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色法测定食品蛋白质含量.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70396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39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色法测定食品蛋白质含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比色法测定食品蛋白质含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比色法测定食品蛋白质含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比色法测定食品蛋白质含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比色法测定食品蛋白质含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色法测定食品蛋白质含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色法测定食品蛋白质含量.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比色法测定食品蛋白质含量,一、方法的特点与凯氏定氮法相比,用比色法测定生物材料中的蛋白质的含量,具有测定周期短、方便快捷的特点。此类方法是目前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比凯氏法要差些。此外,本方法因对蛋白质在溶解性的要求而使其不具有通用性(“见方法的基本要求”)。,二、测定的依据和方法的种类,(一)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依据从生物遗传学角度看,同源蛋白质具有相同比例(或份额)的特征性基团,它们包括构成肽链的酰氨键、非-氨基(碱性基团)、非末端竣基(酸性基团)和芳香族氨基酸等。随着蛋白质的含量的增加,其特征性基团的表现能力也随之呈现正相关的变化。因此,可以用通过凯氏

2、定氮法已测定蛋白质含量的食品为标准样(称之与待测样具有同源蛋白质的标样),在其适合的条件下测定吸光度并制备标准吸收曲线。在相同条件下测同源的待测样品的光密度,然后从标准吸收曲线上查蛋白质的含量。,(二)方法的种类,比色法包括:双缩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色素结合法,(三)比色法的基本要求,由于是用比色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而比色法的测定液必须是真溶液,故要求采用此类方法的样品,其蛋白质是可溶的(对测试时使用的溶剂而言)。在一般情况下,蛋白质的溶解是速度是比较低的,所以在进行样品预处理时应做剧烈振荡,从而使蛋白质充分地溶液于溶剂中。要求用与待测样品具有同源蛋白质的标准制作标准曲线!,三、各论(一)双缩脲

3、比色法,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能与硫酸铜结合成红紫色的络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与双缩脲结构相似,故能呈此反应。可以把此反应看作是蛋白质所特有反应。本方法是测定蛋白质浓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操作简便迅速。但此法灵敏度较差。本方法可用于牛乳、豆类、油料、谷类种子制品(如小麦粉)蛋白质的含量测定。对于其它种类食品,应用范围较小。,三、各论(二)色素结合法,在蛋白质的侧链中,有许多酸性基团或碱性基团,它们可以使蛋白质的溶液呈现碱性或酸性;而且,它们还有吸附碱性色素或酸性色素能力,并与对应的色素生成“蛋白质色素”的沉淀。据此,可用色素结合法对蛋白质用比色法作定量分析。此法是近年来发

4、展比较快的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在日本用于色素结合法的染料(色素)已用50余种。有的色素与蛋白质生成可溶性有色“色素蛋白质结合物,如考马斯亮蓝G-250色素结合法。,三、各论(三)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线吸收光谱法是直接测定芳香族氨基酸对红外线吸收光谱(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最大吸收峰为280纳米)及肽键对红外线吸收光谱(肽键的最大吸收峰为190纳米)来测定蛋白质含量的一种方法。应用可用于测定牛乳、小麦面粉、豆类、蛋黄及肉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三、紫外分光光度法牛乳实例,1试剂9597%醋酸溶液。2样品测定操作准确吸取牛乳0.3ml置于25ml比色管中,以9597%醋酸溶液定容。摇动1分钟,于280纳米

5、处测定其光密度。3标准曲线的制备准确吸取(已用凯氏定氮法测得蛋白质含量的)标准牛乳0.1、0.2、0.3、0.4、0.5ml分别置于25ml比色管中,以97%醋酸溶液定容,其余同样品测定操作。以标准样的加入量为横坐标、对应的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四、关于同源样品,某种牛奶其单位重量的蛋白质有芳香族氨基酸10个,含有1%蛋白质的奶液对其特征性的紫外光的吸收强度为0.2。那么,含有X%蛋白质的奶液对特征性的UV的吸收强度为:AX牛=K牛C牛=0.2X某种羊奶其单位重量的蛋白质有芳香族氨基酸20个,含有1%蛋白质的奶液对其特征性的紫外光的吸收强度为0.4。那么,含有X%蛋白质的奶液对特征性的UV的吸收强度为:AX羊=K羊C牛=0.4X结论:不同源(物种)蛋白质的特征性基团的相对量是不同的,校准样不能通用。,END,Esc,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