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619872 上传时间:2021-05-1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Dont think about creating the sea, you must first start with small rivers.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1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呓y语 hu声 中间jin力拉崩倒之声曳y屋许h许声 几j欲先走 点拨:注意多音宇“几”的读音。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正赶上。 (2)施八尺屏障 施:设置,安放。(3)少顷:一会儿。 (4)既而:不久,紧接着。(5)妇抚儿乳 抚:抚摸,安慰。乳:喂奶。 (6)众妙毕备 毕:全、都。(7)未几:不久。 (8)意少舒

2、少:稍微。 舒:伸展、松弛。(9)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 (10)虽人有百手 虽:即使。(11)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12)奋袖出臂 奋:畅起、举起。(13)两股战战 股:大腿。 (14)几欲先走 几:几乎。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满坐寂然 坐通座二、重点句子1.用原文填空。(1)凡所应用,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只听见围帐里醒木一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大声喧哗的人。

3、点拨:重点理解“但”“坐”等词语。(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全场客人没有不伸长脖子,凝神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点拨:重点理解“绝”等词语。(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挽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发抖,几乎要抢先逃走。 点拨:重点理解“奋”“股”“战战”“几”等词语。(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应有尽有。(点拨:这句话形容声音之杂。)三、文学(文体)常识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人。 词语解释:P140 2、4、8、9;P141 1、6、10、17;P142

4、 1、3、5、6、7、8、9、10、11 通假字:“坐”通“座” 词类活用:宴(举行宴会)、妇抚儿乳(喂奶)、名(说出) 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213 五至九1.侧面描写(第2-4段最后一句)、正面描写(第2-4段 其余部分)2.P143 课后练习二、三、四(答案见三点一测P215 十三)3.时间线索:少顷既而当是时未几忽俄而忽然第21课伟大的悲剧 人物传记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拽zhui 战栗l 毛骨悚sng然履l行 怏yng快不乐 吞噬sh羸li弱 告罄qng2.解释下列词语。(1)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2)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3)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

5、条理。(4)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3.用恰当词语填空。(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是奥地利(国名)作家茨威格(人名)。词语积累:P155 注释1;P156 注释1;P157注释1;P158注释1-2;P159 注释1;P161注释1、21.以

6、时间为线索展开记叙:9个时间点(人、地、事)2.重点语句理解:P163 练习二(答案详见三点一测P240 十)、三点一测P239 八3.中心句(主旨句):P163 第16段,起点题作用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砭bin骨 崎q岖q 窒zh息2.解释下列词语。(1)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2)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3.用恰当词语填空。(1)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2)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从北路攀上世界峰

7、的创举。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登上地球之巅节选自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作者是中国新闻工作者(称谓)郭超人(人名),前任新华社社长。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2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基石。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小说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女作家。“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一方面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有两条线索:主线是

8、爸爸爱花,副线是毕业典礼。3、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的童话作品另外还有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160多篇。*中的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和追求。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史称“俄罗斯之父”,他的诗歌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未选择的路作者是弗罗斯特,美国诗人。他常被称为是“交替性诗人”。诗作有白桦树、修墙等。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

9、一”。所谓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他们的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所以也称“唐宋散文八大家”,其*不但震撼唐宋文坛,而且是后世散文的楷模,彪炳于文学之林。6、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词作者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作品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等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7、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小弗郎士、韩麦耳先生的形象,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标题最后一课指最后一堂法语课,不

10、仅指出了*的主要内容,而且蕴含着悲怆的气氛和悲愤的情绪,体现了*的中心意思。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成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作者是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的丰碑”。标题的含义是: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改变艰难的国运,要以雄健的精神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用了一系列的比喻: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的顺利发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

11、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流滚滚,一泻千里”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9、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题目的含义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10、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诗歌塑造了木兰深明大义、不贪图功名利禄的品质和爱国精神。“乐府”是汉魏六朝文学出现的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壁,简称“乐府双壁”。11、邓嫁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

