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16192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PPT 页数:163 大小:16.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3页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3页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ppt(1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主讲人:王 炯电 话:02887123800邮 箱:,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火势蔓延快疏散很困难扑救难度大火险隐患多,火势蔓延快,各种管井、竖向通道是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建筑功能多,可燃物多,燃烧猛烈,容易蔓延;火灾案例:1.韩国汉城的22层“大然阁”旅馆,二层起火,通过楼梯和其它竖向管井迅速蔓延,烧了9小时,死亡160人,伤60人;2.2008年10月9日,哈尔滨经纬360大厦(双子 座,一至四层连体)发生大火。这座大厦中的一栋 楼的一面全部着火,另一栋一至四层也已着火。3.02年12月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步行街繁华地带的中 天大酒店浓烟和火苗从大楼13层

2、的西餐厅厨房窜出,且14至18层油烟管道井也在熊熊燃烧。,疏散很困难,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散时间长;人员多,人员集中;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快,增加疏散难度。火灾案例:1.2008年9月25日深圳龙岗舞王俱乐部特大火灾,人员多且集中,疏散通道狭窄,人被烟熏、拥挤、踩踏,致44人死亡,88人受伤;2.2008年10月5日下午,广西玉林市玛田俱乐部在 装修过程中不慎起火,致使正在施工的21名工作 人员被困火场。,下图为被困女子跳下路边货车逃生,上图为21名人员被困火场。,扑救难度大,建筑高达几十米,甚至超过二三百米;热辐射强,烟雾浓,烟火向上蔓延快;建筑室内外靠消火栓供水灭火难度大;建筑内部必须要有

3、可靠的消防电梯;外部扑救超过登高车能力则束手无策。火灾案例:1.2009年4月19日南京市山西路军人俱乐部内的 中环国际大厦发生大火,火从底部开始燃烧,一 直燃烧到大楼顶部,消防车无法进行扑救。2.2009年月9日晚央视新址园区附属文化中心工 地烟燃放烟花发生严重火灾,该火场情况极为复 杂,灭火求援行动非常困难。最后导致6名消防官 兵受伤,1名牺牲。,消防登高车在北京文华东方酒店南面情景,起火大楼为央视新建大楼北配楼,火险隐患多,综合性建筑功能复杂,可燃物多;使用单位多,管理不严,火险隐患多。火灾案例:2010年2月12日晚9时,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城 因烟花摊位爆燃引发多栋建筑着火的火灾事故,

4、3名消防员在救援被困群众时牺牲,10名群众受伤。连在一起的楼分别有宾馆、商业局及宿舍、劳保公 司商住楼及饮食公司商住楼,大楼最高为九层。功 能很多,可燃物多,疏散通道少,管理混乱,扑救 困难。,近几年火灾特点,2000年以前,统计数字表明,1981一1990年10年间,平均每年火灾死亡人数为2272.5人,直接经济损失3.6亿元;1991一2000年10年间,平均每年死亡人数为2456.4人,直接经济损失则达到11.6亿元。2000年一2007年间,平均每年死亡人数为2548.7人,直接经济损失则达到15.2亿元。统计数据表明:火灾次数逐年增多,火灾损失也有增大趋势,但死亡人数并未有降低趋势。

5、总的来说,消防形势严峻。,建筑防火的基本内容,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应立足自防自救,采取更加可靠的防火措施。(1)、建筑总平面布局和消防扑救 控制建筑规模和方位,如控制危险物品(可燃,易燃液体储罐,气体储罐,可燃材料堆场)的容积和设置方位,控制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物的容积和高度。控制建筑密度,控制建筑的安全间距。合理布置建筑的消防车道、消防扑救面和扑救场地、消防水源等,建筑防火的基本内容,(2)、建筑结构的耐火 控制和提高建筑耐火等级(尽量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促使建筑外壁不燃或难燃化;控制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控制建筑材料、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对建筑防火分隔构件上的贯穿口、空开口采取防

6、火封堵措施,以维持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建筑防火的基本内容,(3)、建筑内部平面布置 采用防火分隔构件划分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控制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发生火灾时尽量把火灾,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阻止火势和烟气蔓延扩大。设置建筑的疏散避难设施和外部灭火救援的进入通道设施,包括控制疏散总长度、选择疏散楼梯的形式、合理设计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的数量、分布和宽度,设置建筑内的避难场所等,为疏散创造有利条件,缩短逃生时间。设置消防电梯等专用通道。,建筑防火的基本内容,(3)、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 合理布置危险设施、人员密集场所和贵重物品在建筑中的位置,如对有较大火灾危险性或爆炸危险性的设

