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测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12686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团公司测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集团公司测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集团公司测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集团公司测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集团公司测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团公司测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团公司测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工作会议,2008年2月,集团公司测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汇报人:运华云,一、测井专业基本情况 二、“十五”以来测井技术的进展三、测井技术发展趋势及与国内外同行对比四、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五、对策、措施与建议,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工作会议,主 要 内 容,(一)人员与队伍现状 人员情况,一、测井专业基本情况,集团公司八家测井公司人员分布现状,职工总量 6389人,高级职称以上 481人,中级职称 1118人,初级职称 1188人。大专以上学历技术人员占 45%以上。,一、测井专业基本情况,(一)人员与队伍现状 队伍现状,中石化集团公司测井队伍现状,共有测井队伍 30

2、8个,裸眼井测井队 178个,生产测井队 43个,射孔队 87个。,(二)仪器装备现状 地面采集系统,一、测井专业基本情况,ECLIPS-5700(14套),EXCELL-2000(7套),SL-6000(8套),集团公司引进国外成像地面采集系统共30套,占裸眼井测井队比例18。,SL-3000型,数控测井设备仍是目前的主流装备,主要以SL-3000、SKD-3000、HH-2530为主,占测井装备总量80以上。,(二)仪器装备现状 成像主要下井仪器与解释软件,引进国外五种成像井下仪共 60支。自行研制的多极子声波、阵列感应和声成像等测井仪,已开始批量生产。常规仪器采用了国产仪器配套,仪器基本

3、已达到了同类引进仪器的技术指标,核磁共振,阵列感应,声成像,阵列声波,电成像,与成像配套的主要井下仪器统计,引进国外的解释软件,自主研发的解释软件,贝克休斯eXpress 4套斯伦贝谢Geoframe 8套哈里伯顿DPP 2套,Swaws(工作站版)33 套Geologist(微机版)45套Forward(微机版)20套,一、测井专业基本情况,(三)测井服务能力 1、测井技术系列基本配套,1、配套完善的裸眼井测井系列,2、固井水泥胶结评价测井技术系列,东部老区直井声幅与变密度固井测井针对深层天然气、碳酸盐岩、大斜度与水平井新一代扇区水泥胶结测井,针对粒间孔隙为主的碎屑岩储层针对裂缝性储层复杂岩

4、性剖面针对砂泥岩薄互层,3、生产井测井技术系列,注水井注入剖面测井开发老区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测井套损工程检测测井生产井产液剖面测井,储层评价与数据解释模块裂缝性储层缝洞定量分析模块中深层天然气解释模块低孔渗及低阻核磁共振解释模块,4、测井资料处理解释技术系列,一、测井专业基本情况,5、油气井射孔作业能力,两种传输方式,井筒负压条件下油管传输常压条件下电缆输送,针对作业对象的射孔配套技术,采用深穿透聚能射孔,低孔渗致密储层,大孔径、高孔密防砂射孔技术,浅层砂岩,水平井大斜度射孔,采用定向水平井射孔、非定向水平井射孔,射孔测试联作技术,一、测井专业基本情况,(三)测井服务能力 1、测井技术系列基本配

5、套,(三)测井服务能力 2、完成集团公司重大专项测井工程任务,(1)完成国内目前测井温度最高的井-胜科1井(232度),完钻井深:7026米2007年4月完井测井完成常规测井项目测量时井底最大温度232度,一、测井专业基本情况,(2)完成中国大陆科学探索井(CCSD-1)的测井工程,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亚洲地学研究第一深井完钻井深5102米全井段取心累计各类测井81井次 突破多项技术难题 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岩心精确归位 超高压变质岩评价方法,一、测井专业基本情况,(三)测井服务能力 2、完成集团公司重大专项测井工程任务,(3)完成国内测井深度最深的井塔深1井(7358米),塔深1井是一口超深井完钻

