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治疗原理医学.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64445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学治疗原理医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推拿学治疗原理医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推拿学治疗原理医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推拿学治疗原理医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推拿学治疗原理医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拿学治疗原理医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学治疗原理医学.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推拿治疗的基本原理,推拿是在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经过数千年的生活和医疗实践积累所产生的一门临床科学,始终遵循着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辨证施治原则。其治疗的作用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推拿所治之病,多为跌仆闪挫之症,“皆为有形之疾,最急切之图,没如即时恢复其伤损,而后徐图可也。”凡关节错位,肌腱滑脱等有关组织解剖位置异常而致的病症,均应首先通过外力直接作用加以纠正。使关节归正,筋脉顺畅,以收立竿见影之效。,2改变有关的系统內能,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瘀而气亦滞。因此损伤后的机体必然出现相应的功能紊乱。某一系统内能的失调亦可导致该系统出

2、现病变;而某一系统的病变也必然引起该系统内能的异常。推拿通过调畅气机,活血通脉,可对失调的系统内能进行适当的调整,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3信息调整,经络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人体内外表里之间,以行气血,营阴阳。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某一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该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推拿通过各种刺激或能量传递的形式将一定的生物信息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对该部位或穴位的推拿作用,将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4纠

3、正解剖位置与改变系统内能、调整信息的结合,形伤肿,气伤痛,肿则气机不畅,气机不畅则瘀肿更甚,二者互为因果。凡因各种跌仆闪挫导致解剖位置失常者,有关的系统内能必然发生改变,系统内能的改变,又会造成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而生物信息的异常传递与导致这一不良循环有着很大关系,治疗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用纠正解剖位置的失常和调整信息以及改变系统内能相结合的方法多方兼顾。,二、推拿对伤筋的治疗原理,对伤筋的治疗是推拿临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凡人体各个关节、韧带、肌肉、肌腱遭受外来撞击、牵拉、扭转、挤压或因年迈体虚、操劳过度所致的疾患,未见骨折、皮肉破损者,皆属伤筋范畴。,1舒筋通络,受损害的软组织,在疼痛的刺激下

4、,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处于紧张、痉挛状态,以减少肢体活动,避免对损伤部位的牵拉刺激,从而减轻疼痛。如治疗失当,痉挛的受损组织可形成粘连,进一步影响患肢的功能。推拿是解除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因为推拿不但可直接放松肌肉,并能解除引起肌肉紧张的内在原因,做到标本 皆“松”。,机理、假说,经络学说 神经、神经体液调节学说 脊柱病因学说 生物全息律学说,经络学说,经络,背俞穴、腹募穴,特定穴调整脏腑功能(相连、对应、内在)有关经络、腧穴的推拿研究 经穴实质 穴位与内脏的相关性 腧穴特异性,神经、神经体液调节学说,神经、神经内分泌免疫生物化学推拿的生化研究镇痛机理研究,脊柱病因学说,固定假说解痉调整

5、神经内脏推拿生物力学研究 软组织动力生物研究 静力性系统力学研究,固定的原因,关节囊绞索、嵌顿骨骼肌肌梭痉挛炎症椎间盘退变引起关节内机械感受器功能异常,固定后假说,躯体自主神经反射假说 神经、脊髓受压假说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假说,自主神经反射假说,有些学者在探讨经穴治疗内脏疾患的机理时发现与交感神经等自主神经系统颇为密切,不仅如此,许多经络现象和穴位病理反应均与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为了证实两者确实关系密切,人们用解剖学、组织学等方法,提供了大量的事实。,解剖学证明,交感神经及其各分支和脊神经联系点在体表的投影,恰与背腧穴的分布位置相近或重合(重合率达66%),与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重合率达8

6、0%以上。另外,周围神经系统分别在颈丛和臂丛位置通过颈或胸部时与交感神经相接,下肢的神经汇成腰丛骶丛时也与交感神经相接。这一事实表明,穴位上的神经和交感神经之间是有联系的。,神经节段相关说,学者们从经络所属穴位的主治功效与其所在神经节段的划分相符合这一特点,认为神经节段性支配规律可能就是经络活动规律及其主治功效特异性的内在原因;而神经节段分布就是经络的物质基础。,固定假说,脊柱运动单元的活动度减小,是属于脊椎关节半脱位的范畴。脊椎关节出现固定,就有可能刺激伤害或疼痛感受器,一旦刺激强度超过阀值,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弧引起躯体自主神经系统和内脏的功能。,脊髓受压假说,1934年,首次提出了脊髓受压假

