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教育之道.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84074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与教育之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国学与教育之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国学与教育之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国学与教育之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国学与教育之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与教育之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与教育之道.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学与教育之道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王洪军,国学的概念,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国学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和儒道释三教九流。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国学与西学的区别,思维模式:综合与分析处事原则:和合与竞争宗教信仰:天命与上帝价值观念:集体与个人对待生死:重死与庆生性格特点:含蓄与张扬 中国与欧洲(日本与美国),一、国学教育是现代教育处的有益补充,现代教育: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

2、“生活即教育”。现代教育脱离了生活,功利化趋势明显:教育变成了经济发展工具,学生也被培养成了赚钱工具。现代教育培养的是人的“能力”,现代人能赚到很多钱但赚不到“幸福”。,国学教育的三重境界:1.国学教育:教孩子行孝,做善事;2.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3.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圣贤。传统教育培养的是人的“道德”,道德是幸福的基础。_人的幸福源于发自内心的“善”。,二、国学热的冷思考 中国人到了认祖归宗的时候了(一)外国对中国国学刮目相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成为生态环保的理论基础。孔子成为世界文化名人:海外已办孔子学院369所,孔子课堂30

3、0多个。,(二)“十七大”报告高度重视民族国学“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三)国学中体现的人类理想1.民主公有制孔子的大同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礼记礼运,2.义利并重观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 这不就是“义利并重”的价值观吗?,3.大公无私、先人后己 孔子:“无求生以害人,有

4、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不就是“大公无私,先人后己”之美德吗?,4.仁爱、助人为乐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这不就是人道博爱、助人为乐之义吗?,5.敬业诚实守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诸葛亮出师表崇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不就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吗?,6.爱国主义精神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5、心照汗青”;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不就是爱国主义的传统吗?,7.以民为本思想管子:夫王霸之道,以人为本孔子对鲁哀公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尽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不就是“以民为本”之源吗?,8.和谐互助 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不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源头吗?,三、国学中的教育之道(一)国学论教育作用 1.治国:教育比政令刑法更为有效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尽心:“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得民财,善教

6、得民心”。,2.经济是教育的基础:先富后教化育天下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已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管子牧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3.施教是治国首务,育才是长远之计礼记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二)国学论教育对象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禀性相近,生来大体平等。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也是他推动平民教育,实行有教无类的理论根据。,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人生来就有恻隐心,羞恶

7、心,辞让心,是非心,孟子称为“仁义礼智四端”,只要扩充这四端,人人皆可成为尧舜。这就是人性、教育的平等论。,荀子主张人本性恶,荀子,战国末期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现实主义的代表。荀子虽然主张“性恶”论,但同样主张后天的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提出“化性起伪”。,(三)国学论教育目的,教”字从孝从文,也就是说“孝文化”才是教育的根本;“育”字说文解字解释为:养子使作善也。教育的本意是:教孩子行孝,做善事。孝善爱幸福,教育目的是为天下培养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论语子张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孟子离娄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8、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人成功的过程必须循序渐进,即“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国学论教育内容四书五经六艺:三纲五常:,1.四书五经六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包含政治、道

9、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乐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射是射箭技术的训;御是驾驭战车的技术的培养;书是识字教育;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技术的传授。,2.“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仁:论语学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的根本。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义:礼记.礼运说:“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朋信,友义;君礼,臣忠。十者谓之人义。”合称“十义”。中庸说:“义者,宜也。”孟子.公孙丑上:“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董仲舒仁义法中“仁者爱人,不在爱我”;“义在正

10、我,不在正人”。,礼:制度、仪式、礼节的总称。儒家经典有“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周礼:是周朝的职官制度。仪礼:是战国以前的各种礼节仪式,分为冠昏、丧祭、朝聘、乡射四类礼仪,宋王应麟又分为吉、凶、宾、嘉四礼。礼记:解释、说明仪礼的论集,分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故称为“五礼”。,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颜渊:樊迟“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礼记.中庸: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智慧来自学、问、思、辩、行。,信: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11、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史记.游侠列传赞扬游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就是诚实不欺,言必信,行必果。,(五)国学论教育原则1.立志乐道:卫灵公:“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孟子滕文公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意志锻炼: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3.自省自克: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也。”里仁:“见贤思齐焉,

1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颜渊:“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论语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学而: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古今都重视教育应当理论联系实践。“读万卷书,走万里路。”都重视言行一致。,5.勤学问思: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也。”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也,不如须臾之所学也。”,6.后生可畏(乐观主义):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韩愈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国学教育思想的启示,国学教育培养的是人的道德品质,道德不能用来赚钱,但它是人生幸福的基础。国学教育的方法不同于现代教育的循序渐进,而是以诵读为主,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即: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祝大家幸福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