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供热工程第2章热负荷计算.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84003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工大供热工程第2章热负荷计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哈工大供热工程第2章热负荷计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哈工大供热工程第2章热负荷计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哈工大供热工程第2章热负荷计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哈工大供热工程第2章热负荷计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工大供热工程第2章热负荷计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工大供热工程第2章热负荷计算.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1 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计算,城市供热工程规划和设计的基础。重要性:正确合理的计算热负荷是确定热源类型、规模,供热系统管径大小、方案运行是否合理,能否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重要因素。,2.1 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计算,2.1.1 热负荷分类1季节性热负荷 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的(主要与室外温度有关)、只在一年中某些季节才需要的热负荷。如供暖热负荷、通风空调热负荷。2常年性热负荷 与气象条件关系不大的、常年都需要的热负荷。如生活用热热负荷、生产工艺热负荷。,2.1.1 热负荷分类(热用户类型)供暖设计热负荷通风设计热负荷空调设计热负荷生活用热设计热负荷生产工艺热负荷,热负荷计算,设计热

2、负荷:在设计室外温度 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供暖热负荷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最主要的热负荷。它的设计热负荷占全部设计热负荷的8090以上(不包括生产工艺用热)。两种算法:准确计算-已建成、室内系统设计。指标概算-新建建筑未建成。,a)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a)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2)热指标概算法,体积热指标法,第二章 城市供热工程热负荷计算,a)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体积热指标法,建筑物的得热与失热失热:热负荷(通过围护结构)得热:散热设备、太阳辐射、内部得热 降低热指标-增大得热、降低失热途径-1)减小建筑物体形系数、外表面积,加强 围护结构保温;

3、2)提高门窗气密性降低渗透与侵入耗热量 3)整体规划、单体设计、朝向与间距上提 高太阳辐射得热面积,a)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体积热指标影响因素: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采光率 外形:体形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不包括地面)与其包围的建筑体积之比)建筑体积、建筑长宽比 体积热指标法物理概念更清楚;面积热指标法更常用。,a)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2)热指标概算法,面积热指标法,a)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城市规划指标法,规划设计各类建筑具体设计尚未落实,采用规划指标法估算新区的供暖设计热负荷根据:居住人数、街区人均建筑面积、街区住宅与公共建筑的建筑比例热力网设计规范给出未采取节能措施的居住区综

4、合热指标60-67w/m2(根据北京统计资料,按照公共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14%,公建指标为民用指标的1.3倍考虑),为了保证室内空气具有一定的清洁度及温湿度等要求,就要求对生产厂房、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进行通风或空气调节。在供暖季节中,加热从室外进入的新鲜空气所耗的热量,称为通风热负荷。一般民用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已考虑可不计。(1)体积指标法 Q/t=qtVW(tn-t/Wt)10-3 KW,b)通风设计热负荷计算,(2)百分数法 对有通风空调的民用建筑(如旅馆、体育馆等),通风设计热负荷可按该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的百分数概算 Q/t=KtQ/n KW,b)通风设计热负荷计算,在冬季,为保证空

5、调建筑室内空气的清洁度和温湿度,需要由空调设备向室内提供的、热量,称为空调冬季设计热负荷。,c)空调设计热负荷计算,c)空调设计热负荷计算,(1)热水供应用热 热水供应热负荷为日常生活中用于洗脸,洗澡、洗衣服以及洗刷器皿等所消耗的热量。热水供应的热负荷取决于热水用量。住宅建筑的热水用量,取决于住宅内卫生设备的完善程度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公用建筑(如浴池、食堂、医院等)和工厂的热水用量,还与其生产性质和工作制度有关。特点:周期性,每日总量变化不大,小时热水用量变化很大。,d)生活用热热负荷,(1)热水供应用热 平均小时热负荷(用水指标法),d)生活用热热负荷,(1)热水供应用热 平均小时热负荷(热

