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预防和控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95686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肥胖的预防和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肥胖的预防和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肥胖的预防和控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肥胖的预防和控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肥胖的预防和控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肥胖的预防和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肥胖的预防和控制.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肥胖的防治,一、肥胖的定义和诊断二、肥胖病因和发病机制三、肥胖的流行病学四、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五、肥胖预防和治疗,图 人体组织的构成,储存脂(可变脂):以甘油三酯的形式主要储存在皮下和腹腔脂肪组织中,是体内存储能量的主要形式。固定脂(基本脂):指组成细胞膜结构的类脂,常温下以液态和半固态存在(女性比男性多59,乳房、盆腔和大腿),肥胖的定义,指人体脂肪的过度积聚与脂肪组织的过量扩增,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与其它组织失去正常比例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的一种状态。,肥胖的定义,脂肪细胞增多增生型幼年起病者、不易控制 BMI40 kg/m2 细胞体积增大肥大型 成年起病者、中心型体脂积

2、聚 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HBP等)两者同时存在增生肥大型,年龄性别分布成年型 多起病于2025岁 4045岁女性为多见男性“苹果型”脂肪分布在腰以上女性“梨型”脂肪分布在腰以下,肥胖的诊断,人体测量法(常用)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皮褶厚度等 物理诊断法:CT、MRI扫描等脐孔或第45腰椎间水平内脏脂肪面积正常110cm2肥胖 120cm2 化学测量法,肥胖的诊断,1、身高标准体重法肥胖度()实际体重身高标准体重 身高标准体重身高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身高100)0.9,100%,1、身高标准体重法:判断标准,肥胖的诊断,2、体质指数法体质指数(body mass i

3、ndex,BMI)BMI=体重(kg)/身高2(m2)BMI判定标准体型 欧洲 亚洲 中国体重过低 18.5 18.5 18.5正常范围 超重 25-29.9 23-29.9 24-27.9肥胖 30 30 28,肥胖的诊断,欧洲成人根据BMI进行体重分类,亚洲成人根据BMI进行体重分类,3、其它指标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欧美)男性94cm(2.82尺)女性80cm(2.4尺)腰臀比(WHR)男性1.0女性0.85,肥胖的诊断,中心型肥胖(腹型肥胖),亚洲成年人不同BMI和腰围的相关疾病发病危险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中国成年男女正常指标腰围 85cm(男)80cm

4、(女)WHR 0.9(男)0.85(女),中国成人不同BMI和腰围与相关疾病发病危险性,肥胖症的分类,根据发病的原因分类遗传性肥胖:家族倾向性继发性肥胖:病理性单纯性肥胖:占95%以上,一、肥胖的定义和诊断二、肥胖病因和发病机制三、肥胖的流行病学四、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五、肥胖预防和治疗,病因和发病机制,一、遗传至少24种以肥胖为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的遗传病瘦素(节俭基因)家族史:多基因遗传,肥胖的父母,其子女肥胖常见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单卵双胞胎发生肥胖的一致性高于双卵双胞胎,这种一致性在青春期以前约为70%,此后由于生活环

5、境的变化逐渐降低到30%,二、内分泌因素下丘脑性肥胖:肿瘤、手术、外伤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肿瘤、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胰岛素瘤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及绝经高胰岛素血症,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三、神经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常影响食欲抑制食欲:精神过度紧张、交感神经兴奋食欲亢进:交感神经兴奋、抑郁,四、饮食因素过量饮食:摄入量消耗量不良的进食习惯:暴饮暴食、吃零食高脂饮食:饱和脂肪酸进食次数:饮酒:长期非大量饮酒者,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摄入的能量过剩,在体内多余的能量则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脂肪组织,导致体内脂肪的增加。脂肪细胞储存和供能的两个特点:可

