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理体系相关术语.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72240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14.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管理体系相关术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测量管理体系相关术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测量管理体系相关术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测量管理体系相关术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测量管理体系相关术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管理体系相关术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管理体系相关术语.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0/2,1,JJF1112-2003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CMS04-2010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测量管理体系相关术语依据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测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教师 证书号:CMS-P-J007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北京市计量协会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蔡银田电话:010-69342314 电邮:,特聘专家、顾问,2023/10/2,2,学习目的 了解、掌握测量管理体系术语的涵义,以便为下一步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023/10/2,3,学习内容,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术语二.有关体系和质量的术语三.有关资源的术语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五.有关计量特性的术语六.有关测量的术语七.

2、有关测量过程的术语八.有关不确定度和溯源的术语九.有关审核的术语十.有关分析和改进的术语,2023/10/2,4,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术语,1.组织 2.组织结构3.组织结构图 4.测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5.顾客6.供方7.相关方8.管理9.最高管理者10.管理职责11.计量职能,2023/10/2,5,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术语,1.组织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解释: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

3、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2023/10/2,6,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术语,2.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组织结构是指,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组织结构(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组织结构是组织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组织结构是组织在职、责、权方面的动态结构体系,其本质是为

4、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分工协作体系,组织结构必须随着组织的重大战略调整而调整。企业组织架构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设置。企业组织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设置,不是把一个企业组织分成几个部分,而是企业作为一个服务于特定目标的组织,必须由几个相应的部分构成,就像人要走路就需要脚一样。它不是由整体到部分进行分割,而是整体为了达到特定目标,必须有不同的部分。这种关系不能倒置。,2023/10/2,7,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术语,、各个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力的界定。这是对各个部分的目标功能作用的界定。如果一定的构成部分,没有不可或缺的目标功能作用,就像人的尾巴一样会萎缩消失。这种界定

5、就是一种分工,但却是一种有机体内部的分工。嘴巴可以吃饭,也可以用于呼吸。、单位、部门和岗位角色相互之间关系的界定。这就是界定各个部分在发挥作用时,彼此如何协调、配合、补充、替代的关系。这三个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同时,实际上就已经解决了后面两个问题。但作为一大项工作,三者存在一种彼此承接的关系。我们要对组织架构进行规范分析,其重点是第一个问题,后面两个问题是对第一个问题的进一步展开。企业组织架构设计规范的要求。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组织架构设计规范分析工具,就会陷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境地。我们讲企业组织架构设计规范化,也就是要达到企业内部系统功能完备、子系统功能担负分

6、配合理、系统功能部门及岗位权责匹配、管理跨度合理四个标准。,2023/10/2,8,3.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是指通过规范化结构图展示公司的内部组成及职权、功能关系。,例1: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术语,2023/10/2,9,4、测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2023/10/2,10,测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来自组织外部的和组织内部的两个方面。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提出或规定计量要求的顾客是内部顾客还是外部顾客呢?对生产过程规定测量要求,即由生产过程控制及其输入产生的要求和验证产品质量是否符合顾客 规范的要求,只能是组织内部的产品设计/开发部门、生产部门和检验部门,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

7、程控制规定的计量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控制参数,例如冶金行业的温度、压力、流量、物质或成分的控制界限;机械加工行业的热处理、电焊、电度相关的电气参数的控制界限;对原辅材科、半成品和成品质量的检验或验证;对产品成分的化验和产品物理性能的试验等都可能对配备的测量设备(包括检验、试验、化验用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特征(如允许误差、测量范围、分辩力等)提出计量要求。很明显,对测量设备提出计量要求的只能是组织内部的产品设计、开发部门、产品生产工艺技术部门,产品检验、试验或化验部门。这些部门对组织的计量职能部门来说就是企业内部顾客。,5.顾客:接受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或个人。注: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8、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术语,2023/10/2,11,在GB/T19022-2003国家标准中指出,规定的计量要求从产品要求中导出。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我们知道,产品要求通常在产品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产品要求涵盖产品的技术要求、安全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产品标准中的这些要求是根据外部顾客的要求、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组积自身的要求规定的。这些产品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表达的含义对组织的计量职能部门来说就是企业外部顾客。,5.顾客:接受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或个人。注: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

