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618513 上传时间:2021-05-0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3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子吟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游子吟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游子吟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游子吟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游子吟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游子吟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子吟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hose with aspirations have thousands of things on their own, and those without aspirations only feel the difficultie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游子吟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游子吟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1教学目的:1、学习游子吟,了解诗意。2、理解游子吟一诗所表达的情感。3、朗读、背诵、默写游子吟发展目标:在阅读中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诗意。2、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课前准备:1、教学挂图。2、搜集有关写母爱的诗、文。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

2、简介作者。2、揭示课题。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吟:一种诗体的名称,本课为“吟咏”。二、检查预习情况。1、自由读诗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同桌互读,并纠错。3、抽读,大家评。三、指导朗读。1、老师范读,让学生画出节奏。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四、学诗。1、让学生对照注释,了解诗句大意。2、同桌(或小组内)交流。3、抽学诗讲解诗句意思,其余的可以补充。五、欣赏诗歌。1、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然后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2、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六、背诵诗歌。七、延伸。将自己搜集的写母爱的诗、文,朗诵给大家听。八、老师总结。九、作业。1、抄写、背诵游子吟。2、完成课后思考题。

3、游子吟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2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交流识字方法。2、从诗中受到启发,学习感受母亲的爱,并学习关心自己的母亲,在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喜欢读古诗。教学准备学生:观察母亲的言行,感受母亲对儿女的爱。教师:生字卡片,朗读录音,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好妈妈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学习生词,朗读并背诵古诗,感受母亲对儿女的关爱,能关爱自己的父母。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引出课题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大家非常熟悉的歌,你们想不想听呢?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师:是的,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的确,

4、这份爱让我们刻骨铭心,不尽感激。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唐代诗人孟郊写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游子吟。(板书:游子吟)游子:古人把离家在外的人叫“游子”。“吟”是诗歌的一种形式。二、合作学习,初读古诗师:请孩子们自由地读古诗。1、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初读古诗。2、学习小组长拿卡片,让其他同学读。同学间相互纠正字音的落实情况。3、抽生读古诗。师相机范读。三、再读古诗,读出韵味1、学生自读古诗。师:在读中,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愿意互相说一说吗?(可以同桌讲,也可以小组说,谁认为自己说得好还可以站起来说。)2、自己在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体会“寸草心”“三春晖”。四、观察图景,感悟古

5、诗1、学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深了,油灯下,母亲还在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1)师:你看到了什么?(母亲灯下缝衣服)(2)母亲此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达,从多方面感知母亲对儿子的爱)(3)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2、学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多媒体课件展示。静景:阳光下,路边生机勃勃的小草。动景:第二天清早,太阳出来了,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师:第二天清早,太阳出来了,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此时,母亲会说些什么呢?孟郊的感受是什么呢?(学生自由说)师: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

6、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师:在这里,作者把母亲对自己的恩情和太阳对春草的恩情相比,表达了作者对母爱难以回报的感叹,让我们把对父母的愧疚,对父母的热爱融入自己的朗读中。五、读议释疑,体会古诗1、学生齐读古诗。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看谁读得。(找伙伴读、找老师读、自己读、男女生对读、表演读。)3、老师有一位朋友,他非常喜欢这首诗,还配了音乐,你们想听听吗?再次投映图景,播放课文配乐的朗读录音,让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真正体会慈母对儿女的深情,激发孩子们对母亲的热爱之情。4、老师从你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了你们就是孟郊

7、,谁来吟咏这首诗?(指名吟诗)你觉得他吟得怎么样?5、看着同学们吟得这样好,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读完后给我评评。六、自学古诗,再现创新师:孩子们,你们真棒!这首诗用简洁直白的语言,给我们展示了慈母不辞辛苦,为临行的孩儿飞针走线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的无限关心和爱护。这样的母亲怎不值得我们深情赞颂?你的妈妈关心你吗?怎样关心的呢?(学生自由说)师:既然你的妈妈那么关心你,那么爱你,你该怎样对待你妈妈呢?(学生自由说)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好妈妈,再现图景(雨天接“我”回家,深夜送“我”上医院;妈妈下班累了,“我”端上热茶,给妈妈揉肩)七、指导书写1、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一遍生字(提示:注