6、不断储存脂肪(无上限)脂肪不能给脑、神经细胞、血细胞提供能量,人体的热能消耗主要用于1、基础代谢(70)2、食物特殊动力作用3、体力活动,病因和发病机制,国内外调查研究发现,进餐26次/d的人(男女性)较少发生肥胖,进餐次数较少的人发生肥胖机会和程度高,每日进餐次数与肥胖,病因和发病机制,五、体力活动 运动不足不仅可导致能量消耗减少,还可引起体内代谢转为更容易贮存能量的状态。交通工具的发达、家务劳动电气化,体力劳动越来越少,这样每天平均消耗的能量逐渐减少,这与肥胖的发生不无关系。运动不足已经是引起现代人“发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肥胖的定义和诊断二、肥胖病因和发病机制三、肥胖的流行病学四

7、、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五、肥胖预防和治疗,地区分布 城市高于农村 北方高于南方 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2015“中国肥胖指数”发布,研究表明,中国的肥胖人群分布,由北向南呈逐步收紧趋势,北方胖子偏多,南方胖子较少。尤其东北地区,更是成为中国胖子的重灾区。,一、肥胖的定义和诊断二、肥胖病因和发病机制三、肥胖的流行病学四、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五、肥胖预防和

8、治疗,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肥胖患者可因体型而产生自卑感、焦虑、抑郁等身心问题 气急、关节痛、浮肿、肌肉酸痛等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病发病率、死亡率的增加,肥胖者发生肥胖相关疾病或症状的相对危险度,体重指数与年龄有关的死亡率,相对危险度,肥胖和相关疾病的死亡率,肥胖对健康的危害,1、心血管系统 冠心病、高血压 超重者和肥胖者HBP患病率为体重正常者4倍和10倍,肥胖对健康的危害,2、内分泌代谢系统胰岛素: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发病率是非肥胖者的10倍研究表明:轻微的体重减轻,就可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内分泌代谢系统性激素:雌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月经不调高血脂症:脂肪合成增加

9、,分解减少肝摄取FFA,血TG、LDL、HDL,肥胖对健康的危害,3、呼吸系统 脂肪堆积肺通气不良 CO2潴留(缺氧)呼吸短促、易感疲劳 呼吸困难睡眠呼吸暂停 肺源性高血压、肺心病、心衰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肥胖对健康的危害,4、消化系统食欲亢进,善饥多食,便秘腹胀肝脂肪变性、肿大慢性消化不良胆囊疾病:胆结石的患病率为非肥胖者的4倍,肥胖对健康的危害,5、其它骨关节疾病痛风:高尿酸血症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癌皮炎、皮肤真菌感染等,一、肥胖的定义和诊断二、肥胖病因和发病机制三、肥胖的流行病学四、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五、肥胖预防和治疗,肥胖的预防,对象

10、:一般人群:全人群 高危人群:家族史、体力活动少等 肥胖者 方法:健康教育、合理平衡膳食、体育锻炼,肥胖的治疗方法,饮食治疗 体育锻炼 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肥胖治疗目标,预防体重进一步增长对已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疾病的管理,饮食(营养)治疗,治疗的总原则 长期的控制能量的摄入和增加能量的消耗,能量摄入,能量消耗,肥胖症营养治疗原则,1、长期控制能量的摄入2、增加运动促进能量消耗3、持之以恒改变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4、控制体重,使体重达到或接近正常范围,肥胖治疗的目标,体重回复正常通常是不现实的,因此不一定以它作为减重策略的最终目标 而适当的减重确实有益健康,约原体重的515 体重减少阶

11、段一般为34个月,此后以保持体重的稳定为目标,肥胖治疗的长期目标,饮食治疗原则,1、合理控制总能量的摄入要求:供热量耗能量 成年轻度肥胖者:每日负能125250kcal,稳步减肥0.51kg/月 中度以上的肥胖者:每日负能5501100kcal,减肥0.11.0kg/周,饮食治疗原则,1、合理控制总能量的摄入注意:能量不可骤减,要循序渐进 与体力活动相结合 营养平衡一般认为:每日摄入能量比其所需能量少500600kcal可每周减轻体重0.51.0kg,饮食治疗,低热量饮食(low calorie diet,LCD)指每日能量摄入为8001200kcal或每公斤(kg)理想体重给予热量1020k