9、术语,(续),2023/10/2,12,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术语,6.供方:为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或个人。,7.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8.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9.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10.管理职责:实质上是指一个组织的管理者(领导者)在测量管理体系中应承担的主要职责,具体包括计量职能、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质量目标和管理评审等四方面的要求。,2023/10/2,13,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术语,11.计量职能 metrological function 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和技术职能。(

10、可以一个人管多个事、不可以多个人管一个事。)计量职能包括行政和技术方面的职能。行政管理和技术保障是计量工作的基础,两者缺一不可。这充分反映了计量工作的内在规律,是计量职能区别于其他管理职能的显著特点。建立计量管理机构,规定计量部门职能,以保证测量管理体系的贯彻实施,是测量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计量职能不单是指计量职能部门的职能,还包括整个组织涉及到计量有关的职能,包括企业最高领导的职责。,2023/10/2,14,二.有关体系和质量的术语,1.体系2.管理体系3.计量检测体系4.测量管理体系6.计量方针7.计量目标8.质量9.要求10.计量要求11.顾客满意12.测量管理体系认证,202

11、3/10/2,15,二.有关体系和质量的术语,1.体系: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2.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3.计量检测体系:为确保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的的计量要求而必需的一组相关的或相互作用的与计量法制、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有关的要素。注:完善计量检测体系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企业计量工作的明确要求,因此在本规范中采用了“计量检测体系”术语,并给出其定义。,4.测量管理体系: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须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测量管理体系”是在测量方面具有指挥权力的体系,起着控制作用的体系,具有协调功能的体系。,2023/10/2,

12、16,二.有关体系和质量的术语,6.计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计量宗旨和方向。7.计量目标:在计量方面所追求的(质量)目的。在不同的组织层次,这种计量目标的例子有:不会因不正确的测量而拒收合格的产品或接受不合格产品;测量过程失控的发现不超过一天;按照允许的时间完成所有的计量确认;不存在不清晰的计量确认记录;按制定的计划完成所有技术培训项目;测量设备的停机时间减少到规定的百分比。8.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023/10/2,17,二.有关体系和质量的术语,9.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注1:“通常隐含”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

13、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注2: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注3:规定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注4: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2023/10/2,18,二.有关体系和质量的术语,10.计量要求 定义1:为了满足顾客的测量要求所必须的,对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等方面的要求 定义2:为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而必须满足的对测量设备,测量过程和或环境条件的物理特性或性能要求 定义3:由计量应用导出的,规定的要求或期望。注:这些要求包括那些用来确定测量、测试和校准过程及相应的设备的计量特性的要求。11.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

14、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12.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对一个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的计量要求作出的一种正式承认的程序。,2023/10/2,19,三.有关资源的术语,1 能力 2 程序 3 信息 4 测量程序5 文件 6 计量检定规程7 规范 8 软件,9 记录10 标识11 测量设备 12 环境条件13 参考工作条件14 额定工作条件15 极限工作条件,2023/10/2,20,三.有关资源的术语,1.能力 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 注1:在本标准中,所定义的能力的概念是通用的。在ISO其他的文件中,本词汇的使用可能更加具体。注:在19000族标准中,术语能力(capabili

15、ty)(3.1.5)特指组织、体系或过程的“能力”,而能力(competence)(3.1.6)则特指人员的“能力”。,2023/10/2,21,三.有关资源的术语,2.程序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注2:当程序形成文件时,通常称为“书面程序”或“形成文件的程序”。含有程序的文件可称为“程序文件”。,3.信息 有意义的数据,2023/10/2,22,4.测量程序 根据一种或多种测量原理及给定的测量方法,在测量模型和获得测量结果所需计算的基础上,对测量所做的详细描述 注:1 测量程序通常要写成充分而详尽的文件,以便操作者能进行测量。2 测量程序

16、可包括有关目标测量不确定度的陈述。3 测量程序有时被称作标准操作程序,缩写为SOP。例:测量在20时从50 mL吸液管放出的水量,对由吸液管流到杯中的水称重,取加水后杯子的质量减去起始空杯的质量,并按实际水温对质量差进行修正,用体积质量(质量密度)得到被测的水量。,三.有关资源的术语,2023/10/2,23,三.有关资源的术语,5.计量检定规程 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规定了计量性能、法制计量控制要求、检定条件和检定方法以及检定周期等内容,并对计量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的计量技术法规。,2023/10/2,24,三.有关资源的术语,6.文件 信息及其承载媒介 示例:记录、规范、程序文件、图

