四肢浮肿的患者,肉眼多不能明视静脉,较难穿刺,可采用注射前指压静脉法,在穿刺点上端约5cm处束紧,拇指顺血管方向向前推压,使组织间隙的水肿液排开,静脉即可显露,可进行穿刺。,肥胖者可用探索法,按解剖位置,用右手食指在表皮上触到血管弹性,顺着血管走向穿刺。,常见穿刺法的运用,2、静脉留置针穿刺:,长

9、期多病消瘦患者,静脉注射次数多,血管壁脆弱弹性差,肌肉松弛皮下活动度大,静脉穿刺时要绷紧皮肤,压迫穿刺点两端,抓住血管的活动去向,以助针锋准确刺入血管。,脱水及休克患者,需充分压迫局部给予热敷,待血管充盈后,采用挑起缓慢进针法。进针后先使针头向上挑起沿血管走向,由浅至深进入管腔,见有回血即可注入少量液体,此时不宜放松压迫,待官腔随着注入的液体而扩大后,针头沿静脉的方向刺入所需深度,送入套管后妥善固定。,常见穿刺法的运用,3、股静脉穿刺:,股静脉是下肢的主要静脉干,其上段位于股三角内。股三角位于股前部上1/3,为底在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凹陷。底边为腹股沟韧带,外侧边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侧边为长收肌的

10、内侧缘。股三角的尖位于缝匠肌与长收肌相交处,此尖端向下与收肌管的上口相连续。股三角的前壁是阔筋膜,其后壁凹陷,自外向内依次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表面的筋膜。,常见穿刺法的运用,3、股静脉穿刺:,股静脉是下肢的主要静脉干,其上段位于股三角内。股三角位于股前部上1/3,为底在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凹陷。底边为腹股沟韧带,外侧边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侧边为长收肌的内侧缘。股三角的尖位于缝匠肌与长收肌相交处,此尖端向下与收肌管的上口相连续。股三角的前壁是阔筋膜,其后壁凹陷,自外向内依次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表面的筋膜。,常见穿刺法的运用,3、股静脉穿刺:,操作的解剖学要点:1、部位选择。穿刺点选在

11、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段交界点下方2-3CM处,股动脉搏动处的内侧。2、病人取仰卧位,膝关节微屈,臀部稍垫高,髋关节伸直并稍外展外旋。3、穿经层次:需穿经皮肤、浅筋膜、阔筋膜、股鞘达股静脉。,常见穿刺法的运用,3、股静脉穿刺:,穿刺方法:1、在腹股沟韧带中部下方2-3CM处,触摸股动脉搏动,确定股动脉走行。方法是左手食、中、无名指并拢,成一直线,置于股动脉上方。临床上经常因过度肥胖或高度水肿的患者,致股动脉搏动摸不到时,穿刺点选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1/3段交界点下方2-3CM处,穿刺点不可过低,以免穿透大隐静脉根部。2、能摸到股动脉搏动时,手指感觉摸实动脉的走行线,以股动脉内侧0.5CM与腹股沟皮折线交点为穿刺点,胖人穿刺点下移1-2CM。3、右手持穿刺针,针尖朝脐侧,斜面向上(很重要),针体与皮肤成30-45度角,胖人角度宜偏大。4、沿股动脉走行进针,一般进针深度2-5CM。持续负压。5、见到回血后再作微调,宜再稍进或退一点。同时下压针柄10-20度,以确保导丝顺利进入。,常见穿刺法的运用,3、股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技巧,常见穿刺法的运用,血管的选择确定是穿刺成功的前提,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千万不可做实验性穿刺,否则容易失败,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Thank You!,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