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在预防与控制SARS中的重要作用.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28340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在预防与控制SARS中的重要作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消毒在预防与控制SARS中的重要作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消毒在预防与控制SARS中的重要作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消毒在预防与控制SARS中的重要作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消毒在预防与控制SARS中的重要作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毒在预防与控制SARS中的重要作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在预防与控制SARS中的重要作用.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毒在预防与控制SARS中的重要作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概况二、SARS-CoV在体外环境生存规律及对理化因子抗力三、消毒在预防SARS中的重要作用四、SARS实验室的要求五、个人防护,一、概况中国命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简称非典型肺炎 Atypical pneumonia(AP)WHO命名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已列入法定的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自从世界卫生组织今年3月12日向全球发出“非典”警报后,中国、德国、加拿大、法国、美国、中国香港、日本、荷兰、英国和新加坡10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个实验室的科学家

2、4月16日在日内瓦举行的会议上一致认定了变种冠状病毒的作用。,主要传播途径近距离飞沫传播通过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传播被污染的手、玩具等经口鼻黏膜、眼结膜传播,密切接触治疗和护理、探视病人;与病人共同生活直接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医院内传播模式医护人员通过直接治疗、护理病人被感染 以口腔检查、气管插管等操作时最容易感染通过探视和护理病人被感染因与病人同住一病房被感染个别医护人员无明确接触史而发病,增加感染危险性的因素 病房环境通风不良 患者病情危重、经过吸痰或气管插管抢救 医护人员或探访人员个人防护不当,医学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抗力顺序(从A到G为从弱到强)微生物敏感性分组 微生物(载体法)

3、A 艾滋病毒、正粘病毒、副粘病毒、疱疹病毒、痘苗病毒、冠状病毒、其他有胞膜病毒、革兰氏阴性杆菌、丝状真菌、革兰氏阳性球菌 人乙肝病毒 B 金黄色葡萄球菌、双向性和丝状真菌、酵母菌 藻类、某些 革兰氏阴性杆菌 C 腺病毒 D 轮状病毒、reoviruses、某些真菌孢子、脊髓灰质炎病毒、鼻病毒、微小病毒(SS DNA)甲肝病毒 E 结核分枝杆菌(BCG菌株)F 细菌芽孢(枯草杆菌、梭状芽孢杆菌)G 阮毒(感染性蛋白质),消毒的基本知识,1.定义1.1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1.2 灭菌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1.3 抗菌 antibacteria

4、l 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阻止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1.4 抑菌 bacteriostasis 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抑制或干扰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1.5 消毒剂 disinfectant 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1.6 灭菌剂 sterilant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1.7 高效消毒剂 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致病性芽孢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1.8 中效消毒剂 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5、。,1.7 有效氯 available chlorine 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其含量用mg/L或%浓度表示。(有效碘及有效溴的定义和表示法与有效氯对应)。,1.8疫源地消毒 disinfection of epidemic focus 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其目的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1.9 随时消毒 concurrent disinfection 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进行的消毒。目的是及时杀灭或清除病人排出的病原微生物。,1.10 终末消毒 terminal disinfection 传

6、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1.11 预防性消毒 preventive disinfection 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1.12 暴露时间 exposed time 消毒或灭菌物品受到消毒因子作用的时间。又称作用时间、处理时间。1.13 人员卫生处理 personnel decontamination 对污染或可能被污染人员进行人体、着装、随身物品等的消毒与清洗等除污染处理。,1.14 灭菌 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能达到此方法有:热力、电离辐射、微波、等离子体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甲醛、戊二醛、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进行灭菌的

7、方法。,1.15 高水平消毒 可以杀灭一切致病性微生物的消毒方法。这类消毒剂应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结核杆菌等,对细菌芽胞可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能达到此水平的消毒方法有:热力、电离辐射、微波、紫外线,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一般含氯、含溴消毒剂、臭氧、一些复配的消毒剂等许多因子进行消毒的方法。,1.16 中水平消毒 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致病性微生物的消毒。能达到此水平的消毒方法有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氯己定碘等)、醇类、酚类、复配双链季铵盐等消毒剂等。,1.17 低水平消毒 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和部分真菌的处理。能达到此水平的消毒方法有单链

8、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如氯己啶、中草药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及通风散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等。,1.14 高度危险性物品(关键性物品 Critical Items):使用时需穿过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和血管系统的物品;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1.15 中度危险性物品(半关键性物品 semicritical Items):使用时需接触未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的物品。例如

9、,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窥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体温表、压舌板、喉镜、口罩、便器、餐具、茶具等。,1.16 低度危险性物品(非关键性物品 noncritical Items)仅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健康无损的皮肤,不接触黏膜的物品。例如:毛巾、面盆、痰盂(杯)、地面、墙面、桌面、床面、被褥、听诊器、听筒、血压计等生活卫生用品和病人、医护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3.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物理法:压力蒸汽、干热(烤箱)、电离辐射、微波、紫外线、红外线、超声波、等离子体、强光、过滤除菌、机械去除等。,化学法:高效消毒剂 戊二醛、甲醛、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环氧乙烷、二氧化氯等,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一切