17、样、报告、标准。注1:媒介可以是纸张,磁性的、电子的、光学的计算机盘片,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注2:一组文件,如若干个规范和记录,英文中通常被称为“documentation”。注3:某些要求(如易读的要求)与所有类型的文件有关,然而对规范(如修订受控的要求)和记录(如可检索的要求)可以有不同的要求。,2023/10/2,25,三.有关资源的术语,7.规范 阐明要求的文件 注:规范可能与活动有关(如:程序文件、工艺规范和试验说明书)或与产品有关(如:产品规范、性能规范和图样)。,8.软件*用特殊语言编制的程序。,2023/10/2,26,三.有关资源的术语,9.记录 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

18、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注1:记录可用于文件的可追溯性。活动,并为验证、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提供证据。注2:通常记录不需要控制版本。,2023/10/2,27,三.有关资源的术语,10.标识*反映测量设备、测量过程和技术程序所处状态并可相互区别一组信息。例:确认标识。即彩色标记(合格标识、限用标识、禁用标识、报废标识等),是以不同颜色和文字表明测量设备和一些技术程序、特定的测量过程的使用状态的一种标志物。,2023/10/2,28,三.有关资源的术语,11.测量设备 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须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注:测量设备可分为:1、按大类分:硬

19、件和软件。2、按溯源标准分:计量基准、计量标准。3、按结构分:仪器仪表、实物量具、传感器及其装置、设备、系统、装备、测量链等,标准物质,软件及文件等。4、按用途分:测量用、检验用、监视用、交接用、贸易用、校准用。测量设备在我国也称为计量器具、计量设备等。只要是能够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都应称为测量设备。,2023/10/2,29,三.有关资源的术语,12.环境条件 影响测量结果的外在因素。,13.参考工作条件 简称参考条件 为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性能评价或测量结果的相互比较而规定的工作条件。注:1参考条件通常规定了被测量和影响量的量值区间。2在IEC 60060-300第311-0

20、6-02条款中,术语“参考条件”是指仪器测量不确定度为最小可能值时的工作条件。,2023/10/2,30,三.有关资源的术语,14.额定工作条件 为使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按设计性能上作,在测量时必须满足的工作条件。注:额定工作条件通常要规定被测量和影响量的量值区间,15.极限工作条件 为使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规定的计量特性不受损害也不降低,其后仍可在额定工作条件下工作,所能承受的极端工作条件 注 1储存、运输和运行的极限条件可以不同。2极限条件可包括被测量和影响量的极限值。,2023/10/2,31,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1 确认2 计量确认3 确认间隔4 检定5 检测6 检验7 检查8 校准

21、9 比对,10 试验11 验证12 计量验证13 准确度等级14 最大允许误差15 封印16 计量确认记录 确认标识过程能力指数,2023/10/2,32,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1.确认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注1:“已确认”一词用于表示相应的状态。注2:确认所使用的条件可以是实际的或是模拟的。,2023/10/2,33,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2、计量确认 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计量确认主要是对测量设备管理的管理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计量确认是保证测量设备准确可靠的管理要求。对所有的测量设备都应被计量确认。)注1:计量确认通常包

22、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注2: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要求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注3: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注4: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注5:图2给出了计量确认过程框图。当计量要求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时)标准中之“计量确认”即通常所说的“检定”,2023/10/2,34,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3、确认间隔 定期确认的时间间隔称确认间隔。确认间隔是计量确认中的一个重要的要素,能否合理确定计量确认间隔直接关系测量管理体系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23、在确定确认间隔时要考虑如下因素:1)测量器具的稳定性;2)测量器具使用要求;3)测量器具使用环境;4)计量确认的经济性。,2023/10/2,35,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4、检定 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符合法定要求的活动,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注:在VIM中,将“提供客观证据证明测量仪器满足规定的要求”定义为验证(verification)。计量检定是量值传递或量值溯源的具体形式。计量检定必须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并出具检定合格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计量检定是具有法制性的行为。根据计量法规定,国家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都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实施检定,可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开展计量检定的机构