7、备和物品,不宜布置在建筑的地下部位,减少对结构的破坏以及便于扑救;人员密集场所,老弱病残弱质群体的活动场所,宜布置在首层,二,三层,便于逃生;对贵重设备,贵重物品等价值高的财产进行保护,尽量远离危险物品和设施场所,尽量分隔成一个独立的防护单元等。,建筑防火的基本内容,(4)、设置灭火设施和便于扑救及逃生的消防设施 设置建筑灭火器、室内外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设施、疏散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窗口阳台等部位的辅助疏散设施等。(5)、其他措施,如建筑物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电气设备和配电线路等的防火措施,以及提高工艺设备本质安

8、全方面的措施等。,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二、总平面布置三、防火分区四、安全疏散五、建筑构造六、防排烟七、灭火及电气,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1、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如何划分?相连如何解释?高层主体投影范围的下部楼层,不超2 4m高时,按裙房对待吗?裙房的概念: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附属建筑。,高层,高层,裙房,裙房,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的划分:是指高层建筑主体投影线以外部分建筑主体与裙房楼梯常分开商业功能方面主体建筑投影部分可能与裙房一样,但不能因此把主体建筑投影部分也当成裙房。(注意高规的表述),一、术语、名词

9、和建筑分类,2、建筑高度问题 结合合并后的新规范,建筑高度计算为:1)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2)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3)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4)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如果坡屋顶内有夹层应计算到最高夹层的楼面,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问题:山地、台地建筑中一面或两三面外墙全部或局部凌空,其他外墙面覆土

10、的空间怎么定义?-即算为第一层、半地下室还是地下室?建筑总高度、总层数如何计算?,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高度计算:1、从主入口标高层面确定。2、从消防车可到达标高层面确定)(通常的做法是按最低一面标高确定的。),台地、山地,台地、山地,台地、山地,台地、山地,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如果是住宅,只有一面作为疏散出口,可不按地下室对待,高度从最低处算起。,台地、山地,主入口,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台地、山地,如果是公共建筑,涉及到不止一个方向的疏散出口,则至少要作为半地下室或地下室来对待。,主入口,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坡地高层民用建筑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防火设计时对防火设计

11、高度的确定。防火设计高度确定之后,按照国家现行消防技术标准执行。同时本规范还对坡地建筑消防扑救场地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楼层作了明确的规定。防火分隔(楼板耐火极限、挑檐)、疏散独立且直通室外、消防扑救,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3.综合楼的定义?目前一座建筑的功能内容超过两种以上为普遍现象,如含车库、商铺(商场)、餐饮等,如何理解?如普通旅馆配套设施普遍含餐饮、商场、娱乐,为综合楼还是普通旅馆?原规范:通常是指两种及二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为综合楼。新规范:具有2种及2种以上使用功能的建筑。如果餐饮、商业面积超过一层面积的一半,则认为该层具有了一种功能用途。当住宅楼、办公楼地下室仅

12、设置了车库、自行车库时,该住宅楼、办公楼可不作为综合楼考虑。含娱乐应为综合楼;若餐饮、商业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应为综合楼。,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4.商业服务网点的概念?目前一座建筑底部的商业功能部分突出建筑主体很宽的现象很普遍,这种情况如何对待?居住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该用房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隔墙与居住部分及其他用房完全分隔,其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与居住部分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分别独立设置。,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超过商业服务网点的概念,应

13、为商住楼,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5.安全出口的概念原规范: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新规范: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供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是指封闭楼梯、防烟楼梯等;室内安全区域主要指符合规范规定的避难层、避难间、避难走道等区域,发生火灾时这些区域由于采取的相应防火分隔措施及防排烟措施,较为安全,可供人员暂时避险用,因此可以作为安全出口考虑,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6、开敞楼梯、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如何区别?至少有一面无建筑构配件或无门的楼梯为开敞楼梯;开敞楼梯分为内开敞楼梯和外开敞楼梯,内开敞楼梯安全度低,外开敞楼梯安全度相对

