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管理的五个过程.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00647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范化管理的五个过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规范化管理的五个过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规范化管理的五个过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规范化管理的五个过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规范化管理的五个过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范化管理的五个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范化管理的五个过程.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规范化管理的五个过程,肖 金 明2006-10-13,规范化管理示意图,规范化管理的五个过程,工作分析 岗位职责(规范化建设阶段)流程分析 工作流程(规范化建设阶段)过程控制(日常管理与服务)检查评价(日常管理与服务)持续改进(日常管理与服务),岗位职责之一 职责的由来,职责的由来 例:信息报道 的职责,组织使命,战备目标,部门职能,岗位职责,地税使命,形象更新,形象公关,信息报道,岗位职责之二部门职能分配是否合理(横向),是否有“三不管”?如税务系统中标杆数据由谁收集?是否有职能重叠?,培训中心,办公室,法规处,税政一处,征管处,监察室,后勤中心,人事处,信息中心,税政二处,税政三处,岗位职

2、责之三部门职能识别是否完整(纵向),有无全方位识别?如:后勤服务中心为实施消防管理职能,有无明确消防培训、应急预案等职能内容?有无从PDCA循环的角度识别完整?有无考虑异常与特殊状态下的职能?如在紧急情况下的公众公关职能。,岗位职责之四 职能性质是否明确,职能按性质分为:主管(归口管理)、分管、执行(承办)、参与、协助等。有无构筑跨部门职能实施体系,形成团队合力。,岗位职责之五 岗位设置是否合理,岗位设置原则为:因事设岗、按事分类、便于分工、分担合理。同时岗位应结合实际进行设置,岗数与实际人数相协调。通过岗位设置实现“以人为主体的分工”向“以职能为主体的岗责体系”的转变。,岗位职责之六 职责描

3、述是否具体,职责描述应覆盖岗位的主要职能,包括管理与执行的事项、参与和协助的主要事项等。职责描述用词(动词)有:指导、制定、分析、确认、监控等。领导的职责工作人员的职责,岗位职责之七 工作要求是否全面,应针对不同的职责设置相应的工作要求,从频次(时间)、内容等方面进行描述。工作要求是检查工作是否到位的标准。工作要求是日常工作的备忘录。,岗位职责之八 能力要求是否适宜,岗位的能力要求应突出岗位个性,如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应具有沟通能力。适才适所法则:将恰当的人放在最恰当的岗位上。能力要求是自我提升能力的方向。能力要求是打造“学习型机关”的基础。,岗位职责小结,通过对岗位职责的规范,明确“我”做什么?

4、为什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等通过对岗位职责的规范,实现:任务 使命应付 转变 务实被动 主动随意 规范职位说明书只是载体,工作流程之一 有无识别关键流程,流程:工作按时间顺序、空间展开。有无区分出关键流程、一般流程和辅助流程。关键流程:形成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流程,或对组织的最终输出贡献最大的一系列活动。(80/20法则),工作流程之二 关键流程是否得到了规范与设计,流程规范:针对具体的流程制定相应的管理和作业标准,使之运转规范化。针对关键流程进行流程分析、诊断和重新设计。流程设计:致力于使增值活动以最高效率方式开展,而非增值活动控制到最少。,工作流程之三 服务流程设计程序,服务需要 制定服务大纲

5、 设计服务流程 制定流程规范要满足的两个方面:制约因素:如法律法规、技术条件、财务约束等。目标:有效性、效率、适宜性。,工作流程之四服务需求模式对流程设计的要求,流动型需求。流程重复,要求程序流畅且高效。如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业务。间歇型需求。随时启用提供不同服务的流程,要求快速响应。如减免税审批、开办培训班等。偶然型需求。采用项目管理方式,强调过程的有效性。如主题活动、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流程之五流程重新设计的原则,始于服务对象的原则。深度理解与全面把握服务对象的需求,且始终围绕于该需求。整体服务的原则。即整合全系统的资源,以流程突破部门界限。服务重心前移原则。将服务对象需求尽可能地在前端予

6、以满足。以价值为导向的原则。关注内部运作效率和有效性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工作流程之六 始于服务对象的原则,流程始于服务对象需求,而非内部管理便利。因为内部传统思维方式和观念并未完全转变,一些原有的过时的管理假设与限制没有被打破。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很重视内部管理规则,而真正为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却被忽视了。,工作流程之七 以价值为导向的原则,蚁群效应:减少工作流程中的多余。它们工作很讲流程,但对流程的认识直接指向工作效率。控制可否改审批制为备案制?可否改前置审批为结果检查?能否将工作区分为日常与例外两种情形,用不同方式进行控制?,工作流程之八 流程是否最优,流程优化:在满足约束或限制条件的

