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 (2023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179652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2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公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 (202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福建省公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 (202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福建省公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 (2023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福建省公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 (2023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福建省公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 (2023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公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 (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公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 (2023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1福建省公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征求意见稿)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3年09月目次1总则12基本规定23公路配套建设用房43.1 一般规定43.2 防火间距44公路隧道134.1 一般规定和防火设计134.2 消防给水和消火栓系统164.3 灭火设施184.4 防烟和排烟系统194.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44.6 电气304.7 技术审查汇总表404.8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配置表424.9 标准名录481.0.1为规范福建省公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工作,统一审查标准,依据现行国家和行业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制定福建省公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以下简称要点)

2、。1.0.2本要点适用于福建省行政区域范围内新建、改(扩)建公路建设工程(公路配套建设用房、隧道工程)的消防设计技术审查,不含市政道路、市政桥梁、市政隧道以及水下隧道。其他公路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技术审查可参照执行。1.0.3根据本省公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情况,部分设计标准参照城市隧道、城市道路相关标准,故本要点予以摘引。1.0.4公路建设工程配套建设的加油加气站(加油、加气、加氢、充电站及以上任意合建站)、服务区用房及车站、附属管理用房等,应按照相应专业审查要点执行,本要点仅对以上建筑的防火间距做相关规定。1.0.5公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除应符合本要点外,尚应符合国家和福建省现行法律法

3、规、标准和技术文件的相关规定。在满足国家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前提下,公路建设工程行业标准有明确规定的防火设计内容,应遵从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1.0.6本要点所列审查内容的分类:1国家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作为审查要点“A类条软,zjAo2国家和行业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中含有“严禁”“必须”“不应”“应”“不得”要求的非强制性的条文作为审查要点“B类条款”。3国家和行业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中不属于上述两项的条款但与消防工程设计直接相关的非强制性条文作为审查要点“C类条款”。2基本规定2.0.1公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文件应满足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1号

4、)、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细则(建科规(2020)5号)及福建省关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的相关要求。2.0.2消防设计技术审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是否符合国家、行业及福建省关于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的相关要求;2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即“A类条款”;3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中带有“严禁”“必须”“应”“不应”“不得”要求的非强制性条文,即“B类条款”;4是否符合非上述“A类条款”和“B类条款”但与消防设计相关的国家及行业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中的条文,即“C类条款”;5具有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1号)第十七条情形之一的

5、特殊建设工程,是否符合通过专家评审的特殊消防设计技术资料。2.03消防设计技术审查符合下列条件的,结论为合格,不符合下列任意一项的,结论为不合格:1消防设计文件符合相应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2消防设计文件内容符合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中A类条款”的要求;3消防设计文件内容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中“B类条款”的要求;4具有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1号)第十七条情形之一的特殊建设工程,特殊消防设计技术资料通过专家评审。2.0.4不符合国家及行业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中“C类条款”要求的,应在技术审查意见中提出,不作为技术审查判定为不

6、合格的依据。3公路配套建设用房3.1 一般规定【审查条文】(1)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第3.1.1、3.1.2条。表3.1-1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3.1.1建筑的总平面布局应符合减小火灾危害、方便消防救援的要求。A3.1.2工业与民用建筑应根据建筑使用性质、建筑高度、耐火等级及火灾危险性等合理确定防火间距,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保证任意侧建筑外墙受到的相邻建筑火灾辐射热强度均低于其临界引燃辐射热强度.A(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5.2.1条。表3.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7、2014(2018年版)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5.2.1在总平面布局中,应合理确定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不宜将民用建筑布置在甲、乙类厂(库)房,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和可燃材料堆场的附近。B(3)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GB50156-2021第4.0.12、4.0.13条。表3.1-3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GB50156-2021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4.0.12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的作业区。架空通信线路不应跨越加气站、加氢合建站中加氢设施的作业区。B4.0.13与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无关的可燃介质管道不应穿

8、越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用地范围。B3.2 防火间距【审查条文】(1)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第3.333.3.2条。表3.2-1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3.3.1除裙房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可按单、多层建筑确定外,建筑高度大于Ioom的民用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与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2与一、二级耐火等级单、多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9m:A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3.3.13与三级耐火等级单、多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Um;4与四级耐火等级单、多层民用建筑和木结构民用建筑的防