14、较高。周围都有建筑构配件或有门的楼梯就形成楼梯间;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为封闭楼梯间。,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7、如何定义“一栋建筑”?(1)多个建筑的相互连接关系紧密到什么程度范围可称为一栋建筑?(2)如通过平台或者通过一层、多层敞开连廊相互连接的多个建筑是否为一栋建筑?(3)多个建筑单元以一定角度拼接的建筑群体又如何确定?,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在建筑上应有规定。地基基础连在一起的建筑应视为一幢建筑;通过平台相互连接多个建筑整体视为一幢建筑;,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通过一层、多层敞开连廊相互连接的多个建筑在防火上要根据情况而定:1)连廊是只供人通行的开敞连

15、廊;2)达到防火间距的要求。这样的建筑可不视为一栋建筑,否则视为一栋建筑。,一、术语、名词 和建筑分类,具有功能房间的连体 应视为一栋建筑。,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多个建筑单元以一定角度拼接的建筑群体在防火要求上按一栋建筑考虑。,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超过商业服务网点的概念,应为商住楼,24,24,8、平台上由建筑高度超过24米(超过10层的住宅)和未超过24米的多个建筑相连组成的建筑群体,是否应全部理解为高层建筑,还是可以按具体情况分别独立区分为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大平台上有多幢塔楼,24,24,若基础结构或功能用途连在一起按高层建筑考虑,遇到上述情况可采

16、用性能化的方法来解决。位于大平台上的建筑,某些建筑为高层,某些高度属于多层范围的建筑(从平台层计)是否可按多层建筑设计?前提是消防车能上平台等措施,通 过性能化方法,按多层建筑考虑。新规范:当同一建筑物内设置有多 种使用功能场所时,不同使用功能场所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其他防火设计应根据本规范的相关规定确定。,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9.内庭院、天井和中庭如何区别?建筑上应该有定义的,一般建筑四周是围起来的。(1)通常天井的平面空间较小,很少有人员活动,可以进出车;(2)内院通常比天井大,人、车可以出入,有较大的活动空间;(3)中庭通常是在建筑内有跨越多层的一个空间,有环廊等。没有绝对的说法。

17、防火方面: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高层建筑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供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中庭要求有防火分区的划分,设置排烟系统,水灭火系统等。,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10.怎样理解住宅建筑中跃层的概念?跃层是否理解为单独一层?面积和层高在多少范围内的夹层理解为单独一层?在高层建筑中,跃层在实际建筑结构上是存在有一层。只是在使用功能上有所区别。目前建规中住宅顶部的跃层可以不计入层数内。但在高层住宅中,如11+1的情况,是否设消防电梯?建议要设,消防电梯只到11层。,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主体建筑结构楼层中增加的层,该层层高低于主体结构层层高。但夹层如果火灾危险性

18、与正常楼层一样,消防设计应该与其它的一样。新规范: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为多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为高层民用建筑。取消了层的概念。新规范:建筑高度超过32m的居住建筑 应设消防电梯。32m的居住建筑约12层高。,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11、住宅分类:连廊式、单元式、塔式如何定义?可以参照住宅设计规范 的定义。1、通廊式住宅:由共用楼梯、电梯通过内、外廊进入 各套住房的住宅。2、单元式住宅:两个或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每个单元都设有楼梯的住宅。3、塔式住宅:楼梯间与电梯间集中组合布置在建筑物的核心,且每户户门到楼梯间(或前室门)的距离不超过10m的住宅。,一、术语、

19、名词和建筑分类,单元式与塔式的区别:有两个以上拼接组合且高度相差不超过一层或4米的单元体才可称为单元式,而独个或无法相互连接的单元体为塔式;当多个塔式可拼接组合在一起,但结构不相连,地下室也不连通,有防火墙分隔,仍然按塔式处理;如果结构相连,地下室连通,每个拼接体不能再按塔式理解,应按单元式理解;如果每个并拼接体结构相连,地下室不连通,拼接体中间可加带墙垛的防火墙分隔。看起来整体似一幢单元式建筑,但可以按塔式住宅的防火要求进行设计。,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12、居住建筑如何定义?宿舍、公寓等为居住建筑,还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住宅建筑有所不同,居住建筑的范围大于住宅建筑。宿舍、公寓等为居住