6、井深8408米胜利测井完成了7358米井深以上的测井任务。,一、测井专业基本情况,(三)测井服务能力 2、完成集团公司重大专项测井工程任务,(4)完成中石化测井海拔最高的井红参1井,红参1井是中石化战略选取重点参数井完钻井深 7008.8m。井口海拔高达 3500m。完成测井施工作业8次,取全取准了各项测井资料。在地层评价、储层参数计算、地质构造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测井专业基本情况,(三)测井服务能力 2、完成集团公司重大专项测井工程任务,(5)完成特超稠油蒸汽驱科学探索水平井射孔郑科平1井(水平井段497米),采用140枪/140深穿透弹,20孔/m,三次下井施工,水平井段长49

7、7m,创140枪弹深穿透水平井射孔国内纪录。,一、测井专业基本情况,(三)测井服务能力 2、完成集团公司重大专项测井工程任务,(四)生产经营情况 工作量,2007年测井与射孔工作量达到 28847井次,成像测井工作量达到 425项次。,集团公司各类测井、射孔总工作量统计,一、测井专业基本情况,集团公司各测井公司2007年经营产值,2007年产值18.87亿,在人员和队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2004年以来经营产值平均每年增加10%以上。,(四)生产经营情况 产值,一、测井专业基本情况,一、测井专业基本情况 二、“十五”以来测井技术的进展三、测井技术发展趋势及与国内外同行对比四、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

8、的问题 五、对策、措施与建议,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工作会议,主 要 内 容,二、“十五”以来的技术进展,(一)加快推广成像测井技术,复杂储层评价能力明显提高(二)低电阻油气层形成机理研究与分类识别评价技术进步明显(三)向石油工程领域拓展,应用效果明显(四)射孔工艺技术配套与技术进步成效显著(五)油藏动态监测有新的进展(六)成像测井装备研发取得重大进展(七)基础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取得七项进展,(1)川东北新区气藏,小于1米薄层溶孔型,巨厚非层状溶孔型(主力储层),高角度裂缝型,1、裂缝性储层有效评价技术取得很大进展,二、“十五”以来的技术进展,一是有效识别出主要孔隙类型,建立四种储层孔隙类型模

9、式。;二是确定储层的有效厚度;三是为储量计算提交可靠参数。,(2)塔河油田,二、“十五”以来的技术进展,1、裂缝性储层有效评价技术取得很大进展,(3)东北新区火成岩,二、“十五”以来的技术进展,1、裂缝性储层有效评价技术取得很大进展,2、中深层致密碎屑砂岩低孔渗、特低渗储层评价能力有显著提高,复杂砂砾岩有效储层划分,(1)、打破油干层传统的评价标准 突破砂砾岩孔隙度6出油关。,快速沉积的砂砾岩岩性复杂,纵向岩石砾序变化快,孔隙结构复杂,常规测井技术失去划分储层与非储层的能力。解决东部胜利油田车镇、东营凹陷两个北带中深层复杂砂砾岩有效储层划分。电成像、核磁共振测井技术与常规测井结合在多个方面提高

10、评价能力。,二、“十五”以来的技术进展,2、中深层致密碎屑砂岩低孔渗、特低渗储层评价能力有显著提高,(2)识别非储层,指导正确的完井决策方案。核磁孔隙度2,成像显示砾石为主,属非储层。一是不下套管 二是不作储层压裂改造,节省了投资,降低了勘探成本。,(3)东濮坳陷三叠系深层致密砂岩勘探获得突破 传统认识孔隙度小于6为干层,成像测井与取心发现裂缝发育,试油获得64吨高产油流,实现了新层析的突破。,二、“十五”以来的技术进展,2、中深层致密碎屑砂岩低孔渗、特低渗储层评价能力有显著提高,(3)实现了大邑须家河组深层气重大突破大邑须家河组基质孔隙度为2-3%,偶极横波进行了含气性检测、电成像裂缝分析,