24、必须是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或经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开展计量检定必须依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执行计量检定规程。,2023/10/2,36,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计量检定按照管理性质可分为强制检定、非强制检定,按检定的次序可分为首次检定、随后检定,按照管理环节可分为出厂检定、进口检定、周期检定、修后检定、仲裁检定。常用的检定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如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得出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如确定电阻率)、定义测量法(根据量的单位定义来确定该量值,如测量一定面积上的力来确定压强)、替代法、微差测量法、零位测量法(如用电桥和检流计测电阻)。,2023/1

25、0/2,37,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5、检测 对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象、工艺过程或服务,按照规定的程序确定一种或多种特性或性能进行处理或提供服务所组成的技术操作。在某些场合也可视检测为测试、试验或检验。,2023/10/2,38,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6、检验 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地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在判断标准中的技术性能、要求的符合性时往往采用检验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1)通过观察,予以确认。2)使用必要的仪器设备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直接或通过计算和标准技术要求进行比较,有定量要求的,应定量写出检测数据。3)使用必要的仪器设备进行测量,定性地表

26、达出检测结果。如用标准试验指、试验针检验仪器设备的散热孔的大小。4)有些检验在进行相应的试验后进行检测。如: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在高温、低温环境试验后,要进行主要电性能指标的检验;在潮湿环境试验后,要进行主要电性能指标及安全性能指标的检验;在机械环境试验后,要进行主要电性能指标及机械结构性能指标的检验。,2023/10/2,39,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7、检查:检查是合格评定活动的一种,在国际标准中检查被定义为:“对产品设计、产品、服务、过程或工厂的核查,并确定其相对于特定要求的符合性,或在专业判断的基础上,确定相对于通用要求的符合性”。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检查也是符合性评定的一种方式,检查

27、活动所针对的对象不仅是产品,还包括产品设计、服务,(生产)过程和工厂。与其他合格评定方式相比,在适用对象上,检查活动有比较鲜明的特点,它包括了在用产品的检查,如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等。在方法手段上,检查对符合性的判定一般是利用感官检查的结果、检测的结果数据以及可获得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规范要求,由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检查员)作出判断,通常情况下依赖于人的专业判断能力。,2023/10/2,40,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8、校准:在规定条件下的一组操作,其第一步是确定由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则是用此信息确定由示值获得测量结果的关系,这里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都具有

28、测量不确定度。注:1、校准可以用文字说明、校准函数、校准图、校准曲线或校准表格的形式表示。某些情况下可以包含示值的具有测量不确定度的修正值或修正因子。2、校准不应与测量系统的调整(常被错误称作“自校准”相混淆,也不应与校准的验证相混淆。3、通常,只把上述定义中的第一步认为是校准。,2023/10/2,41,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9、比对 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或指定不确定度范围的同种测量仪器复现的量值之间比较的过程。,2023/10/2,42,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10、试验 试验是“按照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所谓程序是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或方法)。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

29、可以不形成文件,但质量管理体系程序通常都要求形成文件。凡是形成文件的程序,称之为“文件化程序”或“书面程序”,也可称之为“程序文件”。所谓特性是指可区分的特征。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特性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特性的类别有多种多样,如:物理特性、感官特性、行为特性、时间特性、人体工效特性、功能特性等。“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规定的途径(或方法)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试验是一个经过周密考虑的行动过程,以便解答预先选定的问题或疑难点。是试验者选定某些因素作为研究对象,有目的地以某种控制方式变动这些因素,然后观察分析这些变动的综合效应。如:环境试验是通过环境试验程序(低温试验一高温试验一湿热试验一振动试

30、验一冲击试验一碰撞试验一跌落试验一运输试验)来确定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这一综合效应,为了确定特性的符合性,试验中可结合检验。又如:锡焊试验是按照锡焊试验程序来确定产品的可焊性特性;密封试验是按照密封试验程序来确定产品的密封防漏特性。此时的“试验”和“检验”有着相近的含义。,2023/10/2,43,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11.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12.计量验证:将使用者的计量要求(CMR)与测量设备的特性(MEMC)直接相比较的过程。,2023/10/2,44,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13、准确度等级 在规定工作条件下,符合规定的计量要求,使测量误差或仪器不确定度保

31、持在规定极限内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等别或级别。注:1准确度等级通常用约定采用的数字或符号表示。2准确度等级也适用于实物量具。,2023/10/2,45,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14、最大允许测量误差 简称最大允许误差,又称误差限 对给定的测量、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由规范或规程所允许的,相对于已知参考量值的测量误差的极限值。注:1 通常,术语“最大允许误差”或“误差限”是用在有两个极端值 的场合。2 不应该用术语“容差”表示“最大允许误差”。,2023/10/2,46,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15、封缄:对测量设备上能影响其性能的可调部位采取防护措施的一种保护物,以防止未经授权人员的改动。封缄