20、建筑,但应属于公共类型的居住建筑,它的人员流动性和不稳定性远远大于住宅建筑。住宅是以居家的形式居住,住宅建筑的火灾危险性要比宿舍、公寓等的火灾危险性小,如在俄罗斯的中国留学生宿舍、哈尔滨某高校的学生宿舍发生火灾以及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火灾至四名跳楼身亡等。新规范:宿舍不作为公共建筑对待。宿舍建筑的安全出口和各房间疏散门的设置应有关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执行。宿舍、公寓的火灾危险性小于公共建筑,但大于住宅,喷淋和报警的设置可酌情对待。,一、术语、名词和建筑分类,13、若一个整体总高度超过24米的建筑,主体为一层高大空间,但内部局部设了数层夹层(如八层,超24 米),则该建筑套高规

21、,还是套建规?如果夹层仅仅是一些较窄的走道供维修使用,无其它用途,可以按建规要求设计;否则套高规。,课 间 休 息以后有问题可联系:电话:手机:电邮:,二、总平面布置,1、高规第目前大尺度的建筑越来越多,如建筑材料市场、大型超市、大型会展中心等,要求设置穿越建筑的消防车道实际设计难以实现,如何控制?条文:4.3.1 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l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如果满足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的要求就可以了(不是无限大);如果不能实现环形,且长度又长,如沿街长度超过15

22、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就要穿。,二、总平面布置,2、高层建筑的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是否可参照建规的规定部分连通?通常尽量不在防火墙上开门,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可选用:1)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该广场短边尺寸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m,净面积不小于169m2;广场内有直通地坪的疏散楼梯;2)防火隔间。防火隔间设发生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甲级防火门,防火门之间最近距离不小于4m;3)避难走道。可参照人防规范的相关规定。4)防烟楼梯间。,二、总平面布置,3、托儿所、幼儿园、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设置在高层建筑内。如何理解儿童活动场所?设在商业用房内的儿童活动场所是否要设独立的

23、出口?规范中所指的应该是幼儿园内的儿童用房和活动场所。幼儿园内只有少数的教师陪护。商业用房内的儿童活动场所,儿童玩耍时几乎都有各自家长陪护,相对安全。没有必要设独立的出口。,二、总平面布置,4、如何理解高规条与住宅建筑规范条?在实际工程中执行哪个?住规 条: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或至少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设一个车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是可行的,如一梯两户或楼梯出口面向车道一面。但如果楼梯出口背向车道一面且一梯多户,消防车就难以扑救背向车道一面的住户。因此,此时应执行高规。,消防车道,1户,2户,3户,4户,花园小道,二、总平面布置,5、消防车道转弯半径控制,上平

24、台的消防车道其宽度、坡度、高度控制,是否设缓坡?要根据当地消防车的情况来定,不同的建筑可能需要的消防车不同,转弯半径可根据建筑所需要上的消防车类型来确定。如有些可能要上大型登高车,有些可能上小型的行了。上平台的消防车要看是在什么部位开展作业,这也要根据消防车的类型来定,不同的消防车是有说明的。,二、总平面布置,6、尽端式消防车道的“尽端”概念?具体尺寸控制?高规条很明确: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就是说是袋形车道,从哪里进,还得从哪里出来。就得有一个倒车的场地。,二、总平面布置,二、总平面布置,7、居住小区由于环境景

25、观绿化的要求,宅间道宽度小于2.5m,形态自由,是否能满足消防车道的通行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通常宅间道宽度等于大于3米,道路两侧净空大于3.5米,道路形态不能过于曲折,可以理解为消防车道。,二、总平面布置,8、一层平面安全出口通向内庭院是否理解为安全疏散?短边长度超过24米的 内庭院即可。但只能作为临时安全区。内 庭院应有通往建筑外的通道,通道应为安全通道,包括有 挑檐,防止堕落物。,二、总平面布置,9、若多座高层或多层建筑位于一个高度为两、三层的大平台上,什么情况下消防车必须上至大平台,什么情况消防车可不必上至大平台?疏散到大平台是否可理解为已经满足了安全疏散?如果主体建筑靠平台的 边缘,且

26、有1/4落地面,消防车可以不上平台;,二、总平面布置,如果主体建筑在平台的中间,不能满足地面消防车的救援扑救,则消防车应上平台;,二、总平面布置,疏散到大平台只是时间短暂的、相对的第一安全区(亚安全区),最终应疏散到地面。,二、总平面布置,10、高规第对高层建筑的裙房尺度要求(如1/4边,裙房的高深尺寸)实际设计难以满足。可以做到。,二、总平面布置,二、总平面布置,二、总平面布置,新规范: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l/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度,不应布置进深大于4m的裙房。按新规范的要求,取消了对裙房高度的限制,更放宽了。,二、总平面布置,11、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 0m,

