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堂实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198290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堂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堂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堂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堂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堂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堂实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堂实录一、导入:(学生齐读课文标题)【老师】同学们,课题下面有一行文字,你们知道是什么文字吗?【学生】东巴象形文字。【老师】你怎么知道是东巴象形文字?【学生】因为阿来在文中提到了东巴象形文字。【老师】那我现在考考你,下面这些字中哪个是一滴水的水呢?【学生1可能是第三个。【老师】为什么是第三个字呢?【学生1感觉像。【学生2第三个有点像浪花的样子。【老师】有点像波浪,有点像小水滴。二、新授课:【老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的体裁是一篇游记(板书“游记。请把体裁写在标题的旁边。游记一般是怎么写?【学生11游记一般写所至,所见,所感。(老师板书:所至,所见,所感)【老师】从这三个要点,你觉

2、得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2要有一定的顺序,比如说“移步换景【老师】解释一下什么叫“移步换景”?【学生2作者每到一个地方,就写一个景。【老师】把一路所见到的景象写下,就叫“移步换景阿来写下的这篇游记,选入我们教材,它特殊在什么地方?它与一般游记有什么不同?【学生】这篇游记是作者以“水”的视角来写的,一般游记都是从“人”的视角来写的。【老师】一般游记是从游客的视角来写,而阿来的游记是从“一滴水”的视角来写。阿来的这篇游记之所以能选入我们的教材,跟它的独特性是有关系的。它以“一滴水来写丽江,我们会发现有三个角度:一是游览的方式,游览的踪迹;第二,一滴水眼中所见的丽江;第三个是它以“一滴水”的视角来

3、写,那它是感受也会不一样,今天我们来研讨这篇游记,就是要看看阿来笔下这篇游记的丽江有哪些不一样。(一)不一样的“经过”【老师】我们首先来从游踪的角度看看,来分析本文中“一滴水”的游览踪迹有什么不同之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将“一滴水”游览的顺序,按次序画出,随后交流。(学生自主阅读,勾画语句,交流)【学生1我是一片雪花,落在玉龙雪ft顶,之后又结成冰,化成水,经过驿道、村庄、草甸。【学生2“我”汇入落水洞,经过几百年的沉睡,又从黑龙潭冒出来,顺着玉河,来到四方街。【学生3流入金沙江。【学生4】最终汇入大海。【老师】这样的游踪顺序和人的视角有什么区别?【学生11由水来写,历史更悠久,时间悠久。【学

4、生2以“水”的视角可以更自由,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老师】从空间角度来看:这滴水的游览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11起点在玉龙雪ft顶上,终点在大海。【学生2游览的景更多,空间起伏大,空间辽阔。【老师问】同学们,阿来写这个游记,用“一滴水”做主角来游览丽江,如果换一种方式,可不可以写“一片云经过丽江”【学生1丽江水比较多,所以用水来写更好。【老师】这是原因之一,但是我觉得用一朵云来写也很浪漫啊。【学生2一朵云是俯视角度,一滴水是仰视、平视的角度,涉及到的景物多。【老师】仰视和平视的角度,对景物描写更加细致。【学生3一滴水有一个空间顺序,前面有一个从高到低的顺序,前面写它是从玉龙雪ft顶上下来的;

5、而一朵云只是在高空去俯瞰丽江。而后面写平地起伏,水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从水的视角的话,可以把丽江写得特别全面,特别生动,特别优美。【老师】你可以做一个精彩的主持人了,你讲得很好。丽江如果选一个“形象大使”,我一定把你推荐给他们。【学生4这篇文章的作者不仅想写丽江的景美,更想表达的是将其置于长久的历史层面、历史文化角度的思考,从文化看,用一片云形容,云是俯视的角度,从一个层、一个面去看,是变迁的过程。但从水的角度看,水是微观细小的,置于历史的长河来看,把细小的东西放到大的层面,就形成了一个很明显的反差,而这种反差所带给我们的是深层的意识层面的思考,从人的视角写,人参与其中,正所谓“当局者迷,旁

6、观者清”,没有办法全面审视,而一片云只是从上空的观察,没有办法像水一样细致深入到生活的角落,一滴水更多的是深层次,全方位的文化的深思。【老师】这位同学不得了,可以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思考,阿来的良苦用心有知音了。这就是“一滴水”的奇妙之处。(二)不一样的“丽江”【老师问】我们研究了不一样的游踪,现在我们来研究不一样的丽江。从“一滴水”来写丽江,他笔下的丽江和一般游客眼中的丽江不一样在哪里呢?阿来说:“小资与艳遇概括不了真正的丽江。“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小资”,什么是“艳遇”?【学生U所谓的“小资”就是非常自由,而“艳遇”就是一个地方非常恢弘的一面。但是丽江是一种自然风光,所以作者说“

