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简略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618311 上传时间:2021-05-0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简略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简略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简略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简略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简略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简略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简略教学设计.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f there is a project, first consider whether anyone will do it.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简略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简略教学设计1面积的含义: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长方形,一个长4dm,宽3dm;另一个长10dm,宽1dm。谈话: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菜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羊让狐狸先挑选,狐狸急急忙忙挑了这一块(后一块长方形),狐狸这次占到便宜了没有呢?(学生发表意见)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1、教学例1(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

2、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呢的面积。(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3)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的面积,哪个面的面积最小。(4)找一找

3、,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5)讲述: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2、教学例2(1)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问:这是两个什么图形?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2)分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4)讲述: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3、教学“试一试”(1)出示两个平面图形。问:你们能想办法比出书中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吗?(2)分组讨论,集体

4、交流。(3)谈话:请每个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1、想想做做2出示题目,指名读题。问: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大,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小吗?谈话:如果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从中国地图上再找出一些省份来比一比。2、想想做做3出示书中的图,学生读题,明确要求。问:你用什么办法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尝试在书上数方格,并比较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指名说出比较结果,问:你是怎样知道图4有8个方格的?3、想想做做4默读题目,明确要求。学生在书中描一描、涂一涂。问:你们描出的蓝线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什么?用红色涂出的部分的大小又是这个图形的什么?4、想想做

5、做5出示题中的学校平面图。谈话:这是美丽的校园的平面图,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的面积的大小吗?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5、解决课始提出的问题。谈话:刚开始上课时,大家讨论了狐狸抢先挑选菜地占没占到便宜的问题,当时大家的看法不一致,现在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提供1平方分米的纸片2张,让两个学生分别到黑板上量一量,比出结果。四、全课总结问: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掌握了哪些方法?你还有哪些收获和疑问?五、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做思考题。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简略教学设计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目标:1、以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

6、位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方法)教学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的理解。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下面各题402,422,844,903。603,363,999,662。(422要说说是怎样想的)。二、导入我们知道,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应先从被除数的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三、教学例题1、出示挂图。(1)学生看图(2)问: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要求什么?要求“每班能分到多少个”该怎样列式?(板书522)52

7、2=?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尝试,让一生板演)计算的过程有没有什么发现?十位上的5除以2不能除尽,那么这题到底怎样来计算,结果是多少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代替羽毛球来分一分。(一捆小棒代替一筒羽毛球)(3)学生动手操作。汇报操作结果:你是怎样分的?最后每个班分得几个羽毛球?(4)教师根据生的汇报再次演示分法:先把5捆平均成2份,每份2捆,剩下1捆,再把1捆拆开,变成十根再与剩下的2根合起来就是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最后得到26根。先把剩下1捆拆开先分,再分2根。全部拆开分。(5)问: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第种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6)这两种分法都是先把整捆的分,多下来的捆拆

8、开来分。(7)谁能再来完整地说说刚才我们是怎样分小棒的?(8)同桌互相说一说,分一分。2、教学笔算(1)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522的笔算该怎样写呢?(板书)谁来说说522的笔算该怎样算呢?先算哪一位上的?(2)十位上余下来的1表示什么意思?接下去该怎样除?(3)请你接下去除。完成书上第7页上的例题。(4)谁来告诉大家,刚才是怎样除的?(把关键的地方用红笔标出来)追问:十位上剩下1以后怎样除的?(5)检验:这道题计算是不是正确呢?可以怎样检验?(6)比一比:522和口算题中的422,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补充板书:首位不能整除)3、练一练(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前2题。评讲:当十位上有余

9、数时,接下去要怎样算?同桌互相校对。(2)其他题独立完成。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上,在摆摆、说说、算算中你有哪些收获?五、课堂练习做“想想做做”第2题。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简略教学设计3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6-2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有顺序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探索规律。2、方法过程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中事物搭配规律和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体验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有序思考的方法。教学难点:探索

