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舞弊甄别与防范.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04686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3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表舞弊甄别与防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财务报表舞弊甄别与防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财务报表舞弊甄别与防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财务报表舞弊甄别与防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财务报表舞弊甄别与防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报表舞弊甄别与防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表舞弊甄别与防范.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财务报表舞弊甄别与防范,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黄京菁博士 副教授,探讨的内容,什么是财务报表舞弊?报表舞弊预警信号与不同类型舞弊案例分析反舞弊防线针对舞弊的反思,舞弊性财务报表的特点,目的是欺骗报表的使用者,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以谋求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手段多样且具有创新性高层管理人员往往参与其中,上下串通、内外勾结司空见惯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而无法依赖企业内部来消除通常以维护企业利益为幌子受到保护造成损害更大(舞弊金额、社会影响更大)审计风险明显加大,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加大,财务报表舞弊的效应,股票市场具有放大效应财务报表舞弊引发该股票市场价值的下降,后者降幅是舞弊额的500至1000倍。影响资本市场

2、的稳定,2002年10月,GAO报告:1997年1月到2002年6月因财务舞弊或不规范会计问题而重编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约占全部上市公司10%,且呈上升趋势。2002年舞弊给美国造成损失约6000亿美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国家会计学院2002年调查,69.85%人认为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不可信。,为什么会发生舞弊?,冰山理论,发现报表舞弊的思路,How?Who?Why?What?Where?When?,大胆怀疑,小心求证,WHY&WHO?,高管人员承认进行财务报表舞弊的最主要动机是:避免体现亏损或获取其他财务支持、为谋取内部交易利益或者吸引更多的资金而提高股票价格、掩盖公司资产被个人占用

3、、为了获得上市资格或者为了不被摘牌。有机会的人,尤其是高管人员,Where&When,舞弊线索的寻找和判定贯穿于整个报表分析过程;舞弊的预警信号:管理层面的预警信号关系层面的预警信号组织结构和行业层面的预警信号财务成果与经营层面的预警信号第99号审计准则和Albrecht教授,预警信号分类,审计过程中获知,易于获得,需要平时关注多管闲事,执着,内部信息沟通,敏感,外围管理层预警信息,高管人员有舞弊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不良记录高管团队或董事会频繁改组高管人员或董事会离职率居高不下高管人员的个人财富和企业的业绩和股价联系密切高管人员处于达到盈利预期或其他财务预测的压力高管人员对不切实际的财务目标做

4、出承诺高管人员的报酬以财务业绩为基础高管人员的决策受制于债务契约,且违规成本高昂高管人员过分热衷于维持或提升股票价格、税务筹划重大决策由少数关键人物左右,且常逾越决策程序高管层对倡导正直诚信的文化氛围缺乏兴趣高管层常向下属经营班子激进的财务目标或过于严厉的支出预算高管层过多介入专业性很强的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判断高管层频繁接受媒体采访且对沽名钓誉活动乐此不疲,外围关系面的预警信息,贷款或其他债务契约的限制对企业经营或财务决策构成重大问题银企关系异常高管层或董事会成员与主办银行高层过去关系密切频繁更换为之服务的金融机构或商业信用恶化缺乏正当商业理由,将主要银行帐户、子公司或经营业务设置在避税

5、天堂向金融机构借入高风险的贷款并以关键资产抵押经营模式缺乏独立性、原材料采购或产品销售主要通过关联企业进行经常变更为之服务的律师或法律顾问经常卷入诉讼官司企业高管层与股东、投资银行、证券分析师、证券监管机构、税务机构关系紧张企业高管层或董事会成员在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方面受到证券监管机构的处罚或批评市场有不利于公司的传言股票价格大幅度的波动公司裁员或大幅度的调整工资,外围组织层面的预警信息,组织机构过于复杂企业主要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地域广泛,且缺乏有效控制与沟通缺乏内部审计机构或内审不能发挥实质作用董事会成员主要由内部执行董事或灰色董事董事会的作用过于被动,受制于企业高管层未设立审计委员会或其成员

6、缺乏独立性或胜任能力企业信息系统薄弱或IT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所在行业处于成熟或衰退阶段行业竞争加剧,经营失败与日俱增企业所在行业技术进步迅猛,产品和技术具有很高的陈旧风险行业萧条时,企业经营业绩却一支独秀企业遭受巨额经营损失,面临破产、被敌意收购或其他严重后果所在行业对资产、负债、收入和成本的确认高度依赖主观的估计和判断,与客户交往中的预警信息,与事务所关系高度紧张或过于密切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时间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拒绝或故意阻挠正常审计工作的开展;故意拖延或拒绝提供材料;采取措施限制或阻止CPA接触某些人员或资料;某些相关人员拒绝回答或接触CPA;对某些重大问题有不同解释或摸棱两可;员

