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研究介绍与思考.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26701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研究介绍与思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研究介绍与思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研究介绍与思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研究介绍与思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研究介绍与思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研究介绍与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研究介绍与思考.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研究介绍与思考盛群力 教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目标教学实施评估的一致性原理,(1)我们要到哪里去?(2)我们怎样到那里去?(3)我们是否到了那里?,“我们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确立目标”的过程;“我们怎样到那里去?”这是一个“导向目标”的过程;“我们是否到了那里?”,这是一个“评估目标”的过程。,“目标为本”模型 确立目标 导向目标 评价目标略做变换,可以导出“状态变换”模型 现有状态 过渡状态 目标状态,学习的四个维度分析,学习活动有些方面是外部的、可观察的,有些方面则是内部的、不可观察的;有些方面是学习的过程,有些方面则是学习的结果。如果采用二维表征的方式,那么,我们可

2、以看到,每一次学习活动,实际上都由四种成分构成。,“内部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体现的各种“心理活动”,如感知、解释、思考、想象等。这种内部学习过程是难以直接观察得到的。,“外部学习过程”是指学习者对外部世界所拥有的经验,即我们与物、人、事件、观点等发生互动。正是这种互动,体现为心理加工或建构过程的“输入”,而且可以采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如阅读文献,计算机模拟,模仿别人如何做动作,倾听口头指令,观看视像画面,与人协作解题等等。,“外部结果或产品”是指学习者已经建构了某种新知识技能或情感态度时,能够实际展露、表现出来,以便让别人能观察到。实际上,它们也经常称之为“教学具体目标

3、”。,“内部结果或产品”是一些事实性信息,也可以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态度等,它们无非都是将学习者的经验转换成能在心理上表征的知识形式并贮存在记忆中。实际上,它们也被称之为“目标领域”或“任务领域”。这是根本起作用的东西,是作为经验积淀下来或者作为能力与素质迁移至新的情境的本领。,努力以教促学,学习 学习者心理结构和业绩 行为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教 学 一组精心安排的外部条件,用以促进、支持、激发学习者学习(学习过程有效发生、学习结果顺利达成)。,*学与教是两个独立的实体;*学与教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教不能代替学,教必须促进学;,*以学习者为焦点,为学习者服务,以教促学、导学;*

4、教(外部条件)与学(内部条件)共同决定了学习的成效。,专家型教师(关于智力和能力的新认识),自我系统决策介入与否 新学习任务 No Yes 继续现有行为 元认知系统建立目标与策略 认知系统处理相关信息 马扎诺的行为模型(2001)知 识,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监控(自我调节)任务要求 个人资源*学习类型*原有知识 计划*适当的学习*可用的学习 策略 策略 反思 认知 认知 动机 动机 评价 检查 环境 环境 反 思 专家型学习模型,专家实际上就是“知己知彼”的人 知己者把握个人的优势和劣势;知彼者通晓学习(工作)任务的要求和别人的优势与劣势,知己又知彼,就是要求做到个人(人际)资源与任务要求相适配

5、扬长避短、协同努力、自我调节和善于反思,等等,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智力成分,不同的人所擅长的智力成分也是不同的,只有适当平衡的智力才是取得学习、事业和生活成功的保障。斯顿伯格“成功智力”,能力=智力(认知能力)+动作技能=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动作技能胜任能力体现在根据任务要求与个人的资源相匹配,成功的教学(四条标准),成功的教学教学有价值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教学有魅力,教学的价值体现在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有价值是回答教学是否做了值得去做的事情。,教学的效果体现在达成了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有效果是回答教学是否做对做好了要做的事情,教学的效率体现在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时间、精

