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联网检测技术基础.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86161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联网检测技术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联网检测技术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联网检测技术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联网检测技术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联网检测技术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联网检测技术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联网检测技术基础.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技术基础(线内检测部分),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系,主要内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概念及重要性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方法、限值和检测设备(线内检测部分)学习方法(1)注意听讲(2)抓住重点(3)认真复习,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概念及重要性 1.1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检的概念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利用相关仪器和设备,对在我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不解体检测,以确定被检测机动车所检查项目是否满足相关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全过程,以了解机动车所处的安全技术状态。,1.2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检的分类 机动车

2、安全技术检验可按照检验时间分为新车注册登记安全技术检验和在用机动车定期安全技术检验。此外,按照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机动车的类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也可分为汽车安全技术检验、摩托车安全技术检验、其它机动车(如拖拉机运输机组、低速货车、三轮汽车等)安全技术检验。,1.3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检的重要性(1)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有助于提高道路运行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从源头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1.3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检的重要性(2)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有助于减少道路运行机动车的尾气排放、降低噪声污染,是建设和

3、谐道路交通环境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求。(3)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还可以使相关部门及时发现道路运行机动车存在的质量问题,客观地综合评价道路运行机动车的质量技术水平,有助于提高我国机动车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1.4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检依据的主要标准(1)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是我国机动车安全技术管理的最基本的技术标准,是机动车新车注册登记检验和在用车定期安全技术检验、事故车辆检验等机动车安全性能检验的主要技术依据,同时也是我国机动车新车定型强制性检验、车辆产品公告审核、新车出厂检验及进口机动车检验的重要技术依据之一

4、。,(2)GB 21861-2008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 21861-2008是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现行标准,规定了机动车安全检验的检验方式/工位/项目/常用设备和工具、检验流程、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及审核、合格签章与资料收存要求,是目前我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进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时确定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的基本依据。,2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检测设备、检验方法与标准,2.1 线外检验车辆外观检查和底盘动态检验。2.2 线内检验在检验车间室内采用检测设备进行的相关检验。2.2.1 GB21861-2008规定的检验项目,表1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检验方式和检验项目(四轮及四轮以上

5、机动车),表2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检验方式和检验项目(二、三轮机动车),常规的线内检验设备布置,检验准备,机动车上线检验前,应对检测设备/仪器进行检查,保证其工作正常。1、线内检验前应检查送检机动车是否属于:存在严重漏油、漏水等有损检验设备,不满足要求的车辆;轴荷超过检验设备允许承载能力的车辆,多轴无法上线的车辆;,检验准备,无法在车速表检验台上检验的车辆;(全时四驱)无法在制动检验台上检验的车辆。注:无法线内检验的项目可路试,但其它项目应检验2、设备仪器应在正常工作状态,并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2.2.4 车速表指示误差检验1.检验设备 车速表指示误差检验宜在滚筒式车速表检验台上进行。,工

6、作原理 V=D n 60 10-6 D滚筒直径mm,n滚筒转速r/min设备的检定 检定按国家计量规程JJG909-96并参照GB/T 117898.4-2001进行。主要检定技术参数:检定零位误差(1d);检定示值误差(不大于2%1d);检定滚筒表面径向跳动量(不大于1mm);,2.检验方法与标准,(1)检验程序a)将车辆正直驶上检验台,驱动轮停放在测速滚筒上;b)降下举升器或放松滚筒锁止机构,必要时在非驱动轮前部加止动块(前轮驱动车使用驻车制动);c)当车速表指示40km/h时,测取实际车速;d)升起举升器或锁止滚筒,将车辆驶出检验台。(2)注意事项a)对于不能在车速表检验台上检验的车辆,