7、小资与艳遇概括不了真正的丽江。”作者把自己比作“一滴水”,能够更好更方便的描写丽江的自然美。【老师】同学,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有一颗善良的心。但是关于“小资”的理解不太准确,关于“艳遇”的理解完全错了。【学生2】“小资”就是现在年轻人很追捧一种,每天去体验生活,不考虑工作的繁忙,每天都追求一种精致的生活;“艳遇”就是去酒吧,想要寻找心中的另一半。很多人感受的丽江是“纸醉金迷”的样子,像大上海滩的状态。文中的丽江是古朴、自然的。【老师】很多人是为“艳遇而去丽江的是吧?(生笑)很多人在丽江追求一时的快感,而阿来笔下的丽江不是这样的。阿来笔下的丽江的丰富性、多样性表现在哪里?请圈点勾画,然后小组

8、交流。【老师】阿来笔下的丽江是怎样的?【学生1民风淳朴,兰花是淡雅的,风景秀丽【老师】从丽江人的品质来看是生活情趣高雅。【学生2东巴象形文字体现了作者的情趣优雅,生活丰富。【老师问】那么可以看出这里的丽江有什么特点,这里隐含的信息很丰富。【老师】东巴象形文字“水”字,古老的音乐,这一系列写的是什么?对,是文化丰富。【学生3东巴文化体现它历史悠久,经过代代相传,体现了民俗民风文化的传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的深厚。【学生41从第13段的描写中能看出,(课文原文)丽江就是一个特别让人心旷神怡、使人放松的地方。后半句就是通过客人和主人的交流可以看出这里的人对客人十分热情,客人和主人的相处也特别的和谐和

9、融洽。【老师】你读出了丽江当地人和外地游客的融洽关系是吧。【学生5我是这么认为的,作者笔下的丽江其实它更多的是一个词,就是纯净。比如说我们可以在这里,目光看到的玉龙雪ft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这里其实既有蓝天又有雪ft,本来就是我们生活中很难见到的物质,这是一个纯净。另外一个纯净呢,就是它这里的历史文化的纯净,或者说是生活情调上面它是一种悠闲和闲适。其实小资和艳遇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小资的情调还是艳遇的惊喜,它其实都是而丽江它没有被物质所污浊,丽江它仍然保持自己应有的纯净。它只需要种几朵花,然后它只需要去和朋友交谈,就可以获得最纯真最简单的快乐与幸福。所以我认为丽江最大的特点就是纯净,生活当中的纯

10、净和闲适。【老师】非常好,请坐。丽江的美,美在它景色的纯净,美在人心的纯净。那么,关于这样的纯净,我觉得是在这一篇游记当中,结尾的部分有一段写景的文字,大家能找到吗?【学生6“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来自远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课文原文)【老师】这一段话中,哪一句表现出了它的纯净?【学生7最后一句,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老师】纯净的心态,这滴水,最后流进果园和田野,这段当中,表现丽江纯净心态的语句,有没有找到的内容?【学生】

11、我找到的是15段的“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课文原文)我觉得这句话它是在描写夜晚的满天星光,是一个特别安静、特别祥和的气氛。满天星光是特别美的,就会让人感觉心里特别的闲适、特别的舒服。【老师】你说的满天星光,下面还有一个巧妙的比喻,怎么叫“硕大的银盘”呢?【学生】月亮它是特别的皎洁,有光的话有时候它是黄色有时候是白色的,用银盘我觉得特别的恰当。【老师】硕大的银盘,这就懂了,因为这个月亮不是我们太原的月亮,是哪里的,是丽江的月亮。这丽江的月亮它有银盘,天上的,地下的,天地的融为一体,所以带给我们

12、一种美的感受,带来了纯净的精神享受。好请坐。同学,阿来笔下的丽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啊,你来总结一下。【学生】阿来笔下的丽江民风淳朴,高尚的生活情趣、风景文化,并且有着融洽的关系和纯净的精神享受。【老师】这阿来笔下的丽江它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啊,就是刚才我们已经描述出来的。我们更多的人、世俗的人,所谓“网红”去丽江,是为了一场艳遇,为了物质的享受。而真正能够懂得丽江的人,能够领略丽江澄澈美的人,他是怀着一种纯净的心态来去。所以所见之景是纯净的,他的内心也是澄澈的。这就是阿来认为丽江不一样的地方。(三)不一样的“一滴水”【老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看啊,这篇文章的主角滴水。同学们,这一滴水呢,在游览丽江