6、力和金钱)达成目标;有效率是回答教学是否做到了尽可能的好,教学的魅力体现在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有魅力是回答教学是否有长久深远的感染力、穿透力与亲和力,教学设计将教学成效建立在教师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技术化等基础上,主要不靠机遇(运气)、特质和增加投入,帮助教师:目标更明确程序更清晰针对性更强灵活性更大,教学设计:是使天才能够做到的事一般人也能去做兰达,新手教师雪中送炭 专家教师锦上添花,斯顿伯格“成功智能理论”,即主张人的智能包括了实践性智能、分析性智能和创造性智能三种成分,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智能成分,不同的人所擅长的智能成分也是不同的,只有适当平衡的智能才是取得学习、事业和生活成功的保障

7、。,加 涅 九大教学步骤,1.引起学习注意 2.交待教学目标 3.复习相关旧知 4.呈现新课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 6.引发行为表现 7.给予信息反馈 8.评估行为表现(67循环)9.强化保持与迁移,扩展的教学事件(史密斯和拉甘,2005),1.注意聚焦或意识到正在学习的东西。2.目标对可能要求学生做什么心中有数。3.动机有做事情的理由和愿望。,4.定向了解学生置身何处,在身体和心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5.原有知识能运用学生已经知道的相关知识。6.加工信息讲解、示范和体验新知识技能。,7.聚焦注意力对关键之处给予注意。8.学习策略运用学习的方法。9.练习必要时在别人提供帮助的情况下,自我尝试操练

8、掌握知识技能。,10.反馈指出尝试练习做得对错如何、水平高低。11.巩固综合熟练。12.迁移将知识技能运用到新情境中。,13.再次激励了解已经学到的知识技能将对自己有什么用。14.评估独立练习或运用。15.检测检查你真正掌握了多少东西。,巴特勒(Butle,1985):教学过程七要素模型,以“情境”为中心基于情境,始于情境超越情境,改变情境,1.动 机学习新知能的诱因 2.组 织新知能以及必要的旧知能的结构 3.应 用新知能的初步尝试,4.评 价新知能初步尝试结果反馈 5.重 复新知能巩固熟练 6.概 括新知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五星教学模式,激 发 动 机 融会贯通掌握 激活原有知识 协 多同

9、 向合 聚焦解决问题 互作 动 尝试应用练习 展示论证新知 指 引 方 向 五星教学原理(Merrill,2002),五星教学标准(一)聚焦解决问题 1.交待学习任务 2.安排完整任务 3.形成任务序列,(二)激活原有知识 4.回忆原有经验 5.提供新的经验 6.明晰知识结构,(三)展示论证新知 7.紧扣目标施教 8.提供学习指导 9.善用媒体促进,(四)尝试应用练习 10.紧扣目标操练 11.逐渐放手操练 12.变式问题操练,(五)融会贯通掌握 13.实际表现业绩 14.反思完善提高 15.灵活创造运用,意义学习模式,Richard E.Mayer,学习可以被定义为基于个人的经验而带来的相对

10、持久的变化。梅耶采用的是认知主张,即将学习定义为一种反映在行为变化上的认知变化。,学习是反应增强 按照这一隐喻,学习者是被动的接受器,其完全是由环境的强化所塑照的,教师则成了一个反馈的施与者,传递奖赏和惩罚。与这种隐喻相一致的教学方法是操练,强调读写算基本技能教学。,学习是知识获得 持有这种隐喻,学习者成为一个信息加工器,教师则是信息分配者。信息就是教师给予学生的商品。,学习是知识建构 学习发生于人选择相关的信息,将它组织成一致的结构,以及通过整合已有的知识来解释新知识。,一是选择 它涉及对已经呈现信息的相关部分予以聚焦并将它们增添到短时记忆。当学习者通过眼睛和耳朵对进入的信息予以注意时,实际

11、上就在选择将要进一步加工的信息。,二是组织 它涉及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片断建立起一种内在联系,在建构内在联系时,学习者要做的是将已经选择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三是整合 它涉及将在短时记忆中经组织的信息与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已有相关知识之间建立起一种外部的联系。,学习者是在工作记忆中选择、组织和整合新知识。在短时记忆中建构的知识借助编码过程被转化为长时记忆中的永久贮存,这就是图中的工作记忆向长时记忆的箭头。,自然学习模式,八个教学环节 学习的四个象限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八个教学环节。结合了左右脑不同的特点,八个教学环节如下:,第一步:连接(connect),右脑方式。教师要将学习的内容

