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八章教师资格证.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85789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2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第八章教师资格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教育学第八章教师资格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教育学第八章教师资格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教育学第八章教师资格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教育学第八章教师资格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第八章教师资格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第八章教师资格证.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学校管理与评价,第一节 学校管理第二节 教育评价,第一节 学校管理,(一)学校管理内容学校管理机制学校管理的机构学校管理的主要方面,一、学校管理的内容与过程,1.学校管理机制1993年2月13日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指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我国的校长负责制,可以概括为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较大的办学自主权,主要包括:(1)决策权;(2)指挥权;(3)人事权;(4)财政权。实行校长负责制必须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与上级领导的关系与本校党组织的关系与教工代表大会的关系,2.学校管理的机构学校管理的机构包括:(1

2、)决策机构;(2)咨询机构;(3)执行机构;(4)反馈机构。我国中小学的组织机构一般有三种类型:党组织及其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校长领导下的审议机构、行政组织、生产组织和办事机构校长、教导主任领导下的教学组织机构,执行机构,决策中心,校长、副校长,教导处、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教工会、教代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团体,党组织,3.学校管理的主要方面包括教学管理总务工作教职工的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心,主要内容有抓好教学组织工作加强对教研组的领导督促检查和指导教学工作领导和组织教务行政工作总务工作主要包括校舍的建设、维修和设备的购置、管理生活福利工作财务管理工作,教职工管理包括合理安排教职工

3、的工作培养和提高教职工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考核教职工的工作学生管理包括学生思想品德的管理学习、体育卫生、课外活动的管理,一般分为考勤、考绩、考能三方面,中心环节,起始环节,(二)学校管理过程,计划,执行,控制,评价,总结(即终结性评价)可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具体要求为:实事求是,把提高教育质量和执行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实际成效作为衡量标准应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应客观公正,应一分为二地全面看待问题要善于依靠群众,要与交流经验、评选表彰先进等工作结合起来,二、班级组织及其管理,班级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的效能与效益最重要、最直接的表现是班级学生全面素

4、质的健康发展和班级组织的高度成熟。(学校管理育人效益的基本追求)班级组织是学生学习,认同群体目标,掌握群体生活规范,培养正确的社会行为,形成良好交往品质的重要环境。,班级组织的社会特征班级具有自功能性班级中师生、学生间的互动不仅通过正式的规章制度来维持,也要通过各种非正式的方式和手段来维持班级具有半自治性,班级作为非成人组织,并非完全靠自身的力量来进行管理,在相当程度上借助于外部力量。,学生的三种非成人特性:(1)从学生的自主意识水平看,班级组织的运行趋向于半自治;(2)从学生的组织调控技能看,班级组织的运行停留于半自治状态;(3)从学生的相对地位来看,班级组织的运行被控于半自治。,良好班级组

5、织的标准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且目标明确有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有学生骨干形成的核心有正确的班级舆论,班风良好,明确的奋斗目标是班级组织形成的基本条件,使班级集体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有效开展班级教育的重要条件和手段,是班级成员共同遵守的法则,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性,它包括两大部分:学校有关的规章制度保证学校规章制度的贯彻,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制定的制度良好班级集体制定的规章制度还应具有目的性、教育性和可行性,它是教育学生的手段,而不是为了“管住”学生。,班干部在班上不应成为具有特权的领导者,而应是大家的服务者。正确的班级舆论的形成具有层次性,与班级成员的道德水平和班级面貌密不可分。

6、,班风良好通常表现为,班级成员具有基于远大理想和抱负的学习动机刻苦求知的学习态度相容和谐的人际关系勤俭朴实、助人为乐的生活作风民主公正、团结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最终目标,衡量尺度,有效班级管理的前提,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模式,班级管理的原则确立学生是班级主人的观念,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加强班级日常管理,不能只关注少数大活动,班级日常管理,班级组织的正式结构均为三层:(1)班干部;(2)小组长;(3)小组一般成员。班级组织管理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丰富班级管理角色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通过增设班级岗位、减少兼职、一岗多人等方法,形成多方位网络

7、化的班级管理态势,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学生集体的自我管理能力,激发个体积极性。,动态变化的班级角色分配制度可分为两个阶段:(1)初步形成班级岗位管理制度;(2)岗位轮换。,班级制度指适用于学校班级、维持其正常活动秩序、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规范。班级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学生反复讨论,把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要求应有一定的组织机构为保证实施,班级自治活动的开展主要围绕四方面来进行一日生活的几个活动环节阶段性的班级活动配合学校的主题活动思想品德课或班会课相结合的主题班队活动,班级自治活动的开展,应遵循的原则活动主题的确立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能适应并促

8、进学生的发展丰富活动类型,为学生潜能的发展提供舞台活动组织应由师生合作,共同承担,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包括三种状态:班级环境布置(最显性)班级制度与规范(中间状态)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最隐性),三、学校管理的法律保障,教育法规的意义保证国家的教育目标和政策得到有效贯彻为教育事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保障机制规范教育领域中人的行为,建立起一个健全规范的教育秩序调节教育机构与其外部的关系,教育法规在处理教育活动时,存在其本身的局限性法律控制教育不可能是全方位的,只能是有条件的、部分的教育法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教育法律作为规范体系,内容必然是抽象的、概括的、确定

