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84558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3.1工程定额制定的主要依据和方法工程定额制定的主要依据1)国家有关经济政策和劳动制度2)国家现行的各类规范、规程和标准3)技术测定和统计资料,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工程定额制定方法1.技术测定法2.科学计算法3.比较类推法4.统计分析法5.经验估计法,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3.2技术测定法 是研究工作时间消耗的一种技术测定方法。它以研究工作消耗为对象,以观察测时为手段,通过密集抽样和粗放抽样等技术进行直接的时间研究。它适合研究人工手动过程和机手并动过程的工时消耗。,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3.2技术测定法技术测定法步骤:测定准备 观察计时 整理分析

2、观察资料 编制定额技术测定准备1.对施工过程进行预研究2.确定影响工时消耗因素 3.选择施工的正常条件4.选择观察对象,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3.2.2 技术测定主要方法,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1、测时法 主要适用于测定那些定时循环工作的工时消耗,是精确度比较高的一种计时观察法。,3.2.2 技术测定主要方法,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1、测时法记录时间的方法选择测时法 选择测时法又称间隔记时法或重点记时法,是不连续地测定施工过程的全部循环组成部分,是有选择地进行测定。连续测时法(也称“接续法测时”)连续法测时是对施工过程循环的组成部分进行不间断的连续测定,不遗漏任何一个循环组成

3、部分。在工作进行中和非循环组成部分出现之前一直不停止秒表,秒针走动过程中,观察者根据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时点,记录它的终止时间。,选择测时法测定记录表,选择测时法测定记录表,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两个概念 定时点 上下两个相衔接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分界点。测时数列 对每一组成部分进行多次测试的记录所形成的数据序列,称测时数列。,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技术测定法步骤:测定准备 观察计时 整理分析观察资料 编制定额 测时数列的整理平均修正法 修正数列:剔除数列中误差极大或显然存在问题的数据,一般是根据如下公式进行:limmax=x+k(tmaxtmin)limmin=x k(tmaxtmin

4、)式中:limmax、limmin 根据误差理论得出的有 效数值的上、下限;tmax、tmin 修正数列后的最大、最小值;x 修正数列后的算术平均值;k 极限系数,例:“回转斗臂”的操作通过计时观察得到的测时数列为:12,14,13,25,10,11,12,11,12,13。(1)删除25(2)计算数列平均值=12+14+13+10+11+12+11+12+13/9=12(3)计算最大极限值:limmax=x+K(tmaxtmin)=12+10(1410)=16(4)25超出最大极限值16,确应剔除。(5)修正的算术平均值为12 未经修正的算术平均值为=12+14+13+25+10+11+12

5、+11+12+13/10=13.3,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平均修正值:修正后的测时数列的算术平均值称为平均修正值。为“修正后各次观察的延续时间总和”与“修正后的观察次数”之比例:已知对单斗正铲挖土机回转斗臂并卸土测时得到的数列为:20 16 15 18 21 20 20 20 14 18 28 18 计算该数列的平均修正值及最大极限,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测时数列的整理 测时法观察次数 稳定系数(K)K=M/S 式中:M数列中的最大值 数列中的最小值 算术平均值精确度 1 2 E=x n(n-1)例:107 88 98 68 96 64 106,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2、写实

6、记录法 是一种研究各种性质的工作时间消耗方法。采用该法,可以研究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写实汇录法分为个人写实和集体写实两种。由一个人单独操作完成或产品数量可以单独计算时,可采用个人写实。如果由小组集体操作,而产品数量又无法单独计算时,可采用集体写实记录。,3.2.2 技术测定主要方法,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时间记录方法 数示法:可以同时对两个工人进行观察,但不能超过两人。数示法用来对整个工作班或半个工作班进行长时间观察,因此能反映工人或机器工作日全部情况。,3.2.2 技术测定主要方法2、写实记录法,数示法,数示法,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2、写实记录法 时间记录方法 图示法:采