7、应采取路试检验;b)检验结束后,检验员不可猛踩制动器踏板便滚筒停止转动;c)测速时车辆前方及驱动轮两旁不准站立人员。,(3)检验结果判定 当该机动车车速表的指示值为 40km/h 时,车速表检验台速度指示仪表的指示值为32.8km/h 40km/h 范围内为合格。(车速表指示车速不得小于实际车速)当车速表检验台速度指示仪表的指示值为 40km/h 时,读取该机动车车速表的指示值,当机动车车速表的读数在 40 km/h 48 km/h 范围内时为合格。,(4)说明 对于无法在车速表检验台上检验车速表指示误差的机动车(如全时四轮驱动汽车、具有驱动防滑控制装置的汽车等),日常检验时不检验车速表指示误

8、差,仅(结合底盘动态检验)确认车速表功能是否有效;但当相关管理部门或委托检验部门有特殊检验要求时,应路试检验车速表指示误差。,2.2.5 排气污染物测量2.2.5.1 汽油车(点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测量1.检验设备 非分散性红外线分析仪用于测量汽油发动机排气污染物的浓度,分为两组分、四组分和五组分分析仪。应选择四气(CO、HC、CO2、O2)或五气分析仪(CO、HC、CO2、O2、NOx),并能给出过量空气系数()的数值。,基本结构(1)取样系统;(2)分析系统;(3)数据处理系统,检测原理 由异原子组成的气体分子(如CO、HC等)在特定的波长上吸收红外光的量与该气体的浓度成正比。而NOx与

9、O2的浓度分别采用氧和一氧化氮电化学电池式传感器测定,使用寿命短。,2.检验方法与限值 全国点燃式(汽油)发动机在用汽车排放监控,采用GB18285-2005规定的双怠速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在机动车保有量大、污染严重的地区,也可按规定采用本标准附录B(稳态工况法,ASM5025、2540共2个工况)、C(瞬态工况法,IM240共15工况)、D(简易瞬态工况法,VMAS共15工况)中所列的简易工况法。,(1)双怠速法 a)工况说明 怠速工况指发动机无负载运转状态。即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变速器处于空档位置(对于自动变速箱的车应处于“停 P”档位);采用化油器供油系统的车,阻风门应处于全

10、开位置;油门踏板处于完全松开位置。高怠速工况指满足上述(除最后一项)条件,用油门踏板将发动机转速稳定控制在 50%额定转速或制造厂技术文件中规定的高怠速转速时的工况。本标准中将轻型汽车的高怠速规定为 2 500 100r/min,重型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 1 800100r/min;如有特殊规定的,按照制造厂技术文件中规定的高怠速转速,b)检验方法应保证被检测车辆处于制造厂规定的正常状态,发动机进气系统应装有空气滤清器,排气系统应装有排气消声器,并不得有泄漏。2.应在发动机上安装转速计、点火正时仪、冷却液和润滑油测温计等测量仪器。测量时,发动机冷却液和润滑油温度应不低于 80,或者达到汽车使用

11、说明书规定的热车状态。3.发动机从怠速状态加速至 70%额定转速,运转 30s 后降至高怠速状态。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不少于 400mm,并固定在排气管上。维持 15s 后,由具有平均值功能的仪器读取 30s 内的平均值,或者人工读取 30s 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其平均值即为高怠速污染物测量结果。对于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汽车,还应同时读取过量空气系数。,发动机从高怠速降至怠速状态 15s 后,由具有平均值功能的仪器读取 30s 内的平均值,或者人工读取 30s 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其平均值即为怠速污染物测量结果。若为多排气管时,取各排气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

12、值作为测量结果。若车辆排气管长度小于测量深度时,应使用排气加长管。,C)排放限值,C)排放限值,C)排放限值,过量空气系数()的要求对于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汽车进行过量空气系数()的测定。发动机转速为高怠速转速时,应在1.000.03 或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测试前,应按照制造厂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预热发动机。,燃烧 1kg 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之质量比。,(2)ASM工况法1.检测设备,ASM 工况,2.2.5.2 柴油车(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测量1.检验设备(1)滤纸式烟度计 滤纸式烟度计用于测量柴油车自由加速状态下滤纸式烟度的仪器。,基本结构