7、工透露存在管理舞弊的信息;管理当局对审计人员态度发生重大变化;对分析性程序结果与报表差异无法合理解释或解释不一致;回函异常;(如过高或过快),会计中的线索,财务状况或财务指标、经营业绩发生重大变化或异常调整重要的销售政策或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下降主营业务不突出,或非经常性收益所占比重较大,对盈利的主要贡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年为负值,或账面盈利,利润增长,但没有正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更,出现新的利润增长点收入、费用比例严重失调资金紧张,高度依赖持续不断的再融资来维持经营业绩与财务分析师的预测惊人接近,End,会计中的线索,对外报告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主要

8、建立在高度主观的估计和判断基础上对外报告的盈利能力以远高于竞争对手的速度迅速增长企业的主要成本费用率远低于其竞争对手财务报表附注晦涩难懂被CPA出具过非标报告企业经营业绩与其所处的行业地位不相称经营成功与否高度倚重产品或服务面临着市场竞争、技术进步、消费偏好或替代品的严峻挑战企业财务杠杆高企,处于违反债务契约的边缘对外报告的经营业绩和内部预算或计划总是保持高度一致因经营业绩不佳导致股票交易持续低迷,面临被交易所终止交易的风险,End,会计基础工作中的线索,会计基础工作未完成;账务处理混乱,如账表、账证之间不一致;部分会计凭证有涂改或伪造的痕迹;部分资产账实差异极大且无合理理由;期末存在严重影响

9、经营成果的调整分录;存在着非常复杂、不合常理的会计交易处理报表项目的余额或金额源于一笔或几笔重大交易,防范舞弊的防线,潜在的重大错误或舞弊,高管层的管理理念,内部审计,外部独立审计,Treadway委员会的观点,业务经营过程内部控制,有关舞弊的统计数据,大多数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行为都有高管人员的参与。83%的财务报表舞弊涉及到公司CEO和CFO。按照参与程度统计,CEO是最主要的财务报表舞弊者(72%),其次是CFO(43%)、主计长(21%)、其他副总人员(18%)、非执行董事(11%)、COO(7%)。,内部控制,控制环境管理理念与经营风格有效聘佣 清晰的组织结构有效内部审计,会计系统有效的

10、交易适当授权完整性恰当分类及时性正确估价准确汇总,控制活动和程序职责分工授权程序充分记录实物资产的记录与控制对执行过程的独立审核,内部控制的“致命伤”,控制执行存在摆设化:因执行人的疏忽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以及对控制指令的误解、执行人滥用职权而造成的人为失误。受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内部控制大多针对日常大量的经济业务。因串通舞弊而失效。控制设计存在滞后性:内部控制针对过去的交易而制定,无法准确的预测到未来。内部控制单项性:只是上对下的控制,其成效取决于最高管理层自身。舞弊者具有极大的创造性,来规避以有的控制。,2002年美国时代杂志风云人物,辛西娅库珀世界通讯科琳罗利 FBI莎郎沃特金斯安然

11、,吹哨者,安达信,世通的内部审计,听说问题,秘密查核,初步确证,,独立性!,职业界对揭示舞弊态度的变化,职业界与揭示舞弊,职业界关注:经济上不愿,技术上不能。理论界关注:真与假的争论会计本质的争论科学?艺术?,不做假帐,为什么会发生态度的变化,良心or利益!,SAS 99: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AICPA恢复公众信任,修补行业形象的重大举措,AICPA发布采纳SAS 99的决定2002.11中旬正式颁布取代SAS 82(1996)自2002年12月15日生效从SAS 16、SAS 53、SAS 82、SAS 99 Expectation Gap之争的重大让步:要求直面舞弊,行业生存or单

12、个事务所经营成本,美国注册舞弊检查师协会1996-2002已发现舞弊案件统计,研究样本中:雇员举报 26.3%偶然发现 18.8%匿名 6.2%经销商举报 5.1%内部审计 18.6%内部控制 15.4%外部审计 11.5%客户 8.6%其他 1.7%,56.4%,美国财务舞弊与报表粉饰症结探究,症结:盈利预测狗摇尾巴,还是尾巴摇狗症结:股票期权激励源泉,还是舞弊动因症结:独立董事明察秋毫,还是明哲保身症结:财务总监会计行家,还是理财高手?症结:管理咨询增值服务,还是误入歧途?症结:会计规则规则基础,还是原则导向?症结:独立审计高尚职业,还是唯利是图?,财务舞弊风暴触发的会计审计改革,改革: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强化官方(SEC)的权利,削弱民间(FASB)的作用改革:会计准则制定方式否定规则基础,肯定原则基础,探索目标导向改革: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支持费用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表外披露穷途末路改革: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公允价值大势所趋,强化监管势在必行改革:独立审计监管模式民间自律寿终正寝,独立监管方兴未艾改革6:事务所经营模式混业经营误入歧途,分业经营返璞归真,Impossible task,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成本与效益的限制审计主观判断失误可能性被审计单位的创造力,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