6、指标法),d)生活用热热负荷,(1)热水供应用热 平均小时热负荷,d)生活用热热负荷,(1)热水供应用热 最大小时热负荷,d)生活用热热负荷,用水单位越多小时变化系数越小,接近于1。通常一日的负荷中,高峰负荷为平均负荷的2-3倍。具体可查相关规范。显然按平均热负荷设计可降低造价和投资。,(1)热水供应用热,d)生活用热热负荷,热网热水供应设计热负荷与用户热水供应系统和热网的连接方式有关。热水供应系统中用户有储水箱时,可采用平均热负荷;无储水箱时应采用最大热负荷。对于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热网的干线,由于连接用水的单位比较多,可按照平均小时热负荷设计。,无储水箱的连接:供水管加装温度调节阀,避免温度波

7、动频繁。用于民用建筑。,上部储水箱的连接:水箱起储热水稳压作用,用于浴室、大工业企业。,下部储水箱的连接:水泵强制循环,不会出现开式放冷水的情况。水量小时水箱储存部分热水,不够时靠上水挤出部分供热水,用于对热水要求较高的宾馆或者住宅。,d)生活用热热负荷,2)其他生活用热,在工厂、医院、学校等单位中,除热水供应以外,还可能有开水供应、蒸饭等项用热。这些用热负荷的概算。可根据一些指标,参照上述方法计算。开水供应 t=105 qr=2-3L/人.天 蒸饭 100 Kg饭 耗汽100-250Kg 蒸汽压力,e)生产工艺热负荷,主要内容:满足生产过程中加热 烘干 蒸煮 溶化 清洗(用热)或作为动力驱动

8、机械设备。(汽锤 汽泵)用热参数:1)130-150以下、蒸汽供热称为低温供热;2)130-150以上250以下、或4.0MPa蒸汽供热称为低温供热;3)250-300以上,电厂蒸汽直接减压降温。,e)生产工艺热负荷,影响因素:生产工艺过程性质 用热设备形式 工作制度负荷特点:难以用公式表达,一般按下述方法确定:(1)应以生产工艺提供的设计数据为准;(2)参考同类企业同类产品的热负荷;(3)有关文献资料给出的产品单耗指标;(4)按全年实际耗煤量核算。,向工业企业供热的集中供热系统,各个工厂或车间的最大生产工艺热负荷不可能同时出现。因此,在计算集中供热系统热网的最大生产工艺热负荷时,应以核实的各

9、工厂(或车间)的最大生产工艺热负荷之和乘以同时使用系数。同时使用系数的概念,可用下式表示:ksh=QWM/Q/SHM 式中 QWM/工厂区生产工艺最大热负荷,单位为GJ/H;Q/SHM 核实的各工厂车间最大生产工艺热负荷之和;ksh。,e)生产工艺热负荷,热负荷图是用来表示整个热源或用户系统热负荷随室外温度或时间变化的图,对于集中供热系统的设计、技术经济分析和运行管理均有重要的意义。,2.2 热负荷图,在供热工程中,常用的热负荷图主要有 热负荷时间图 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2.2 热负荷图,2.2.1 热负荷时间图,a)日负荷图 全日热负荷图表示热负荷在一昼夜中每小时变化的

10、情况。全日热负荷图是以小时为横坐标,以小时热负荷为纵坐标,从零时开始逐时绘制的。主要针对常年性热负荷。下图所示是一个典型的热水供应全日热负荷图。,Q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4(h)图2-1 热水供应全日负荷图,确定最大负荷、最小负荷和平均负荷。为设计提供基础数据。,b)年负荷图 表示全年内12个月热负荷变化情况。年热负荷图是以一年中的月份为横坐标,以每月的热负荷为纵坐标绘制的。横坐标为月,纵坐标为热负荷。季节性负荷根据室外平均温度确定热水供应负荷按照平均小时热负荷确定生产工艺热负荷根据日平均热负荷确定 图2-1 年负荷图规划供热系统全年运行方案的原始资料制订设备

11、维修和安排职工休假日的基本资料,2.2.1 热负荷时间图,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能很好地反映季节性热负荷变化规律。图2-3示意图为一个居住区的热负荷随室外温度的变化图。图中横坐标为室外温度,纵坐标为热负荷。开始供暖的室外温度定为5。建筑物的供暖热负荷应与室内外温度差成正比,因此Q=f(tW)为线性关系。图2-3还给出了热水供应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见曲线3)。热水供应热负荷受室外温度影响较小,因而它呈一条水平直线,但在夏季期间,热水供应的热负荷比冬季的低。将这三条线的热负荷在纵坐标的表示值相加,得图2-3的曲线4。曲线4即为该居住区总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供热与