27、那么小于多少米呢?新规范:消防登高车操作场地可结合消防车道布置,宽度不应小于8m,场地靠建筑外墙一侧至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且不应大于15m;,二、总平面布置,12、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l/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度作为登高车操作场地,如果由多个不连续短边之和达到l/4周长可否?可以不连续。间距不宜超过40m。登高面内每层要有开口,窗口 净尺寸不小于0.801.0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0m。注意:登高面内的广告牌。(溆浦、沈阳万达广场火灾案例),登高面,登高面,1、广告牌内的缝隙形成抽风通道,导致火灾迅速蔓延;2、广告牌挡住了消防的扑救面。,1、广告牌内的缝隙是

28、烟气蔓延的通道;2、砸碎玻璃仍不能逃生。,二、总平面布置,13、采用庭院式手法设计的建筑,24米的内院就要求消防车进入较难实现。链接问题:建规的“内院”明确要求“封闭内院”,是否开敞内院不含在内,何为开敞内院?高规的“内院”是否应含封闭和开敞等两种内院类型?建筑上是如何理解“内院”和“封闭内院”?,二、总平面布置,其实不管是高规还是建规,要求消防车的进入是达到救援扑救的目的。那么不管是“开敞内院”和“封闭内院”,只要消防车能进去就行了,不要去追求“开敞内院”和“封闭内院”字面的理解。对于公建,可以结合实际 情况,消防车可以利用地 形,里外配合,实现登高 扑救的目的。,二、总平面布置,14、建筑

29、总长度计算?是否为建筑外围周边长度总计?消防车不能临靠的不规则外墙面是否要计算入总长度。建筑临街长度计算?L形的是两边长度加起来计算还是分别计算?建筑长度是按消防车行走的路程来计算。如图,二、总平面布置,对于U、L形建筑,建筑总长度分别把各边长加起来(消防车行走的实际长度)。当超过规定时,在适当位置设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二、总平面布置,15、目前医院等的液氧需要量大增加,3立方的储罐容量远远不够,如何控制?原规范规定:高层医院等的液氧储罐总容量不超过3.00m3时,储罐间可一面贴邻所属高层建筑外墙建造,但应采用防火墙隔开,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液氧储罐总容量可以放到不超过6.00m3,但应分

30、为不大于3.00m3的储罐分别设置,储罐之间应设置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或间距不小于30m。,二、总平面布置,16、住宅的消防间距是否要从阳台算起?是的。,二、总平面布置,由于雨蓬间距不够引起的火灾蔓延,火灾沿着雨蓬垂直方向蔓延的情况。,三、防火分区,三、防火分区,1、一群由外廊相连的商铺建筑,相互间由多层开敞连廊相连,若理解为一栋建筑,防火分区如何划分?前面讲过类似的建筑的属性,如果防火间距满足规范要求,可单独进行防火划分。,三、防火分区,2、中庭的防火分区处理:下面三种方法规范都允许,建议优先采用哪一种?1)、防火分区上下叠加,面积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2)、采用特级防火卷帘门将中庭部分封堵,

31、防火分区上下不叠加(封堵后应不影响疏散交通)。3)、与中庭相连的通道、房间均采用乙级防火门,设水电风的相关消防设施,上下面积叠加可超出一个防火分区。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主要目的要达到保证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三、防火分区,3、在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的场所,可采用防火卷帘作防火分区分隔,是否整个防火墙都可以用防火卷帘进行分隔?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的部位,设置的防火卷帘不宜超过防火墙长度的30%。对于商场、超市摆设货架的位置可以设防火墙,并不影响通透性。,三、防火分区,4、门、窗等与楼梯间门窗边缘的距离多少 比较合适?门、窗等与楼梯间门、窗最近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楼梯间是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通

32、道,不应因为相邻区域发生火灾而受到影响,包括通过孔洞、门窗等途径传播火焰、烟气。,三、防火分区,5、窗槛墙不足时,12m范围内的外窗设置固定防火玻 璃可以吗?可以,三、防火分区,6、窗间墙的以下几种设计是否可行?参考图示0 5 sJ 8 0 7 第6一】1页住建规,是可行的(J为1.2或2.0),三、防火分区,7、高层建筑中有商业和住宅部分,商业营业厅与住宅是否可分别进行防火设计?高层建筑中住宅部分的疏散楼梯在互相独立设置的前提下可分别进行防火设计。新规范中提到的不开设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不燃烧体楼板和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实体隔墙完全分隔,要求偏低。,三、防火分区,8、在疏散