7、说,以后他又强调了脊髓在半脱位的上颈段受压的概念。系统地阐述了治疗上颈段半脱位的调整手法HOLE IN ONE,认为仅使用这种调整手法即可治疗这种半脱位。他推测C1发生轻微的半脱位时,就有可能压迫脑干或上颈段的脊髓,影响脊髓和脑神经向身体各部位精神冲动的传导,并可影响脑干内重要神经中枢的功能。,神经受压假说,最早提出神经受压假说的是,他认为半脱位时的脊椎位移可使椎间孔变小,造成从大脑向组织细胞或从组织细胞向大脑传导的精神脉冲发生障碍以及神经活动的不平衡。后来Hadley、Junghhans以及其他一些学者都以证明发生半脱位时的脊椎可以压迫脊神经。,生物全息律学说,反射区(手足)、耳穴、尺肤诊法

8、、舌诊、五轮学说、鼻穴足反射区研究,推拿直接放松肌肉的机理,促进循环、减轻疼痛、恢复功能。首先通过手法治疗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加强血液循环;二是在适当的刺激下,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减轻疼痛刺激;三是将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充分拉长,恢复其功能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消除疼痛。,推拿消除导致肌肉紧张的病因,一是通过加强损伤组织的循环,加快局部肿胀的吸收,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二是通过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减少受损组织疼痛刺激的保护反应;三是软组织有粘连者,通过手法可帮助松解粘连,恢复原有机能,原发性压痛点 损伤部位 治疗关键 既然原发性压痛点是治疗的关键,因此,原发性压痛点的寻找要认真仔细,力求定位准确,不要被

9、大范围的扩散痛和传导痛所迷惑。,手法可促进肌肉舒缩活动,当肌收缩组织间压力增高,推动静脉血回流,肌舒张组织间压力降低更多动脉血通过毛细血管网流向静脉,促进了软组织内血循环使血流量显著增加,这样肌肉的一紧一松尤如“水泵”推动血液活跃了血循环,可起活血化瘀,瘀去而生新的作用。,2理筋整复,凡筋伤患者,其损伤多伴有骨错之症、筋走之情,医宗金鉴手法总论中就有筋歪、筋断、筋翻、筋转、筋走的记载。医者于损伤部位,通过细心触摸,了解病损部位的形态、位置变化等,确定损伤的性质。肌肉、肌腱、韧带完全断裂者,须手术缝合才能重建。部分断裂者则使用适当的手法理筋顺筋,使断裂的组织抚顺理直,并加以固定,以减轻疼痛和有利

10、于断端生长吻合。而肌腱滑脱、关节内软骨板损伤、椎间盘突出、脊柱小关节紊乱、关节半脱位伴滑膜嵌顿均须以适当手法理筋整复,使筋顺而骨正。“顺”则通,通则不痛,以达气血流畅,痛楚立减,功能改善之目的。,3活血祛瘀,气血为生命之本。血行脉中,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气随血行,濡养周身。若脉络不通或筋骨粘连而致血不能行,则必生灾患。因此施术之时必推以“动”之,使脏腑升降有常,气血循行顺畅,骨节灵活有力。“动”亦为推拿疗法之特点。在治疗过程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促进机体的功能活动;二是促进气血的流动;三是肢体关节的被动活动。,三、推拿对调整内脏功能的基本原理,1推拿通过适当的手法疏通经络,调畅气机,促进气血循

11、行,调整阴阳,改善脏腑功能。2推拿的补泻作用对内脏功能的调节 凡能补充人体物质之不足或增强人体组织某一功能的治疗方法,即谓之“补”;凡是有直接祛除体内病邪的作用,或抑制组织器官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法,则谓之“泻”。,三、推拿对调整内脏功能的基本原理,1推拿通过适当的手法疏通经络,调畅气机,促进气血循行,调整阴阳,改善脏腑功能。2推拿的补泻作用对内脏功能的调节 凡能补充人体物质之不足或增强人体组织某一功能的治疗方法,即谓之“补”;凡是有直接祛除体内病邪的作用,或抑制组织器官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法,则谓之“泻”。,1、手法刺激的性质与量对内脏的“补泻”作用,就某一脏腑而言,弱刺激能兴奋其生理功能,而强刺激

