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前五则.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03615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则前五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论语十则前五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论语十则前五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论语十则前五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论语十则前五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前五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则前五则.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1998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巴黎宣言,论语十则,学习目标,1、了解论语及孔子。2、朗读背诵。3、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能够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4、学习文中所阐述的行为规范、学习态度等思想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提高道德行为修养。,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据孔子自述,他十五岁时就以学为志,学

2、习的内容非常广泛,到三十岁时,所学已颇有成就。曾周游列国,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地方,但终究未能如愿。他创办私学,开私人讲学之先河,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认清自己,勇于拼搏 06年满分作文,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以“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周游列国之后,终于没有成功,然而它却是很好的老师

3、,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此可见,只有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生命的意义才能实现。,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山东曲阜“三孔”,孔林:孔子墓地,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论语,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注: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朗读课文(前五则),自读要求: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圈点标注重点及疑

4、难字词。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试读课文,读准字音。,1、论()语 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4、三省()吾身 5、学而不思则罔()6、思而不学则殆()7、诲()女()知之乎8、是知()也,ln,yu,yn,xng,wng,di,hu,r,Zh,齐读课文,纠正节奏,1、子曰:学而 时习之,不亦 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 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3、子曰:“温故 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5、,5、子曰:“由,诲汝 知之乎!知之 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是 知也。”,/,/,/,/,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文言文翻译六字法,(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 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4).

6、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有 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 响语气,就可以删去。,(6).调,就是调整语序。,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有 朋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 子 乎?”(学而),时常的复习,先生,指孔子,yu,“悦”的古字,愉快,生气,发怒,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代指学习的内容,也、也是,人家不了解(你),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且时常去温习,(从中获得新体会)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有品德修养的人吗?,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人不知而不

7、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虚词“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顺接,指用“而”字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转接,指由“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转折的关系。,例:。,例:。,文言常识,古今字:说,“悦”的古字,愉快。固定句式:不亦乎?文言文中常见的反问句式,译为“不也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泛指多次,反省,自己,wi,忠心,尽心,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zng,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文言常识,名词做状语:吾日

8、三省吾身日,名词,译为“天”。在此译为“每天”,在句中做状语。,状语,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做,成为,得到新的体会,悟出新的道理,旧的知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却,表示转折,就,迷惑而无所得,精神疲惫而无所得,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惫而无所得。”,试试自己来翻译,文言常识,形容词做名词:温故而

9、知新故,本为形容词,译为过去的。如:故友,故居 在此用做名词,译为学过的知识。新,本为形容词,译为新的。在此用做名词,译为新的理解和体会。省略句:可 以(之)为 师 矣。可以 凭借(这一点)做 老师 了。通假字:罔-通“惘”,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子曰:“由,诲女知 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 也。”,教导,同“汝”,你,代词,指教诲的,内容,语气助词“吧”,是,这,通“智”,聪明,智慧,孔子说:“仲由(子路),教导你的内容明白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固定句式:.也。是 知 也。这 是聪明智慧。(也是固定句的标志,不译)通假字:诲女知乎 女,通“汝”

10、,译为 你。是知也 知,通“智”,译为 知慧。,探讨交流 整体感悟,1.本课属语录体散文,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速读课文,用“我认为 与求知态度(或学习方法或修身作人)有关”句式说话,如“我认为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2.“君子”指的是什么人?3.“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是指什么?4.论证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哪一句?,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修身做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治学修身的“三个境界

11、”:第一境界,是“学而时习之”,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这是学习的初级阶段。第二境界,是与志同道合者讲谈、研讨,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将学问进一步提高。因为“独学而无友,必孤陋而寡闻。”第三境界,是做一个“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达到前两个境界之后,还是没有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重用,既当不了官,也发不了财,然而也不怨恨,仍然安贫乐道,孜孜以求,那便是只有极少数“君子”才能达到的境界了。,牛刀小试,1.论语是一部 的书。2.孔子,名(),字(),我国伟大的()家()家。3.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日三省吾()()()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诲女知之乎()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第一则中谈学习方法及个人修养的句子分别是哪个句子?5.写出文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并将此句译成现代汉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丘,仲尼,思想,教育,复习,愉快,真诚,我,每天,反省,感到迷惑,精神疲惫而无所得,同“汝”,你,通“智”聪明,体验与反思,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分类式学习笔记,作家作品类:,成语类:,温故知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用于学习方法:,用于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难句翻译类:,人不知而不愠,用于修身做人:,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