33、走道上设防火 卷帘,同时还要求设防火 门,很难实现。既不美观 也不方便,如何处理?(如图),地下商业街情况,三、防火分区,平常状态,火灾状态,课 间 休 息以后有问题可联系:电话:手机:电邮:,四、安全疏散,四、安全疏散,1、高规第条,若两个单元住宅总高有高差,通过室外楼梯将不同标高的屋面连通是否可行?高差一层或4米内可以,但竖向爬梯不行。,2、两个安全出口的理解:(1)通过一扇门进入一个前室后再分别进入剪刀楼梯,可否?,有些消防局:住宅可以,公建不行。补充:如果视楼梯间前室为安全出口,进入一个前室,实际上只是进入一个安全出口,这种形式不好。,四、安全疏散,(2)可分别通过两扇门进入同一个前室

34、后再分别进入剪刀楼梯,可否?不提昌。,四、安全疏散,(3)穿越一个前室进入另一个前室方可进入疏散楼梯间,可否?不符合 规范要求,四、安全疏散,正确的设计是:,塔式住宅确实有困难只能设置一个前室,与消防电梯合用时其前室建筑面积不小于12.00、短边尺寸不小于2.40m。,四、安全疏散,四、安全疏散,3、在建筑内不计入安全疏散数量、距离、宽度的楼梯:如观赏楼梯、中庭的旋转楼梯、门厅要求气派敞开的大楼梯、商场等公建内平时引导主要人流交通应敞开的楼梯(有时与扶梯结合布置)、连接层间局部功能空间的服务楼梯等等,是否需按封闭楼梯间甚至防烟楼梯间要求?不需,按建规5.3理解,四、安全疏散,4、疏散门的宽度确

35、定原则:公共建筑人数如何计算?如办公、商场、展览厅等?商场类型不同,人员密度差距较大(如超市、百货、家具城、建材市场、书店、服装)又如何计算?商场可以采用商规或建规计算人数。办公、展览厅等由建设单位提供数据;对于家具城、建材市场,人数计算可在商规或建规基础上减半。,四、安全疏散,高层建筑商业场所调研情况:,普通商店的人员密度(人/)下表,部分专业商店的人员密度(人/)下表,商店的疏散人数按每层的建筑面积乘以人员密度计算。,四、安全疏散,5、由于造型需要,建筑屋面为全坡屋顶,或者收为锥形,楼梯间无法出屋面,是否可行?可行补充:如果是单元式住宅需要屋顶连通时,只需在顶层的两个楼梯间之间设置连廊即可

36、。,四、安全疏散,6、在高层建筑中,若有局部出屋面的房间在一定的面积、层数控制下,是否可只设一部楼梯?可以建规顶层局部升高部位的层数不超过2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00m2时,该局部高出部位可设置1部与下部主体建筑楼梯间直接连通的疏散楼梯,但至少应另外设置1个直通主体建筑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该上人屋面应符合人员安全疏散要求。,四、安全疏散,7、封闭楼梯间在标准层部分可自然采光通风,但在裙房部分为黑楼梯间,此类楼梯间如何处理?有些消防局:对于多层建筑若裙房在三层以下可为封闭楼梯间,裙房四层以上应为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可不设正压送风,前室设正压送风;对于高层建筑应为防烟楼梯

37、间,做法参照高规第)。若封闭楼梯间自下而上全黑,又如何处理?按防烟楼梯间,四、安全疏散,8、地下室部分的楼梯间类型如何控制?根据高规条的精神,应设防烟楼梯。(6.2.2 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6.2.2.1 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四、安全疏散,9、高规一层楼梯至室外安全出口疏散距离如何控制?可否参照建规?建规的要求实际设计难以满足,如何控制?高规没有限制,主要要保证首层对外的出口是安全的就行。(6.2.2.3 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

38、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四、安全疏散,10、在多层或高层建筑内,一层可直接对外疏散的单间商铺,多大面积可只设一道门,若在二、三层呢?作为高层住宅的商业服务网点,可以参照建规的计算方法进行。如一层商铺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50%70%)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0.85),再以百人指标疏散宽度进行计算;二层也可这样计算。但三层就不属于商业服务网点了。,四、安全疏散,11、目前较流行的商铺模式(捆绑销售):对于二至三层的铺面,其中一层铺面、二层至三层为办公、储藏、居住,每户内一部开敞楼梯,一层对外设一扇疏散门,每

