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感染-流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感染-流脑.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INFECTION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概述概念,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 是指各种生物体病原体侵犯脑或脊髓实质、被膜和血管等,引起急、慢性炎症(或非炎症)性疾病,CNS,病原体,概述分类,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螺旋体,脑膜脑实质脊髓脊髓膜,概述CNS感染常见表现,多为急性起病或亚急性起病 感染中毒症状:发热、肌痛、食欲减退、腹泻和全身乏力等 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惊厥、囟门紧张隆起 意识障碍:嗜睡、意识模糊、昏迷 脑膜刺激征:颈强、Kernig征、布鲁辛斯基(Brudzimski)征等。病理反射:如巴彬斯基征(2岁以下如阳
2、性可虑为生理现象)、戈登征、霍夫曼、查多克征等。局部征:,概述CNS感染治疗思路,一般性治疗:休息、观察(必要的监护)、护理(体位、呼吸道通畅)病因治疗:抗菌、抗病毒、抗结合 对症治疗:退热、抗惊厥 降颅内压治疗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持治疗 中医治疗 恢复阶段康复治疗 做好医患沟通,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概述】1、定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由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高热)、(剧烈)头疼、喷射状呕吐、皮肤小出血点、颈项强直、昏迷、惊厥,严重者出现休克、甚至病死。,2、发病情况(1)季节:冬春季发病和流行,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每年的3月4月份。(2)年龄:主要是1
3、5岁以下的小儿发病,多数患儿小于5岁。(3)传染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国家乙类法定传染病。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尤其是带菌者和不显性上呼吸道炎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但由于病原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差,只有当与传染源密切接触时才可能发病。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但成人70%80%可通过隐性感染、接种获得免疫。故发病多为儿童。自从疫苗接种后,周期性流行已少见。免疫性:自然感染获终身免疫,接种后免疫力一般可持续13年时间。(4)预后:死亡率超过5%,有致残性。,【病原体】脑膜炎双球菌,为革兰氏阴性球菌。菌体肾形,成对存在,可在患者脑脊液中性粒细胞中检出。脑膜炎双球菌根据荚膜
4、上所携带的多糖的抗原性可以分成13个血清群,分别命名为:A、B、C、D、X、Y、Z、29E、W135、H、I、K、L,在中国发生的流脑病例绝大部分是由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脑膜炎球菌对干燥、热、寒冷等外界条件非常敏感,室温中3小时死亡,对磺胺类药物、青霉素、链霉素等敏感,但近年来耐药菌株层出不穷。脑膜炎球菌对环境要求苛刻,体外培养需血平板培养基,并需及时转种,否则由其自身分泌的溶菌酶会造成整个菌群在数日内死亡殆尽。,【发病机理】脑膜炎双球菌 空气飞沫,鼻烟部 入侵繁殖如不能控制(上感表现)菌血症(感染中毒表现)侵及 脑膜 脑脊髓膜炎(神经系统表现),【临床表现】潜伏期17日,一般23日,临床上
5、按病情及表现分为四型。1、普通型,占病例的90%。2、暴发型 3、轻型 4、慢性败血症型,很少见。,【临床表现】1、普通型 占病例的90%。急性起病,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咽痛、流涕等 败血期表现:高热、畏寒、寒战。70%的病例皮肤粘膜出现暗或紫红色大小不等、分布不匀的瘀点、瘀斑。12日后进入脑膜炎期表现:颅内高压表现:头痛加剧、呕吐频繁(呈喷射状)惊 厥、血压升高,甚至呼吸衰竭等 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布氏征阳性 脑功能影响:谵妄、昏迷。婴幼儿(2岁以下):因颅骨缝及囟门未闭,脑膜炎症状常不典型,表现为高热、呕吐、拒食、哭闹不安,甚至惊厥,虽可无脑膜刺激征,但前囟门饱满有助诊断
6、。,【临床表现】2、暴发型 多见于儿童,病情凶猛,如不及时抢救可于24小时内死亡。常高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意识障碍,可迅速进入昏迷,少尿或无尿,惊厥频繁,肢体偏瘫,血压高,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很快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此型又分为暴发休克型和暴发脑炎型。,【临床表现】2、暴发型 此型多见于儿童,病情凶猛,如不及时抢救可于24小时内死亡。常高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意识障碍,可迅速进入昏迷,少尿或无尿,惊厥频繁,肢体偏瘫,血压高,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很快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此型又分为暴发休克型和暴发脑炎型。体克型除普通型症状外,其突出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精神