12、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2、闻一多是我国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13、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九部,另有歌剧、戏剧、钢琴协奏曲等。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福楼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屠格涅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前夜、父与子等。都德是法国作家,我们曾学过分创作的小说最后一课。左拉是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歌德是德国作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15

13、孙权劝学选取自北宋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的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16、社戏一文选自鲁迅全集,作者是鲁迅。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17、安塞腰鼓一文的作者是刘成章,陕西延安人。他的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18、竹影选自丰子恺文集(艺术卷)。作者丰子恺,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人,现代画家、散文家。文中提到的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清末民初书画篆刻家。赵子昂,湖州人,元朝初期书画家。19、观舞记选

14、自冰心全集,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我国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除散文、小说、儿童作品外,好也曾创作过一些无标题自由体小诗,后来收在繁星和春水两本诗集中。20、-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人。虞初新志是清朝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21、伟大的悲剧一文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这篇*选自人类群星闪耀时。22、在沙漠中心的作者是埃克絮佩里,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夜航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给一个人质的信、小王子。他也是法国最早的一代飞行员之一。在二战时期的一次飞行任务中,他驾驶飞机飞上湛蓝的天空,就此失踪,再也没有回来。*记叙了

15、“我”在沙漠中由“痛苦、绝望”到“平静、乐观”的心理过程,通过对沙漠奇景的描绘和“我”内心的独白,表现了“我”战胜困难、走出沙漠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望。23、登上地球之巅一文节选自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作者郭超人,是我国的新闻工作者,曾担任过新华社社长。这篇*中写最后突出珠穆朗玛峰峰顶的四位登山队员会别是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藏族运动员贡布。24、真正的英雄一文是一篇演说词,演讲者是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这篇*是为了悼念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上遇难的七位英雄。25、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这部书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其中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

16、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传说中的共工氏,他那种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选自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26、猫的作者是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寓意深刻、感情真挚。27、斑羚飞渡一文选自和乌鸦做邻居,作者是沈石溪,原名沈一鸣。1980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了哲理内涵,风格独特。28、华南虎一诗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是“七月诗派”的重

17、要成员。“-”期间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的除华南虎以外,还有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等。29、马一文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作者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他的主要著作是用了30、狼节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文学家。“聊斋”,是他的书房,“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其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给予他极高的评价。31、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

18、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32、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这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33.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易、诗、书、礼、春秋。三、文言文导航(一)、伤仲永1.出处:选自临川先生文集2.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9、。3.内容理解: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4.字词句:A.字音:环谒ye泯min然称chen夫fuB.词义:.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贤于材人远矣:“材”通“才”,才能。.未尝识书具:“尝”同“曾”,曾经。.古今异义:.是: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自从”,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今为判断词。.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eg:或以钱币乞之;今义为或许。.文理:古义是文采和道理,eg: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今表示*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一词多义:.自:a.自己,eg:并自为其名;b.从,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闻:a.听说,eg:余闻之也久;b.名

20、声,eg:不能称前时之闻。.其:a.这,eg:其诗以养父母;b.他的,eg:稍稍宾客其父。.并:a.连词,并且,eg:并自为其名;b.副词,全,都,eg: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名:a.名词,名字,eg:并自为其名;b.动词,说出,eg:不能名其一处也。.宾客:a.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eg:稍稍宾客其父;b.名词,客人,eg: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就:a.动词,完成,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动词,从事,做,eg:蒙乃始就学。.然:a.代词,这样,eg:父利其然也;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eg:泯然众人矣。.于:a.介词,此,eg:贤于材人远也;b.介词,在,eg:与厅事之东北角。.为:a

21、.动词,作为,eg:其读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动词,成为,eg:卒之为众人。.夫:a.指示代词,那些,eg:今夫不受之天;b.名词,丈夫,eg:夫起大呼。.词语活用:.忽啼求之(啼,哭着,动词作状语。).父异焉(异,奇怪,形容词作动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父利其然(利,作动词。).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作状语;环谒,四处拜访。).重点词语翻译:.世隶耕(隶,属于。).不至:没有达到(要求)。.称前时之闻(称,相当。).通悟:通达聪慧。.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彼其:他。.泯然:完全。.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超过;材人,有