12、通风热负荷为线性关系,热水供应变化不大为直线。,在供热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特点与热负荷时间图不同,在热负荷延续时间图中,热负荷不是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来排列,而按其数值的大小来排列。热负荷延续图需要有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和室外气温变化规律的资料才能绘出。在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图中,横坐标的左方为室外温度tW,单位为;横坐标的右方表示不同室外气温下的延续小时数,单位为h;纵坐标为供暖热负荷Q,单位为MW或GJ/h。曲线下的面积为供暖期的总耗热量,单位为MWh或GJ。,热负荷延续时间图,不同室外气温的延续时间确定 不同室外气温的延续时间可通过:1)查气象资

13、料表(供热设计手册),第二章 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查表确定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首先依据热负荷随室外气温变化关系在左面画出热负荷随室外气温变化曲线根据不同室外气温延续时间,在横坐标左侧画出该气温下的热负荷,该热负荷下画水平线向右延伸在横坐标的右侧,根据延续时间向上做垂线与水平线有一交点。依次作出其它不同室外气温下的热负荷水平线与对应的延续时间的交点连接右侧各点,即得出热负荷延续时间图。,2)采用无因次综合公式法确定。各城市地理位置与气象条件相差很大,但是有共同特点:1)开始与停止供暖的时间都是+5度;2)室外计算温度均根据历年不保证5天的原则确定。3)供暖期长短与室外温度变化幅度有一定的

14、规律。,基于上述特点,根据许多城市从1951-1980年30年历年室外温度资料,通过数学分析和回归计算,可用下列无因次方法计算采暖期内的气温分布规律。,三个必须的参数是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W、采暖期日平均温度tP、采暖总天数Np。,第二章 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第二章 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2.2.4 生产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 图左方表示冬季和夏季典型日的生产工艺热负荷图。纵坐标为热负荷,横坐标为一昼夜的小时时刻。如图所示,生产工艺热负荷Qa在冬季和夏季的每天工作小时数为(m1+m2)和(m3+m4)小时。假定冬季和夏季的实际工作天数为Nd和NX。则在横坐标表示延续小时数na=(m1+m2)

15、Nd+(m3+m4)NX处,引垂直线交生产工艺热负荷Qa值于a点。同此方法类推,则可绘制出按生产工艺热负荷大小排列的延续时间曲线图。,2.3 年耗热量计算,a)供暖年耗热量 Qna=24Q/n(tn-tp)/(tn-t/W)N KWh/a=0.0864Q/n(tn-tp)/(tn-t/W)N GJ(2-10)式中 Q/n供暖设计热负荷,KW;N供暖期天数,d;t/W、tn按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选取。其余符号同前.,2.3 年耗热量计算,b)通风年耗热量 Qta=ZQ/t(tn-tp)/(tn-t/Wt)N kwh/a=0.0036ZQ/t(tn-tp)/(tn-t/WT)N GJ/a(

16、2-11)式中 Q/t通风设计热负荷,KW;Z供暖期内通风装置每日运行小时数。由于设计温度低于采暖设计温度,因此用平均温度计算的通风热负荷偏大。,2.3 年耗热量计算,c)热水供应年耗热量 Q/ra=24QrpN+(350-N)(tr-tlx)/(tr-tl)KWh/a=0.0864Q/rpN+(350-N)(tr-tlx)/(tr-tl)GJ/a(2-12)式中 Q/rp供暖期热水供应平均热负荷,KW;tlx夏季冷水温度(非供暖期平均水温)tl 冬季冷水温度(供暖期平均水温)N供暖天数 350每年365天扣除15天检修期 其余符号同前。,2.3 年耗热量计算,d)生产工艺年耗热量 Qsa=QiT GJ/a(2-13)式中 QI一年12个月第i月的日平均耗热量,GJ/d;Ti-一年12个月第i月的天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