13、的时候,在形态上有没有变化?同学来说说看。【学生11在一开始,它是一片雪,落在玉龙雪ft顶上。后来它醒来之后又发现自己变成了冰,它是组成玉龙雪ft的冰块。然后再之后它又融化成了“一滴水,流到ft下开始了它的旅程。【老师】开始了它丽江之旅是吧。从玉龙雪ft的一片雪,到冰川上的冰,然后融化成水。即使是水,它在流经的途中,也发生了变化。一开始是哪里的水?【学生2作为“一滴水”的形成,它一开始是黑龙潭里面的水。【老师】嗯,潭水。接着呢?(学生做标记)【学生2接着它又变成了河中的水,玉河中的水。然后到第十段,它又到水车里面了,变成车轮上的水。然后又回到玉河又变成河水了,玉河渐渐汇合变成中河里的水,又从中

14、河中的水变成浇花水。然后又落在兰花上就成了一滴水,最后又回到了壶中。主人在打水浇花时又回到了河中,成为了河水,然后最后又回到了江水,最后流向大海。【老师】从潭水变成河水,由河水最后汇入大江,江水最后变成海水,是吧?这就是一滴水的生命周期。刚才我们看的是“一滴水”外形的变化,其实一滴水的内心也在变化。你知道它从玉龙雪ft顶上,一直到最后汇入大海,它的内心情感变化历程。你来讲一讲好吧。【学生1这一滴水的情感变化就是:“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ft顶上。”(课文原文)感觉是轻松愉快的。【老师】轻松愉快的,接着呢?【学生2我觉得接下来就是,变成冰川以后好奇。【老师】好奇。来,你把句子读一下。【学

15、生2“我望见了ft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融化成了一滴水。”(课文原文)【老师问】你刚才说了,读出了好奇,我觉得除了好奇之外还有什么心情?【学生3根据第三段的第一句话,“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ft下。在高ft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课文原文)我是这两句话结合起来的,我认为它这次化成一滴水是一种兴奋、很激动的心情。【老师】是一种兴奋、激动、好奇对吧,用这种心情把这一句话再读一下。【学生3“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ft下。在高ft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

16、声喧哗。(课文原文)【老师】它带着一种激动、好奇。【学生4我觉得应该是它在玉龙雪ft上看见冰川的一滴水的比较。【老师问】这一段它是怎样的心情呀?【学生4就是它变成了玉龙雪ft千万年沉积冰川的一部分,它的心境也应该就随着与这些冰融合在一起。“我望见了ft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融化成了一滴水。”(课文原文)这样的心境然后再结合它现在冰的形态,然后就感受到了它现在纯净的心态。【老师】一种纯净的心态,一种淡然的心态对吧,很好,很有深度的。来,接着讲。【学生5然后是,“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课文原文),我觉得这是“一滴水”对四方街的一个

17、向往。【老师】那我们带着向往的心情把这句话读一下,要注意两个词“心愿”和“也要【学生5“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课文原文)【学生6我觉得它最后有一段话,这滴水变得特别的充满灵气。“这些人在自己所来的远处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课文原文)这里的前两句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些来自远方的人,他们原来的生活的地方,静寂的环境无法使他们平静下来。但来到丽江,他们尽情地释放自我,这里的环境使他们原本遭遇的一些痛苦平静下来,变得澄澈透明。我觉得这句话也是能明显地感觉出来作者感受到别的游客和自己,因为自己是“一滴水

18、”,充满灵气地在丽江。【老师】充满灵气的“一滴水”,同时把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纯净了是吧。旁边这位同学,你结合结尾看一看结尾这段话你读出了“一滴水怎样的心态的啊。【学生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课文原文)我觉得表达的是作者作为“一滴水”对大海的一种向往。【老师问】我觉得不单单是一种向往,还包含了什么?【学生2我觉得这滴水应该有一种,终于看到四方街,终于经过四方街,终于看到自己之前的愿望。【老师】满足了所有的愿望之后内心的欣喜、愉悦和满足。带着这种心情把这段话读一下。【学生2】“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

19、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课文原文)【老师】嗯,我在你声音中,读出了水的那一份满足。好同学们,我们一起看黑板,我把“一滴水”浏览的历程,简要地摘录了相关的文字呈现在这里,我想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通过他的朗读,我们来一起体会一下“一滴水”的情感历程好不好。【学生读】“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ft顶上。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课文原文)【老师】我采访你一下,你经历了丽江的这一次旅行,你的内心的情感是怎样的?【学生1】作为“一滴水”,我经历了这次游览丽江,我觉得体验到了丽江的民风,还有一些丽江的