8、意笔画笔顺)。2、师:“归”、“临”分别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呢?(感知左右结构的字)3、师:“密”、“游”由哪些部分组成?(感知上中下、左中右结构的字)“迟”呢?(半包围结构的字)4、口头扩词练习。八、课堂练习1、抄写生字。2、朗读、背诵古诗。九、课外延伸拓展1、把这首诗的意思讲给爸爸、妈妈听。2、尝试读一读另一首诗。晨起缝破衣郑燮晨起缝破衣,针线不成行。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装绵苦欲厚,用线苦欲长。线长衣缝紧,绵厚耐雪霜。装成令儿暖,母衣单薄凉。不衣逆母情,衣之情内伤。游子吟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3教学目标1、认识并理解本课的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找描写母亲动作、语言、外貌的语句3、通过

9、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词、句、段,体会慈母情深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教学难点引领学生体会母亲朴素的言行下,母爱的真挚、深沉、崇高,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歌曲母亲、游子吟、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回顾单元主题 分享父母之爱播放歌曲母亲同学们,刚才的歌曲很感人。我们在父母的爱里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生活中,我们也时时沐浴着父母的爱,请选择生活中父母为你做的小事和大家分享。(学生交流)同学们的讲述让老师很感动,虽然这些

10、都是很平常的小事,但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的关心与爱护。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感受浓浓的父母之爱。(上课)二、揭题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0课慈母情深(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三、学习链接语1、自己读链接语,提取本课学习要求。2、指名回答,齐读要求。四、走进文本 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事?2、指名交流五、品读课文 体味慈母情深拿钱给孩子买书,对于今天的母亲来说是在平常不过了,可在作者梁晓声的母亲身上却是伟大的爱,无私的情。1、让我们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多读几遍,把你的感受和同桌交流一下。2、全班交流(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

11、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A、你真会读书,能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的语句体会出母亲的瘦弱与艰辛。你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B、大家自己试着读一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C、指名读同学们的朗读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瘦弱的母亲正在缝纫机前忙碌。(板书:瘦弱)(2)继续交流,你还找到了哪些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是描写母亲外貌、动作、神态的语句,同学们的感受老师也能体会到。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

12、望着我。你觉得那句写得好,更能打动你?为什么?是啊,母亲的背弯了,眼神疲惫,让我们想象一下:母亲年轻时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是生活的重担压弯了母亲的脊背,是岁月消磨了母亲水灵灵的眼睛,慈母的情就深在母亲疲惫不堪的眼神里。(板书:疲惫)把你的想象融进去,在再读这句话,慢慢走近母亲。谁来读给大家听?评价一下,他读得怎样?他读得多动情啊!当你看到这样操劳的母亲,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带着这样的感受让我们拿起书,一起读读这段话,再次感受母亲的艰辛。老师读“我的母亲”其他话同学们读。(3)让我们继续交流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学生

13、交流)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谁再来读?老是被你们的朗读感动了,从我进入工厂,母亲只说了几句话,一直在忙碌着。(课件出示: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让我们把这两段话连起来读一读,再次感受母亲的忙碌。这就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就是这样挣钱的,慈母的情就深在母亲日日不休的忙碌里。我的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拼命工作,忙里忙外。梁晓声在他的作品母亲中是这样描述的:(出示母亲片段:最堪怜是中秋、国庆,新年、春节前夕的母亲。母亲每日只能睡上两

14、三个小时。五个孩子都要新衣穿,没有,也没钱买。母亲便夜夜地洗、缝、补、浆。若是冬季里,洗了上半夜搭到外边去冻着,下半夜再取回屋里,烘烤在烟筒上。母亲不敢睡,怕焦了、着了。母亲是太刚强的女人,她希望我们在普天同庆的节日,没条件穿件新衣服,也要从里到外穿得干干净净。尽管是打了补丁的衣服,还想方设法美化我们的家。 )A、自己读 B、谈感受(4)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的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学生交流)母亲珍惜这不多的钱,但是在我要钱买书时,母亲毫不犹豫的掏了出来。(板书:掏)(5)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知道吗?现在你父母的工资大约是多少?可是母亲当时的工资仅仅只有可怜

