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第01章 绪论.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205107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第01章 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本科第01章 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本科第01章 绪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本科第01章 绪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本科第01章 绪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第01章 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第01章 绪论.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绪 论,教学要求,1、掌握 微生物的概念。2、理解 微生物的分类和分布。3、了解 微生物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医学微生物学的概念及发展史和医学微生物学今后的发展方向。,第一节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定义 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籍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特点 小、简、多、广、变、快,一、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分布广泛 海洋、土壤、空气以及人类、动物和植物的体表、腔道中。,电镜下头发上的细菌,高倍镜下针头上的细菌,一、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1.非细胞型微生物 无典型细胞结构,无酶,只能在活细胞内

2、生长增殖。核酸为DNA或RNA。病毒属之。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无核膜、核仁。细胞器不完善,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存在。细菌的种类繁多,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等。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真菌属此类。,填空题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共六类微生物。2.病毒必须在 内才能增殖,为 型微生物。选择题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个体微小;B.分布广泛;C.种类繁多;D.可无致病性;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2.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A.螺旋体;B.放线菌;C.病毒;D.细菌;E

3、.立克次体3.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A.螺旋体 B.放线菌;C.真菌;D.细菌;E.立克次体4.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体形小于1mm的生物;B.单细胞小生物;C.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D.体形小于1m的生物;E.以上均错误,自然界:C、N、S等元素的循环靠微生物的代谢。农业方面:微生物农药;工业方面:食品酿造、皮革、纺织、石油和化工医药卫生方面:抗生素和维生素的生产,基因工 程中基因重组5.环境保护方面:降解塑料,处理污水废气6.生命科学上:生命科学研究的明星7.人体中:微生物比人体细胞数目多10倍,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绝大多数有益,少数致病。,101岁高龄的炭疽菌受害

4、幸存者 杜樟林,皮 肤 炭 疽 病 患 者 的 手,红楼梦中林黛玉死于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病,金黄葡萄球菌能引起扁桃体炎,第二节 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第三节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医学微生物学是人类在探讨传染性疾病的病因、流行规律以及防治措施的过程中伴随微生物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并且为促进微生物学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医学微生物学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三个时期。,一、微生物学经验时

5、期,古人虽未观察到具体的微生物,但早已将微生物知识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疾病防治之中。制醋、酒、酱、沤粪积肥等 每种传染病由独特的活物所引起;传染病的传播有直接、间接和通过空气等数种途径;鼠疫的流行环节等 将水煮沸后饮用;病人的衣服蒸过再穿就不会感染到疾病 已康复者去护理天花病人,则不会再得天花。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一)微生物的发现 荷兰人列文虎克(A.van Leeuwenhoek)法国巴斯德(Louis Pasteur)德国郭霍(Robert Koch)俄国伊凡诺夫斯基(),列文虎克和他制造的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一、细菌的发现,揭开细菌奥秘,巴斯德,鹅颈烧

6、瓶实验,新鲜肉汤放几天变质了,大量细菌是怎样产生的?,自然发生论,细菌是由肉汤自然产生的,巴 斯 德,几天后,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细菌是由原来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揭开细菌奥秘,-生生论,Robert Koch,俄国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病毒,丹麦病理学家Christain Gram于1884年创立,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二)免疫学的兴起 英国琴纳:牛痘预防天花法国巴斯德:鸡霍乱、炭疽和狂犬病疫苗德国贝林格:被动免疫治疗白喉对免疫机制的认识: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澳大利亚伯耐特: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三)化学疗剂和抗生素的发明 艾利希:治

7、疗梅毒的砷凡纳明、新砷凡纳明 弗莱明:青霉素 瓦克斯曼:链霉素 随后,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等相继发现,治疗细菌感染。,三、现代微生物学时期,(一)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二)微生物全基因组的研究已取得进展(二)微生物学诊断技术有了快速发展(四)疫苗研制的高速发展,医学微生物学今后的发展方向,1.新现和再现病原微生物的研究2.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的研究3.建立规范化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和技术4.抗感染免疫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5.抗感染药物的研制与开发。,学习目的,1.主干学科,为学好其他基础、临床和预防医学打下基础;2.为诊断和消灭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知识和技能;3.为医学开展深入研究,尤其在人类遗传学免疫学疫苗的研制,抗病毒抗肿瘤药物研制等方面,微生物是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学习要求,1.温故知新,要联系运用生物遗传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2.包括细菌学总论,细菌各论,病毒学总论和病毒学各论共四个部分,在学习中要学会自己归纳总结,从对比联系中学习;3.医学微生物学是偏重于形态学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课程,要重视实验课的学习。,思考题,1.微生物的分类及原核细胞型与真核细胞型的区别?2.近年微生物学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医学微生物学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