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烘托反衬鉴赏.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24931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比烘托反衬鉴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对比烘托反衬鉴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对比烘托反衬鉴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对比烘托反衬鉴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对比烘托反衬鉴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比烘托反衬鉴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比烘托反衬鉴赏.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鉴赏,一、试题传真:08年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来打着人。(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答案1:这首诗景中含情(1分)。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的活动。(1分)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2分)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草堂安定生活的

2、喜悦和悠闲之情(2分),根据答案及评分标准,你能总结出诗歌表现手法鉴赏的评分要点 即具体的解题步骤是什么吗?,二、结论: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四步走,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如借景抒情,白描,工笔细描,拟人,动静结合等,给1分)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给1分)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2分)4、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2分),注:答出两种手法以上,取其答得较好的一种给分。要点完整,可得满分;但错别字较多,有明显语病的,扣1分。,三、答题时所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1

3、、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哪些。,(1)明确概念:广义的“表现手法”相当于“写作技巧”、“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等。包括抒情方式、修辞技巧以及表达方式。,(2)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整理归纳,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即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表现手法(广义),表现 手法(广义),狭义的表现手法,比兴,对比和衬托,(1)对比(2)衬托,正衬(即烘托),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象征,用典,动静技巧,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 手法(广义),狭义的表现手法,虚实结合 作用: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开拓诗

4、中的意境。,其余:以景结情(作用:给读者留下想像空间,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铺排 意象组合 渲染,修辞技巧,描写手法,:白描与工笔,补充:互文 抑扬(作用: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或使情感主题更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叠词,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烘托、象征、用典、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相生)、工笔描摹、白描(简笔勾勒)、对比(古今、今昔、正反、前后)、衬托(又分正衬、反衬,正衬又称渲染,反衬包括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多角度(如细节、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赋、比、兴、以小见大、欲扬

5、先抑、卒章显志等。,1、对比是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构成对比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在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对比方式有动与静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今昔盛衰的对比、哀与乐的对比等,它们方式虽各异,但表达效果一样的,都是为了增加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一、动与静的对比 动静的结合是写景的主要手法,在诗中把景物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以形成相互对比,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境。,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

6、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二、虚与实的对比“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三、今昔盛衰的对比 诗歌内容的今与昔的对比,常常表现在一些以古讽今的诗歌中,通过昔盛今衰的对比,以形成强烈的表达效果,达到讽劝的作用。,越中览古 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四、哀与乐的对比 在古典诗歌中,感情上的哀与乐的同时使用,往往形成对比,产生强烈的表达效果。,观祈雨李约桑条

7、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2.(2010湖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争:怎。题目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学生答案】,2、衬托(正衬、反衬),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手法叫衬托。用甲事物(宾)配衬乙事物(主),就是衬托。乙事物由于甲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

8、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寒蝉姜切”、“杨柳岸,晓风残月”,以六宫后妃之美衬玉环更胜一筹的美。,以苍凉秋景衬诗人飘零之哀。,以极高的天台衬天姥山之高,,以悲凉秋景衬托离情之凄苦。,正衬:用相同或相关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花”。,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哀衬乐,以丑衬美。望江南 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以昔日游上苑时“

9、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繁华美丽景象反衬出羁留汴梁的亡国之君内心的无限悲怆:乐只在梦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山“夜静”。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元好问颖亭留别以鸟之悠悠反衬思归春内心之急急。,“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问题: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

10、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3.渲染和烘托烘托,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李白听蜀僧睿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听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此诗末两句写由于专心听琴,不知不觉间,碧山已为暮色笼罩,秋云也重重地暗下来。它从一个侧面烘托出蜀僧睿琴声的美妙和琴艺的不凡。,4.渲染,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