15、的27块。每天平均大约9毛钱。而我一张口就要一元五角,这相当于母亲两天的工资啊。可母亲毫不犹豫的塞给了我。(板书:塞)母亲塞得仅仅是钱吗?母亲塞给我的还有什么?母亲这一塞,塞出的是四个字“慈母情深”(齐读)(6)课文中母亲的话语不多,很朴实,母亲的那些话打动了你?母亲挣钱不易,却挺高兴我看书的,这是多么通情达理、善良的母亲啊!(7)同学们,学到这里,还有谁能不被这样的慈母打动呢?作者被打动了吗?他是怎么做的?是啊,我长大了,体会到了母亲的辛苦,心中充满了感激与爱。(8)串读课文让我们再一起回到课文,去感受慈母情深。师生合作,串读找到的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9)说话练习同学们,相信此

16、时此刻你的内心也是不平静的,如果你的母亲就在眼前,你想对母亲说什么?六、阅读链接 情感接力同学们,文中的慈母情令人感动,让我们走进阅读链接,感受一个女儿对母亲的无限思念。1、自由读 同桌交流感受2、师生合作再读。七、简介作者,激发阅读兴趣同学们,课文中的母亲是瘦弱的、忙碌的、善良的、通情达理的,母亲为家默默付出,这就是深深地慈母情啊。(回读课题)梁晓声为了一本青年近卫军亲眼目睹了母亲的的辛苦忙碌,感受到了母亲的深情。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深深地慈母情,他后来成了一位的作家,一起看梁晓声的资料。(大屏幕出示),自己读一读,希望课后大家有兴趣去了解梁晓声更多的作品。八、总结世上有一种情总让人泪流满面,

17、有一种爱总让人内心震颤,那就是母爱。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让我们一起为文中的母亲、为我们的母亲,为天下的母亲祝福,祝他们:健康平安 幸福快乐(课件播放游子吟)游子吟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4师:同学们,李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生:爱.师:哟,这么异口同声,那么你的妈妈爱你吗?生:我的妈妈很爱我.生:我的妈妈也很爱我.师: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爱无时无刻萦绕在我们的周围,这就母爱.母爱是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母爱是一餐可口的饭菜,母爱是一件御寒的毛衣,母爱是一句温暖的叮咛,母爱博厚如大地,浩瀚如大海,带着这份感恩的心,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吧!师:上课(生起立,师生问好)师:今天老师

18、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感人的画,请小朋友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多媒体显示“深夜缝衣图”)生:图上画的是一位老妈妈在油灯下缝衣服.生:图上画的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妈妈在油灯下认真的缝衣服.师:是啊,这位母亲是如此专注,如此真切,实在让人感动,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啊,与其说这是一幅画,不如说这是一首诗.唐代诗人孟郊就撷取了生活中这感人的一幕,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游子吟.师:来,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生书空)师:“吟”左边是个“口”,右边是个“今”天的“今大家一定不要把它写错了,(生齐读课题)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郊,孟郊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考取功名一展抱负,不得不拜别慈母

19、,漂泊他乡,直到50岁那年,他才当上了溧阳县的一个小官,温饱才得以解决,做官后,他马上把母亲接到任上,回报母亲恩情。这首诗就是写在母亲来溧阳前.师:来,听老师范读.(师范读)师:大家喜欢这首诗吗?(喜欢)那就赶快读读吧.(生自由读)师:你来读读(一生读)师:你读得这么好,能把你读诗的秘诀告诉大家吗?生:我在课前已经读了好多遍了,而且我还特别注意语气的停顿.师:真是有心之人,谁还有好办法?生:读的时候,语速要稍微放慢一点.师:带着这些好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生集体朗诵)师:孩子们,一首诗就是一曲心声的歌,我们再来细读这首诗,读懂游子的心声.师:大家来看诗题“游子吟”什么样的人被称为“游子”

