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专业非教师教育类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202757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专业非教师教育类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专业非教师教育类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专业非教师教育类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专业非教师教育类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专业非教师教育类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专业非教师教育类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专业非教师教育类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专业(非教师教育类)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609Y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利用以及进行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信息产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制造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科研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业及国民经济其它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试验、制造、研究、开发、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也可到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二、培养要求思想政治素质:(1)注重自身修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具有灵活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具有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3)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真诚奉献社会的意识;(4)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革,具有灵活的社会适应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6)具有勤于思考、不断探索新知识、勇于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专业素质:(1)掌握英语、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等基础知识;(2)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熟练应用基本数学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系统地掌握信息

3、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并了解本学科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4)掌握电路理论、信号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紧紧跟踪当今发展最迅速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以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最新技术。(5)系统掌握信息的处理、传输等相关专业知识,系统理解信息传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6)具有相关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一定的社会人文知识(7)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熟练阅读与专业有关的外文书刊和文献资料,有听、说、读、写、译的初步能力;(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

4、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1)具有信息工程的应用能力;(2)具有英语的书面及口头表达交际能力以及阅读相关科技文献的能力;(3)具有扎实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的能力;(4)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操作;(5)通晓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等方面的知识;(6)具有较强的网络分析能力。三、学制、毕业学分、授予学位学制:普通本科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学生一般应在四年内完成学业。学生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经申请批准可延长修业年限,最长不得超过六年。毕业学分:164学分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四、主干学科、相近专业主干学科:信息与

5、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五、课程设置及时间安排表一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时间分配表表二信息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表表三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公共基础课程一览表表四信息工程专业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简表表五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一览表表六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专业拓展课程一览表表七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育课程一览表表一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时间分配表二三四合计12345678课堂教学15171717171799118考试1.51.51.51.51.51.51.51.512实践教育入学教育(1)(1)国防教育军事训练22专业见习与实习(1)(1)(1

6、)(1)(1)88毕业论文(设计)(2)88专业调查时间2周,一般安排在寒暑假进行(2)社会实践(含社区服务)时间4周,一般安排在寒暑假进行(4)就业实践时间4周,一般安排在寒暑假进行(4)毕业教育(0(1)教育周数小计18.518.518.518.518.518.518.518.5148机动(含法定假日)1.51.51.51.51.51.51.51.512合计2020202020202020160表二信息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表课程类型学分数占总学分比例(%)各学期教学周数及周学时分配讲授学时实践学时总学时占总学时比例(%)151717四17五17六17七9八9公共基础3722.61

7、0119968168125.7通识教育63.71021023.9专专业基础4628.11415174270914785632.3业专业主干3823.291911458011969926.4课专业拓展1595446418113031111.7实践教育2213.4一合计16410024262627231710422533962649100表三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公共基础课程一览表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和周学时总学时讲授学时实践学时学分151717四17五17六17七9八9考查考试形势政策专题军事理论专题就业指导专题(1)(1)(1)(1)(1)(1)(1)(1)5151(74)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8、础225151(4)31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030(2)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5151(4)3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3102102(6)634大学英语4+(1)4+(1)4+(1)4+(1)264264(66)161-4体育222213213241-4合计10Il9968168137表四信息工程专业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简表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时学分播制考考S试人文社科类具体开设的课程,由教务处于每学期初公布。第二至第六学期开设1026考核类型依据课程特点确定。自然科学类第二至第六学期开设综合类第二至第六学期开设注:学生在每类中至少选修1学分课程,通识教育课

9、程须修满6学分。总学时由学分折算得出。表五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一览表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和周学时总学时讲授学时实践学时学分考核学期151717四17五17六17七9八9考查考试高等数学6415815891-2普通物理3+160451531计算机应用基础2+260303031电路基础3+16851173.52专v,线性代数2343422C程序设计3+285513442业基础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351513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3+16851173.53程离散数学3515133概率统计3515133数字逻辑3+16851173.53数据结构3+16851173.54专业英语

10、2343426合计1415174285670914746信号与系统4+18568174.54数字信号处理4686845组成原理3+16851173.54专通信原理4+185681755业自动控制原理3515135主高频电子线路2+15134172.55干单片机原理及应用3+16851173.55课光纤通讯3+16851173.56程信息论与编码3515136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16851173.56程控交换技术4363627合计91911469958011938表六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专业拓展课程一览表方向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和周学时总学时讲授学时实践学时学分考核学期151717四17五17六

11、17七9八9考查考试嵌入式方向JaVa程序设计2+268343435传感器技术2343424嵌入式系统概论2+151341736LinUX操作系统3+168511735嵌入式开发应用2+12718927嵌入式课程设计3272728合计2473327517110415通信与网络方向通信新技术2+268343436传感器技术2343424网页制作2+151341734JaVa程序设计2+268343435Web数据库技术升354272737INTERNET技术原理及应用2+23618181.58合计5446431118113015.5数字信号处理方向DSP实验2343425数字图像处理3+1685

12、11736MATLAB语言及应用2+268343436传感器技术2363624随机信号分析5454528语音信号处理5454528合计2281()2962118514注:学生必须选修完成一个方向的所有课程。表七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育课程一览表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和开课周数学分考核学期二三四五六七八考S考试国防教育军事训练22专业见习与实习(1)(1)(1)(1)(1)88毕业论文(设计)(2)88其他实践教学环节入学教育(1)毕业教育(1)4专业调杳社会实践就业实践(2)(4)(4)合计28822注:其他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专业调查、社会实践(含社区服务)、就业实践等。六