10、并归纳出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会解决实际问题。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今天有许多位老师来到了我们教室和大家一起上课,我想用握手的方式对他们表示欢迎,谁愿意帮老师想想办法,怎样握手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2、揭示课题。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中有序的、不重复、不遗漏的思考办法来学习新课“搭配中的学问”。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笑笑的生日1、穿衣搭配:一件T恤,一条牛仔裤,一条休闲裤,如何搭配出一套衣服?有几种搭配方法?2、早餐搭配:饮料:牛奶豆浆早点:面包油条饮料和早点各选一份,有几种搭配办法?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一小组交流。汇报。板书搭配方法,强调有序搭配。启发说出不同的方法。3、

11、去动物园的路线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汇报,再次强调有序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4、照相的搭配。5、找搭配的规律。6、师小结。三、巩固练习1、石头、剪子、布的。游戏。2、猜电话号码。四、总结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简略教学设计4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什么是平移以及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数学活动,增强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12、。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做关窗、拉黑板的动作。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平移现象。追问:你还能说出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平移的现象?学生答:升旗,缆车,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开等。2、生成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例题1图。先让学生说出虚线部分和实线部分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感受平移,并强调平移的方向。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3)认识平移的距离。提问:小船图

13、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并数一数。(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纠错。之后组织全班交流。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怎样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数法预设: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

14、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4)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5)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3、应用新知完成教材中的“试一试”。(1)学生独立画图。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2)组织汇报。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

15、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4、小结作业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作业: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平移的现象?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简略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以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方法)教学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的理解。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下面各题402,422,844,903。6

16、03,363,999,662。(422要说说是怎样想的)。二、导入我们知道,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应先从被除数的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三、教学例题1、出示挂图。(1)学生看图(2)问: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要求什么?要求“每班能分到多少个”该怎样列式?(板书522)522=?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尝试,让一生板演)计算的过程有没有什么发现?十位上的5除以2不能除尽,那么这题到底怎样来计算,结果是多少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代替羽毛球来分一分。(一捆小棒代替一筒羽毛球)(3)学生动手操作。汇报操作

17、结果:你是怎样分的?最后每个班分得几个羽毛球?(4)教师根据生的汇报再次演示分法:先把5捆平均成2份,每份2捆,剩下1捆,再把1捆拆开,变成十根再与剩下的2根合起来就是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最后得到26根。先把剩下1捆拆开先分,再分2根。全部拆开分。(4)问: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第种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5)这两种分法都是先把整捆的分,多下来的捆拆开来分。(6)谁能再来完整地说说刚才我们是怎样分小棒的?(7)同桌互相说一说,分一分。2、教学笔算(1)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522的笔算该怎样写呢?(板书)谁来说说522的笔算该怎样算呢?先算哪一位上的?(2)十位上余下来的1表示什么意思

18、?接下去该怎样除?(3)请你接下去除。完成书上第7页上的例题。(4)谁来告诉大家,刚才是怎样除的?(把关键的地方用红笔标出来)追问:十位上剩下1以后怎样除的?(5)检验:这道题计算是不是正确呢?可以怎样检验?(6)比一比:522和口算题中的422,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补充板书:首位不能整除)3、练一练(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前2题。评讲:当十位上有余数时,接下去要怎样算?同桌互相校对。(2)其他题独立完成。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出示前2组题,让学生任选一组进行计算。(2)出示后两组题,分组练习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2、做“想想做做”第6题。(1)先让学生然算。(2)问:你是怎样想的?通过计算来验证估算得对不对。3、做“想想做做”第4题。(1)让学生独立观察,理解图意。(2)提问:不计算,你能说说哪种分法的组数多些?(3)还可以每组几人来分?4、完成“想想做做”。(1)你能根据图提出一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2)同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全班一起列式计算。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上,在摆摆、说说、算算中你有哪些收获?五、课堂练习做“想想做做”第2题。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简略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