20、,“吟”是什么意思?生:远离家乡的人被成为游子,“吟”就是轻轻的吟唱.师:(做“惊奇”的表情)远离故乡的游子在轻轻吟唱什么呢?来,大家齐读第一句.(生齐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师:“慈母”是指?“游子”呢?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生:“慈母”是指慈爱的母亲.生:“游子”是指远离家乡的人。生:这句话是说慈爱的母亲千针百线缝制游子身上的衣衫.师:听了你们所说,看着眼前这幅画,李老师突然有点不明白了,你们愿意帮帮我吗?师:同学们请看画面,夜黑沉沉的,屋外伸手不见五指,屋内一星油灯闪闪烁烁如此昏暗,而这位母亲满脸皱纹,想必也是老眼昏花,她此时的一定很艰难,为何不等到天明再缝呢?生:不行.师:为什么

21、?生:因为天亮了,儿子就要远行了.师:噢,好聪明,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生:我是从“临行密密缝”知道的,“临行”就是将要出发.师:你太棒了!那么,这位老母亲是怎么缝的呢?诗中有一个词非常形象,谁能把它找出来.生:“密密”师:古代吴越民间有一种习俗,家中有人要出远门,针要逢得细细密密,这样出门的人才会早早回来。诗中母亲把针脚缝的细细密密,是因为.生:“意恐迟迟归”.师:“意恐”是什么意思?生:“意恐”就是担心.生:是害怕.师:母亲担心害怕什么呢?谁能完整地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生:临行前,母亲把针脚缝的又细又密,她担心儿子迟迟不能回来.师:诗是美的,它的一字一句都是诗人反复推敲出来的,所以我们读诗就

22、应该字斟句酌的去读,来,咱们再来读读这两句.(生齐诵前两句)师:人们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明天就要远行了,这位母亲会对儿子说什么呢?(多媒体播放“母亲夜缝”影像)师:叮咛的话心说不完,可是这位母亲什么都没说,她只是默默地缝,密密的缝,此时她缝进的仅仅是一根又一根长长的丝线吗?生:不是.师:是母亲对儿子的生:爱.师:是叮嘱,是牵挂,是担忧,是一颗爱儿子的生;心!师:这是怎样的一个缝呀,容纳了千言万语,浸透着殷殷的母爱,大家再读这一句的时侯,想必与刚才比一定有不一样的感觉吧?(生齐读)师:母爱难以回报,母爱不求回报。从屏幕上看,我们看到这对母子相对无言,如果此时我们听一听他们的心跳,一定会感

23、受到他们有千言万语。可儿子什么都没说,只以短短三十个字写出了这样的一幅画,怎不让人怦然心动呢?透过这三十个字,这位游子会对母亲说哪些话呢?(出示画面,播放音乐)生:妈妈,你在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别让我担心!生:妈妈,你要多保重,别干重活,别太辛苦。生:妈妈,儿子最不放心的就是您年纪太大了,照顾好自己啊!师:离别是忧伤的,它承载着母亲对儿子的牵挂,承载着儿子对母亲的惦念与不舍.可游子知道,此时什么也不能说,只好将满腹心事浓缩在诗中,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幅画,走进游子的心情。夜静悄悄的,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酣然入梦,可惟独我家的油灯还闪烁着,只见生:“慈母手中线-迟迟归。”师:屋外寒风呼啸,屋外寒气逼心

24、,在微弱的灯光,只见“生:“慈母手中线-迟迟归。”师:母爱之厚博难以回报,大家来看最后一句。生:(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呢?生:“寸草”指什么,“三春晖”呢?生:“寸草”指小草,“三春晖”指春天的太阳。?母亲的恩情。师:孟郊的这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广为流传.今天人们还常常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哪些情况下也可以用上这句话.(多媒体出示配乐朗诵)1留学美国的刘婷在母亲节给母亲送礼物时说:“妈妈,谢谢您对我的培养,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唐仲英奖学金获得者,在获得奖学金后,主动带领其他同学,开展“爱心工程”之后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3留法学