22、才能的人。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务农。.省略句:a.不使学。(即“不使之学”,省略宾语)不让方仲永学习。b.令作诗。(即“令其做诗”,省略宾语)我叫方仲永作诗。c.还自扬州。(省略主语“我”)(我)从扬州回乡。d.受之天。(“之”后省略“于”)先天得到的。.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的

23、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诗,他立即写成。.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叫他做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跟以前听说的相当了。.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之成为普通人就完了吗?(二)、木兰诗1.出处: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名歌中的一首叙事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后-人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的“双璧”,二者异曲

24、同工,互相辉映,对后代的文学艺术产生过不小的影响。2.字词句:A.字音:机杼zhu鞍鞯anjiang辔pei头鸣溅溅jian金柝tuo阿姊zi霍霍huo可汗kehan贴:军帖tie;贴tie黄花;字帖tieB.词义:.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粘贴。.出门看火伴:“火”通“伙”。.古今异义:.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一词多义:市:a.集市,eg:东市买鞍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

25、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买:a.买(东西),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词语活用:.“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重点词语翻译:.旦:早晨。.溅溅:流水声。.胡骑:胡人的战马。.强,有余。.不用:不愿做。.扶将:扶持。.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财物。C.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愿意为此去买鞍马。.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26、,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跨越关山岭(疾行)如飞。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射着铠甲。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壮士(转战)多年(凯旋而)归来。.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对着窗户,梳理着乌云般(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在前额)贴上花黄。3、木兰在买骏马和马具的时,为什么要分东南西北?难道是在一个地方买不齐?东西南北是排比铺陈的写法,为了渲染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4、文中两次写“不闻但闻”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用对比写出木兰在征途上思念亲人的细腻感情,同时与“鸣溅溅”“鸣啾啾”共同渲染出了征途中的悲凉气氛。5、木兰辞官回家运用了什么修辞

27、方法?表现了什么性格?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上次之多,她辞官表明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3春一、学生朗读全文,要求: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注意正音:巢cho应和h酝酿ynning晕yn第1节:迎接春天。(第一段)第2至7节:描绘春天。(第二段)第8至10节:歌颂春天。(第三段)二、讲读体会:1、第一段:迎春。(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

28、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2)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2、第二段:绘春。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1)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然”,是词尾,表示状态,样子的意思。(2)第2节。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山、水、太阳的脸。朗润:明朗,润泽。水涨zhng“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背诵第2节

29、。(3)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用得特别好?钻,写生命力。嫩,写质地。绿,写颜色。满是的,写范围。软绵绵,写姿态。“钻”,用得非常好,写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着春天,草从泥土里钻出来,盼望春天。草好,人欢乐。朗读、背诵。(4)第4节写什么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一派怎样的景象?树,花,蜜蜂,蝴蝶,野花。眨zh赶趟儿:争先奔赴目的地的意思。写花的争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结的果实。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个词?“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在其中;没有明写太阳,但太阳寓在其中。比喻用得

30、形象生动。细笔描绘了一幅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鲜艳,层次分明。朗读、背诵。(5)第5节写风,写鸟,写牧童的短笛。怎么写的呢?背诵僧人志南的诗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写风的“抚摸”,风的芬芳醒郁,鸟的呼朋引伴,短笛的嘹亮。鸟的清脆的声音,轻风流水的声音,牧童短笛嘹亮的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5)雨中的景色描绘得同样十分动人,先写雨的形态,再写雨中景色。找两个词把雨的形态讲出来。“细”和“密”。二个比喻形象生动。接着写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怎么写的呢?朗读第6节,开展想象。“绿得发