11、具备产能条件,(4)滩坝薄油层评价成果显著岩心标定成像,成像标定微电极划分有效储层。解决了油干层的划分界限难题,解放了一批极薄油层,增加了近800万吨储量。,二、“十五”以来的技术进展,DY1井5000m深度以下获得天然气无阻流量51.6209104m3/d,(二)低电阻油气层形成机理研究与分类识别评价技术趋于完善,推广MDT技术,测压、流体取样快速验证低阻油层 针对中高渗储层,进行产能预测,机理研究,二、“十五”以来的技术进展,高矿化度水型与微孔隙发育,薄互层泥质附加导电型,低幅度构造,钻井液侵入型,四种类型,形成,宏观,微观,沉积体系,成藏动力,构造断裂,成岩作用,孔隙结构,粘土矿物,地层

12、水矿化度,钻井液侵入,多种评价方法,(三)向石油工程领域拓展,应用效果明显,钻井可钻性设计评价技术 压裂缝高预测技术 压裂效果评价技术,面向石油工程拓展三个领域的应用,二、“十五”以来的技术进展,(四)射孔工艺技术配套与技术进步成效显著,研制具有深穿透、大孔径的高效射孔器材。在射孔器与射孔弹本身结构进行创新改革,完成了102、108、127、140型系列双复射孔器。,地面打靶与传统的射孔器相比,穿深提高2030,射孔孔容提高30%。,二、“十五”以来的技术进展,(五)油藏动态监测有新的进展,1 建成生产测井三相流实验室,为测井方法研究和仪器标定提供了基础条件。,2 推广脉冲中子剩余油评价技术。

13、,3 引进电磁测量测量技术,研制推广超声波成像套损检测仪,提高套损检测能力。,二、“十五”以来的技术进展,(六)成像测井装备研发取得重大进展,SL6000C高精度高时效测井系统是在SL6000型高分辨率多任务测井系统的基础上经集成、配套和升级推出的新一代多功能测井快速平台,可提供油田勘探开发需求的,多种工程技术服务。达到了国内引进装备的先进水平。,具备七个主要功能和服务能力自行研制成像测井下井仪超高温高压测井仪器高时效测井组合仪器(LDT)套管井生产测井仪器随钻地质导向测井仪器现场测井资料实时处理解释,二、“十五”以来的技术进展,研发了两种LDT常规满贯组合测井仪,实现一次下井完成所有常规数据

14、采集(2025米,缩短三分之一)。,二、“十五”以来的技术进展,二、“十五”以来的技术进展,(七)基础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四大实验室三大刻度井群),1、高温高压实验室,2、射孔效能实验室,3、生产井动态模拟实验室,4、岩石物理实验室,二、“十五”以来的技术进展,(七)基础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四大实验室三大刻度井群),7、测井深度标定井,5、声电成像裂缝检测刻度井群,6、固井质量测井刻度井群,8、孤古8标准校验井,一、测井专业基本情况 二、“十五”以来测井技术的进展三、测井技术发展趋势及与国内外同行对比四、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五、对策、措施与建议,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工作会议,主 要 内

15、 容,(一)国外测井技术发展趋势,三、测井技术发展趋势及与国内外同行对比,成像测井系统已成为测井的主力技术装备,集成快速测井平台发展迅速,地面采集系统由电子线路控制向软件控制发展,井下仪器向阵列化和集成化发展,电缆测井项目逐渐向随钻测井方向发展,常规裸眼井测量项目向套管井中测量发展,测井资料评价从传统岩石物理向油藏勘探、开发全过程评价方向发展,(二)国内外测井行业市场经营发展趋势,三、测井技术发展趋势及与国内外同行对比,一是满足油公司多元化需要,向石油工程综合性服务发展,二是根据技术和市场经营战略的需求,向技术一体化发展,西方三大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形成:,技术研发仪器装备制造技术服务产品销售