25、生学者的代表与李岚清副总理座谈时发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伟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亲爱的母亲。师:人们在表达自己报答母亲,报答母校,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情感时,都会用上这一句千古佳句。也许在下一个母亲节,你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生:“谁言三春晖.”师:也许在你为国争光的时候,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时,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师:母亲用爱心养育我们,用智慧启迪我们,用真情沐浴我们,她们是多么可亲可敬啊!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赞一赞伟大的妈妈,或者对妈妈说几句发自肺腑的话?生:妈妈,你从小把我辛辛苦苦养大,很不容易。师:好孝顺的孩子!生:妈妈,我永远爱你!师:的确是肺腑之

26、言!生:妈妈,你辛苦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成绩来回报您!师:有志气,把掌声送给他。师:不仅我们热爱伟大的母亲,一些思想家,教育家,名人也是一样,老师摘录了一些和大家共赏。(多媒体出示)“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语)师:孩子们,“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会天长地久,”老师相信你们会把这首诗放到自己心中,学会感恩,学会回报.母爱就在你在身边,李老师送给同学三个珍:珍惜,珍爱,珍重。(课件出示“一颗心”,随即播放音乐“儿行千里母担忧”)游子吟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5课

27、题:游子吟感受母爱课程简介: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唐诗、宋词、元曲更堪为其中三绝,千百年来光耀人间,滋润并哺育着华夏代代儿女。我所任教的华北油田东风小学, 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为把学校打造成书香型校园,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游子吟就是国学经典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中的一篇,通过游子吟的学习感受伟大的母爱。教学内容分析:游子吟唐代诗人孟郊写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诗人只选取了一个看似平常而又饱含深情的场景: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衣。通过对母亲缝衣的细节和缘由,通过对母亲的神态、动作以及内心活动的描写,表现了人人皆知的伟大母爱

28、。 学生情况分析:我所教授的是新入学的一年级的学生,学生们的学前知识储备差异大。有的孩子学前基础好,在入学前已经大量的识字和阅读,对古诗词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而另一部分孩子则对语文的了解不多,字词理解力相对较差。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本课教学,设计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自制的精美课件,吸引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各个教学环节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古诗精练的语言,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文的内容,感受伟大的母爱。教学设计思路忆课文、引课题知诗人、解诗题 解字词、悟诗意连句意、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感受诗人的情感,激发学习古诗的

29、兴趣。2、理解诗意,能说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体会感情。3、通过学习,提高学习古诗的能力,培养记忆能力。4、感受诗人对伟母爱的歌颂,陶冶纯洁高尚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古诗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通过读懂诗句,体会作者对母爱的颂扬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借生日师:谁还记得借生日一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生:讲的是小云过生日时,妈妈送给她一只布熊并祝她生日快乐,而小云得知妈妈从来不过自己的生日时又把礼物送给妈妈,同时也把生日借给了妈妈,体现了母女之间互相关心的真情。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复习引出本课的主题母爱)二、感情导入师: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诗以它的意境深远、含义深刻

30、、琅琅上口的独特艺术魅力迎得了人们喜爱。无数才情横溢的文人诗客更是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出无名篇,更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句。谁能背背你喜欢的诗篇呢?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诗篇或片段。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歌颂母爱的诗篇游子吟三、新授1、知诗人,解诗题。(1)学生齐读诗题。(2)介绍时代背景。(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孟郊(751-814) 字东野,唐代诗人.曾任溧阳县尉、协律郎。一生穷困潦倒,但性格耿直,不同流合污。孟郊的诗多是倾诉穷愁孤苦之作。教师补充: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长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穷困潦倒的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也是最值得回忆的,因此了解作

