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84689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2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 罗 毅,一、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 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一 定特点:震颤 强直 少动(运动迟缓)姿势异常和姿势反射障碍,(一)国内外有关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 1.1984年全国锥体外系疾病讨论会提出 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1)至少要具备四个典型症状和体征(静止性 震颤、少动、僵直和位置性反射障碍)中的二个;(2)是否存在不支持诊断原发性帕金森病的不典型症 状和体征,如锥体束征、失用性步 态障碍、小脑症状、意向性震颤、凝视麻痹、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明显的痴呆伴有轻度锥体外系症状;(3)脑脊液中高香草酸减少,对确诊早期帕金森病和

2、对特发性震颤、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的鉴别是有帮助的。,2.1991年Calne 提出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1)可能是帕金森病:有震颤(静止性或姿势性)、强直、运动徐缓三项中的任何一项者(2)初诊为帕金森病:在静止性震颤、强直、运动徐缓、姿势反射障碍四项主要症状中,具有两项;在不对称性震颤、强直、运动徐缓中有一项表现明显者(3)确诊为帕金森病:在静止性震颤、强直、运动徐缓、姿势反射障碍四y褀状中具有三项,其中有两项表现明显者;在前三项中有一项不对称者,(二)我们推荐的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1.可确诊为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要点:(1)静止性震颤表现于双上肢或四肢(可不对称),持续 存在或偶有间断

3、(2)肌强直表现于颈、躯干、肢体(可不对称),手的轮 替运动缓慢笨拙,伴随运动差(3)运动迟缓(运动减少)表现行动缓慢,精细动作障碍(小写症或不能写,系鞋带困难等)日常生活能力降 低,穿衣洗漱时间长或难于完 成(4)姿势异常、姿势反射障碍:头、躯干前倾,当突然向 后拉病人双肩,病人后退、站不稳甚至跌倒。以上四项中至少有三项明显,即可 确诊为原发性帕 金森病。(5)脑脊液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降低。正电子断层 扫描示纹状体区放射性浓聚减少。,2.初步诊为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要点:(1)轻但肯定的静止性震颤,幅度中等,至少一侧 上肢明显(2)肌强直,至少一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双手轮替运动减慢(3)运动

4、迟缓,日常生活开始困难,(4)姿势反射障碍(向后拉肩时倒退二-三步但能自动恢复)以上四项主要症状中,至少有二项症状或体征比较明显,可初诊为原发性帕金森病(5)用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效果好,3.有可能为帕金森病的要点:(1)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三项症状中的任何一项者要考虑患有帕金森病的可能(2)用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效果好(3)否定其他因素所致帕金森综合征,4.否定为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要点:(1)脑CT、MRI等检查有脑血管疾病、脑肿瘤、炎症等影像学改变者(2)有明确滥用抗精神病、抗抑郁药物治疗、中毒者(3)脑脊液内有明显的常规、生化学改变者(4)有锥体束征,小脑损害症状,眼球活动障碍等神经

5、系统局灶体征者(5)以明显痴呆为主,锥体外系症状不突出或不典型者(6)用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者,二、原发性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一)帕金森综合征(继发性,症状性)1.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比较容易鉴别:帕金森病症状发生前多有高血压、中风发 作史,或伴有假性球麻痹、轻偏瘫、锥体 束征等体征;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阶梯性进展;肌强直明显、震颤较轻;颅脑CT或MRI可见基底节区多发性腔隙梗 塞灶;左旋多巴治疗效果不明显。,2.脑炎后震颤麻痹综合征 临床上少见,其特点是: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0 岁以上多见;有发热、昏睡、眼肌麻痹史;起病和进展快,但到一定阶段多停止进 展;左旋多巴治疗无效。,3.药物

6、性帕金森综合征 有长期服用抗精神病、抗抑郁药物(氯丙嗪、氟哌啶等突触后多巴胺能受体阻剂)、降血压药物(利血平等可阻抑多巴胺的贮存)、钙离子拮抗剂(脑益嗪、氟桂嗪等)病史;临床表现肌强直重于静止性震颤;大部病人停药后逐渐恢复,左旋多巴治疗无效。,3.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 有毒物质(一氧化碳、二硫化碳、锰、MPTP等)长期暴露史;左旋多巴治疗有一定效果。,(二)帕金森病叠加综合征 1.进行性核上性麻痹(1)病因不明,可能与tau基因异常有关,形成神经原纤 维缠结;也可能因一些神经营养因子缺乏,促使神 经元坏死、凋亡;(2)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3)核上性眼肌麻痹(垂直凝视麻痹特别是向下凝

7、视受 限最早出现,被动运动头部时反应性眼球运动存在)是特征性临床表现之一;(4)颈肌过伸(运动不能和肌强直主要在躯干肌)是另 一个特征性临床表现;(5)反复跌倒特别是向后跌倒是重要体征;(6)大多数病人有精神障碍、皮质下痴呆;可有锥体束 征。,诊断标准:依据(1)病人40岁以上缓慢发病,进行加重,无家族史,神经影像检查无相关的结构异常;(2)主要诊断依据是核上性眼肌麻痹、反复跌倒,(3)参考的症状和体征有9个:运动减少、表情少无瞬目、肌强直以躯干为主、颈后仰、坐椅子过度向后靠、步距宽步态拖曳、假性球麻痹、锥体束征阳性和痴呆或人格改变。具备 核上性眼肌麻痹+反复跌倒+参考症状中的2项 核上性眼肌