7、极度萎摩,有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皮肤出现花纹,尿量减少,血压下降,脑脊液多澄清,细胞数略增加或正常。血培养及淤点涂片为阳性。暴发脑炎型,其突出表现为剧烈头痛,烦躁不安,频繁呕吐,抽搐,迅速昏迷,最终发生脑疝,呼吸衰竭。同时具有休克型和脑炎型症状者为混合型,病死率极高。,【临床表现】3、轻型 仅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点,涂片染色可发现病原菌,此型多见于儿童。4、慢性败血症型 很少见,多为成人 迁延数月之久,以发热、皮疹、关节病变为特征,少数有肝大,多次血培养至高点涂片可找到病原菌。,【辅助检查】1、三大常规:血常规血象高 2、血生化检查(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3、脑脊液检查:常规、生化、涂片、培养
8、脑脊液(CS):压力常增高,达1.96kPa以上;典型病例CS的外观混浊如米汤样甚或脓样;白细胞数明显增多,蛋白质显著增高,可达1-5g/L;糖量常低于2.22mmol/L,氯化物也稍降低。涂片可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4、头颅CT或MRI 5、血培养与於点找病原,【诊断】1、流行病学史冬春季节和流行地区内,儿童患病,接触史。2、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咽痛、流涕等;败血期表现:高热、畏寒、寒战。皮肤粘膜出现暗或紫红色大小不等、分布不匀的瘀点、瘀斑。颅内高压表现、脑膜刺激征、脑功能影响、暴发休克型 3、实验室诊断血象高、脑脊液改变、血培养与於点找病原(於点血涂片可找到革兰氏阴性双
9、球菌对诊断极有帮助。脑脊液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是金标准)。,压力 外观 潘氏 蛋白 白细胞 糖 氯化物 其他 试验 定量(106/L)化脑 高 混浊+明显高 数百数千 明显低 减低 发现细菌+结脑 较高 稍浊+增高 数十数百 减低 减低 抗酸杆菌(不太清)+病脑 正常 清-+正常少高 正常数百 正常 正常 病毒 或较高 或稍浊(多1g/L)真菌脑 高 稍浊+增高 数十数百 减低 减低 发现真菌(多2g/L),【治疗】1、一般治疗 2、对症治疗 3、病原治疗 4、抗休克治疗 5、降颅压 6、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7、中医治疗,【治疗】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流质饮食,必要时鼻饲或静脉补液。2、对症治
10、疗 高热、头痛、呕吐、烦躁或惊厥等,应分别给予相应处理。,【治疗】3、病原治疗 轻症病例首选SD,疑对磺胺过敏或耐药者应改换其他药物如青霉素或氯霉素。磺胺嘧啶(SD):小儿0.15 0.2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6g,加等量碳酸氢钠分3-4次服用,首剂加倍。频繁呕吐或不能口服者,应改为注射,小儿0.1 0.15g/(kgd),分2 3次肌注或静脉滴注,其浓度应小于5%。另可用SMZ-TMP(复方新诺明,每片含SMZ400mg、TMP80mg),小儿SMZ50mg/(kgd),TMP10mg/(kgd),分2次口服。过敏?肾功能下降?G6PD缺乏症?重症用青霉素:20 40万u/(kgd)
11、,分3 4次静脉滴注,疗程57天。,氯霉素:对磺胺、青霉素过敏者或耐药者可选用。小儿50100mg/(kgd),分3-4次静脉滴注,疗程57天,新生儿禁用。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骨髓抑制情况。氨苄青霉素,适用于病情较重和病原不明者。小儿15030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疗程57天。注意副作用。头孢三嗪 每日用药12次,80100mg/Kgd,4、抗休克治疗 补充血容量(扩容):纠正酸中毒:根据血生化检查结果而定。血管活性药:扩充血容量和纠正酸中毒后,若休克仍未纠正,可应用血管活性药山莨菪碱,剂量0.3-0.5mg/(kgd)(儿童剂量酌增),每10-20min静脉推注1次。待面色红润
12、、微循环改善、尿量增加、血压回升后,即可延长给药时间。若应用山莨菪碱疗效不好,病情有加重趋势,可改用多巴胺。亦可一开始即首先选用多巴胺10-20mg加入100mL5%-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入。开始以75-100g/min的速度滴入,血压回升后逐渐调慢滴速。临床上以紫绀消失、面唇转红、脉搏有力、血压平稳、尿量增多等作为停药指征。激素,5、降颅压 脱水剂:首选20%甘露醇,0.51.0g/kg.次,4 6小时/次。可结合用速尿 6、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7、中医治疗,【预防】、加强疾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及早就近住院治疗病人。、对病人密切接触者,立即进行预防性服药。、疫苗免疫、一旦发生流脑流行,应劝阻大型集会、串门访友或探视病人,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若在学校和托儿所发生流脑暴发,可酌情暂时停课与暂停收托儿童。、及时组织对疫点进行消毒处理,要做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保持通风。,【思考题】1、遇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疑病人如何处理?2、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哪些方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