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22章糖酵解作用.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81487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2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22章糖酵解作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物化学-22章糖酵解作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生物化学-22章糖酵解作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生物化学-22章糖酵解作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生物化学-22章糖酵解作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22章糖酵解作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22章糖酵解作用.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2章 糖酵解作用,糖酵解的步骤(10步反应10种酶)净生成ATP 净生成NADH 丙酮酸去路 糖酵解的调节(关键酶与限速酶),学习重点,糖酵解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转变为丙酮酸所 经历的一系列反应,在此过程中净生成2个 ATP。糖酵解过程是生物最古老、最原始的获取能量的一种方式,是生物体共同经历的途径。酵解过程产生的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由NADH还原,由乳酸脱氢酶催化为乳酸,称为乳酸发酵。将丙酮酸脱羧形成乙醇的过程称为乙醇发酵(丙酮酸脱羧酶、乙醇脱氢酶催化)。,一.糖酵解过程,糖酵解的步骤经过10步反应10种酶催化。全部在细胞溶胶中进行。反应分2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为产生AT

2、P的贮能阶段。,1)葡萄糖 1,6-二磷酸果糖,2)1,6-二磷酸果糖 3-磷酸甘油醛,3)3-磷酸甘油醛 2-磷酸甘油酸,4)2-磷酸甘油酸 丙酮酸,净生成ATP的计算:消耗ATP=2个(G 6-P-G;6-P-F 1,6-2P-F);生成ATP=2121=4个(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即底物水平磷酸化;净生成ATP=42=2个产生NADH=2 1(3-磷酸甘油醛 1,3-磷酸甘油酸),丙酮酸脱氢酶系作用下,形成乙酰-CoA;丙酮酸羧化酶作用下,形成草酰乙酸;乳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乳酸;丙酮酸脱羧酶及乙醇脱氢酶作用下,生成乙醇;其中和 是在无氧条件下糖

3、酵解继续进行的反应,使NADH在被氧化为NAD+。,二.丙酮酸的去路,丙酮酸的无氧降解(酵解与厌氧发酵),(1)乳酸发酵(同型乳酸发酵)lactic fermation 动物 乳酸菌(乳杆菌、乳链球菌)G+2ADP+2Pi 2乳酸 2ATP+2水,(2)酒精发酵(酵母的第型发酵)alcoholic fermation,(3)甘油发酵(酵母的第型发酵),三.糖酵解作用的调节,糖酵解的调节: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的反应是糖酵解的限速步骤,该酶受ATP和柠檬酸的抑制,受AMP和2,6-二磷酸-果糖激活。如果磷酸果糖激酶受到抑制,则使6-磷酸-果糖浓度增加,也必然使6-磷酸-葡萄糖积累。己糖激酶受6-磷酸-葡萄糖抑制。丙酮酸激酶受ATP和丙氨酸抑制,受1,6-二磷酸-果糖激活。该酶的活性受磷酸化的调节,去磷酸化为其活性形式。在糖酵解的10步反应中,有5步反应的G0 0,即反应是吸能的,这5步反应是可逆的(磷酸葡萄糖异构酶、醛缩酶、磷酸丙糖异构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烯醇化酶);葡萄糖分子的第3,4位碳原子形成了2分子3-磷酸甘油醛的醛基碳原子,葡萄糖分子的第1,6位碳原子形成了3-磷酸甘油醛的第3位碳原子,第2,5位碳原子形成3-磷酸甘油醛的第2位碳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