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孟子二章-完整版.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21608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孟子二章-完整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初中孟子二章-完整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初中孟子二章-完整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初中孟子二章-完整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初中孟子二章-完整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孟子二章-完整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孟子二章-完整版.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孟子二章,文学常识,1.孟子名 字生活时代:评价:著名的 家 家 是()之后的()大师,所以常“”并称,后人尊“”。,(轲),(子舆),(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儒家,孔孟,亚圣,文学常识:,孟子政治上主张有哪些?体现的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仁政”(法先王,行仁政)“民贵君轻”(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性善”本文的政治主张是;反对不义战争,主张以“仁政”(法先王,行仁政)统一天下著有孟子一书,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出处,3.选自,4.选自,下列加线字的读音你能读准吗?,gu,s,q,pn,1、七里之郭 2、米粟非不多也 3、域民不以封疆之

2、界 4、亲戚畔之5、夫环而攻之6、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y,gu,f,2、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3、城 非 不 高 也。,4、故 君 子 有 不 战,战 必 胜 矣。,/,/,/,/,/,1、环 而 攻 之 而 不 胜。,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重点实词,1 郭:2 环:3 池:4 兵革 5 米粟:6委:7去:8 域:9以:10威:11利:12 之至:13 畔:14顺:15故:,博闻强记,我最强!,重点实词:1 郭,外城 2 环,围 3 池,护城河 4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古代作战时士兵用以保护身体的军服)5 米粟,指粮食 6委,放弃 7去,离开

3、8 域,界限,即限制 9以,凭,靠 10威,震摄11利,强大 12 之至:之,到;至,极点 13 畔,通“叛”,背叛 14顺,归顺,服从 15故,所以,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

4、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成语,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古今词义,分析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作用是?,开门见山;提挈全文,天时,而,环,攻,之,地利,不如,不胜,胜,举

5、例证明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攻城:,守方,守城:,城高,池深,兵革利,粮多,守方,地利,攻方,委而去之,败,胜,人和,不如,举例证明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4 议论后得出的结论,深化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启示:,台湾民进党领导人陈水扁,肆意叫嚣“台独”,请你利用本文的一些观点进行抨击.,卡盟平台 卡盟平台,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的演示文稿软件。用户可以在投影仪或者计算机上进行演示,也可以将演示文稿打印出来,制作成胶片,以便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利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不仅可以创建演示文稿,还可以在互联

6、网上召开面对面会议、远程会议或在网上给观众展示演示文稿。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做出来的东西叫演示文稿,其格式后缀名为:ppt、pptx;或者也可以保存为:pdf、图片格式等,一、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二、分析(例证),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三、结论,域民,固国,威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攻),(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层 层 深 入,(施“仁政”),常,发:,起,指被任用,举:,被举用,被选拔,筑:,捣土用的杵,任:,责任,担子,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拂乱:,拂,违逆不顺;乱,扰乱;拂乱,使颠倒错乱,所以:,

7、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忍:,使坚韧,曾:,同“增”增加,恒:,比一比 看谁记得准确,犯过失,通“横”梗塞,不顺,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征验,表现,在里面,指国内,在外面,指国外,有法度的世臣,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作:,出:,过:,衡:,征:,拂士:,入:,法家:,成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 人生存发展,安乐使人委靡死亡.,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分析理解,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 体现本文中心论点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3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论述的?,造就人才,

8、治理国家,4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历:,5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这些人虽都出身贫贱,但他们都在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后,终于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说明忧患可以激发人奋发有为,成功人士必经一番磨难。,9 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提出了什么论断?,6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7孟子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8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什么?,心理、身体、生活境遇。(生活、思想、行为)使他性格坚韧,增长他的才干。,入则无

9、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0 如何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的,这样做的好处是?,(1)“人恒过而后喻”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2)”入则国恒亡”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无内忧外患,国家灭亡)。从个人作为推论到国家治理,一正一反,相得益彰。,11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1)文末归纳中心论点。(2)先论证“生 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 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3)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 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启示:,结合课文主旨,谈谈你从文章得到的 启示:,常处 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也是如此.,我对的好,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旨,拟一幅对联(不少于五言),结合课文,以“得”“失”或“多”“少”为开头,拟一幅对联(不少于五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