7、前提下,设计流程,使流程的消耗最低、增值最大、流程运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高。流程优化的方法有:清除、简化、整合、自动化。,工作流程之九 E(Eliminate)清除的方法,清除:对地税系统现有流程内的非增值活动予以清除,合并同类活动。对关键流程进行思考:“这个环节为何要存在?”“它的存在直接或间接产生了怎样的结果?”“清除它可行吗?”。,工作流程之九 E(Eliminate)清除的方法,清除的对象:重复的活动。如发票领用资格的审定。反复的检验。跨部门的协调。如税源调查。,工作流程之十 S(Simplify)简化的方法,简化:在尽可能清除了非必要的非增值环节后,对剩下的活动仍需进一步简化。简化对

8、象:表格。或表格设计上就有许多重复的内容。程序。一个流程通常被割裂成多个环节,以让足够多的人来参与流程任务完成。沟通。简化沟通,避免沟通的复杂性。信息流。不流畅、低效。,工作流程之十一 I(Integrate)整合的方法,对分解的流程进行整合,以使流程顺畅、连贯、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需求。活动。赋权一个人完成一系列简单活动,将活动进行整合,从而可以减少活动转交的发错率和缩短工作处理时间,实现流程与流程之间的“单点接触”。团队。围绕某项工作组成团队,形成“责任团队”。这样使得信息和文件旅行距离最短,改善同一流程上工作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服务对象(流程的下游)。和纳税人的内部资信进行整合。,工作流程

9、之十二 A(Automate)自动化,对于流程的自动化,不是简单以自动化完成就可以了,事实上,许多流程,计算机的应用反而使得流程更加复杂和烦琐,因而是在对流程任务的清除、简化和整合基础上应用自动化。累与乏味的工作。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减少反复的数据采集,并降低单次采集的时间。数据的分析。通过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加强对信息的利用率。,工作流程之十三 E(Establish)填补,在实践中,不能只是象ESIA强调的那样做“减法”,地税系统还一定需要做“加法”,即“填补”增值的活动。,工作流程小结,流程管理应实现“职能为中心”向“流程为导向”的工作方式的转变。流程管理不是规则至上流程

10、管理不能以邻为壑,过程控制之一 过程控制定义,过程控制:确保工作按预设的程序、要求展开。过程控制的目的:过程稳定确保质量,过程控制之二 控制些什么,控制过程要素:,输出(结果),输入(要求),With what用什么,With Who由谁做,Where什么环境下,What result测评方法,人,工具,环境,测评,How如何做,方法,过程活动,With what做事的依据,法律法规,过程控制之三如何进行过程控制,P 策划:包括制定方针、目标、计划书、管理项目等;D 实施:即落实具体对策;C 检查:把握对策的效果;A 处置:总结成功的经验,形成标准化,以后就按标准进行。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

11、下一轮PDCA循环解决。,P,D,C,A,PDCA循环,工作检查之一 何为工作检查,工作检查实质上就是对各种大小流程的绩效进行的检查评价。流程绩效评价:流程输出持续稳定满足输入要求的程度,流程目标的实现情况。流程绩效目标:成本、效益、时限、工作内容的准确性、内外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等。工作追求是效果而不是结果。检查评价是管理信息的来源。,工作检查之二 检查评价方法,三检制:自查。个人或团队(部门)对自身工作成果的检查。互查。工作流程中下一环节对上一环节的检查。专项检查。以组织名义开展的各项检查,如执法检查等。检查方法:审核过程、评估绩效等。,持续改进之一持续改进不仅仅是个理念,持续改进定义:不断提

12、高实现目标的能力。持续改进意义:是组织存续的基础,是保持组织活力的保障。,持续改进之二实施改进的条件,1.突破权威暗示效应,开展全员改进。领导不会有错。如果发现领导有错,一定是我看错。如果我没有看错,一定是因为我的错,才害他犯错。如果是他的错,只要他不认错,那就是我的错。如果领导不认错,我还坚持他有错,那就是我的错。总之领导绝对不会有错,这句话绝对不会错。2.突破路径依赖,跳出现有工作习惯与思维定势。,持续改进之三 行政部门改进的典范:雷纳评审,选择评审对象。原则上政府各部都应评审。提出(质疑)问题。对自己长久习惯的工作和工作程序提出质疑。推动争论。鼓励不同意见,提倡争论,使不同意见充分展露。形成共识。评审员与被评审对象之间达成共识。实施改革。,持续改进之四 持续改进的方法:QC STORY,QC STORY就是用讲故事的方法展开工作改进,在日本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明确问题;现状把握;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实施对策;确认效果;标准化;处置。,规范化管理示意图,规范化建设之一 常态化管理,分工与职责相结合.工作与流程相结合.检查与标准相结合.行为与理念相结合.,规范化建设之二 动态化管理,文件的动态.要求的动态.思想的动态.规范是相对的,不规范是绝对的.,总结:规范化管理是什么?,是一种工作心态(主动、责任)是一种工作方式(PDCA)是一个持续改进的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