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审查要点.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70767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方案审查要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水土保持方案审查要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水土保持方案审查要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水土保持方案审查要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水土保持方案审查要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方案审查要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方案审查要点.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与管理要求,第一部分 技术审查要点,审查要点内容,一、技术审查的原则与要求二、综合说明 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四、项目概况 五、项目区概况六、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七、水土保持工程界定八、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九、水土流失预测十、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十一、水土保持监测十二、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十三、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十四、方案结论与建议十五、附件与附图,(一)技术审查应把握的主要原则,报告书形式合格,章节和图表齐全,内容无重要错漏水流失防治标准和技术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款得到正确贯彻与应用达到设计深度要求,拦渣、护坡、排洪等重要水

2、土保持工程安全可靠,总体措施布局合理、防治有效水土保持各项投资概(估)算合理,能保证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到位工程管理措施针对性强,便于操作,(二)技术审查的总体要求,共6条,宏观的1、2和5、6条,具体的有以下2条:3、查阅工程设计文件及其审查意见,重视现场考察,核查方案是否与工程实际相符,核查方案的设计深度。4、注重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评价,注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和典型设计,注重防治措施的可实施性。,二、综合说明,本部分置于方案前部,但在审查时应安排在各章之后。综合说明应做到概括全面、文字简练,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3、防治责任范围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5、水

3、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6、水土保持监测 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8、结论与建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1、方案编制的目的意义2、编制依据3、指导思想与编制原则4、设计深度、方案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期:对尚处于立项阶段且未动工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方案的设计深度应达到可研深度;对已动工未完工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补报方案时编制深度应达到初步设计深度。方案服务期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计算,原则上不超过10年;建设类项目方案服务期至方案设计水平年结束;建设生产类项目方案服务期应结合首采区、初期灰场等的使用年限确定。,四、项目概况,1、基本情况2、项目组成及布置3、

4、工程占地4、土石方平衡5、施工组织6、移民(拆迁)安置 8、投资及进度安排,五、项目区概况,1、自然环境2、社会经济概况3、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六、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1、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分析评价2、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价3、对推荐方案的合理性评价4、生产运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七、水土保持工程界定,1、界定原则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目标的防护工程,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以主体工程设计功能为主、同时兼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不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仅对其进行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当不能满足水土保持要求时,可要求主体设计修改完善,也可提出补充措施(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主

5、导功能原则),对建设过程中的临时征地、临时占地,因施工结束后需归还当地群众或政府,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将发生转移,须通过水土保持验收予以确认,各项防护措施均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责任区分原则)对永久占地区内主体设计功能和水土保持功能难以直观区分的防护措施,可按破坏性试验的原则进行排除:假定没有这项防护措施,主体设计功能仍旧可以发挥作用,但会产生较大的水土流失,该项防护措施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试验排除原则),2、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的措施(1)植物措施 各类植物措施均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植物措施既可防止水力和风力对土壤的侵蚀,又可增加雨水下

6、渗。各类工程中设计的植物措施一般都是为了美化环境和防止冲刷,所以,(根据主导功能原则)植物措施均应纳入水土保持方案。,(2)土地整治工程 土地整治指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迹地的整理(包括拆除临建用房,拆除施工场和施工道路的硬化层,清除建筑垃圾,平整土地等),是对土地使用功能的恢复或再利用,所以土地整治工程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3)表土剥离及其临时防护 表土是最重要的土资源,施工中应重点保护,保护表土既要防止表土的流失,还要防止表土的压埋,而主体工程设计中往往把表土作为不可利用的土进行排弃。所以,水土保持方案必须设计表土剥离及其临时防护和回填利用措施。(4)临时拦挡和覆盖措施主要为防止水蚀、风蚀等

7、,均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3、需要进行鉴别的工程(1)地面硬化工程场地道路混凝土硬化有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但没有保水的功能),但主要是主体设计的功能,不列为水土保持工程。有透水功能的地面硬化,如透水砖、石子硬化等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2)护坡工程1)应列为水土保持工程:植物措施护坡、工程措施结合植物措施的综合护坡,如三维植物网护坡、混凝土网格植草护坡、混凝土六方块植草护坡、浆砌石拱型网格植草护坡等。,2)不列为水土保持工程:处理不良地质所采取的护坡,如混凝土喷锚护坡、抗滑墙、抗滑桩等。,不列为水土保持工程,列为水土保持工程,3)单纯的浆砌石护坡、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等,区别对待。公路、铁路不

