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建设.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62757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性疾病科建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感染性疾病科建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感染性疾病科建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感染性疾病科建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感染性疾病科建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染性疾病科建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疾病科建设.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及工作流程,烟台市传染病医院于吉广,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必要性,感染性疾病概念和现状,感染性疾病可以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大类,除了传染性疾病外,目前由于环境污染、人口居住密集、城市居民普遍缺乏体能锻炼、过度肥胖、老龄化、肿瘤病人增多、免疫功能低下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等等原因,我国各种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另外,由于介入性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广泛开展,与导管相关的感染也越来越多;还有所谓医院内感染,即在医院住院诊疗期间发生感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感染性疾病概念和现状,目前一个更为严重的现象就是由于医生或病人滥用抗菌药物等原因造成的耐药菌株增多,使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难度越来越大

2、。五、六十年代花几十元,乃至几元钱,用几百万乃至几十万单位的青霉素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在今天可能要花几百倍甚至几千倍的代价,使用各种“高档”的抗菌药才能见效。许多抗菌药物在短短几十年内已发展到第三代、第四代,但若用它们去对付病菌仍有可能要败下阵来,真可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感染性疾病概念和现状,加强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寻找更多、更有效、更安全的抗感染药物和治疗方法,早已成为医学科学家和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要课题和任务。应该说这是由医学发展的客观形势、卫生健康状况及人类疾病谱的改变所决定的。,感染性疾病概念和现状,感染性疾病科不是卫生部通知所催生的新生事物,事实上,医学界将感染性疾病(包括各

3、种传染病)归类于一个专门学科(即感染病学)并加以系统研究已经有若干年的时间,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已有许多医院,今后还将有更多医院将将原来的“传染科”更名为“感染科”,或“感染病科”,或“感染与免疫科”。为适应新的形势及医学发展需要,原来一个全国性的学术组织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也更名为“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感染性疾病医疗救治网络存在的问题,救治机构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短缺,设备水平不高,应急反应和救治能力不强救治机构布局不合理,东、西部,城乡差距较大医疗救治管理体制不顺,管理事权划分不清,力量分散,运行效率不高医疗救治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脱节。,卫生

4、部文件,卫医发2004292号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卫办医发2004166号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感染性疾病科的性质和使命,属于临床业务科室提高医院感染性疾病治疗和感染控制水平,增强医院预防、控制传染病的能力感染性疾病科的组成: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传染病科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纳入各地医疗救治体系感染性疾病科负责就诊患者的传染病筛查和感染性疾病治疗。,传染病防治法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要求,第七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

5、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传染病防治法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要求,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传染病防治法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要求,第二十二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应当符合

6、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传染病防治法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要求,第二十六条 国家建立传染病菌种、毒种库。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传染病防治法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要求,第三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

7、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传染病防治法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要求,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 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

8、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传染病防治法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要求,第五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和完善传染病医疗救治服务网络的建设,指定具备传染病救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救治任务,或者根据传染病救治需要设置传染病医院。,传染病防治法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要求,第五十一条 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

9、用后予以销毁。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传染病防治法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要求,第五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传染病防治法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要求,第六十九条 医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

10、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传染病防治法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要求,(一)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二)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三)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的;,传染病防治法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要求,

11、(四)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五)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者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未予销毁,再次使用的;(六)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管医学记录资料的;(七)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感染性疾病科的 基本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基本要求,相对独立内部结构布局合理、分区清楚、便于就诊。符合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要求,感染性疾病科门诊设置要求,独立的挂号收费室呼吸道(发热)和肠道疾病患者各自候诊区、诊室、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或药

12、柜)、专用卫生间三级综合医院设置处置室、抢救室,感染性疾病科病房设置基本要求,建筑规范、医疗设备和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感染性疾病科人员配置,合理配置相应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应具备技术好、责任心强的基本素质人员应相对固定,感染性疾病科建筑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院内交叉感染严防污染环境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为病人提供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为社会提供不污染周围环境的传染病科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内部布局,基本要求:各候诊区、诊室无交叉,与普通门诊病人严格隔离;三区既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区清楚,两通道是指患者通道和医务人员通道患者在诊疗过程中避免不同病种相互交叉感染做到工作人员免受感染。,感

13、染性疾病科病房建设要求,建筑设计要求:1.具备三区两通道2.病房应该独立设置,感染科病房应与其他普通病房有明显的区域间隔,避免设置于近处频繁的交通口道,并能够控制人员出入,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建设要求,3.每一病室应设置专用卫生间,应有洗手设备,并采用脚踏式或自动感应水龙头。4.空调系统应独立设置,排气管应安装高效滤网(HEPA),并定期维护,且排气孔应高于建筑物的循环气层(air recirculation zone)。5.紫外线灯可以是固定式或者式活动式 6.有条件应设置负压隔离病房,负压隔离病房的概念,负压隔离病房是指医院内设置的独立病房,具有负压通风系统,装置高效空气滤网空调,并管制人员、