16、一体化发展经营模式,国外发展模式,(二)国内外测井行业市场经营发展趋势,三、测井技术发展趋势及与国内外同行对比,国内发展模式,国内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公司内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经过持续改革与发展已经形成几种不同发展模式。,物探、钻井、测录井、测试等多个行业组建成一个综合性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中海油,海外发展战略,中油测井公司,整合区域资源,中油测井集团公司(CPL),强化综合配套,组建成综合的石油工程服务公司(大庆钻探集团公司),传统测井公司,本油田服务,中石油,(三)与中石油同行对比分析,三、测井技术发展趋势及与国内外同行对比,中石化与中石油测井队伍对比,两家队伍总量相比差距在一

17、倍以上,中石化生产动态监测测井队伍明显偏少,只相当于中石油的26。,测井队伍,中石油成像测井装备占裸眼测井队数量的 28.6%;中石化成像测井装备占裸眼测井队数量的 18%;中石油成像装备的配置数量是中石化的近 4倍;中石油四类成像测井仪是中石化的 7倍。,成像装备,中石化与中石油成像装备对比,三、测井技术发展趋势及与国内外同行对比,(三)与中石油同行对比分析,资料解释评价技术及其应用软件方法相对单一。针对成像测井配套的处理解释,还未形成系列配套的自我研发的主流产品,主要依靠引进国外的软件。,与国内外同行对比集团公司测井行业存在的差距,三、测井技术发展趋势及与国内外同行对比,主力数控测井装备是

18、国外公司20年前的技术。正在使用的主力数控装备,存在装备型号多、层次标准不齐,设备趋于老化,可靠性和数据采集能力不足。,引进的成像系统下井仪器数量不足。声电成像、核磁共振、偶极子声波和随钻测井仪受价格上涨过快,备件短缺,使仪器正常的维护保养受到限制,使成像测井服务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测井专业基本情况 二、“十五”以来测井技术的进展三、测井技术发展趋势及与国内外同行对比四、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五、对策、措施与建议,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工作会议,主 要 内 容,1、东部老区和新区勘探开发领域和目标,对成像测井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碳酸盐岩、火成岩、复杂砂砾岩、薄层、低孔渗致密砂

19、岩储层,(一)面临的形势 五个方面的需求,一是提高数据采集能力、二是提高数据采集精度;,四、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2、各种复杂储层对地层评价提出更高的的要求,发挥成像测井在储层评价中的优势,提高油气层识别能力,加强岩石物理基础实验研究(四性关系),提高解释的符合率,针对复杂储层特点,提出适应性的解释模型,3、深井超深井需要高温测井仪,配套大于200的常规高温测井仪器适用深层小于6英寸小井眼高温测井仪,四、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深层小井眼射孔器适应超深井的电缆与动力绞车系统,4、为提高采收率对生产动态监测测井需要新的测井方法,开发中后期:高含水特高含水期水淹层,提高分级解释技术水平生产油

20、水井:提高产出剖面与吸水剖面测井数据采集的精度套损井:提高套损井工程检测技术水平,5、复杂环境下钻井、储层改造需要测井技术的支持,准确评价岩石可钻性和地层孔隙压力、破裂压力等岩石物理参数,为钻井的快速平衡钻进、储层压裂改造方案设计提供技术支持。,(二)存在问题,3、适应超深井高温高压条件的测井仪器严重短缺 对于深层高温井取全、取准测井资料是制约地层评价的技术关键瓶颈问题。,四、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二)存在问题,四、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四、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二)存在问题,一、测井专业基本情况 二、“十五”以来测井技术的进展三、测井技术发展趋势及与国内外同行对比四、当前面临

21、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五、对策、措施与建议,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工作会议,主 要 内 容,(2)引进国外具有特色的先进测井技术,提升解决油气勘探开发关键问题的能力引进过套管电阻率、地层测试器、固井质量评价、脉冲中子能谱、套损检仪等。引进水平井生产测井动态监测仪和井下电子牵引器等装备。,(1)引进和更新成像测井装备 处理好引进技术和装备以自我开发的关系,通过消化、吸收先进的技术,促进和提升自我研发能力和装备水平。随着西部和川东北等新区勘探进程加快,及东部深层和复杂储层勘探发展的需求,成像测井装备需达到裸眼井测井队伍的30%左右。加快配套电成像、多极子阵列声波、核磁共振、阵列感应(侧向)等成像下井仪