9、火间距不应小于14m。A3.3.2相邻两座通过连廊、天桥或下部建筑物等连接的建筑,防火间距应按照两座独立建筑确定。A(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5.2.2、5.2,35,2.45.2.5、526条。表3.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2的规定,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除应符合本规范5.2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其他章的有关规定。表5.2.2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高层民用建筑裙房和事;他民用建筑建筑类别一、二级一、二级级四级层用筑高民建级13911

10、14.、级9679三级11781()筑四级14910125.2.2注:1相令可燃性屋税门、窗、洞表的规定洞2两座建多级耐火等纵间距不限;3相邻两座火墙,屋助4相邻两国面外墙为犷防火间距彳5相邻两座窗,相邻轼开口部位诏灭火系统诏条规定的学应小于4m6相邻建笏于本表的拟7耐火等纵S两座单、多层建筑,当相令K每面外墙上无防火保护外口的面积之和不大于外墙面。少25%;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堤Z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E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学:的耐火极限不低于LOOh时4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少,火墙且屋顶无天窗,屋顶价;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gW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少t高一面外墙高出较低一座建

11、E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设皆f计规范GB50084规定的I,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不应通过连廊、天桥或底部的建淀;2低于四级的既有建筑其耐砂卜墙为不燃性墙体且无外露的J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该积的5%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3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司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F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其防火间距不限;:等级不低于二级,相邻较低一J耐火极限不低于LOOh时,其兴,不应小于4m;: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屋顶无天!筑的层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t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方火分隔水幕或本规范第6.5.3g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2筑物等连接时,其间距不应小:等级可按四级确定。B条文号条文

12、内容条文分类(A、B、C)5.2.3民用建筑与单独建造的变电站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3.4.1条有关室外变、配电站的规定,但与单独建造的终端变电站的防火间距,可根据变电站的耐火等级按本规范第5.2.2条有关民用建筑的规定确定民用建筑与IokV及以下的预装式变电站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m。民用建筑与燃油、燃气或燃煤锅炉房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3.4.1条有关丁类厂房的规定,但与单台蒸汽锅炉的蒸发量不大于4lh或单台热水锅炉的额定热功率不大于2.8MW的燃煤锅炉房的防火间距,可根据锅炉房的耐火等级按本规范第5.2.2条有关民用建筑的规定确定。B5.2.4除高层民用建筑外,数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住

13、宅建筑或办公建筑,当建筑物的占地面积总和不大于2500m2时,可成组布置,但组内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4m。组与组或组与相邻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规范第5.2.2条的规定。B5.2.5民用建筑与燃气调压站、液化石油气气化站或混气站、城市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瓶库等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规定。B5.2.6建筑高度大于l(X)m的民用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当符合本规范第3.4.5条、第3.5.3条、第4.2.1条和第5.2.2条允许减小的条件时,仍不应减小。B(3)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GB501562021第4.0.4、4.0.5、4.0.64.0

14、.74.0.8、10.7.1410.7.15条。表3.2-3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GB50156-2021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4.0.4加油站、各类合建站中的汽油、柴油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表4.0.4的规定。表4.0.4汽油(柴油)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m)A站外建(构)筑物站内汽油(柴油)工艺设备埋.地油罐加油机、油罐通气管口、油气回收处理装置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重要公共建筑物35(25)35(25)35(25)35(25)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21(12.5)17.5(12.5)12.5(10)12.5(10)建保别用物民筑护一类保

15、护物17.5(6)14(6)11(6)11(6)二类保护物14(6)11(6)8.5(6)8.5(6)三类保护物11(6)8.5(6)7(6)7(6)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17.5(12.5)15.5(1D12.5912.5(9)丙、丁、戊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单耀容积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12.5(9)11(9)10.5(9)10.5(9)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4.0.4续表4.0.4A站外建(构)筑物站内汽油(柴油)工艺设备埋.他油罐加油机、油罐通气管口、油气回收处理装置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室外变配电站17.5(15)15.5

16、(12.5)12.5(12.5)12.5(12.5)铁路、地上城市轨道线路15.5(15)15.5(15)15.5(15)15.5(15)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7(3)5.5(3)5.5(3)5(3)城市次干路、支路和三级公路、四级公路5.5(3)5(3)5(3)5(3)架空通信线路1.0(0.75)H且25m5(5)5(5)5(5)架空电力线路无绝缘层1.5(0.75)H且26.5m1.0(0.75)H且N6.5m6.5(6.5)6.5(6.5)有绝缘层1.0(0.5)H且25m0.75(0.5)H且N5m5(5)5(5)注:1表中括号内数字为柴油设备与站外建(构)