32、的设计应使一旦改动即可出现明显的痕迹。封缄的材料一般可以是标签、线材、焊料、涂料等。注:对测量设备封印的要求。1、在经确认的测量设备上,对影响其性能的调整装置进行封印或采取其它保护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改变。封印或保护装置的设计和实施应保证一旦改变将会被发现。例如对软件或固件所用的写保护技术。2、计量确认过程程序应包括当封印或保护装置被发现损坏、破损、转移或丢失时应采取的措施。3、对什么样的测量设备应当封印,对需要封印的调整或控制装置以及封印材料,如标签、材料、线材、油漆等方面由计量职能部门决定。,2023/10/2,47,16、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注1:记录可

33、用于为可追溯性提供文件,并提供验证、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证据。注2:通常记录不需要控制版本。,1、设备制造者的表述和唯一性标识、型号、系列号等;2、完成计量确认的日期;3、计量确认结果;4、规定的计量确认间隔;5、计量确认程序的标识;6、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7、相关的环境条件和必要的修正说明;8、设备校准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9、维护的详细情况,如调整、维修和修改等;10、使用限制;11、执行计量确认的人员标识;12、对信息记录正确性负责的人员标识;13、校准证书和报告以及其它相关文件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14、校准结果的溯源性的证据;15、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16、调整、修改或维修后的校准

34、结果以及要求时的调整、修改或维修前的校准结果。,计量确认过程记录应证明每台测量设备是否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需要时,记录应包括:,2023/10/2,48,17.确认标识:,注:应清楚地标识测量管理体系中所用的测量设备和技术程序,可以单独地或集中地标识。应有设备计量确认状态的标识。已确认用于某个特定的测量过程或某些过程的设备应清楚地标识或受控,以防止未授权使用。测量管理体系中所用的设备应与其它设备清楚地区分。(1)未纳入测量管理体系的测量设备,应该有没有纳入体系的标识,以区别纳入体系的测量设备。(2)测量设备要有计量确认状态的标识,标识的种类包括:合格标识、限用标识、禁用标识、报废标识等。(3)

35、合格标识的内容包括:确认人员、单位、有效期、下次确认的时间等。(4)限用标识还包括:哪些测量范围、测量性能受到限制等。(5)有些测量过程必须纳入较严格的受控过程,企业应将这些测量过程和其使用的测量设备进行受控状态的标识,受控状态的标识包括:在受控限内、处于受控的临界状态、失控等状态。(6)技术文件的标识可以包括:区别于其他文件的编号、文件的使用状态等。(7)所采用的技术文件可以单独也可集中标识,如何标识由企业自行规定,文件的标识应有文件号、文件的使用状态等。(8)不合格的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都需要标识出来,防止误操作。,即彩色标记,是以不同颜色和文字表明测量设备和一些技术程序、特定的测量过程的使

36、用状态的一种标志物。,2023/10/2,49,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续),18.过程能力指数(也称工序、工艺、制程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所起作用的综合表现。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那么,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

37、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通常,都用6(即3)来表示工序能力:工序能力6若用符号P来表示工序能力,则:P6式中: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的标准偏差,2023/10/2,50,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续),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但是这个参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仅从它本身还难以看出。因此,还需要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工序能力 Cp=T/6 T公差 总体标准差(或用样本标准差S)过程能力判断 程能力指数的值越大,表明产品的离散程度相对于技术

38、标准的公差范围越小,因而过程能力就越高;过程能力指数的值越小,表明产品的离散程度相对公差范围越大,因而过程能力就越低。因此,可以从过程能力指数的数值大小来判断能力的高低。从经济和质量两方面的要求来看,过程能力指数值并非越大越好,而应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取值。,2023/10/2,51,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续),指数意义,2023/10/2,52,四.有关计量确认的术语(续),标准案例分析:公式中:Cp为过程能力指数;T为容差(允许误差);=标准偏差(校准的测量不确定度)。本例中:=标准偏差(校准的测量不确定度)在这里要求它小于等于0.3kPa。T为容差(允许误差),因求的是最大允许误差的测量