13、、专业课程简介课程编码:课程名称:高等数学课程简介:函数、数列极限、函数极限、函数的连续性、导数与微分、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极限与连续、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空间解析几何及向量代数二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重积分及其应用。第一类曲面积分、第二类曲线积分、曲面积分。数项级数、广义积分、募级数及展开式、傅立叶级数、微分方程。教材:11.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参考书:华东师大数学系.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课程编码:课程名称:电路基础课程简介:电路模型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定律、一阶电路、二阶电路,基本定理,稳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动态电路、耦

14、合电路的特性,三相交流电路的特点。相量分析法,网络函数,拉普拉斯变换,端口网络,非正弦电流电路,非线性电路等基本电路知识。教材:电路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参考书:1 .张永瑞杨林耀主编.电路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 .周围主编电路分析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课程编码:课程名称:C程序设计课程简介: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先行重要课程,它是一种教学语言,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后继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主要内容有:语言知识,包括程序结构、基本数据类型、表达式、控制结构及语句,过程、递归、构造型数据类型,动态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主要介绍结构化

15、程序设计技术,常用算法及程序的编制、调试和运行。教材: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参考书:1潭浩强主编.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2潭浩强主编.C程序设计试题汇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3田淑清编.C语言程序设计辅导与习题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年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简介:复变函数的内容包括复数与复变函数;解析函数;复变函数的积分;级数;留数;保角映射等复变函数的基础理论;积分变换的内容包括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定理,性质及运算等理论,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变换来化简函数,以达到

16、解决问题的目的。教材:西安交大高等数学教研室编.复变函数论(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参考书:1.金忆丹.复变函数与拉普拉斯变换.浙大出版社,1994年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研究各种器件的性能、电路及其应用的学科。通过对各种半导体及其电路的分析,阐述电子技术中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康华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参考书:1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万嘉若.电子线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课程编码:课程名称:离散数学课程简介:离散数学以离散

17、变量作为研究对象,它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的各个领域,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结构与布尔代数、函数论、图论等内容。教材:左孝凌等编著.离散数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参考书:1王元元.张桂芸编著.离散数学导论.(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2耿素云,屈婉玲编著.离散数学.(修订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3徐结磐编著.离散数学导论.(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数字逻辑课程简介: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数字逻辑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分析数字逻辑电路方面

18、的基本方法以及设计电路的能力。具体内容为:数制与编码、逻辑代数基础、集成电路及触发器、组合逻辑电路、同步时序电路、异步时序电路、集成化存储器电路等。教材:康华光.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年参考书:1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阎石.数字电子技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简介: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的核心课程之一,它研究一些特定问题及他们的有效解。包括线性表、栈和队列、串、数组和广义表,树和二叉树以及图等几种基本类型的结构,特别是要研究程序设计中经常遇到的两个问题一一查找和排序,注

19、重培养学生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能力。教材: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参考书:1张乃孝.算法与数据结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张乃孝.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辅导及习题详解.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课程编码: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课程简介:了解从不同角度(时域、频域与复频域)来分析信号和系统的思想,特别是频域分析思想,了解各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场合。理解信号在不同分析域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和基本性质,掌握LTl系统分析的时域法、频域法、复频域法、Z域法。教材:郑君里等编.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参考书:1张小虹.信号与

20、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2乐正友.信号与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简介:主要研究如何分析和处理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主要内容有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离散变换及其快速算法,数字滤波器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多采样率信号处理。教材:1程佩青.数字信号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参考书:口刘益成孙祥娥.数字信号处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32 丁玉美等.数字信号处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课程编码:课

21、程名称:组成原理课程简介:本课程以层次结构的观点并以信息加工、处理为主线,研究计算机结构及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各大部件的组成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及互连成整机技术;培养学生在硬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使用和维护方面的能力。教材: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1王爱英.计算机的组织与结构(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2张红光、张健民译.ComputerOrganization,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课程编码:课程名称:通信原理课程简介:掌握较广泛的现代通信理论和基本技术。课程的任务是以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以通信系统的

22、模型为主线,讲述现代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通信系统性能的分析方法,使学生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特别是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基本的分析、设计方法。教材:罗新民等.现代通信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1樊昌信等编著.通信原理(第5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年2曹志刚编著.现代通信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课程编码: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简介:以通信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射频通信电路的各模块的基本原理、设计特点以及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电路实现,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版.北

23、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1曾兴雯.高频电子线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高占祥.高频电子线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微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各种接口的原理与技术。内容以微处理机的结构、基本系统的组织与结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技术、输入/输出技术以及接口的原理及技术的应用为重点,为应用和开发微型计算机系统打下较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教材:戴梅萼,史嘉权.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参考书:1宁飞等.微机计算机原理及接口应用.山东大学

24、出版社,2002年2刘乐善等.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课程编码:课程名称: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简介:信息论在理论上指出了建立最佳编码、最佳调制和最佳接收方法的最佳系统的理论原则。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始终是通信工作所追求的目标。本课程包括狭义相对论和提高通信可靠性的差错控制编码理论。信息论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在通信系统设计中如何实现有效性和可靠性。教材:曹雪虹编著.信息论与编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1王育民编著.信息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2曲炜等编著.信息论基础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简介: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办公自动化、事务处理的媒体。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的概念、体系结构、拓扑结构、通信协议标准,并可以具体掌握几个典型的网络结构的工作原理。教材: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参考书:1美ASTanembaum.计算机网络(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2高传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