13、1)取样系统;2)测量系统工作原理,(2)不透光度计 不透光度计用于测量柴油车规定状态下排气的不透光度和光吸收系数的仪器。,基本结构1)取样系统;2)测量系统;3)控制系统工作原理,1光电转换器 2绿色发光二极管 3半反射半透射镜 4透镜 5测量室左出口 6左风扇 7测量室入口 8测量室右出口 9右风扇 10反射镜检测原理框图,2.检验方法压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排放监控,采用GB3847-2005 标准规定的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在机动车保有量大、污染严重的地区,可采用本标准附录J(在用汽车加载减速试验 不透光烟度法)中所规定的加载减速工况法。注:按GB3847-2005 第1章

14、有关适用范围的规定,GB3847-2005规定的测量方法不适用于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应按GB 18322-2002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规定的方法执行(选择滤纸式烟度计)。,自由加速工况:在发动机怠速下,迅速但不猛烈地踏下油门踏板,使喷油泵供给最大油量。在发动机达到调速器允许的最大转速前,保持此位置。一旦达到最大转速,立即松开油门踏板,使发动机恢复至怠速。,(1)检验方法与限值(采用不透光度计)目测检测车辆的排气系统的相关部件是否泄漏。2 发动机包括所有装有废气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在每个自由加速循环的起点均处于怠速状态。对重型发动机,将油门踏板放开后至少等待10 秒钟。3

15、在进行自由加速测量时,必须在1 秒内,将油门踏板快速、连续地完全踩到底,使喷油泵在最短时间内供给最大油量。,(1)检验方法(采用不透光度计)4 对每一个自由加速测量,在松开油门踏板前,发动机必须达到断油点转速。对带自动变速箱的车辆,则应达到制造厂申明的转速(如果没有该数据值,则应达到断油转速的2/3)。关于这一点,在测量过程中必须进行检查,例如:通过监测发动机转速,或延长油门踏到底后与松开油门前的间隔时间,对于重型汽车,该间隔时间应至少为2 秒。5 计算结果取最后三次自由加速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在计算均值时可以忽略与测量均值相差很大的测量值。,(2)检验方法(采用烟度计)1 目测检测车辆的排

16、气系统的相关部件是否泄漏。2 发动机包括所有装有废气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在每个自由加速循环的起点均处于怠速状态。对重型发动机,将油门踏板放开后至少等待 10 秒钟。3 在进行自由加速测量时,必须在 1 秒内,将油门踏板快速、连续地完全踩到底,使喷油泵在最短时间内供给最大油量。4 对每一个自由加速测量,在松开油门踏板前,发动机必须达到断油点转速。对带自动变速箱的车辆,则应达到制造厂申明的转速(如果没有该数据值,则应达到断油转速的 2/3)。关于这一点,在测量过程中必须进行检查,例如:通过监测发动机转速,或延长油门踏到底后与松开油门前的间隔时间,对于重型汽车,该间隔时间应至少为 2 秒。5 计算结果

17、取最后三次自由加速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在计算均值时可以忽略与测量均值相差很大的测量值,限值1.对于本标准实施后生产的在用汽车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按本标准规定经型式核准批准车型生产的在用汽车,应按附录I的要求进行自由加速试验,所测得的排气光吸收系数不应大于车型核准批准的自由加速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再加0.5m-1。2.对于2001 年10 月1 日起生产的在用汽车自2001 年10 月1 日起至本标准实施之日生产的汽车,应按附录I 的要求进行自由加速试验,所测得的排气光吸收系数不应大于以下数值:自然吸气式:2.5m-1;涡轮增压式:3.0 m-1。,限值3 对于2001 年10 月1 日前生产的

18、在用汽车1)自1995 年7 月1 日起至2001 年9 月30 日期间生产的在用汽车,应按本标准附录K 的要求进行自由加速试验,所测得的烟度值应不大于4.5Rb。2)自1995 年6 月30 日以前生产的在用汽车,应按本标准附录K 的要求进行自由加速试验,所测得的烟度值应不大于5.0Rb。,台试制动性能检验1 检测设备(1)汽车轴(轮)重仪 用于分别测定汽车各轴(轮)的垂直载荷,提供汽车制动检测时计算各轴及整车的制动效能时所需的轴(轮)荷。轴重测定的目的是为制动性能检测提供必要的数据。,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汽车轴(轮)重仪主要由机械部分和电子仪表两部分组成,机械部分又称为秤体,电子仪表主要完