8、麻痹+参考症状中的3项 反复跌倒+参考症状中的5项者即可诊断。,2.纹状体黑质变性病因不明,多发生在40-50岁,特点是病变部位不仅侵及黑质、蓝斑,纹状体特别是双侧壳核也有神经细胞变性、脱失,故称纹状体黑质变性。临床表现与帕金森病相似,易误诊为帕金森病。,可依据下列要点诊断:中年以上、缓慢发病,逐渐进展,病程较帕金森病短;肌强直明显,震颤轻或无;可出现小脑及植物神经受损症状和双侧锥体束征;影像学检查示双侧壳核、苍白球、红核、黑质、小脑、脑干轻度萎缩和异常信号 脑干诱发电位改变;左旋多巴治疗无效;排除其他类似疾病。,3.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Hallervorden-Spatz disease

9、)(1)病因不明,可能与铁盐沉积于纹状体、黑质、红核有关,但血清铁含量无异常,用铁络合剂治疗无效。(2)病理检查见苍白球、黑质、红核呈铁锈色,神经组织及血管壁上有铁、钙沉着。(3)多于少年时期发病,部份病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4)临床表现锥体外系肌强直,舞蹈、手足徐动,(5)语言障碍,吞咽困难,可出现锥体束征,(6)多有智力减退、痴呆。,4.多系统萎缩 系指神经系统的多系统发生变性的疾病。神经系统的多系统包括锥体系,锥体外系,小脑、脑干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等。病理改变主要是双侧橄榄核、桥基底部、小脑、脊髓后索和侧柱的神经元及神经纤维萎缩,神经元变性、脱落,小脑半球的损害重于小脑蚓部。有时可见红

10、核、黑质、基底节、大脑皮质等部位损害。由于病变损害的部位不同,病程发展的阶段不同,组成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1)橄榄-桥-小脑萎缩(OPCA)型-以小脑性共济 失调为主 多为散发性也可家族性;隐袭起病,缓慢进展;小脑症状,步态不稳、协同运动障碍明显;眼球震颤;构音、吞咽障碍;出现病理反射;可有帕金森病症状和痴呆;可有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和体位性低血压;影像学检查见小脑、桥、延髓萎缩。,(2)Shy-Drager综合征型-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 体位性(直立性)低血压明显,且早期出现,常 有自卧位起立时头晕。阳萎,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无汗或少汗特别是双下肢;共济功能障碍;可有四肢远端肌萎缩,肌电

11、图为神经源性改变;影像学示小脑、桥、延髓萎缩;病理检查可见脊髓侧柱神经元退变。,(3)帕金森病型-以肌强直、震颤为主 有肌强直、震颤、运动迟缓,但较帕金森 病为轻或不典型;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较明显;可有小脑症状;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5.弥漫性路易体痴呆弥漫性路易体病(diffuse Lewy body disease,DLBD)是近十余年逐渐被报道的、在脑干、脑皮层广泛出现路易体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病。DLBD占老年期痴呆的15-20%以上,在有痴呆症状的变性疾病中仅次于AD。,DLBD的病理改变(1)特征性的改变是大量路易体形成。分布在大脑 皮质特别是边缘系统(海马旁回、颞叶内侧面、

12、带状回、岛回、额叶)的皮质,杏仁核,Meynert 基底核(NBM),间脑,脑干各核,脊髓,交感神经节等多个部位;(2)黑质、黑质旁核、兰斑、NBM的神经细胞脱失 和胶质增生;(3)海马回CA2-3区轴突泛素免疫反应阳性;(4)脑老年性改变,出现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等。,DLBD的诊断标准1.McKeith 等提出的诊断依据:1996年McKeith等以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为主题,描述了临床和病理所见,并从痴呆的角度评价LBD,提出了临床诊断标准:在痴呆的基础上,加上 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 反复出现的幻视 原发性PD的临床表现,三大症状来考虑诊断。即(1)痴呆又

13、有三大症状之一,可疑诊为DLBD(possible DLBD);(2)痴呆又有上述三大症状中二个以上,可拟诊为DLBD(probable DLBD),2.神一敬等提出的诊断标准:日本学者神一敬等从PD角度来评价DLBD的临床表现,考虑了其他一些症状(反复跌倒、一过性意识障碍、抗精神病药物过敏、妄想、或其他幻觉,直立性低血压、排尿障碍等植物神经症状)的意义,于最近(2000年)提出的诊断标准为:,(1)疑诊;仅有PD症状和痴呆者疑诊为 DLBD;(2)拟诊:PD症状加痴呆和波动性认知功 能障或反复出现幻视者拟诊为DLBD;(3)确诊:痴呆之外,又有2个主要症状(PD症状,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或反复出 现幻视中的二个),再加2个以上其他一 些症状为临床确诊的DLBD(clinically definite DLBD)。,3.我们建议取二者之长,可能更有助于临 床诊断:(1)先有精神症状、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后发生PD症状者为疑诊;(2)PD症状较轻,以强直、少动为主,而反复出现视幻觉、痴呆,发展迅速者为拟诊;(3)痴呆,PD症状,幻视及二个以上其他症状,特别是植物神经障碍症状可临床确诊;(4)PET示F-DOPA摄取率低、皮质或皮质下葡萄糖 代谢率降低,有助于确诊(5)临床和影像学除外脑血管病等其他疾病引起的痴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