8、列为水土保持工程,厂区(场区)护坡列为水土保持工程。,隧道洞口防护,(3)拦挡工程电厂灰坝不列为水土保持工程,七台河水灰坝,岱海干灰坝,金矿赤泥库,冶金、有色金属等建设项目尾矿库的尾矿坝、冶炼渣库(赤泥库)挡渣坝 不列为水土保持工程,公路铁路工程路堑、路堤的挡土墙不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井采矿排矸场的挡矸墙、拦矸坝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露采矿排土场挡土墙、挡土坝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弃渣场的挡渣墙、拦渣坝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管道工程横坡和顺坡段边坡挡墙不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而穿跨越河(沟)道的护岸工程,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4)排水工程厂区等区域内的排水工程和区域外的截、排水工程,均应

9、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公路和铁路路基的截、排水工程均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在干旱缺水和沿海缺淡水的地区采取的降水蓄渗措施,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灰场排水竖井、涵洞,尾矿坝和冶炼渣库(赤泥库)排水竖井、涵洞等不列为水土保持工程。公路路面排水不列为水土保持工程。见表,电厂灰坝排水竖井,其他情况,江河湖海的防洪堤、防浪堤、抛石护脚等措施不应界定为水土保持,电厂围墙,八、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1、防治责任范围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九、水土流失预测,1、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 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3、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及单元 4、水土流失预测时段5、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和方法 6、土壤侵蚀

10、模数的确定7、水土流失危害分析8、预测结论及综合分析,十、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确定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确定。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9条原则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注意4个方面4、不同类型防治措施的典型设计5、工程量计算6、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不同类型防治措施的典型设计,可研阶段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的设计深度,拦挡工程典型设计要求,在地形图上绘制平面布置图。初步确定拦渣坝轴线位置,挡土墙走向及轴线位置。确定设计标准,初步确定建筑物的形式、主要尺寸和主要建筑材料。绘制主要断面图。列表给出主要技术参数的取值(如内摩擦角、粘滞系数等)。给出稳定分析的公式、参

11、数、结果和结论。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明确适用范围。,护坡工程典型设计要求,初步确定护坡工程的位置。初步确定护坡形式并明确主要建筑材料。在满足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初步确定主要尺寸。绘制主要横断面图。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明确适用范围。,土地整治工程典型设计要求,确定土地整治的位置和面积。根据土地适宜性分析,确定整地方法。确定主要技术参数(平整度、覆土厚度、防渗排水要求等)。绘制必要的设计图。列出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明确适用范围,防洪排导工程典型设计要求,在地形图上绘制平面布置图。确定设计标准,进行洪水计算。初步确定主要断面尺寸,绘制主要断面图。初步确定消能防冲措施

12、,注意与下游沟道连接。列表给出主要技术参数的取值。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明确适用范围。,降水蓄渗工程典型设计要求,初步确定蓄渗工程的位置。初步确定蓄渗工程形式并明确主要建筑材料。根据地表径流量及实际需要,初步确定工程结构形式,明确主要尺寸。绘制主要设计图。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明确适用范围。,植被建设工程典型设计要求,对拟采取植物措施的场地进行立地条件分析,结合景观要求,确定适宜的植物种及配置方式。确定苗木规格、种植方式、材料用量。进行植物措施典型设计,确定工程量,绘制典型设计图。明确养护管理配套措施。对项目建设区需要保护的植被,提出假植和移植方案。,临时防护工程典

13、型设计要求,明确临时防护措施的种类,初步确定各类措施的位置。说明临时拦挡的方式、面积、设计尺寸及工程量并绘制典型设计图。说明临时排水、沉沙措施的布设位置、数量、设计尺寸及工程量并绘制必要的图件。说明临时苫盖的材料、面积及工程量。明确表土的剥离厚度、堆放场地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利用方向。,防风固沙工程典型设计要求,根据项目所处的风蚀沙化类型区确定防护类型、防护宽度。选定防护措施材料,确定布设形式(带状、网格状)。绘制必要的设计图。计算工程量及单位指标。,十一、水土保持监测,1、基本要求2、监测范围、时段、内容和频次3、监测点位的确定4、监测方法5、监测设施、监测设备及消耗性材料6、监测成果与制度,