12、与学习者的生活联系起来。不是简单地告知他们如何联系,而是让这种联系在课堂上直接发生,使得学习内容和学习者之间直接发生联系。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必须融入学习内容的核心。,第二步:关注(attend),左脑方式。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习者与新的学习任务进行对话。请他们分析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关注自己的经验以及其他同伴有什么想法、关注事情的来龙去脉与前因后果。,第三步:想象(imagine),右脑方式。想象就是形成一种心理图像。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力发挥想象,请他们将理解的或者体验的东西图示出来。,第四步:告知(inform),左脑方式。此时学生的任务是接受和检验“专家的知识”,教师的任务则是告知需要学习者理解哪

13、些知识。,第五步:练习(practice),左脑方式。学习者必须像专家发现这一知识一样来操练,只有充分熟练才有可能有所创造。要尽量安排有趣的但同时又是扎实要求的练习。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和具体帮助来促进学习者逐渐掌握。,第六步:扩展(extend),右脑方式。这是革新开始的阶段。学习者已经掌握了不少新知识,已经有能力去思考,有材料可以去改造,有整体的图景可以去把握,等等,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技能恰逢其时。,第七步:提炼(refine),左脑方式。学习者已经将他们的学到的东西扩展到了生活中,他们需要适应、调整、修改和评价这种扩展是否适当。,第八步:表现(perform),右脑方式。最后,要让学生表现

14、自己。请学生对学过的东西进行灵活运用,学会提出新的问题,将其同更广泛的知识联系起来,等等。学习圈进入了新一轮循环。,课堂教学结构(如何上好一堂课),盛群力(1998)1.启动动机/兴趣/注意/目标2.导入复习/提示回忆/补缺3.展开呈现/编码/练习/反馈4.调整补救/补充5.结束小结/照应/提示课后作业,良构问题的教学结构(盛群力,2005)明确任务要求(问题空间),交待解题收益(针对程度)。提取相关旧知(确保“进入”),展示解题路径(程序配置)。,新知编码组织(文内联系),新旧融会贯通(文外联系)。尝试应用体验(心理证实),渐减支架辅助(由扶到放)。匹配一致检测(习得评估),巩固迁移活用(形

15、成智慧)。,非良构问题的教学结构(盛群力,2005)贴近生活现实(善用模拟),营造创意氛围(心理放松)。明确问题性质(问题甄别),分析情境制约(情境审视)。,澄清不同主张(利弊斟酌),生成多种方案(视角拓展)。协商探寻之道(选择尝试),展示解决智慧(表现习得)。衡量利弊得失(优劣分析),反思调整完善(追求至美)。,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特征盛群力1.情知一体,手脑并用2.亲身经历,主动体验3.知识建构,意义生成,4.温故知新,迁移活用5.心理安全,成功满足6.积极期待,合理归因7.共同发展,关注差异,8.贴近生活,模拟现实9.学科整合,主题贯通10.人际互动,对话交流11.表现自我,协同努力

16、12.多样选择,育人为本,一堂好课的标准,1.80%的学生达到80%的具体目标;,2.任务定位准确、目标具体完整并向学生有所交待;,3.目标、策略(方法)、练习与测试对应匹配;,4.了解学生情况,利用学生已有经验;,5.学生参与度大,师生/生生交往力度强,学生在课堂里有心理安全感及心理自由感;,6.课的结构合理完整,进程有序;,7.教学富有吸引力,激起学习者继续学习的愿望,学习资源信息,欢迎访问,共同建设高等学校国家精品课程教学理论与设计网络学习平台,1.信息加工模式2.直导教学模式 3.意义学习模式4.知识建构模式5.促进理解模式6.学习维度模式7.五星教学模式8.自然学习模式9.自我调节模式10.通用学习模式,盛群力、马 兰主译教学原理、策略与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即出,预计70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