19、成测量和显示工作。,称体外形照片,2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设备与检验方法、标准 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恒定性和制动方向稳定性3个方面。制动效能主要用制动距离、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和制动力这三个主要参数之一来衡量,因此汽车制动性能检测设备分为3大类。(1)检测设备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和平板制动检验台 主要用于检验制动力及其平衡。,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基本结构(1)驱动装置;(2)滚筒组;(3)制动力测量装置;(4)举升装置;(5)控制与指示装置,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工作原理,S型拉压力传感器,车轮,(2)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验方法与标准 检验前准备a)制

20、动检验台滚筒(或平板)表面应清洁,没有异物及油污,表面附着系数不小于0.75;b)检验辅助器具应齐全;c)气压制动的车辆,贮气筒压力应能保证该车各轴制动力测试完毕时,气压仍不低于起步气压(未标起步气压者,按400kPa计);d)液压制动的车辆,根据需要将踏板力计装在制动踏板上。,踏板力计:用于测量踩制动踏板时脚踏力的大小。,检验方法被检车辆正直居中行驶,各轴依次停放在轮重仪上,并按仪器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停放,分别测出静态轮荷(轮重、制动分列式);b)被检车辆正直居中行驶,将被测试车轮停放在滚筒上,变速器置于空档;c)起动滚筒电机,在2s后开始采样并保持足够的采样时间(5s),测取采样过程的平均值

21、作为阻滞力。按附录D.1规定计算各车轮的阻滞力百分比;,检验方法d)检验员按显示屏指示在5s8s内(或按厂家规定的速率)将制动踏板逐渐踩到底(对气压制动车辆)或踩到制动性能检验时规定的制动踏板力,测得左、右车轮制动力增长全过程的数值及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并依次测试各车轴;对驻车制动轴,操纵驻车制动操纵装置,测得驻车制动力数值。按附录D.1规定计算各车轴的制动率、左右轮制动力差百分比、整车制动率、驻车制动力百分比;,检验方法e)制动检验时,如果被测试车轮在滚筒上抱死,但制动率未达到合格要求的,应采用f)或g)方法进行检验;被测试车轮在滚筒上抱死但制动力未达到合格要求的原因:第一种情况:测轴制动

22、时,车轮抱死后被检车辆在滚筒反力式 制动检验台上后移。第二种情况:进行驻车制动测试时,驻车所作用的车轮抱死后,被检车辆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上后移。第三种情况:车轮抱死后,与滚筒间打滑,但轴制动力或整车制动力仍不合格。,检验方法f)在车辆上增加足够的附加质量或相当于附加质量的作用力(在设备额定载荷以内,附加质量或作用力应在该轴左右车轮之间对称作用,不计入轴荷)。为防止被检车辆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上后移,可在非测试车轮后方垫三角垫块或采取整车牵引的方法;g)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制动力或按标准规定的路试方法检验制动距离或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和制动协调时间;h)台试检验左右轮制动力差不合格,但底盘

23、动态检验过程中点制动时车辆无明显跑偏现象的,应换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或采用路试方法检验。,(3)参数计算方法,D.1 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验时D.1.1 车轮阻滞力百分比为测得的该车轮阻滞力与该车轮所在轴(静态)轴荷之百分比。D.1.2 轴制动率为测得的该轴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之和与该轴(静态)轴荷之百分比。D.1.3 以同轴左、右轮任一车轮产生抱死滑移或左、右轮两个车轮均达到最大制动力时为取值终点,取制动力增长过程中测得的同时刻左右轮制动力差最大值为左右车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用该值除以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中的大值或(静态)轴荷,得到左右轮制动力差最大值百分比。D.1.4 整车制动率为测得的各

