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脱水.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70683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1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脱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脱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脱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脱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脱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脱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脱水.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脱 水,云南医专病理教研室,课时目标,解释脱水、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脱水热的概念。列出脱水的类型;比较三型脱水的特点及机体的主要变化。,概念: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容量明显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同 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一、高渗性脱水,概念(特征):又称失水性脱水。失水失钠,血Na+150 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高渗,伴有细胞内外液的减少。,(一)原因,1饮水不足(1)水源断绝(2)不能或不会饮水(3)丧失渴感,2失水过多(1)经皮肤、肺丢失(2)从胃肠道丢失(3)经肾丢失:中枢性尿崩肾性尿崩渗透性利尿,(二)对机体的影响,血浆5%,组织

2、间液15%,细胞内液40%,高渗性脱水体液变动示意图,1细胞外液高渗,(1)细胞内液细胞外细胞内液细胞脱水(2)细胞外液高渗刺激口渴中枢饮水(3)细胞外液高渗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ADH重吸收水少尿,比重,以上使细胞外液得到水分补充,使渗透压倾向于回降,可见细胞内外液都有减少。但因细胞外液可得到补充,发生休克者少见。,2细胞脱水,(1)因脱水导致机体散热障碍引起的体温升高称为脱水热。(2)脑细胞脱水,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3)脑因脱水体积缩小,使颅骨和脑皮质之间血管张力增大,导致静脉破裂造成脑出血。,3尿钠含量,(1)早期或轻症:血容量得到补充减少不显著醛固酮分泌不增多尿钠因水重吸收增多而增

3、高(2)晚期或重症:血容量醛固酮尿钠,(三)临床表现,轻度:缺水量占体重24%中度:缺水量占体重46%重度:缺水量占体重 6%,(四)防治原则,1防治原发病,供给饮水2单纯失水者,补充等渗液或低渗液(5%GS,淡水)3补钠,二、低渗性脱水,概念(特征):又称失盐性脱水。失钠失水,血Na+130 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细胞外液低渗,伴有细胞外液的减少。,(一)原因,1肾外原因(1)丧失大量消化液而只补充水分:最常见(2)大量出汗而只补充水分(3)大面积烧伤而只补充水分,2肾性原因(1)长期连续使用高效排Na+利尿药(2)肾实质疾病(3)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二)对机体的影响

4、,血浆5%,组织间液15%,细胞内液40%,低渗性脱水体液变动示意图,1细胞外液,(1)细胞外液低渗水流向细胞内细胞外液(2)细胞外液低渗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ADH重吸收水早期低渗尿(3)细胞外液血容量外周循环衰竭低血容量性休克(4)细胞外液血容量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间液进入血管组织脱水,2细胞内液脑细胞水肿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3尿变化(1)尿量:早期:低渗尿晚期:血容量刺激下丘脑容量感受器ADH重吸收水少尿,比重(2)尿钠:血容量醛固酮尿钠,(三)临床表现,轻度:缺NaCl 0.5g/kg中度:缺NaCl 0.50.75g/kg重度:缺NaCl 0.751.25g/kg重度患者常发生急性

5、循环障碍,甚至休克,早期尿量不少,以后可出现少尿,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皮肤弹性差,明显脱水外貌,表情淡漠,严重时发生昏迷,常可导致死亡。,(四)防治原则,1防治原发病2.补充等渗液或高渗液(0.9%NaCl)3抢救休克,三、等渗性脱水:最常见,概念(特征):水钠等比例丢失,血Na+130150 mmol/L,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无细胞内外液的流动。,(一)原因,1小肠液丢失2大量胸腹水形成及抽放3大面积烧伤和严重创伤4治疗中高渗和低渗的转化,血浆5%,组织间液15%,细胞内液40%,等渗性脱水体液变动示意图,(二)对机体的影响,1细胞外液2渗透压正常,细胞内液变化不大。3尿变化血容量刺激下丘脑容量感受器ADH重吸收水少尿,比重血容量醛固酮尿钠,(三)防治原则,1防治原发病2补充等渗或低渗液(0.9%NaCl),预习:钾代谢紊乱思考题:1、解释脱水、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脱水热2、比较3种脱水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