17、筑物的安全间距。站内汽油工艺设备是指设置有卸油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的工艺设备。2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IOM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其他规格的室外变配电站或变压器应按丙类物品生产厂房确定。3汽油设备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包括铁路、地铁和二级及以上公路的隧道出入口)的安全间距尚不应小于50m04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面向加油站一侧的墙为无门窗洞口的实体墙时,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该民用建筑物的距离,不应低于本表规定的安全间距的70%,且不应小于6mm。5表中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包括合建

18、站的级别。6H为架空通信线路和架空电力线路的杆高或塔高。4.0.5LPG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中的LpG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表4.0.5的规定。A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4.0.5表4.0.5LPG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司距(m)A站外建(构)筑物地上(埋地)LPG储罐LPG放空管管口LPG加硒1.PG泵(房)、LPG压缩机(间)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重要公共建筑物100(100)100(100)100(100)I(X)I(X)I(X)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45(30)38(25)33(18)251818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一类保护物45(30)38(25)3

19、3(18)251818二类保护物35(20)28(16)22(14)161414三类保护物25(15)22(13)18(三)131111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45(25)45(22)40(18)222020丙、丁、戊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单罐容积不大于5011)3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32(18)32(16)28(15)161414室外变配电站45(25)45(22)40(18)222020铁路、地上城市轨道线路45(22)45(22)45(22)222222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15(10)13(8)11(8)886城市次干路

20、、支路和三级公路、四级公路12(8)11(6)10(6)665架空通信线路1.5(LO)H1.0(0.75)H1.0(0.75)H0.75H架空电力线路无绝缘层1.5(15)H1.5(LO)H1.5(LO)HLOH有绝缘层1.5(LO)H1.0(0.75)H1.0(0.75)H0.75H注:1表中括号内数字为埋地LPG储罐与站外间距;2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kV5(M)kV,在IOM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其他规格的室外变配电类物品生产厂房确定:3(构)筑物的安全且每台变压器容量的变压器总油量大,站或变压器应按丙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

21、4.0.53液化石油气设备与站外一、二、三类保护物地下室的出入口、门窗的距离应按本表一、二、三类保护物的安全间距增加不低于50%;4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面向加气站一侧的墙为无门窗洞口实体墙时,LPG设备与该民用建筑物的距离不应低于本表规定的安全间距的70%;5容量小于或等于IOm3的地上LPG储罐整体装配式的加气站其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距离不应低于本表三级站的地上罐安全间距的80%,且不应小于Um:6LPG储罐与站外建筑面积不超过200m2的独立民用建筑物的距离不应低于本表三类保护物安全间距的80%,且不应小于三级站的安全间距;7表中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包括合建站的级别;8H为架空通

22、信线路和架空电力线路的杆高或塔高。A4.0.6CNG加气站、各类合建站中的CNG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表4.0.6的规定。表4.0.6CNG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m)A站外建(构)筑物站内CNG工艺设备储气瓶集中放空管管口储气井、加(卸)气设备、脱硫脱水设备、压缩机(间)重要公共建筑物503030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302520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一类保护物二类保护物202014三类保护物181512甲、乙类4房和甲物品生产厂房、库、乙类液体储罐252518丙、丁、戊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单罐容积不大于50n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1818

23、13室外变配电站252518铁路、地上城市轨道线路303022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121()6城市次于路、支路和三级公路、四级公路1()85架空通信线路LOH0.75H0.75H架空电力线路无绝缘层1.5H1.5HLOH有绝缘层LOHLOH注:1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IOM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其他规格的室外变配电站或变压器应按丙类物品生产厂房确定;2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包括铁路、地铁和二级及以上公路的隧道出入口)的安全间距尚不应小于50m:3长管拖车固定停

24、车位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储气瓶的安全间距确定: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4.0.64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面向加气站一侧的墙为无门窗洞口实体墙时,站内CNG工艺设备与该民用建筑物的距离,不应低于本表规定的安全间距的70%;5H为架空通信线路和架空电力线路的杆高或塔高。ALNG加气站、各类合建站中的LNG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表4.0.7的规定。表4.0.7LNG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m)站内LNG工艺设备地上LNG储罐放空管管站外建(构)筑物级站级站级站口、LNG加气机、LNG卸车点重要公共建筑物80808050明火地点或