24、轮最大制动力之和与该车各轴(静态)轴荷之和之百分比。D.1.5 驻车制动力百分比为测得的驻车制动力与该车各轴(静态)轴荷之和之百分比。,制动检验过程曲线,过程差: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与全过程中测得的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大者之比,,FL,FR,FLmax,FRmax,过程差=(FL FR)/FLmax,(4)平板式制动检验台适用范围 9座以下的乘用车.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1)基本结构,(p121-123),2)工作原理,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方法a)检验员将被检车辆以5km/h10km/h的速度(或制动检验台生产厂家推荐的速度)滑行,置变速器于空挡后(对自动变速器

25、车辆可位于“D”挡),正直平稳驶上平板;b)当被测试车轮均驶上平板时,急踩制动,使车辆停止,测得各车轮的轮荷(对乘用车应为动态轮荷)、阻滞力、最大轮制动力等数值,按照附录D.2规定计算各车轴的制动率、左右轮制动力差百分比、整车制动率等指标;c)重新起动车辆,待车辆驻车制动轴驶上平板时操纵驻车制动操纵装置,测得驻车制动力数值,按照附录D.2规定计算驻车制动力百分比;d)车辆制动停止时如被测试车轮已离开平板,则此次制动测试无效,应重新测试;e)对制动反应迟缓的车辆,必要时应连接踏板开关信号,检验车辆制动协调时间是否符合规定。,机动车的分类 7258 p2,1.机动车 power-driven ve

26、hicle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在道路上行驶的、供乘用或(和)运送物品或进行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包括汽车及汽车列车、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拖拉机运输机组、轮式专用机械车和挂车等,但不包括任何在轨道上运行的车辆。,2.汽车 motor vehicle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货物的车辆或特殊用途的车辆;特殊用途。本术语还包括:a)与电力线相联的车辆,如无轨电车;b)整车整备质量超过 400kg 的三轮车辆。,机动车的分类,3.乘用车 passenger car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

27、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4.客车 bus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商用车辆,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9个。客车有单层的或双层的。,5.货车 goods vehicle一种主要为载运货物而设计和装备的商用车辆,它能否牵引一辆挂车均可。,机动车的分类,6.低速货车(原“四轮农用运输车”)low-speed goods vehicle最高设计车速小于70km/h的,具有四个车轮的货车。,7.三轮汽车(原“三轮农用运输车”)tri-wheel vehicle最高设计车速小于等于 50km/h 的,具有三个车轮的货车。,8.摩托车 motor

28、cycle无论采用何种驱动方式,其最高设计车速大于 50km/h,或若使用内燃机,其排量大于 50mL 的两轮或三轮车辆,包括两轮摩托车、边三轮摩托车和正三轮摩托车(边三轮摩托车和正三轮摩托车可合称为三轮摩托车)。,制动力的要求(7258p14),踏板力和制动气压的要求 p13,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与全过程中测得的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大者之比,对前轴不应大于 20%,对后轴(及其它轴)在轴制动力不小于该轴轴荷的 60%时不应大于 24%;当后轴(及其它轴)制动力小于该轴轴荷的 60%时,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不应大于该轴轴荷的

29、8%。,制动力平衡的要求(7258p14),驻车制动性能检验(p14)当采用制动检验台检验汽车和正三轮摩托车驻车制动装置的制动力时,机动车空载,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力的总和不应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 1.2 倍以下的机动车为不小于 15%)。,汽车车轮阻滞力要求:进行制动力检验时各车轮的阻滞力均不应大于车轮所在轴轴荷的5%。,(p14),整车制动检验不合格时,整改调试后制动各项目指标应全部复检;单轴行车制动检验不合格时,整改调试后复检该轴并重新评价整车制动(驻车不重新计算与评价);驻车制动检验不合格时,整改调试后复检驻车制动(未复检轴的重

