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预防措施.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181131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预防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预防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预防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预防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预防措施一、孔口高程及钻孔深度的误差(一)钻孔深度的误差施工应把高程换算一致。孔深测量应采用丈量钻杆的方法,取钻头的2/3长度处作为孔底终孔界面,不宜采用测绳测定孔深。二.孔径误差:每根桩孔开孔时,应验证钻头规格,实行签证手续。三、钻孔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一)主要原因:(1)场地平整度和密实度差,钻机安装不平整或钻进过程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钻孔偏斜;(2)钻杆弯曲、钻杆接头间隙太大,造成钻孔偏斜;(3)钻头翼板磨损不一,钻头受力不均,造成偏离钻进方向;(4)钻进中遇软硬土层交界面或倾斜岩面时,钻压过高使钻头受力不均,造成偏离钻进方向。(二)控制钻孔垂直度的主要技术措施:

2、(1)压实、平整施工场地;(2)安装钻机时应严格检查钻机的平整度和主动钻杆的垂直度,钻进过程中应定时检查主动钻杆的垂直度,发现偏差立即调整;(3)定期检查钻头、钻杆、钻杆接头,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4)在软硬土层交界面或倾斜岩面处钻进,应低速低钻压钻进。发现钻孔偏斜,应及时回填黏土,冲平后再低速低钻压钻进;(5)在复杂地层钻进,必要时在钻杆上加设扶正器。四.塌孔与缩径(一)主要原因:地层复杂、钻进速度过快、护壁泥浆性能差、成孔后放置时间过长没有灌注混凝土等原因所造成。(二)预防措施:成孔速度应控制在2m/h以内,泥浆性能主要控制其密度为1.3-1.4g/cm3.黏度为2030s、含砂率6%

3、,没有特殊原因,钢筋骨架安装后应立即灌注混凝土。五.桩端持力层判别错误:以地质资料的深度为基础,结合钻机的受力、主动钻杆的抖动情况和孔口捞样进行综合判定。六、孔底沉渣过厚或灌注混凝土前孔内泥浆含砂量过大:首先需准确测量桩的终孔深度。优先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七.水下混凝土灌注和桩身混凝土质量问题(一)初灌时埋管深度达不到规范要求规范规定,灌注导管底端至孔底的距离应为0.30.5m,初灌时导管首次埋深应不小于LOm。(二)灌注混凝土时堵管(1)堵管主要由灌注导管破漏、灌注导管底距孔底深度太小、完成二次清孔后灌注混凝土的准备时间太长、隔水栓不规范、混凝土配制质量差、灌注过程中灌注导管埋深过大等原因引

4、起。(2)灌注导管在安装前应有专人负责检查。(3)灌注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气压。(4)灌注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应为300500mmo(5)完成第二次清孔后,应立即开始灌注混凝土,若因故推迟灌注混凝土,应重新进行清孔。(三)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钢筋骨架上浮1 .主要原因:(I)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太短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3)灌注速度太快,造成钢筋骨架上浮。2 .预防措施:当灌注的混凝土面距钢筋骨架底部Im左右时,应降低灌注速度。当混凝土面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然后恢复正常灌注速度。(四)桩身混凝土强度低或混凝土离析主要原因是施工现场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搅拌时间不够和水泥质量差。预防措施:严格把好进厂水泥的质量关,控制好施工现场混凝土配合比,掌握好搅拌时间和混凝土的和易性。(五)桩身混凝土夹渣或断桩1.主要原因:(I)初灌混凝土量不够;(2)混凝土灌注过程拔管长度控制不准;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太短;(4)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2.预防办法: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