14、物资、废弃物的进出、专供收治传染性疾病的病人能够不让其病原体散布于社区或医院内而特殊设计的病房。负压的通风系统系統(每小時换气6至12次)。病房走廊相对于隔离病房前室为相对正压,前室对病房内部为相对正压。高效滤网(HEPA)是指可滤除99.97%直径大于0.3微米的微粒子。,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建设要求,设备要求:1.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器2.面罩(有呼吸保护装置)隔离衣等防护设施3.必要的医疗设备,病房,病房,病房,病房,X光室,病房,病房,病房,抢救室,抢救室,抢救室,抢救室,病房,护士站,治疗室,病员配膳,更衣室,医生值班,护士值班,医生办,配膳间,男更衣,女更衣,工作人员入口,清洁物资入口,病

15、人入口,清洁区,缓冲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一、二层收治确诊病例三、四、五层收治疑似病例,感染性疾病科病区平面示意图,北,隔断感应门,电梯,电梯,烟台市传染病医院综合楼设计平面图(病房),感染科病房废弃物的处理必须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制定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确保其真正得以落实。定期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如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和处理等。,感染

16、性疾病科工作制度,对科室人员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甄别,并采取及时、正确的救治措施。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流合理,所有物品、区域的标识与标志明确清楚。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洁、污物品分开放置。,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设施、设备、医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区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17、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处理等工作。,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感染性疾病科医务人员必须了解、掌握传染病病种及分类、不同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内容要求,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要及时将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信息报预防保健科或医院总值班室,并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沟通。必要时,可直接向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对排除传染病的,要及时修正报告。,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配合,开展有关传染病的的宣传教育工作。医院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尽量防止和避免职业暴露,一

18、旦发生职业暴露,能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职业暴露预防的关键,提高防范意识严格管理安全防护和消毒隔离措施,提高防范意识,1、思想意识到位2、了解传染性疾病的特征,职业暴露的预防,防止医源性传播,学习安全操作和防护消毒隔离措施指南有专门领导和管理系统符合要求硬件配套坚决实施各项防止交叉感染,安全操作和个人防护、防止污染环境的要求及时评估培训、计划、检查、督促,职业暴露的安全措施,布局医疗器具消毒安全操作健康监护废弃物处理,安全操作 1、制定感染性疾病科科规章制度,领导重视,将制度落到实处。2、全员培训上岗。建立培训与复 训制度。3、建立感染性疾病科安全制度,由专人负责实验室安全。4、安全负责人定期检

19、查感染性疾病科。,5、工作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6、不得在感染性疾病科污染区喝饮料、吸烟、吃食物和化妆等;7、感染科用品(包括工作服)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不可将私人和无关的物品带入感染性疾病科污染区;8、工作时,要按照规定要求戴手套、穿隔离衣等防护措施。,安全操作,九、遇到意外事故,应立即处理并报告上级。重大事故在紧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即向主管领导和有关专家报告,主管领导和有关专家要立即到现场对处理方法具体指导,以获得正确的处理。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场专家或领导活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职责,医

20、师职责护士职责卫生员职责,医师职责,认真履行医师的义务,在诊疗工作中规范执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并能熟练掌握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及时筛查传染病病人,正确诊疗和转诊传染病病人。,医师职责,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按规定的时限和内容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配合护士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对就诊患者进行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护士职责,认真履行护士的义务,在护理工作中规范执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感染性疾病护理知识、技能和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负责

21、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等。,护士职责,帮助、指导呼吸道发热患者戴口罩,并引导患者到指定地点候诊。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熟练掌握常用消毒液的配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监督消毒隔离措施到位。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对就诊患者进行感染性疾病的卫生宣传教育。,卫生员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护士指导下,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所用消毒器械、工具分区使用。有关遵守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及时按分类清运各种医疗废物。做好有关清洁、消毒工作的记录。,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烟台市卫生局关于传染病收治的有关规定,市辖芝罘区、莱山区及经济

22、技术开发区其他所有医疗机构不再设置传染科及相关科室(肝病科等);其余县市区县级综合医院一般应按相关设置标准设立传染病分院或病区;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一律不得设传染病科。无传染病诊疗科目或未设传染病科的医疗机构不得擅自收治传染病人。烟台市传染病医院为法定传染病定点医院。,预检、分诊制度,定义:是指医疗机构安排有一定临床经验的、经过传染病尤其是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禽流感等甲类传染病和经国务院批准采取甲类传染病控制措施的其它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髙年资内科医师,在相对隔离、通风良好、流向合理、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防护用品的场地或者诊室,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初步检查,根据

23、检查结果引导其分别至相应的诊室做进一步诊断的就医程序。,传染病病人转院程序,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按规定转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经过筛查,应当将传染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暂时隔离,立即按规定报告;及时将病人及其病历资料复印件一并转至指定的医疗机构。根据首诊负责制的要求,未核准登记感染性疾病科诊疗科目的首诊医疗机构,通过接诊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传染病病人转院程序,虽经核准登记“感染性疾病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但对接诊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不具备相应救治条件和能力的虽然具备相应救治条件和能力,但是未被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列为指定治疗某种传染病的医疗机构治疗过程中,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指令,需要将病人集中治疗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另有其它规定的,THANK YOU!,二OO四年十二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