30、量可用上次测量结果)。,2.2.7 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验1 检测设备 汽车侧滑检验台用于检验转向轮横向侧滑量大小和方向,并判断是否合格的一种检测设备。侧滑检验台分为双板式和单板式两类。,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1)机械部分 2)电气部分 位移传感器和检测装置,横向侧滑量产生原因为了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控稳定性,转向轮(通常为前轮)所在平面以及主销轴线是设计成与汽车纵向或横向前垂面成一定角度。这些角度参数包括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车轮外倾角、前轮前束,合称转向轮(前轮)定位参数。汽车转向轮(前轮)的前束值与外倾角值如果配合不当,那么转向轮在向正前方滚动的同时还要产生相对于地面的横向滑移,即侧滑。侧滑

31、量过大会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加大轮胎的异常磨损。,2 检验方法与标准1.检测前仪器准备a)检查仪表零位;b)侧滑检验台应具有轮胎侧向力释放功能,并工作正常。2.检验程序将车辆正直居中驶近侧滑检验台,并使转向轮处于正中位置,在驱动状态以不高于5km/h的车速平稳通过侧滑检验台,读取最大示值。3.注意事项a)车辆通过侧滑检验台时,不得转动方向盘;b)不得在侧滑检验台上制动或停车;c)应保持侧滑检验台滑板下部的清洁,防止锈蚀或阻滞。,(1)考虑到转向轮横向侧滑量实际上是车辆前轮定位参数的综合反映,一旦出现不合格时维修较为复杂,本标准将其定位建议维护项。(2)对前轴采用非独立悬架的汽车

32、,其转向轮的横向侧滑量,用侧滑台(包括双板和单板侧滑台)时侧滑量值应在 5 m/km 之间。前轴采用独立悬架的汽车侧滑量测试值仅供参考,不做评判依据。对双转向轴的机动车,原则上不需要检测转向轮横向侧滑量。,独立悬架(Individual wheel suspension)是车轮通过各自独立的悬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独立悬架,2.2.8 前照灯检测1 检验设备 前照灯检测仪用于检验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和远光、近光光束的照射位置。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远光光轴自动跟踪式前照灯检验仪,远近光光轴自动跟踪式前照灯检验仪,远光光轴自动跟踪式前照灯检验仪的工作原理(1)光轴自动对正(跟踪)的原理,(2)光轴

33、角测量原理(3)发光强度测量原理 E=I/L2 E受光面照度;I光源的发光强度;L光源到受光面,2 灯光检验方法与标准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a)检测仪受光面应清洁;b)对手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应检查电池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c)轨道内应无杂物,使仪器移动轻便;d)前照灯应清洁。,用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检验a)车辆沿引导线居中行驶至规定的检测距离处停止,车辆的纵向轴线应与引导线平行,如不平行,车辆应重新停放,或采用车辆摆正装置进行拨正;b)置变速器于空档,车辆电源处于充电状态,开启前照灯远光灯;c)给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发出启动测量的指令,仪器自动搜寻被检前照灯,并测量其远光发光强度及远光照射位置偏

34、移值;注:前照灯远光照射位置偏移值检验仅对远光光束能单独调整的前照灯进行;远光光束能单独调整的前照灯是指手工或通过使用专用工具能够在不影响近光光束照射角度的情况下调整远光光束照射角度的前照灯,通常情况下远近光束一体的前照灯其远光光束照射角度不能单独进行调整。,d)被检前照灯转换为近光光束,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自动检测其近光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照射位置偏移值;e)按上述c)、d)步骤完成车辆所有前照灯的检测;f)在对并列的前照灯(四灯制前照灯)进行检验时,应将与受检灯相邻的灯遮蔽。,说明:(1)检验时所用的前照灯检测仪应同时具有远、近光测试功能。检验时要注意将车身摆正,置变速器于空挡,车