39、层面积约80平方米左右,三层不超过500平方米,铺铺相连,一栋房子约50米长,15米深。消防如何设计?1、防火分区?每层一个分区,还是必须竖向叠加?2、楼梯类型?开敞、封闭?梯段宽度、踏步尺寸?(1)如果是多层建筑,防火分区可以竖向叠加;(2)楼梯开敞;如果是高层就要做防烟楼梯。(3)套用服务楼梯概念,多层梯宽1.1米,高层1.2米,踏步至少220 x200。),四、安全疏散,12、商铺与住宅的出入口无法分开,怎么办?必须分开。,四、安全疏散,13、住宅商业服务网点的疏散距离如何计算?规范没有明确规定,可参照高规条:营业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米,但要求有报警和喷淋

40、(简易报警和喷淋)以及设封闭楼梯(如果有二层);如果没有报警和喷淋,但设封闭楼梯(如果有二层),营业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20米。(沈阳9.28火灾案例),四、安全疏散,14、一个上千平米方甚至上万平方米小区地下车库连成一片,其上面是由若干多层或高层住宅楼组成,有商业服务网点,并每幢有楼梯和电梯通往车库,这个小区的楼如何定性?是多幢建筑还是一幢建筑?如果楼梯和电梯不通往车库,又如何定性?(1)是综合建筑(车库共用)(2)按一幢建筑考虑(功能共用、结构相连)(3)通往地下车库的楼梯和电梯要设防烟前室。(4)按一幢建筑考虑(结构相连),结构要作防火保护,避免垮塌。,四、安全

41、疏散,15、高规高层建筑下部数层为商业餐饮等公用建筑,其裙房根据规范可仅设封闭楼梯间,但其高层主体投影下部空间的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还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间。如果靠外墙,有条件时可封闭楼梯间。,四、安全疏散,16、高规第条与条有矛盾,明显表现为对楼梯间类型的要求不吻合,应为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设开敞楼梯间,设乙级防火门,十二层至十八层设封闭楼梯间,甲级防火分户门。如果按概念理解,第条应调整为仅对十二至十八层单元式住宅的相关要求,不含对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单元式住宅的要求,即可设开敞楼梯间,包括防火门的类型及窗间墙、窗槛墙等的要求。高规第条是在设一部楼梯的情况提出的要求,条是在有两个疏散出口的前提下规

42、定的。因此不矛盾。,四、安全疏散,17、当餐饮、商店等商业设施通过有顶棚的步行街连接时,其防火设计如何处理?1)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满足两侧建筑相应的防火间距;3)顶棚材料为不燃或难燃材料;4)面向步行街的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间距超过12m时,耐火极限不限;毗邻商铺之间的分隔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四、安全疏散,5 步行街长度不宜大于300m,到达最近室外安全地点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60m;6 顶棚高度不应小于6.0m,顶棚应设置排烟口并均匀布置,其总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20%;步行街内每隔50m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长度超过150m的步行街内应

43、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7 当步行街的长度大于24m时,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需要;当步行街的长度超过150m时,应在中间部位设置进入步行街的消防车道;8 当步行街为全封闭内街时,应按有关中庭的要求执行。,四、安全疏散,17、高规第条:套内窗间墙宽度仅为1.2 米,单元间窗间墙宽度仅为2米,实际设计难以满足(如以卫生间相邻拼接的情况)。做防火窗即可,也可采光,可以采用排气管道排气。(单元与单元之间为防火墙,则防火墙两侧的距离应为2m。),四、安全疏散,18、从消防角度对汽车的通道要求?出入口要求?单车道4米,双车道7米。,四、安全疏散,19、防烟楼梯间的前室与普通电梯的候

44、梯厅是否能合用?但实际工程设计都如此,怎么对待?(1)从概念上理解通常不能,因为电梯井道是个大抽风井,防烟楼梯间前室只能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从消规的条文解释中此概念多次出现;(2)实际工程中有合用的情况,普通电梯火灾时停止使用,合用前室的正压送风余压值要达到规范的要求(即要考虑电梯井道的泄压情况)。,四、安全疏散,20、塔式公寓类高层建筑设置剪刀楼梯时是否可参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条的要求仅设置一个前室?对于塔式公寓类高层建筑属于公共建筑,建议分别设置前室。新规范也没有将公寓类高层建筑按住宅建筑来对待。,四、安全疏散,21、托儿所、幼儿园建筑中每个班(寝室+活动室)是否需设两个出口?由于