31、者的生世对理解本诗有一定的帮助。(3)解诗题:吟:就是吟诵,吟咏的意思教师补充并出示课件: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生答:游子吟就是出门远行的人的吟诵、吟咏。2、解字词,悟诗意。 (1)学生初读,略知大意。(2)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初读古诗。(3)学习小组长互读。同学间相互纠正字音的落实情况。诗中的“慈、临、密、缝、意、恐、归、晖”在读音上反复练习。师出示课件,让学生反复认读生字,掌握读音。(4)朗诵感知诗歌师:这首诗通俗易懂,有含义深刻,深受人们的喜爱, 想必咱们班的同学也有会背诵的,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试着背一背。(指名背诵)师:咱们全班一起来背诵这首古诗。(出示课件古诗)(5)设疑质问师:“

32、意恐”是什么意思?谁来告诉老师呢?生:“意恐” 的意思是心里担心、害怕。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我是看课文下面的注释知道的。师:你真棒!你能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谁还能像他一样解释一下“言”“寸草心”“三春晖”这几个词呢?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学生思考(知道了方法,学生争先恐后的抢答)“言”是指说的意思。“寸草心”指小草,比喻儿女的心意。“三春晖”指春天的温暖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学习诗歌我们首先要了解诗人理解诗题,理解时可以借助书本网络等,诗意可以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在讲诗意时,可以增减字词语句,使它更通顺。来,带着我们各自初步的体会,一齐把诗歌

33、再读一读。3、连句意、明诗意(1)诗歌是讲究韵律美的,能吟,能唱,所以仅仅读通顺还不够,还得读出味儿来,下面我们来细细地品一品。诗中哪些诗句是描写儿子离家前慈母对儿子的关爱的?找出来,读一读。(2)学习古诗需要细细地品味,你从哪些诗句中能体会到母爱呢? 师补充:在我国古代吴越民间有一种风俗,家中有人要出远门,母亲或妻子要为他做衣服,针线一定要缝得细密,这样出门人才会早早归来。所以母亲才 密密缝)(教师出示课件)师:把你对前四句诗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吧。(指名读不是很理想 ,教师范读,再指名读,全班齐读)(3)同学们读着诗句,看着插图,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样的场景呢? (课件出示前四句诗,以及相应的

34、插图)师引导:儿子明天就要远行了,年迈的老母亲在昏暗的小油灯下,师“谁能把当时的情景,描绘一下。师:是啊,母亲眼睛已经花了,动作越来越迟缓,但她仍坚持一针一线为儿子缝制衣服。 你们想想当时母亲心里会想什么?师:是啊,意恐迟迟归师引:母亲还会担心什么?(4)是啊,儿行千里母担忧,爱与忧都化作一针一线,缝制在游子衣上。她缝制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颗牵挂儿子的心哪。你们能再有感情地朗读前四句古诗吗? (男生读,女生读,齐读)(5)师:大家读的真不错!在这首诗中有一个比喻句,谁能找到呢?句子的意思是什么?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呢?师总结(边说边画):我们就像小草,妈妈就是温暖的阳光。有了阳光,小草才能破

35、土而出,发芽长大。可是,小草长得再高,他也永远够不着太阳。就像我们做儿女的,即使我们做再多的事,也无法报答妈妈对我们付出的爱呀。所以大诗人孟郊才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无限感激,替孟郊把这道诗读给他的母亲听吧。再读古诗,读出韵味4、想诗境、悟诗情(1)听一听,模仿读一读,感悟古诗的韵律。教师设计问题: 在读中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愿意互相说说吗?可以同桌说,也可以小组说,谁认为自己说得好还可以站起来说。在读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说,把读中感知的内容与大家交流,让学生从自由广泛的交流中得到比较全面的整体感知。师: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人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妈妈。 你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吗?四、总结延伸、拓展提升(1)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歌颂母爱的诗歌和故事,同学们利用课下的时间找一找,读一读,讲一讲。(2)不只是母亲,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是爱我们的,他就是你的爸爸,你的爷爷奶奶,你的亲人朋友,回家后,为那些爱你的人做一件事,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他们的爱。布置作业:为妈妈做一件事情!然后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游子吟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