31、亮”“青得逼你的眼”,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淋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雨中景是静的,但静中又有动,笔笔紧扣春天。(7)第2到6节着重写景,第7节着重写人。寥寥几笔。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写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计”,计划。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计划,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工夫:时间。第7节,体会:寥寥几笔,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8)小结:这一部分绘春是全文的重点。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动绘静,语言非常生动。比如说,写草的生命力,用“钻”;写热烈的气氛,用“闹”:写小草的青,用“逼”。细致的描绘*于什么?细致的观察。观察以后还要怎样呢?表达出来。要仔细读

32、书,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形象生动了。3、第三段:颂春。(1)朗读8、9、10节。(2)在绘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手法呢?用比喻手法。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动人。春风一、文学常识:林斤澜:浙江温州人,作家,代表作有盆景、山里红,是不可多得的优美散文。二、课文分析:第五段是一个过渡段,把前后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与江南春天对比,北方的春风让人有意见。这一部分作者先摆出了人们对北方春风的三种意见短、风大、刮土。与之对比,江南的春天柔美令人陶醉。

33、第二部分:着重描述北方春风的特点。这是*的重点。1、北方的春风有哪些特点?与南方春风有什么不同?“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风来时的雄浑辽阔写北方春风的非凡气势。以“扑、漫、插、灌、呼啸”等准确而有表现力的动词,写北方春风强劲的力度。“呜呜、哄哄、撒拉撒拉、轰、嘎”等拟声词从听觉写北方春风的雄壮的声威。江南的春风更具柔性,北方的春风更多一份豪壮,更具阳刚之美,更能磨炼人们的意志。2、反复阅读课文,作者对北方春风是怎样的态度?酣畅淋漓的描绘,赞美北方春风的阳刚之美。3、找出文中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是哪一句?“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4、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赞美北国的春风是具有阳刚之

34、美的雄风。三、重点语句理解:1、“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中的“有名无实”是指什么?从下文的“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的语义可以得知,“有名无实”是指在北方看不到南方春天的美景。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写的是什么景象?江南的春天风景如画,生机勃勃。3、“轰”的一声,是哪里来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北国的春风强劲有力。四、写作特点:1、对比。江南春风与北国春风相对比。2、运用抑扬的手法。写江南的春天先扬后抑;写北国的春风先抑后扬。3、寓情于景。比较春风、春两篇散文的异同。1、春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柔婉之美,语言清新明丽;*描写的是北方春风的阳刚

35、之美,语言质朴刚健。2、都属写景抒情散文,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运用了对比和抑扬的手法。4、春的思路是:盼春、赏春、赞春。春风的思路是:从北方与江南春风的对比性议论和描绘入手,对北方的春风欲扬先抑;然后酣畅淋漓的描绘北方春风的阳刚之美;最后呼应前文,在对比中强化对北方春风的赞美。为你导航四季如歌,如歌四季;人生如歌,如歌人生。让我们投入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怀抱,去悉心感受春的勃发,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冷酸在魅力四射的四季中,获得大自然的精神,得到生活的启示,丰富自己的情感。欣赏本单元一篇篇美文,首先要欣赏其优美的语言,沉浸于字里行间,体味作者表达的不同情感,揣摩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

36、和技法。同时,还可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在对比赏析中品味不同的主观感受,领略独特的表达风格,从而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为你点津1.请简析春的结构特点。*共10段,大致可分3部分:盼春(第1段);绘春(第27段);赞春(第810段)。绘春是主体。第2段总写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接着,作者有条不紊对春天代表性景色进行描绘: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及老老小小的迎春图跃然纸上,把一幅江南水乡生机盎然的春天写得活灵活现。最后,作者用三个排比段和比喻句赞颂春天既是新鲜的,又是充满希望的。2.说说朱自清和林斤澜笔下春天的特色。朱自清笔下描绘的是江南的春天,它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春花争奇斗妍,春风轻拂宜人,春雨滋润万物。林斤澜笔下描绘的是北国的春天,它刚劲有力,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踢开千里冰封,惊醒冬眠生命。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资格考试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