45、幼儿的行为能力弱,建议设两个出口。,四、安全疏散,22、对上下层设辅助疏散设施如何理解?高规:6.2.11 公共建筑内袋形走道尽端的阳台、凹廊,宜设上下层连通的辅助疏散设施。新规范:人员密集的多层公共建筑不宜在窗口、阳台等部位设置金属栅栏,当必须设置时,应有从内部易于开启的装置。窗口、阳台等部位宜设置辅助疏散逃生设施。本条很重要。新规范的内容实际上还不够完善。仅仅对多层建筑提出是不够的。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外部的升降逃生装置是可以用的。,四、安全疏散,23、住宅房间至户门(防火门)是否要外开?安装防火门的意义:(1)防止火灾蔓延;(2)向疏散方向开是便于人员疏散。公建的用房,其房间门宜外开。住宅

46、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四、安全疏散,24、高层居住建筑的户门确有困难直接开向前室时该如何处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火灾时应能自行关闭。尤其是消防电梯前室与普通电梯前室共用时更应该如此。,四、安全疏散,25、设有入户花园住宅其户门可否开向前室,要不要设为乙级防火门?可以开向前室,但入户花园必须是与室外相通的,相通面积不宜小于2m2;入户门可以不是防火门。,四、安全疏散,26、消防电梯是否要层层到达?上部为住宅的商业营业厅,消防电梯是否要在商业层停靠并开门?消防电梯应该层层到达。在商业楼层可以设置在火灾条件下才能的门(联动控制)。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

47、少于1台。,四、安全疏散,27、消防电梯是否要到达地下室?消防电梯的重要性。地下火灾烟气排出困难,设有消防电梯的建议到达地下室。,四、安全疏散,28、在高层建筑中,仅仅是合用前室不能采用防火卷帘吗?鉴于防火卷帘的可靠性和使用性质,不管是独立的前室还是合用前室都不要采用防火卷帘。,五、建筑构造,五、建筑构造,1、满足耐火等级要求的防火玻璃可否作为防火墙?规范没有明确规定。能否满足三个条件:支撑能力自身不能解体或垮塌;完整性不能有穿透裂缝或穿火的孔隙;隔火作用背火面平均温升不能达到140度,背火面 测温点温度不能达到220度 有的防火玻璃可以达到这三条件,从性能化的理念来考虑是可以的,建议做实体火

48、灾试验验证。(沈阳恒隆),五、建筑构造,2、甲级、乙级防火窗的具体指标控制?甲级、乙级防火窗是否不能开启?同防火门(1.5h、1.0h)。可以开启,但在火灾时要能够自行关闭。,五、建筑构造,3、上下连贯多层的普通竖向通窗,是否也理解成建筑玻璃幕墙?是。,五、建筑构造,4、在不得已情况下,住宅安全性很高的卫生间、普通储藏间是否可向前室、楼梯间开门?要理解安全性很高是什么概念。就是几乎没有可燃物,消防局:可以,设乙级防火门普通储藏间不能储藏危险品、易燃、可燃物品。,五、建筑构造,5、由于管道井多位于核心筒部位,与楼梯间、前室结合布置,管道井检修门只能向楼梯间、前室开门,是否可行?(消防局:可以,设

49、乙级防火门)补充:尽量不要这样做,确实有困难,管道井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五、建筑构造,6、高层建筑内的隔墙应砌至梁板底部,且不宜留有缝隙。如何理解不宜留有缝隙?现行高规第5.2.6 条中“不宜留有缝隙”已不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应按“不应留有缝隙”处理。(重庆中天大厦火灾案例),五、建筑构造,7、防火封堵材料与不燃烧材料有什么区别?在处理不同孔洞缝隙时如何使用?不燃烧材料的特点受热不变形;防火封堵材料的特点受热膨胀,具有对孔洞缝隙起密封作用。(重庆中天大厦火灾案例),五、建筑构造,8、高层建筑的外墙保温防火系统如何设计?设计重点:1)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

50、级,且不应低于B2级。不同的高度采用不同耐火等级的保温材料。2)外墙面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在适当的楼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A级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火灾案例(中央电视台),六、防排烟,六、防排烟,1、第条,除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那么“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居住建筑”应采用何种排烟方式?设机械排烟,六、防排烟,2、第条,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