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断句和翻译.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26956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2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断句和翻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文言断句和翻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文言断句和翻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文言断句和翻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文言断句和翻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断句和翻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断句和翻译.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断句,文言断句,古时候,有一人家十分迷信,凡事都要讨个吉利。大年三十晚上,父亲和两个儿子商议说:“堂上要贴一副新春联,现在咱们每人说一句吉利话,凑出一副春联来。”两个儿子点头称是。父亲先捋着胡须念道:“今年好!”大儿子想了想也念道:“倒霉少。”二儿子接着又念道:“不得打官司!”念完了,大家称赞了一番,就由父亲执笔,写了一条没加标点的长幅,贴在堂屋的正中。邻居们来拜年。一进门,看见那副春联,大声念道:“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二、什么是断句,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u)。现代用的标点符

2、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试题形式:(1)用“/”断开(2)加标点,步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文章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斟酌后断句。通读检查断句是否合理 加上规范的标点符号,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断句方法:,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注意专有名词:行政事务、名物制度等(如人物的名、字、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三、断句方法指导,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3、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书 映 光 而 读 之 邑 人 大 姓 文 不 识 家 富 多 书 衡 乃 与 其 佣 作 而 不 求 偿 主 人 怪 而 问 衡 衡 曰 愿 得 主 人 书 遍 读 之 主 人 感 叹 资 给 以 书 遂 成 大 学,练一练,例1,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书 映 光 而 读 之 邑 人 大 姓 文 不 识 家 富 多 书 衡 乃 与 其 佣 作 而 不 求 偿 主 人 怪 而 问 衡 衡 曰 愿 得 主 人 书 遍 读 之 主 人 感 叹 资 给 以 书 遂 成 大 学,找名词,定句读。,2、

4、找虚词(1)句首的语气词“夫、惟、盖、凡、窃、请、敬、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2)句末语气词“乎、哉、也、矣、欤、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3)“以、于、为、而”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例3,人 之 生 斯 世 也 但 知 以 已 死 者

5、为 鬼 而 未 知 未 死 者 亦 鬼 也 酒 罂 饭 囊 或 醉 或 梦 块 然 泥 土 者 则 其 人 虽 生 与 死 之 鬼 何 异 余 尝 见 未 死 之 鬼 吊 已 死 之 鬼 未 之 思 也 特 一 间 耳答案: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无知无觉的样子)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三、断句方法指导,3、看对话、引文标志:“曰”“言”“云”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

6、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例4,客 有 为 齐 王 画 者 齐 王 问 曰 画 孰 最 难 者 曰 犬 马 最 难 孰 最 易 者 曰 鬼 魅 最 易 夫 犬 马 人 所 知 也 旦 暮 罄(显现)于 前 不 可 类 之 故 难 鬼 魅 无 形 者 不 罄 于 前 故 易 之 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答案: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qing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三、断句方法指导,4、观句式:文言文中常用整句,如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顶真句、骈文中

7、的四六句等特殊句式和习惯句式结构固定,也是断句的依据,例 5,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 子 之 学 也 入 于 耳 藏 于 心 行 之 以 身 君 子之 治 也 始 于 不 足 见 终 于 不 可 及 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说苑)答案: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

8、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断句小结,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凭语感断,先易后难(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2 利用专有名词和代词动词进行断句,然后前后追问,进行推断。3、抓词语.虚词对话、引文标志:“曰”“言”“云”4、观句式:对偶句、对举句(对称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等。5、利用特殊句式断句。6、通读全文,进行检查。检查:利用翻译、语法分析或语感来检验。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内容是否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