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教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21607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0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古诗词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初中古诗词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初中古诗词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初中古诗词教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初中古诗词教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古诗词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古诗词教学.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古诗词教学讲座,安县西苑高级中学 罗毅2007年11月,初中古诗词教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常见问题,原因及对策,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鉴赏五类题型及解答,考查题型,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156年级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2 79年级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内容,诵读积累诗词了解古诗词分类(写景诗、叙事诗、咏物诗、咏史诗)再现意境(“意境”是指对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的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包括景、境、情)赏析艺术手法(抒情手法

2、、描写手法、修辞手法)赏析语言风格(整首诗的风格、炼句炼字),考查题型,诗词积累题(直接默写、理解默写、运用默写、归类默写、主题默写、完整默写)理解抄写题(在理解默写的基础上讲究汉字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的布局)再现意境题(通过想像联想,再现画面,表情达意)鉴赏题(艺术手法、语言特点、印证批驳、比较鉴赏)选择题,教学方法,品读感悟法讨论法情境再现法比较鉴赏法探究式鉴赏法,教学常见问题,简单背诵、默写了事以教师讲解代替学生的朗读感悟与品味面面具到,重点不突出以简单翻译代替意境再现以口头训练代替书面训练缺乏鉴赏方法的教学,成因及对策:,1、教学目标不明确。诗词教学应有其自身的特点,重在引导学生的不

3、同层面的朗读中感悟与品味,要品出诗味而不是肢解。2、教学内容模糊,心中没有考点。每首诗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学内容也应有轻重之分,把握重点(考点),设计教学环节,才能提高教学效益。3、缺乏前瞻意识,重知识而轻方法。教学一首诗,不仅仅是让学生学懂这首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并可以迁移运用在其他诗词学习中。,教学设计应注意,把好量度位序的分寸(“量”课堂容量;“度”教学的深度、广度;“位”教材的地位,与上下内容的衔接;“序”教学环节的序列。)明确重难点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情(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谈不上教学效益)读讲练有机结合(“读”,学生在教师指导的

4、多层面朗读中感悟诗词内容,初步了解诗人情感趋向;“讲”,教师引导、点拨,提升学生感悟与理解,并非越俎代庖。“练”口头与书面训练。在此我们特别强调教师设计书面练习题,对教学的知识能力重点进行训练。在练的指导、评讲中,教会学生类题解答方法、语言表述技能。纠正教学中长期形成的动口不动手的毛病,提高课堂效益。,古诗词鉴赏五类题型,赏析意境型,赏析技巧型,赏析语言型,印证批驳型,比较异同型,赏析意境型,答题步骤,解答分析,问题方式,常见题,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式:1、从景情角度赏析这首诗。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对寄托诗

5、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的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包括景(人、物)、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实于原诗,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情调。)3、分析胜者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竹人“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要答出为什么“感伤”),赏析技巧型,解答分析,答题步骤,问题方式,常见问题,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

6、问变式: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技巧)。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3、“XXXXXX”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即: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描写手法: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动静衬、声寂衬、哀乐衬等);2、虚实结合(正侧结合);3、对比;4、白描等。修辞手法:(略),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有什么表达效果。,品味整首诗的语言风格,提问方式:这首诗

7、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提问变式: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2、“XXXX”是此诗的语言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用简要赏析。,赏析语言型,解答分析: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揣摩个别字词的运用之妙,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式:“X”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有哪里?,解答分析,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景、境、情来分析。,答题步骤

8、,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指出该字的用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描绘了事物的什么特征,表达了怎样感情,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常见问题,提问方式:前人有定评在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提问变式:“XXXX”是这首诗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艺术手法或语言上),请结合诗句说明这一特征。,解答分析,答题时将“定评”“显著特征”作为中心,结合全诗分析,或印证或批驳,一般用总分式的思路。,答题步骤,1、表明观点,同意或否定这种说法2、将“定评”或“显著特征”分解为几个要点3、结合诗句分析这几个要点。4、一名话小结。,常见问题,提问方式:这首诗与另一首诗在某方面有何异同?提问变式:1、某字能不能换成另一个字?2、某诗句有两个版本,哪个更好?,解答分析,答题时行结合全诗来分析,选好比较点。要从景(人、物)、清、法、语四个方面着眼,选其突出的方面去谈。用序号罗列相同点和不同点。,答题步骤,1、选好比较点2、结合诗句分析相同点3、结合诗句分析不同点4、评价优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