12、cal(4248kJ)极低热量饮食(VLDL)指每日能量摄入为200800kcal或每公斤(kg)理想体重给予热量10kcal(42kJ)或更低,基本原则,低能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含复杂碳水化合物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营养素均衡且能量摄入低于能量消耗多摄入低能量密度的食物,2、供能营养素比例适宜碳水化合物:5065 限制低分子糖摄入蛋白质:2030脂肪:1020 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饮食治疗原则,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限制能量,使体脂消耗和组织蛋白的丢失为维持氮平衡,须保证膳食足够优质蛋白蛋白质供给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0%30%蛋白质营养过度将会导致肝肾功能的损伤低能膳中蛋白质的供给

13、量不可过高,饮食治疗原则,限制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供能量以占5065为宜。以维持机体器官的能量代谢,防止酮症的发生,严格控制低分子糖类摄入 及晚餐后和睡前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少吃蔗糖、麦芽糖、糖果、蜜饯等:消化吸收快,空白能量易使机体对糖负荷增加,反馈性使胰岛素分泌增加,不利于减肥,严格控制脂肪脂肪能量密度高,易导致机体能量过多过多脂肪摄入易引起酮症为使膳食含能量较低,耐饥性较强,脂肪控制在总热量10%20%膳食胆固醇的供给量300mg/d为宜,3、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补充因控制饮食造成的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改善和促进代谢防止并发症4、餐次安排:3次或以上,饮食治疗原则,提倡戒酒酒不利于脂肪和

14、糖代谢酒可诱发体内糖原异生障碍,致酮体增多长期饮酒还会影响脂肪代谢,使血浆甘油三酯升高,诱发肝脂肪变性,预防为主预防比治疗有效:饮食控制 坚持运动防止肥胖可减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预防应从幼年开始,特别在5岁前,要重视青少年肥胖防治,儿童期肥胖症的严重合并症,心肌病变胰腺炎睡眠呼吸暂停颅内高压胆结石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体力活动量和时间的确定:根据减体重目标而定通常所需亏空的能量:50%由增加体力活动来消耗,50%由减少能量的摄入来解决,体力活动的方式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男性:4.87.0Kcal/min女性:3.35.1Kcal/min简易判断法:心率100120次/分,体力活动的注意事项,

15、增加体力活动量要循序渐进进行体力活动是要有准备和放松运动有心肺患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运动中出现胸痛、心跳异常、眩晕、气短等异常现象则立即停止运动,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利于减肥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 一日三餐,少肉多菜,少食多嚼,少吃零食,少酒多茶,停止夜食,少糖多醋,少车多步。,治疗的关键时刻,治疗刚开始时:效果明显 治疗持续:体重变化不明显 蛋白质合成,负氮平衡 脂肪组织 治疗取得明显效果时 继续坚持,不同水平BMI和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选择,肥胖干预程序,对肥胖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开始干预:行为调整、饮食治疗、体力活动,3-6个月,无明显体重减轻(27kg/m2,采取药物治疗,体重持续减轻(6kg

16、)继续饮食与运动疗法,再评估,若无体重减轻或BMI27kg/m2,重新考虑药物治疗、极低热量疗法、强化药物治疗,3-6个月,肥胖的药物治疗,食欲抑制剂(作用于中枢系统)芬特明、西布曲明等 副作用:成隐、停药后反弹 脂肪酶抑制剂 赛尼可(选择性胰脂肪酶抑制剂)副作用: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脂肪痢、烂便、恶臭其它:溴隐亭、瘦素、胰淀素等,减肥药物的禁忌症,儿童孕妇和乳母对减肥药物有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人。正在服用其他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病人。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病人,禁止用于减肥的药物,利尿剂、导泻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无效果。安非他命、右旋安非他命、甲状腺素 可致死亡。芬氟拉明、右旋芬氟拉明 心脏瓣膜肥大、致人死亡。,肥胖的手术治疗,适应症:严重肥胖(BMI35)且疗效不佳者 方式:吸脂、切脂、减少食物吸收(空肠回肠分流术、小胃手术、垂直结扎胃成型术),肥胖的手术治疗,治疗前后脂肪细胞的变化,治疗前,治疗后,控制肥胖“八字方针”少吃一口,多动一点,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