39、不确定度,故应带入测量时的最大允许误差2 kPa;而不是控制过程的容差10 kPa。Cp为过程能力指数,查表取1,为一般水平。0.6以下为较低水平,1.33以上为较高水平(类似于机械加工过程能力指数)。则,2023/10/2,53,五.有关计量特性的术语,1.计量特性:2.测量区间(测量范围)3.【测量仪器的】偏移 4.【测量】重复性 5.【测量仪器的】稳定性 6.滞后,7.漂移8.影响量 9.分辨力 10.鉴别阈(力)11.测量误差 12.死区,2023/10/2,54,五.有关计量特性的术语,1.计量特性: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特性。注:1 测量设备通常有若干个计量特性。2 计量特性可作

40、为校准的对象。,2.测量区间(测量范围)measuring interval VIM4.7 又称工作区间(working interval)在规定条件下,由具有一定的仪器不确定度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能够测量出的组同类量的量值。注:1、在某些领域,此术语也称“测量范围或工作范围”2、测量区间的下限不应与检测限相混淆。,2023/10/2,55,五.有关计量特性的术语,3.测量仪器的偏移 测量仪器示值的系统误差。注:测量仪器的偏移通常用适当次数重复测量的示值误差的平均来估计。,4.【测量】重复性 在一组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2023/10/2,56,五.有关计量特性的术语,5.测量仪器的

41、稳定性 简称稳定性(stability)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注:稳定性可用几种方式量化。例:1、用计量特性变化到某个规定的量所经过的时间间隔标示;2、用特性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发生的变化表示。,6.滞后:由于施加激励值的方向(上行程和下行程)不同,测量仪器对同一激励值给出不同响应值的特性,2023/10/2,57,五.有关计量特性的术语,7.漂移:测量仪器计量特性的慢变化。,8.影响量 在直接测量中不影响实际被测的量、但会影响示值与测量结果之间关系的量。例:1、用安倍计直接测量交流电流恒定幅度时的频率。2、在直接测量人体血浆中血红蛋白浓度时,胆红素的物质的量浓度。3、测量某杆

42、长度时测微计的温度(不包括杆本身的温度,因为杆的温度可以进入被测量的定义中)。4、测量摩尔分数时,质谱仪离子源的本底压力。注:1间接测量涉及各直接测量的合成,每项直接测量都可使受到影响量的影响。2在GUM中,“影响量”按VIM第二版定义不仅履盖影响测量系统的量(如本定义),而且包含影响实际被测量的量。另外,在GUM中此概念不限于直接测量。,2023/10/2,58,五.有关计量特性的术语,9.分辨力 引起相应示值产生可察觉到变化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注:分辨力可能与诸如噪声(内部或外部的)或摩擦有关,也可能与被测量的值有关。,10.鉴别阈(力)引起相应示值不可检测到变化的被测量值的最大变化。注:

43、鉴别阈可能与诸如噪声(内部或外部的)或摩擦有关,也可能与被测量的值及其变化是如何施加的有关。,2023/10/2,59,五.有关计量特性的术语,11.测量误差 简称误差 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注 1 测量误差的概念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均可使用:当涉及存在单个参考量值,如用测得值的测量不确定度可忽略的测量标准进行校准,或约定量值给定时,测量误差是已知的;假设被测量使用唯一的真值或范围可忽略的一组真值表征时,测量误差是未知的。2 测量误差不应与出现的错误或过失相混淆。,12.死区 当被测量双向变化时,相应示值不产生可检测到的变化的最大区间。注:死区可能与变化的速率有关。,2023/10/2,60,六

44、.有关测量的术语,1.量2.测量单位3.法定计量单位 4.量值 5.量的真值6.实际值7.测量,8.被测量9.影响量10.测量误差11.系统测量误差12.随机测量误差 13.修正14.测量结果,2023/10/2,61,六.有关测量的术语,1.量 现象、物体或物质的特性,其大小可用一个数和一个参照对象表示。注:1 量可指一般概念的量或特定量。2 参照对象可以是一个测量单位、测量程序、标准物质或其组合。3 量的符号见国家标准量和单位的现行有效版本,用斜体 表示,一个给定符号可表示不同的量 4“量”从概念上一般可分为诸如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或分为基本量和导出量。,2023/10/2,62,六.