25、散发火花地点353()2525民用建筑保护物类别一类保护物二类保护物25201616三类保护物18161414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35302525丙、丁、戊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单罐容积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25222020室外变配电站403530304.0.7铁路、地上城市轨道线路80605050A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121088城市次干路、支路和三级公路、四级公路10886架空通信线路1.0H0.75H0.75H架空电力线路无绝缘层1.51.5HLOH有绝缘层HLOH0.75H注:1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J量

26、在IOM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其他规格物品生产厂房确定;2地下LNG储罐和半地下LNG储不应低于本表地上LNG储罐的安全3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面体墙时,站内LNG设备与该民用建全间距的70%;4LNG储罐、放空管管口、加气机、过200m2的独立民用建筑物的距离全间距的80%:5表中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包二6H为架空通信线路和架空电力线总玉为35kV50kV,且每台变压器容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的室外变配电站或变压器应按丙类耀与站外建(构)筑物的距离分别间距的70%和80%且不应小于6m;向加气站一侧的墙为无门窗洞口实筑物的距离不应低于本表规定的安1.NG卸

27、车点与站外建筑面积不超不应低于本表的三类保护物的安恬合建站的级别;各的杆高或塔高。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4.0.8加氢合建站中的氢气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表4.0.8的规定。表4.0.8加氢合建站中的氢气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m)A项目名称储氢容器(液氢储罐)放空管管口氢气储气井、氢气压缩机、加氢机、氢气卸气柱、氢气冷却器、液氢卸车点级站级站三级站重要公共建筑物50(50)50(50)50(50)3535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40(35)35(30)30(25)3020用筑保类引民建物护另一类保护物35(30)30(25)25(20)2520二

28、类保护物30(25)25(20)20(16)2014三类保护物30(18)25(16)20(14)2012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35(35)30(30)25(25)2518丙、丁、戊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单罐容积不大于50?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25(25)20(20)15(15)1512室外变配电站35(35)30(30)25(25)2518铁路、地上城市轨道线路25(25)25(25)25(25)2522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15(12)15(10)15(8)156城市次干路、支路和三级公路、四级公路10(10)10(8)10

29、(8)1()5架空通信线路1.0H0.75H空力路架电线无绝缘层1.5H1.0H有绝缘层LOHLOH注:I加氢设施的装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本表相应设备的防火间距确定;2氢气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与站外建(构)按本表储氢容器的防火距离确定;3表中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包括合建站的刽4当表中的氢气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之物的防火距离,应按筑物的防火距离,应攵别:二间设置有符合本标准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4.0.8第10.7.15条规定的实体防护墙时,相应安全间距(对重要公共建筑物除外)不应低于本表规定的安全间距的50%,且不应小于8m,氢气储气井、氢气压缩机间(箱)、加氢机、

30、液氢卸车点与城市道路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5m;5表中氢气设备工作压力大于45MPa时,氢气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不含架空通信线路和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间距应按本表安全问距增加不低于20%;6液氢工艺设备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小于35m时,两者之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实体墙;7表中括号内数字为液氢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8H为架空通信线路和架空电力线路的杆高或塔高。A10.7.14设置有储氢容器、气储气井氢气压缩机、液氢储罐、液氢气化器的区域应设实体墙或栅栏与公众可进入区域隔离。实体墙或栅栏与加氢设施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8m。应使用不燃材料制作实体墙或栅栏,高度不应小于

31、2m。B10.7.15站内固定储氢容器、氢气储气井、氧气压缩机与加氢区、加油站地上工艺设备区、加气站工艺设备区、站房、辅助设施之间应设置不小于0.2m厚的钢筋混凝土实体防护墙或厚度不小于6mm且支持牢固的钢板,高度应高于储氢容器顶部和氢气压缩机顶部0.5m及以上,且不应低于2.2m;宽度不应小于储氢容器、氢气储气井、氢气压缩机长度或宽度方向两侧各延伸1m。B4公路隧道4.1一般规定和防火设计【审查条文】(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第12.5.9条。表4.1-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12.5.9严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等

32、管线设施通过公路隧道。B(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D70/2-2014第3.0.2、10.3.6、10.3.7、10.3.8、10.3.9、11.6.2、11.6.6条。表4.1-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D70/2-2014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O公路隧道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的配置等应根据隧道单洞长度和设计年度预测隧道单洞年平均日交通量两个因素,按图3.0.2划分为A+、A、B、C、D五级。3.0.210.3.610.3.7图3.0.2隧道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分级图q一隧道单洞年平均日交通量(折合小客车);1.一隧道单洞长度车行横通道设计