22、器。,五、对策、措施与建议,(一)对 策 1、加强测井装备更新与配套,五、对策、措施与建议,(4)加快随钻测井装备的配套,满足复杂工程井和水平井快速增长的需要引进和加快自主研发LWD随钻测井仪,“十一五”后三年至少配备6套随钻测井仪。,(一)对 策 1、加强测井装备更新与配套,(5)配备深井电缆绞车,满足超深井钻探的需要“十一五”后三年计划配备10台大于7000米的深井绞车,五、对策、措施与建议,(一)对 策 1、加强测井装备更新与配套,提高装备的整体水平,(1)发展现代成像测井技术,提高数据的采集能力重点研究与SL6000配套的电成像、核磁共振等关键下井仪器,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的需求。,五、对

23、策、措施与建议,(一)对 策 2、明确八个技术发展方向,(2)发展测井解释技术,提高复杂油气藏的评价能力 一是研究成像测井资料在解决复杂储层评价与流体识别综合解释技术;二是研究针对老区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评价解释方法;三是研究服务于钻井、采油工程解释方法和软件;四是研究产能预测解释技术;五是研究完善特殊环境的固井质量评价方法。,五、对策、措施与建议,(一)对 策 2、明确八个技术发展方向,五、对策、措施与建议,(一)对 策 2、明确八个技术发展方向,(1)加快SL-6000成像测井系统的推广 更新数控测井装备,加快多极子阵列声波、阵列感应、固井成像等测井仪技术推广,形成生产能力。,五、对策、

24、措施与建议,(一)对 策 3、推广与完善五项技术,(3)推广过套管电阻率、地层测试器、电磁套损检测仪等技术,提升开发测井的能力和水平,五、对策、措施与建议,(4)加强老井复查与区块研究,挖掘老油区上产潜力,提高采收率。,(5)推广钻进式井壁取心技术,提高深部储层油气层解释的符合率,(一)对 策 3、推广与完善五项技术,1、组织装备现状调研,制定“十一五”后三年装备更新计划建议集团公司组织一次对系统内的测井装备与技术现状调研,提出集团公司明年及后三年测井装备更新改造计划。,2、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装备和技术水平,在适当引进先进的测井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由集团公司统一规划测井装备的研发工作,加大科研

25、资金的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的新型成套测井装备,提升中石化集团公司测井队伍的装备水平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3、规范测井资料采集系列,提高采集质量,制定针对不同探区、不同井别的测井技术系列要求和测井资料处理解释规范。,五、对策、措施与建议,(二)措施与建议,4、加强人员及队伍建设,扩大引进院校的应届毕业生适度引进技能操作人员,充实一线队伍加强系统内高层次人才培养及人才梯队建设,建议每两年组织一次系统内技术成果交流会及不定期组织新技术应用专题研讨会。建议集团公司每年组团参加国际专业学术交流会,了解和跟踪国外测井技术发展趋势。,5、加强技术交流,跟踪国内外测井技术发展趋势,五、对

26、策、措施与建议,(二)措施与建议,测井是石油工程的重要学科之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测井技术的发展,测井技术的发展也同时促进了石油勘探开发以及相关技术发展。实践证明,现代测井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对测井技术及其传统作用的固有概念,从内涵和外延大大丰富了对其现今作用和未来作用的认识。可以肯定:现代测井技术目前自身所隐含解决地质、油藏和工程的技术能力,如果得到应有的发挥,那么复杂油气藏勘探当前面临的地层评价主要难题,就能得到较好地解决。我们相信,有集团公司和各油田的大力支持,有广大测井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中石化集团测井技术水平将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测井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五、对策、措施与建议,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