14、十二、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编制依据及原则2、独立费用(1)独立费用一般包括建设管理费、质量监督费、方案编制费、科研勘测设计费、水土保持监理费、水土保持监测费、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水土保持技术文件技术咨询服务费等。(2)水土保持监理费,按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计取,并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3)水土保持监测费包括监测人工费、土建设施费、监测设备使用费、消耗性材料费,参照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按实际需要计列。(4)方案编制费参照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按实际合同计列。科研勘测设计费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

15、理规定计列。,3、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应按闽价1996费字393号文件规定计算。如跨行政区,还应按设区市、县分行政区(大型线型建设项目按地级)列表计算。4、防治效益分析六项指标计算5、水土保持损益分析从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状况、水土保持功能、水土流失及危害、环境及耕地的人口容量、水土保持成本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损失和效益分析。,十三、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1、组织领导与管理2、后续设计3、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4、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5、水土保持监测6、检查与验收等7、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十四、方案结论与建议,1、总体结论明确有无限制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并明确项

16、目的可行性。2、建议主要是下阶段应重点研究的内容和设计建议,根据项目的特点提出对主体工程施工组织的水土保持要求,对水土保持工程后续设计、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水土保持专项监理、监测等方面提出要求,并明确下阶段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十五、附件与附图,附件:最主要: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附件。附图:最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图。,十六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评审表,第二部分 管理要求,一、国标、行标颁布的背景和意义,(一)背景1.是国内外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大势所趋2.是水土保持行业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的具体行动和重要举措3.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案的颁布实施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17、4.国标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一、国标、行标颁布的背景和意义,(二)意义1.有力推动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深入贯彻实施2.大大提高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和水土流失防治水平3.有利于促进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一、国标、行标颁布的背景和意义,(三)水土保持标准体系每个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所依据的标准不仅仅是水土保持行业的国标或行标,而是包括各相关行业标准在内的一个标准体系。不同行业类别的水土保持工程采用的标准有所不同,以公路为例,采用的标准有: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

18、方案技术规范(GB/T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08)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387-2007),公路工程采用的标准有(续1):4.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277-2002)5.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 289-2003)6.防洪标准(GB50201-1994)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8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01)9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公路工程采用的标准(续2):10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DB33/T379.4-2002

19、)11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1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1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二、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初审,会议审查,复审,批复,符合条件,实行“三审制”即:,形成意见,合格,1、初审阶段:提出是否满足上会的基本条件基本条件包括:(1)形式审查符合要求(2)章节结构、附件图表齐全(3)内容无重要错漏2、会议审查:形成专家评审意见3、复审:审查是否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到位,三、审查过程要特别注重新规范的强制性条款,1、规范中用黑体字的条款属于强

20、制执行条款2、注意用词的区别:(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a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b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c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2)本规范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四、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与报告表的区分,新规范中的规定是采用“必须”一词报告书:征占地面积1hm2或挖填

21、土石方 1万 m3报告表:征占地面积 1hm2或挖填土石方 1万 m3,五、关于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掌握问题,1、标准等级:分为三级(1)应按项目所处水土流失防治区确定(2)应按项目所处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确定2、六个具体指标: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这些指标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要求。,3、我省防治标准应当高于上述国标,理由:(1)我省大部分地区多年降水量均在800mm以上(2)我省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相应较高(3)我省土地的基本特征是多山、多坡地,加上地处亚热带多雨地区

22、,生态脆弱,开发建设活动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危害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建议防治标准应相应提高一级执行,六、贯彻执行水利部水保2007184号文件,水利部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 中规定技术评审不予通过的三种情形:1、水保方案中没有主体工程的比选方案,比选方案水保评价缺乏水保有关量化指标的;2、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的开发建设项目,对原自然地貌的扰动率超过70%,或对林草植被的破坏率超过70%的;3、工程的土石方平衡、废弃土石渣利用达不到规范要求的。,水保方案不予批准的十种情形: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

23、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的开发建设项目;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内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项目;3、违反水土保持法第十四条,在25度以上陡坡地实施的农林开发项目;4、违反水土保持法第二十条,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告的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内取土、挖砂、取石的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不予批准的十种情形(续1):5、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十九条,不符合流域综合规划的水工程;6、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规定精神,国家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开展前期工作,但未能提供相应文件依据的开发建设项目;7、分期建设的开发建设项目,其前期工程存在未编报水保方案、水