33、应符合下列规定:2车行横通道应设防火卷帘,防火卷帘应具备现场和远程控制开闭功能。防火门正常情况应关闭,开启方向应为硫散方向,应能在门两侧开启,且应具备有自动关闭功能。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10.3.8防火门各项性能除应符合现行防火门(GB12955)的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1应采用钢质A类隔热防火门。2隧道长度小于300Om时,防火门耐火隔热性、耐火完整性不应小于2.0h;隧道长度不小于300Om时,耐火隔热性、耐火完整性不应小于3.0hoB103.9防火卷帘应采用钢质防火、防烟卷帘,其各项性能除应符合现行防火卷帘GB14102的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1卷帘材料及零部件应

34、环保、耐腐蚀。2隧道长度小于300Om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2.()h,隧道长度不小于3000m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3.0hoB11.6.2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电压为IOKV的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B11.6.6长度大于7m的配电装置室应设两个出U,出口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当配变电所采用双层布置时,位于楼上的配电装置室应至少设一个通向室外平台或通道的出口。B(3)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2022第6.1.4条。表4.1-3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

35、4-2022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6.1.4在隧道、管廊、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得布置热力管道和输送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管道。A(4)盾构隧道工程设计标准GB/T51438-2021第3.3.2、3.4.1、3.4.2、3.4.3、3.4.43.4.5、3.4.6、13.5.6、13.6.1条。表4.1-4盾构隧道工程设计标准GB/T51438-2021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3.3.2公路盾构隧道内净空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4当利用车道下层空间作为人行疏散通道时,通道净宽不宜小于2m,净高不宜小于2.2m。C3.4.1盾构隧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隧道建筑材料除

36、嵌缝材料外,应采用不燃材料。B3.4.2盾构隧道结构防火设计标准应根据隧道的用途、交通组成、通风条件、环境条件和隧道长度综合确定。B3.4.3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城市道路及公路盾构隧道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城市道路及公路隧道盾构主体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h;2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主体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h;4用于安全疏散、紧急避难和灭火救援的平行导洞、横向联络通道、竖(斜)井、专疏散避难通道、独立避难间等,其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隧道主体结构耐火极限要求;5隧道附属地面结构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6钢筋混凝土衬砌应有抗热冲击、耐高温的能力;B条文

37、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3.4.37钢管片和铸铁管片应采取防火隔热措施。B3.4.4盾构隧道结构防火设计应在可能的火灾场景下,对衬砌结构爆裂损伤、抗渗耐久性、变形及承载力进行测试,并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使衬砌结构满足防火设计要求。B3.4.5盾构隧道结构防火设计应满足下列规定:1盾构隧道结构不应失稳或垮塌;2盾构隧道结构及接头不宜丧失防水能力;3盾构隧道结构不宜产生不可接受的变形;4火灾对结构的损伤宜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灾后宜可修复。B3.4.6盾构隧道结构防火设计采用的火灾场景应计及下列因素:1隧道内最高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隧道横断面上温度的分布模式;3沿隧道纵向温度的分布模式

38、。B13.5.6当隧道内设置独立排烟道时,烟道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烟道板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min;2烟道板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允许漏风量应满足通风排烟设计的要求。B13.6.1公路盾构隧道内部车道两侧与管片衬砌间应设置防撞设施,隧道顶部应设置防火内衬。B(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一册土建工程JTG3370.12018第4.5.2条。表4.1-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一册土建工程JTG3370.1-2018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IKC)4.5.2单洞双向行车的特长隧道宜设置平行通道。平行通道设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靠近主隧道沿主隧道轴线通长设置;当条件受限时,可局部设置;2断面不应小于

39、人行横通道断面;3与主隧道之间应设人行横通道,间距宜采用250500m;4排水底面高程宜低于主隧道排水底面高程0.20.6m.B(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1-2014第8.0.6、8.0.7条。表4.1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I-2014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8.0.6隧道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5长度L200m的高速公路隧道、一级公路隧道应设置照明,长度100mL10.2.710.2.810.2,10o表4.2-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D70/2-2014条文号条文内容条文分类(A、B、C)10.2.3消火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火栓应成组安装在消防箱内,消防箱宜固定安装在隧道沿行车方向的右侧壁消防洞室内,单洞双向通行隧道可按单侧布设。2单洞双车道公路隧道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50m,单洞三车道、四车道公路隧道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40m。3消火栓应采用统一型号规格,隧道内宜选用减压稳压型消火栓。消火栓栓口直径应为65mm,水枪喷嘴口径不应小于19mm,水带长度不应超过30m;4消火栓栓口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