7、用图形的形式记录时间,适用于三个以内的工人共同完成某一产品的施工过程。与数示法相比,主要是记录简单,时间记录一目了然,便于记录整理。实际中较普遍使用。,图示法,图示法,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2、写实记录法 时间记录方法 混合法:吸取了图示法和数示法的优点,用图示法表格记录所测施工过程各组成部分的延续时间,而完成每一组成部分的工人人数则用数字予以表示。这种方法适用于同时观察3个以上工人工作时的集体写实记录。,混合法,混合法,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2、写实记录法 观察资料的汇总整理 汇总整理就是将写实记录法所取得的若干原始记录表记载的工作时间消耗和完成产品数量进行汇总,并根据调查的有关

8、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研究,调整各组成组成部分不合理的时间消耗,最后确定出单位产品所必须的时间消耗量。,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工作日写实法 基本概念 概念:就是对工人在整个工作日中的工时利用情况,按照时间消耗的顺序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研究的一种测定方法。该法侧重研究工作日的工时利用情况。作用:为制定劳动定额提供必须的准备和结束、休息时间与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的资料。检查定额的执行情况,找出缺点,改进工作。,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工作日写实的基本要求因素登记:工作日写实是研究工时利用和损失时间,因此,必须对观察施工观察的组织设计和技术说明作简明扼要的记录。,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工作日

9、写实的基本要求延续时间:顾名思义,以一个工作日(8h)为准。观察次数:应根据不同的目的来确定,一般:总结先进经验,应测定12次;掌握工时利用情况或制定工时规范,应测定35次;分析组成损失的原因,改进施工管理,应测定13次。工作日写实结果整理平均法: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仅当初步分析数据不受产品数量或很少受产品数量的影响时,才采用算术平均法。,3.3 科学计算法(用于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3.3.1 工程材料分类及消耗量计算原理1.根据材料消耗的性质划分必需的材料损耗和损失的材料消耗,3.3.1 工程材料分类及消耗量计算原理,3.3.1 工程材料分类及消耗量计算原理,2.根据材料消耗与工程实体的关

10、系划分直接性材料和周转性材料,水和养护材料是辅材,混凝土是主材,构成混凝土的材料中水泥、砂、石都是主材。,3.3.2 直接性材料用量计算,直接性材料用量计算方法是指运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材料消耗量的方法。地砖耗用量=地面面积x(1+损耗率)/(地砖长+灰缝)x(地砖宽+灰缝),【示例】某彩色地面砖规格为2002005mm,灰缝为1mm,结合层为20厚1:2水泥砂浆,试计算100m2地面中面砖和砂浆的消耗量。(面砖和砂浆损耗率均为1.5),用水泥砂浆贴500*500*15花岗岩石板地面,结合层1cm厚,灰缝宽1mm,花岗岩损耗率2%,砂浆损耗率1.5%,计算每100平方米地面的花岗岩和砂浆消耗量

11、。,周转性材料用量计算,周转性材料用量以摊销量的形式计算。一次使用量=材料净用量x(1+制作损耗率)摊销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示例】某工程有钢筋砼方形柱10m3,经计算其砼模板接触面积为119m2,每10m2模板接触面积需木模板板枋材0.525m3,操作损耗为5。已知模板周转次数为5,试计算模板的摊销量。,3.4 工程定额制定的其他方法,3.4.1 比较类推法 t=pi*t0已知挖一类土地槽在1.5米以内槽深和不同槽宽的时间定额及各类土耗用工时比例,推算挖二类土地槽的时间定额,已知挖一类土地槽在 1.5m 以内槽深和不同槽宽的时间定额及各类土耗用工时的比例(见表3-14),推算挖二、三、四类土地槽的时间定额。,3.4.2 统计分析法,将以往施工中积累的同类型工程项目的工时耗用量加以科学地分析、统计,并考虑施工技术与组织变化的因素,经分析研究后制定定额的一种方法。(1)删除统计资料中特别偏高、偏低及明显不合理的数据(2)计算出算术平均值。(3)在工时统计数组中,取小于上述算术平均值的数组,再计算其平均值,即为所求的平均先进值。【例】已知由统计得来的工时消耗资料统计数组:10,25,30,35,40,50,40,60,45,55,80,计算平均先进值。,经验估计法,1、平均值法2、经验公式法t=a+4m+b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