24、保方案未落实和水保设施未按期验收的;8、同一投资主体所属的开发建设项目,在建及生产运行的工程中存在未编报水保方案、水保方案未落实和水保设施未按期验收的;,水保方案不予批准的十种情形(续2):9、处于重要江河、湖泊以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其他江河、湖泊的水功能一级区的保护区和保留区内可能严重影响水质的开发建设项目,以及对水功能二级区的饮用水源区水质有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10、在华北、西北等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未通过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开发建设项目。,七、对主体工程的约束性规定,新规范这方面的规定对主体工程设计具有制约作用,如不符合水土保持技术新国标的规定,则要求对主体工程设计进行补充或修改,

25、甚至对主体工程设计给予否决,(一)对工程造址(线)工程选址(线)、建设方案及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1、选址(线)必须兼顾水土保持要求,应避开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2、选址(线)应避开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不得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3、城镇新区的建设项目应提高植被建设标准和景观效果,还应建设灌溉、排水和雨水利用设施。,4、公路、铁路工程在高填深挖路段,应采用加大桥隧比例的方案,减少大填大挖。填高大于20m或挖深大于30m的,必须有桥隧比选方案。路堤、路堑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基础上,应采用植物防护或工程与植物防

26、护相结合的设计方案。.5、选址(线)宜避开生态脆弱区、固定半固定沙丘区、国家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成果区,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土地和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6、工程占地不宜占用农耕地,特别是水浇地、水田等生产力较高的土地。,(二)对取土、石、料场地址要求,1、严禁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崩塌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内设置取土(石、料)场。2、在山区、丘陵区选址,应分析诱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可能性。3、应符合城镇、景区等规划要求,并与周边景观相互协调,宜避开正常的可视范围。4、在河道取砂(砾)料的应遵循河道管理的有关规定。,(三)弃土、石、渣场地址要求,1、不得影响周边公共设施、工

27、业企业、居民点等的安全。2、涉及河道的,应符合治导规划及防洪行洪的规定,不得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设置弃土(石、渣)场。3、禁止在对重要基础设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行洪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布设弃土(石、渣)场;4、不宜布设在流量较大的沟道,否则应进行防洪论证。5、在山丘区宜选择荒沟、凹地、支毛沟,平原区宜选择凹地、荒地,风沙区应避开风口和易产生风蚀的地方。,(四)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控制施工场地占地,避开植被良好区。2、应合理安排施工,减少开挖量和废弃量,防止重复开挖和土(石、渣)多次倒运。3、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时序,缩小裸露面积和减少裸露时间,减少施工过程中因降水

28、和风等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4、在河岸陡坡开挖土石方,以及开挖边坡下方有河渠、公路、铁路和居民点时,开挖土石必须设计渣石渡槽、溜渣洞等专门设施,将开挖的土石渣导出后及时运至弃土(石、渣)场或专用场地,防止弃渣造成危害。,5、施工开挖、填筑、堆置等裸露面,应采取临时拦挡、排水、沉沙、覆盖等措施。6、料场宜分台阶开采,控制开挖深度。爆破开挖应控制装药量和爆破范围,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7、弃土(石、渣)应分类堆放,布设专门的临时倒运或回填料的场地。,(五)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道路、伴行道路、检修道路等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减小施工扰动范围,采取拦挡、排水等措施,必要

29、时可设置桥隧;临时道路在施工结束后应进行迹地恢复。2、主体工程动工前,应剥离熟土层并集中堆放,施工结束后作为复耕地、林草地的覆土。3、减少地表裸露的时间,遇暴雨或大风天气应加强临时防护。雨季填筑土方时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避免产生水土流失。,4、临时堆土(石、渣)及料场加工的成品料应集中堆放,设置沉沙、拦挡等措施。5、开挖土石和取料场地应先设置截排水、沉沙、拦挡等措施后再开挖。不得在指定取土(石、料)场以外的地方乱挖。6、土(砂、石、渣)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沿途散溢,造成水土流失。,八、对水土流失防治及其措施总体布局的总体要求,1、应控制和减少对原地貌、地表植被、水系的扰动和

30、损毁,保护原地表植被、表土及结皮层,减少占用水、土资源,提高利用效率。2、开挖、排弃、堆垫的场地必须采用拦挡、护坡、截排水以及其他整治措施。,3、弃土(石、渣)应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应集中堆放在专门的存放地,并按“先拦后弃”的原则采取拦挡措施,不得在江河、湖泊、建成水库及河道管理范围内布设弃土(石、渣)场。4、施工过程必须有临时防护措施。5、施工迹地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恢复其利用功能。,九、了解并把握特殊规定的要求,(一)南方红壤丘陵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做好坡面水系工程,防止引发崩岗、滑坡等灾害。2、应保护地表耕作层,加强土地整治,及时恢复农田和排灌系统。3、弃