35、辆电源处于充电状态(对汽车通常情况下应处于怠速状态),按检验程序要求的顺序开启前照灯远近光灯进行测试。车身是否摆正影响水平偏移测量,轮胎气压及驾驶员体重影响垂直偏移测量。因测量条件限制,将偏移量定为建议维护项。(2)对于远近光光束一体的前照灯,前照灯远光光束照射位置检验仅对远光光束能单独调整的前照灯有要求。对远光光束不能单独调整的前照灯,应进行近光光束明暗截止线或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检查,若被检前照灯近光光束没有明显的明暗截止线,则该前照灯检验不合格(前照灯近光光束功能性检查不合格),应更换合格前照灯后复检。(3)为了统一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便于判断和调修,宜统一规定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

36、表示方法,建议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向上、向左偏时为正、向下、向右偏时为负。(4)在用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对并列的前照灯(四灯制前照灯)进行检验时,应将与受检灯相邻的灯遮蔽。,(p16),(p16-17),2.2.9 底盘输出功率测试,2009年7月1日起对使用年限超过20年的非营运乘用车实施,为否决项。鉴于在用的该类车数量较少,不需要每个站都配备,原则上一个设区的市范围内至少应有一家安检机构具有底盘输出功率检验能力。底盘测功机可选用排放检测用同规格的轻型底盘测功机,检验设备 底盘测功机可以测出汽车底盘输出功率,经过换算,可以得到发动机输出功率 底盘测功机组成结构图 P=FV/3600 式中:P输出

37、功率kw、F驱动力N、V 车速km/h,2.检验方法与限值 检验方法(略)按GB 7258-2004的5.1的要求,发动机功率不允许小于标牌(或产品使用说明书)标明的发动机功率的75%。,2.2.10 车辆底盘检查1.车辆底盘的组成车辆底盘主要由四系组成传动系:离合器、变速器和驱动桥行驶系:悬架和车轮转向系:转向器制动系:制动器,传动系,制动系,行驶系,2 待检车辆准备 车辆停放在地沟上方的指定位置,发动机停止运转。3 转向系检查由驾驶室操作人员配合来回转动方向盘,检查转向器固定情况(宜使用汽车悬架转向系间隙检查仪);检查转向机构各部件紧固、锁止、限位情况,检查在转向过程中有无干涉或摩擦痕迹/

38、现象,检查各机件有无损伤和横、直拉杆是否有拼焊情况。检查各部件有无损伤、管线是否固定时应使用专用手锤,以下48同。4 传动系检查a)检查变速器及分动器支架连接是否可靠;b)检查传动各部件连接是否可靠;传动轴、万向节安装是否正确及中间轴承及支架有无裂纹和松旷现象;检查有无漏油现象。,5 行驶系检查 a)检查钢板吊耳及销有无松旷;中心螺栓、U形螺栓是否紧固;检查有无车桥移位现象(必要时用卷尺测量左、右侧轴距差值);b)检查车架纵梁、横梁有无变形、损伤,铆钉、螺栓有无缺少或松动;c)检查车桥与悬架之间的拉杆和导杆有无松旷和移位,检查减震器有无漏油。注:按照GB18565-2001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

39、求和检验方法要求:左右轴距差不得大于轴距的1.5/1000。,6 制动系检查a)检查制动系部件有无擅自改动;b)检查制动主缸、轮缸、制动管路等有无漏气、漏油,制动软管有无老化;c)检查制动系管路与其他部件有无摩擦和固定松动现象。7 电器线路检查检查电器导线是否布置整齐、捆扎成束、固定卡紧及线路有无破损现象;检查接头是否牢固并有绝缘套,在导线穿越孔洞时是否装设绝缘套管。8 底盘其他部件检查a)检查发动机的固定是否可靠;b)检查排气管、消声器是否完好,固定是否可靠;排气管口指向是否符合要求;(12.9排气管口不允许指向车身右侧)c)检查燃料箱、燃料管路是否固定可靠;燃料管路与其他部件有无碰擦及软管有无明显老化现象。,汽车安全技术检验检常用的检测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1)轴(轮)重仪;(2)制动检验台;(3)前照灯检测仪;(4)汽车侧滑检验台;(5)车速表检验台;(6)汽油车废气分析仪;(7)柴油车烟度计;(8)不透光计;(9)底盘测功机,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