20、自然风光。它是通过不管是从历史或者是人物、景物讲的话,首先我觉得内心肯定是一种轻松、满足的状态。【老师】来旁边的女生,你通过他朗读你听出了它怎样的心声呢?【学生2我通过他的朗读,在一开始的时候,它的心声是很轻快的,但是到了中间的途中领略到了丽江的一些历史,它的内心变得很激动。最后的时候,它游完了丽江之后,我体会到的是它的心中特别满足,然后有一种对丽江这个地方很欣赏,还有对丽江的风情还有这些文化都特别的满足。【老师问】同学,你读出的仅仅是“一滴水”这一次的丽江之旅,你还读出了这是一趟怎样的旅行呢?仅仅是游览吗?【学生11我觉得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旅行。因为刚开始这“一滴水”,它对它接下来的旅程是期

21、待的,然后中间的时候它是激动的,带着好奇的眼光来看它周边所经过的事物。然后到了后面,到它跃入江流奔向大海它是满足的,它是畅快的一种感觉。【学生2我觉得对于这“一滴水”来说,这是一种净化内心的旅行。因为它来到丽江,丽江是一个很纯净的地方,它都是以“一滴水的形式流遍丽江,它在观察在欣赏在游览丽江的人、丽江的景致,还有丽江的人文文化上,能感受到丽江的那种纯净。我觉得在它游览完丽江之后,这“一滴水”的内心会得到一定的净化。【老师】这是一次激动人心之旅,这是一次净化人心之旅,这是一次【学生3我可不可以说这是一次时代的旅行。全文看下来,作者一个角度是景,另一个角度是穿插在文中描写历史。像最开始,它写的就是

22、丽江最古老时候的古朴自然之美,然后是中间的人们为了开拓的坚毅勇敢之美,再到了后来丽江古老和时尚相融合的人心纯净之美。【老师】你这个很深刻啊,这一次是在说从古代和现代,从当下的丽江走向开阔的丽江。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把这一点话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一次旅程,不仅仅是一次激动人心之旅,也不仅仅是一次净化人心之旅,它更是一场时代之旅。【学生齐读PPT】“一滴水”的生命历程:“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ft顶上。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课文原文)【老师】同学们,这不一样的“一滴水”,岂止是“一滴水啊,它就是一个生命成长的历程,在它不一样的“一滴水”的背后,不一样的丽江的背后

23、,我们还有一个不一样的人,他就是作者阿来。(四)不一样的作者阿来【老师】阿来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呢,我准备从三个方面来谈。第一,他是42岁,如此年轻已经获得了鲁迅文学奖。第二,他是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他是一个藏族人,不仅仅获得鲁迅文学奖,还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是尘埃落定。那么第三个不一样在哪里呢,我和阿来有同样的经历,阿来做过小学老师、做过初中老师、做过高中老师,他教的科目是语文。我也是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只不过我今天在讲台上做一个语文老师,阿来已经成为我们中国乃至我们当今世界上的一个著名作家。最近出版社给他出了5本书,我们来看看这5本书的书目,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展示】阿来散文集:一滴

24、水经过丽江写水,大地的阶梯,写高ft,让岩石告诉我们写岩石,成都物候记写物候,人是出发点,也是目的地写人。【学生U我觉得这5本书的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比较贴近自然的,至少前4篇都是和大自然有关的。【老师】还有没有其他发现呢?这个是一个表象。【学生2我觉得这5本书的题目,每本书的意义都特别的新颖,题目可以在还没有看内容的情况下就给人较深入的思考,而且能激发出读者阅读这本书的兴趣。【老师】能不能找到一个点,我要大家从一个点来想,有没有人解说一下?【学生31第一本书他是从水的角度,第二本书是从大地的角度。【老师】大地的阶梯,是指高ft,好的。【学生3】第三个他选的点是岩石,第四本书物候,第五本书

25、是人。【老师问】同学们啊,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散文一一滴水经过丽江,它这当中也有一个人,我们来找一下人在哪里?【学生1】“一滴水”也是一个人,它以人的视角和眼光来欣赏丽江的美。【学生2丽江的纯净吸引了无数的人来到这里,“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如果这里的人,仅从表面上来说的话,丽江它纯净的美景吸引了很多的游客。但是另外我个人认为这些人也象征了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思想,就是不同的文化风俗在丽江融合在一起,他们怎么在一起找到共同点。所以说丽江能够让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情怀所融合到一起,这是一种魔力。所以这也是作者想写的包括自己心中最美的自然风光和真正的幸福。【老师】很好,其实也给你做一个补充。你刚才讲了两个点,共同的一个点就是纯净,接下来的共同点就是丽江的人在哪里。他写了当今的丽江,写了丽江的游客,写了全世界来的游客,让丽江有了包容心,写了开放的丽江、包容的丽江。人,是出发点,也是目的地。在丽江荡涤了我们的心灵,也提升了我们人生的境界,不仅是我们中国的,更有世界的在这里汇聚,让我们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丽江。让我们一起把五本书的名字一起读一遍作为本节课的结束。三、结课:【老师】请大家齐读五本书的名字。【学生】齐读五本书名。【老师】同学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