9、性的,在处理教育问题时,在涵盖性和适应性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缺乏具有良好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人员,以及必要的物质条件,教育法规不可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教育执法指运用一切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或法律手段,来实施教育法律的活动。教育执法是一种体现国家意志力的行为表现,是一种规范性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教育执法的主体和客体呈多元化特征。教育执法的内容,大致分为三项推行教育法规的实施对教育守法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我国主要的教育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5年9月1日开始实施。我国教

10、育事业的根本大法,处于“母法”的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教育法明确规定我国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其教育方针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5年9月1日开始实施。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大法,处于“母法”的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教育法明确规定我国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其教育方针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于1986年7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1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是我国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直接与教育相关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1992年1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1999年11月1日起实施。,第二节 教育评价,一、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导向功能,诊断功能

12、,鉴定功能,教学功能,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又称准备性评价。不限于查明、辨识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各种困难或障碍,也包括识别学生的各种潜能、优点、偏好或特殊才能。适用于全体学生,最终目的是为了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既可以通过较正式的特殊测验来进行,也可通过问卷、家长访谈、查阅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日常观察记录分析等非正式渠道进行。,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性评价,是一种伴随教学过程而进行的经常性评估,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给教师的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往往以小测验、日常作业、课堂提问等经常性检查来进行,往往是非正式的评价。主要特点

13、是:(1)评价的内容范围较小,但运用的频率较高;(2)不是一种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的评价,而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织部分;(3)侧重于过程评价,而不是结果评定;(4)侧重于问题诊断和改进教学,而不是等级评定。,终结性评价,又称结果评价,是一种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学阶段结束后,为确定学生达成整个教学目标的程度而作的评价。往往是一种正式的外部评价,且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基本功能为:(1)确定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2)给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等级,供升学、评比、鉴定之用。主要特点是:(1)概括水平较高;(2)评价的内容范围较大,但运用的频率较低。,(3)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体内差评价相对评价,又称常模参照

14、评价,是针对个人在团体中所处的相对地位而进行的评价。通常以标准分数的形式出现。标准分数通常有两类:(1)Z分数;(2)百分等级分数。绝对评价,又称目标参照评价,是一种以预先规定的教学目标或测验标准为参照而进行的评价。常以百分制形式出现。,个体内差评价,是参照个人的标准而进行的评价,包括:对个体同一学科不同方面的成绩表现,或不同学科的成绩表现进行横向比较评价对个体不同时期内同一方面的成绩表现进行前后纵向评价,二、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一)教师评价教师的专业工作一般涉及教学、教育、管理三大部分。要搞好教学工作评价,至关重要的问题有要明确教学评价的标准要构建一个结构合理、逻辑清晰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由

15、谁来评价或谁有权利来执行评价,关于评价标准问题,原则上讲,教学评价应同时涵盖“知识(或技能)掌握”、“智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现行教学评价的缺点偏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评价,忽视教学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程度评价偏重认知方面的学习评价,忽视教学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作用评价,常见的教学评级指标体系有四类倾向于以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智力发展、情感态度)为中心,来构建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倾向于以教学过程诸环节(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检查与测验等)为中心,来构建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倾向于以教学过程涉及到的逻辑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为中心,来

16、构建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混合性,兼有上述三种评价指标体系的成分。,对教学工作的过程评价,主要途径有两方面通过学校领导或教研组同事的听课、评课来进行(其主要指标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技能;教学态度)通过问卷、座谈等方法调查学生的听课反映来进行教学工作评价往往是由学校领导评价、教研组同事评价、学生反馈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四部分构成。,2.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指标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评价班集体的培育与建设评价班级活动的效能评价班级个别教育工作评价横向协调工作评价特殊表现评价,(二)学生评价,就其范围而言,包括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品行等进行评价,主要分学业成就评价和思想品德评价。学

17、生学业成就评价包括书面测验头测验操作测验作品分析,书面测验,又称纸笔测验,由两大类型构成,口头测验,常用来检测语文、外语学习中学生的朗读能力、会话能力、演说能力。有时也用来检测被试反应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与条理性,如大学生、研究生的论文答辩。,操作测验,主要是依据事先制定的评价标准,通过观察被试实际的操作行为表现来进行评价。主要用来检验被试将知识、理解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口头测验有时候也有是一种操作测验。,作品分析,往往侧重于学习过程评价,主要形式包括:图画作品、活动方案、访谈记录、观察日记、程序软件、录像带、照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论文等。,2.思想品德评价(在我国俗称“学生操行评定”

18、),写好操行评定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有:深入实际,了解学生切合实际,实事求是内容具体,有针对性内容独特,展示个性坚持正面引导,以鼓励为主因人而异,因势利导,三、教育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伦理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客观性指评价要实事求是,必须使评价的标准趋于合理,评价的程序趋于正当,评价的内容趋于全面。评价的科学性要求,评价的方式应与评价的内容相适应。全面性指评价的内容范围要尽可能涵盖被评价的工作的各个方面。,伦理性指评价程序、方法等都必须合乎伦理道德的要求。可行性指评价的确立要考虑它的可行性或现实性,要求在制定评价标准或指标体系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考虑被评价对象的特点或被评价内容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