45、有关测量的术语,2.测量单位 计量单位 简称单位 根据约定定义和采用的标量,任何其他同类量可与其比较使两个量之比用一个数表示。注:1 测量单位具有根据约定赋予的名称和符号。2 同量纲量的测量单位可具有相同的名称和符号,即使这些量不是同类量例如,焦耳每开尔文和J/K既是热容量的单位名称和符号也是熵的单位名称和符号,而热容量和熵并非同类量。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共有专门名称的测量单位仅限用干特定种类的量。如测量单位“秒的负一次方”(1/s)用于频率时称为赫兹,用于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时称为贝克(Bq)3 量纲为一的量的测量单位是数。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单位有专门名称,如弧度、球面度和分贝,或表示为商,如毫摩

46、尔每摩尔等于10-3,微克每千克等于10-9。4 对于一个给定量“单位”通常与量的名称连在一起,如“质量单位”或“或质量的单位”。,2023/10/2,63,六.有关测量的术语,4.量值 全称量的值,简称值。用数和参照对象一起表示的量的大小。例:1 给定杆的长度:5.34 m或534 cm。2 给定物体的质量:0.152kg或152g。3 给定弧的曲率:112 m-1。4 给定样品的摄氏温度:-5。5 在给定频率上给定电路组件的阻抗(其中j是虚数单位):(7+3j)。,3.法定计量单位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使用的测量单位。,2023/10/2,64,六.有关测量的术语,5.量的真值(简称真值)与

47、量的定义一致的量值。注:1 在描述关于测量的“误差方法”中,认为真值是唯一的,实际上是不可知的。在“不确定度方法”中认为,由于定义本身细节不完善,不存在单一真值,只存在与定义一致的一组真值,然而,从原理上和实际上,这一组值是不可知的另一些方法免除了所有关于真值的概念,而依靠测量结果计量兼容性的概念去评定测量结果的有效性。2 在基本常量的这一特殊情况下,量被认为具有一个单一真值。3 当被测量的定义的不确定度与测量不确定度其他分量相比可忽略时,认为被测量具有一个“基本唯一”的真值。这就是GUM和相关文件采用的方法,其中“真”字被认为是多余的。,实际值 满足规定准确度的用来代替真值使用的量值。,20

48、23/10/2,65,六.有关测量的术语,7.测量 通过实验获得并可合理赋予某量一个或多个量值的过程。注:1 测量不适用于标称特性(见3.32条)。2 测量意味着量的比较并包括实体的计数。3 测量的先决条件是对测量结果预期用途相适应的量的描述、测量程序以及根据规定测量程序(包括测量条件)进行操作的经校准的测量系统。,2023/10/2,66,六.有关测量的术语,8 被测量 拟测量的量。注 1 对被测量的说明要求了解量的种类,以及含有该量的现象、物体或物质状态的描述,包括有关成分及所涉及的化学实体。2 在VIM第二版和IEC 60050-300:2001中,被测量定义为受到测量的量。3 测量包括

49、测量系统和实施测量的条件,它可能会改变研究中的现象、物体或物质,使被测量的量可能不同于定义的被测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正。例:1 用内阻不够大的电压表测量时,电池两端间的电位差会降低,开路电位差可根据电池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得到。2 钢棒在与环境温度23平衡时的长度不同于拟测量的规定温度为20时的长度,这种情况下必须修正,2023/10/2,67,六.有关测量的术语,9 影响量 在直接测量中不影响实际被测的量、但会影响示值与测量结果之间关系的量。例:1 用安培计直接测量交流电流恒定幅度时的频率。2在直接测量人体血浆中血红蛋白浓度时,胆红素的物质的量浓度。3 测量某杆长度时测微计的温度

50、(不包括杆本身的温度,因为杆的温度可以进入被测量的定义中)。4 测量摩尔分数时,质谱仪离子源的本底压力。注:1 间接测量涉及各直接测量的合成,每项直接测量都可能受到影响量的影响。2 在GUM中,“影响量”按 VIM第二版定义,不仅覆盖影响测量系统的量(如本定义),而且包含影响实际被测量的量。另外,在GUM中此概念不限于直接测量。,2023/10/2,68,六.有关测量的术语,10 测量误差 简称误差 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注 1 测量误差的概念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均可使用:当涉及存在单个参考量值,如用测得值的测量不确定度可忽略的测量标准进行校准,或约定量值给定时,测量误差是已知的;假设被测量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