12、则能对其过于亢奋的生理功能产生抑制作用,作用时间较长、刺激较轻,可活跃兴奋脏腑生理功能,谓之“补”;作用时间较短、刺激较重,可抑制脏腑的生理功能,谓之“泻”。从这一意义上说,轻刺激为“补”,重刺激为“泻”,但这种因手法刺激的轻重所起的补泻作用,是随个人的体质以及各个不同刺激部位接受刺激的阈值而异,施术时应以患者得气的强弱来衡量医者在施术时的压力大小。同时,推拿手法对内脏的补、泻作用,除了和手法的轻重有关外,还和具体的刺激部位有关。因此,根据疾病选择适当的治疗部位,根据病情和病人的体质采用不同量的轻重手法,根据不同的治疗部位选用相适应的手法,是推拿补泻作用的关键。,2、手法刺激的频率与“补泻”的

13、关系,临床上,频率高的“缠法”,可用在治疗痈肿疮疖等外科疾病上,有活血消肿,托脓排毒的作用。相对于“一指禅推法”来说,缠法的操作特点是频率快,作用面积小,压力轻,摆动的振幅小,能量(深透)增大。再加选择适应的治疗部位,起到了对痈肿疮疖的“清、消、托”的作用,又可克服对于周围组织挤压的副作用,这种手法称之谓“泻”法,反之则为“补”法。古人对手法频率与补、泻的关系也有记载,周于藩曰:“缓摩为补,急摩为泻”。,3、手法方向与补泻的关系,历代文献中有较多的记载。如:明代小儿按摩经说:“掐脾土,曲指左转为补,直推为泻”。摩腹时,逆时针操作而顺部位移动为补法,操作与移动均为顺时针时为泻法。经络上:顺经为补

14、,逆经为泻;朝心脏:向心性。腹部:有以肚脐为中心的;以结肠为操作部位的不同。,4、推拿部位的选择,推拿手法通过其压力的强弱,作用时间的长短,频率的快慢以及手法运动方向的变化等不同性质和量的刺激作用于体表的腧穴,通过其相应的络属关系和特殊的治疗作用,从而对具体的脏腑起到补泻作用。因此在对具体脏腑病症的治疗部位(穴位)进行选择时,要特别注意穴位的特异性。如五输穴、原穴、合穴等的应用。(推拿的特定穴),推拿治疗原则,1治病求本 2扶正与袪邪 3调整阴阳 4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推拿基本治法,推拿是用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来治病的一种疗法。手法的治疗作用取决于:一是手法作用的性质;二是手法

15、的刺激量;三是施术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因此,不能单纯地用手法的性质和刺激量来概括推拿的治疗作用;同样,也不能单纯地用被刺激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来说明推拿的治疗作用。对推拿治疗作用的研究必须把手法的性质和刺激量以及施术部位(或穴位)三者结合起来。,温 法,通 法,补 法,泻 法,汗 法,和 法,散 法,清 法,推拿常用诊断法,本章仅以叙述推拿临床诊断的常用手段为主。结合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及必要的物理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全面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局部症状,并结合解剖、组胚、生化等方面的知识,并与推拿临床诊断所特有的望、触、叩、听相结合,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诊断。在此基础上,以辨证施治和辨

16、病施治相结合的原则为指导,选择相应的部位和手法进行治疗。,一般检查,一、形态检查二、功能检查三、疼痛检查,一、形态检查,1、脊柱检查生理弯曲、有否侧弯等。2、四肢检查丈量其长短、粗细等变化。,二、功能检查,三、疼痛检查,1、疼痛的性质局灶痛:损伤是在局部神经末梢。放射痛:损伤在神经根或神经干,疼痛沿着神经分布的区域出现。反射痛:兴奋在低级神经中枢泛化,反射到其他的部位的一种疼痛。2、疼痛与动作的关系3、伤科疼痛与骨折、脱位的区别,二、特殊检查,1压顶、叩顶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2臂丛神经牵拉试验,3、颈部拔伸试验,屈颈试验,挺腹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双膝双髋屈曲试验,骨盆分离或挤压试验,“4”字试验,直腿抬高和加压试验,床边试验,跟臀试验,搭肩试验(杜加氏试验),肩关节外展试验,肱二头肌长腱试验,网球肘试验(密耳氏试验),屈腕试验,浮髌试验,侧向挤压试验,抽屉试验,膝关节旋转试验,研磨试验,足内、外翻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