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经济与社会必考知识点全套.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177477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经济与社会必考知识点全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必修2经济与社会必考知识点全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必修2经济与社会必考知识点全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必修2经济与社会必考知识点全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必修2经济与社会必考知识点全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2经济与社会必考知识点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经济与社会必考知识点全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2经济与社会必考知识点全套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2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3 .公有制经济(1)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2)范围:包括国有经济、集休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意义:有利于推

2、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5)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4 .在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工)范围: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2)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

3、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5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1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2)现阶段,我们不能实行单一公有制,更不能搞私有化。(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形成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6、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7、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配置奥源的两个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市场机制:价格.供求.竞争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价格;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

5、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3、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4 .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措施: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5 .市场调节的缺陷: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它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病。单靠市场调节,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浪费;会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济不稳定;会产生不正当竞争、垄断,损害社会公平;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6 .社会主义市场

6、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2)根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3)根本目标: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4)内在要求: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7、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主要包括:(战略规划四政策三监管一服务)通过制定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通过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

7、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8 .我国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科学的宏观调控。(1)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最常用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9 .经济运行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1 .坚持以人民

8、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贯彻新发展理念: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含义、主要内容、相互关系含义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

9、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主要内容:它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2)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意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只有形成符合中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类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4.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0、如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2)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4)实施乡村振兴战咯(5)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6)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7)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休系的国际竞争力。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1.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3)按要素分配的意义:有利于让一

11、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4)居民收入种类: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2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1)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2)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3)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4)要重视第三次分配

12、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5)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6)必须坚持消除贫困。3、我国的社会保障(1)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互助功能。(2)构成: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社会优抚是特殊社会保障。(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做到权责清晰;总要求: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