31、土(石、渣)的拦护应结合降雨条件,适当提高设计标准。,(二)平原和城市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保存和利用表土(农田耕作层)2、应控制地面硬化面积,综合利用地表径流3、平原河网区应保持原有水系的通畅,防止水系紊乱和河道淤积4、植被措施需提高标准时,可按园林设计要求布设5、封闭施工,遮盖运输,土石方及堆料应设置拦挡及覆盖措施,防止大风扬尘或造成城市管网的淤积。6、取土场宜以宽浅式为主,注重复耕,做好复耕区的排水、防涝工程。7、弃土(石、渣)应分类堆放,宜结合其他基本建设项目综合利用。,(三)线型建设类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穿(跨)越工程的基础开挖、围堰拆除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泥

32、浆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2、陡坡开挖时,应在边坡下部先行设置拦挡及排水设施,边坡上部布设截水沟。3、隧道进出口紧临江河、较大沟道时,不宜在隧道进出口布设永久渣场。4、输变电工程位于坡面的塔基宜采取“全方位、高低腿”型式,开挖前应设置拦挡和排水设施。5、土质边坡开挖不宜超过450,高度不宜超过30m。6、公路、铁路等项目的取(弃)土场宜布设在沿线视线以外。,(四)点型建设类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弃土(石、渣)应分类集中堆放。2、对水利枢纽、水电站等工程,弃渣场选址应布设在大坝下游或水库回水区以外。3、在城镇及其规划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项目,应提高防护标准。4、施工导流不宜采用自溃式围堰。,(

33、五)点型建设生产类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剥离表层土应集中保存,采取防护措施,最终利用。2、露天采掘场,应采取截排水和边坡防护等措施,防止滑坡、塌方和冲刷。3、排土(渣、矸石等)场地应事先设置拦挡设施,弃土(石、渣)必须有序堆放,并及时采取植物措施。,4、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废弃土(石、渣、废液)等应设置专门的处置场,并符合相应防治标准。5、采石场应在开采范围周边布设截排水工程,防止径流冲刷。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开采作业范围,不得对周边造成影响。6、排土场、采掘场等场地应及时复耕或恢复林草植被。7、井下开采的项目,应防止疏干水和地下排水对地表土壤水分和植被的影响。采空塌陷区应有保护水系、保护和恢复

34、土地生产力等方面的措施。,(六)工程调查与勘测的调查内容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对100万m3以上的取土(石、料)场、弃土(石、渣)场以及其他重要的防护工程必须收集工程地质勘测资料及地形图(比例尺不低于1/10000),并进行必要的补充测量。,十、注重对重要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审查把关,(一)拦挡工程典型设计要求,在可研阶段,就必须做到:1、确定设计标准,初步确定建筑物的形成、主要尺寸和主要建筑材料2、绘制主要断面图3、列表给出主要技术参数的取值(内摩擦角、粘滞系数等)4、给出稳定分析的公式、参数、结果和结论、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二)护坡工程典型设计要求()初步确定护坡形式并明

35、确主要建筑材料()在满足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初步确定主要尺寸()绘制主要横断面图()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三)防洪排导工程典型设计要求1、确定设计标准,进行洪水计算2、初步确定主要断面尺寸,并绘制断面图3、初步确定消能防冲措施4、列表给出主要技术参数的取值5、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十一、注重对水土保持投资估算的审查,主要是各项费用的估(概)算是能满足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落实的需要;各项独立费用能否保证各专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如监理、监测等)。特别强调的是,目前水土保持补偿费的计算,普遍按最低标准,结果数值都偏低。建议应按中间值计列,即1.5元/。,十二、对水土保持工程综合

36、管理的有关规定,1、将水土保持工程纳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将施工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落实到施工单位。合同段划分要考虑合理调配土石方,减少取、弃土(石)方数量和临时占地数量。2、工程监理文件中应落实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由监理单位控制水土保持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投资。3、在水土保持监测文件中应落实水土保持监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由监测单位开展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防治效果的监测。,4、建设单位应通过合同管理、宣传培训和检查验收等手段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进行控制。5、工程检查验收文件中应落实水土保持工程检查验收程序、标准和要求,在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前完成水土保持设施的专项验收。6、外购土(砂、石)料的,必须选择合法的土(砂、石)料场,并在供料合同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