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05034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8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诸目标的统一与冲突,1、货币政策的内容(1)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为了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信用工具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和。(2)内容: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效果。,2、货币政策的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3、货币政策的目标之间的统一与冲突,(1)统一:经济增长是其它目标的物质基础,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稳定物价是经济增长的前提,国际收支平衡有助于各目标的实现。,(2)冲突(矛盾),1)矛盾一: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存在矛盾,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表现为菲利普斯曲线。2)

2、矛盾二: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实证表明,经济增长伴随物价上涨。,矛盾,3)矛盾三: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关系:经济增长快,进口越多,逆差加大,收支失衡。又会使部分进口产品需求加大,出口减少。4)矛盾四: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当其他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时,用外币表示的本国商品物价上升,出口下降,进口进一步增加,导致国际收支失衡。,二、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1、选择观点单一目标;双重目标;多重目标;,2、我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目标适当;2)货币供应量适度;3)货币结构要合理;4)金融以间接调控为主,注重预调和微调;,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宏观目标往往通过中间目标实现的。1、中间

3、目标的选择标准1)可测性;2)可控性;3)相关性;,2、中间目标的种类,1)利率;2)货币供应量;3)基础货币;,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能动性公开市场业务:目的改变准备金水平和基础货币保卫性公开市场业务:抵消其它因素变动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条件:要求证券市场发达。,2、法定准备金比率高低直接影响缴纳中央银行的数额及贷款规模。3、再贴现率主要内容:改变再贴现率;对贴现窗口进行管理。,二、其它货币政策工具,1、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进出口保证金制度。2、直接信用控制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

4、;,3、间接信用控制,道义劝告:对金融机构发出口头或书面劝告,影响金融机构放款数量和方向。窗口指导:中央银行根据市场、物价变动趋势,对商业银行贷款增减作出规定,要求商业银行执行。,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应,一、货币政策的传导1、传导的一般过程第一层: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贷款数量、利率)第二层:商业银行企业、居民(商业银行的行为影响企业、居民的投资,消费支出。),2、传导过程中的时滞,时滞:政策制定到实施获得的主要或全部效果所经历的时间称之为时滞。时滞分为:外部时滞;内部时滞;其中内部时滞又分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二、货币政策产生的效应理论,1、凯恩斯的传导理论货币供应利率投资支出总支

5、出2、货币学派的传导理论货币供应?总支出,三、新的货币传递机制,1、投资支出托宾的q理论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票价格而影响投资支出。q的定义:企业的市场价值资本的重置成本。q1市场价值高于重置成本,企业可以发行股票,投资增加,市场繁荣。q1市场价格低于重置成本,企业投资减少,市场萧条。,信贷观点中央银行在公开的市场上购买债券,增加了银行贷款供应量。非对称信息效应不对信息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如果企业净值增加,使得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变小,银行愿意贷款。,2、消费支出,利率对耐用消费品支出影响;财富效应;流动性效应;耐用消费品流动性较差,而净资产流动性较好。二者比例怎样,需要考虑个人是否有财务危机。,3、国际贸易,汇率下降,本币贬值,国内商品较国外商品便宜,进口减少,出口增加,总产出也增加。,四、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1.货币政策的时滞;2.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3.微观主体的预期抵消作用。说明:我国对货币政策的控制货币发行;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本章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