10、微生物。达到灭菌要求的亦可成为灭菌剂。,中效消毒剂 含碘类、含氯类消毒剂、异丙醇、乙醇、酚类消毒剂等。可杀灭结核分枝杆菌、亲水病毒、真菌和细菌繁殖体。,低效消毒剂 洁尔灭、新洁尔灭、醋酸氯己定(洗必泰)等,可杀灭亲脂类病毒,部分真菌和细菌繁殖体。,4.消毒、灭菌基本程序 被甲类传染病病人,以及肝炎、结核、艾滋病、炭疽病、SARS等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的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于使用前再按物品危险性的种类,选择合理的消毒、灭菌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普通病人用过的物品,可先清洗后消毒。,二、SARS病原体的生存规律及对理化因子抭力SARS:突如其来的新传染病传播途径:未完全认识,

11、除近距离飞沫传播以外,有无间接接触、粪口、血液等途径?防控措施:盲目、无依据、尺度不好掌握消毒:效果不清楚,长期大剂量使用高效消毒剂有无必要?,SARS病毒在体外环境生存与抵抗能力的研究为分析传播途径和流行规律、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方法模拟病人痰、粪便、尿、血浆样品、自然条件下放置,特定时间点取样,过滤除菌,用Vero-E6细胞滴定。模拟病毒污染的布、纸、木、塑料、不锈钢、玻璃、自来水、土壤,自然条件下放置,特定时间点取样,用Vero-E6细胞滴定。病毒培养上清液放置于不同温度下(4、室温、37、56、70),特定时间点取样,用Vero-E6细胞滴定。,消毒效果的评价:高效消

12、毒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中低效消毒剂:75%酒精、洗必泰新消毒剂:纳米消毒剂、植物消毒剂物理消毒方法:紫外线、热力,研究方法,SARS病毒不同浓度的待测消毒剂作用一定时间后终止消毒剂的作用(加中和剂或稀释)接种 Vero-E6细胞观察细胞病变,结果计算,平均灭活对数值:logN0-logNxN0=病毒对照组平均感染滴毒(TCID50)Nx实验组平均病毒感染滴度(TCID50)物品表面、皮肤消毒应大于个log,病毒:SARS病毒BJ-01株和GZ-01株,滴度106TCID50,含2%牛血清细胞:Vero-E6(绿猴肾细胞),用DMEM培养和传代实验条件:温度24.5、湿度58%重复:全部试验

13、重复次,研究结果,SARS病毒在痰中可以存活天在粪便中存活天在血浆和尿中可以存活10天以上,SARS病毒在布、纸、木表面存活4-6小时在土壤中存活小时在玻璃、塑料、不锈钢表面存活天在自来水中存活10天以上,SARS病毒在存活15天以上在室温存活5天以上374天、5630分钟、7015分钟灭活,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对粪便和尿标本中SARS病毒的灭活效果,含SARS病毒的粪便、尿浓度为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浓度为200mg/L的过氧乙酸10分钟完全杀灭SARS病毒 是卫生部推荐浓度的1/10,时间1/12,完全灭活培养的SARS病毒原液200mg/L的含氯消毒剂至少作用10分钟 50mg/L

14、的过氧乙酸至少作用10分钟 75%乙醇作用15分钟0.5的氯己定至少作用分钟 强度90W/cm2的紫外线至少照射2小时(70cm、液面0.5cm),完全灭活培养的SARS病毒原液纳米消毒剂作用分钟二种植物消毒剂作用至少分钟,BJ-01株和GZ-01株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结 论,SARS病毒对外界自然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离开人体以后能够生存很长时间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做好对病人的排泄物和污染的环境物品的消毒对于切断传播途径十分重要,SARS病毒在低温下十分稳定加热能够有效杀灭SARS病毒,常用的消毒剂在常用的浓度下都能够有效杀灭SARS病毒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浓度的1

15、/10时(分别是2000mg/L和200mg/L)完全可以杀灭粪便和尿中的病毒可适当降低使用浓度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物品的腐蚀也可使用中、低效消毒剂,三、消毒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之一消毒要与隔离、杀虫、灭鼠等措施配合消毒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传染病消毒的重要性不同,消毒对不同传染病的重要性,切断传播途径对肠道传染病很有效,对人畜共患病有时有效,对呼吸道传染病有时有效,对性传播疾病需进行生活用品和医疗用品消毒,对血传播疾病进行医疗用品消毒,对体表接触性传染病进行日常用品消毒,对抗力很低的病原体无意义。,消毒要与其他控制措施配合,留验、医学观察、隔离、封锁、杀虫、灭鼠

16、、防虫、防鼠、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爱国卫生运动、治疗病人、管理病兽、易感者预防接种(主动、被动免疫)、预防用药、个人防护(防护用品、个人卫生)。,影响消毒效果的各种因素,病原体抗力 传播方式 消毒因子 消毒对象 消毒环境 消毒时间 实施过程,病原体对常见消毒因子的抗力,芽胞|分枝杆菌|亲水病毒或小病毒|真菌|繁殖体|亲脂病毒或中等大小的病毒,与SARS有关的消毒,SARS的随时消毒SARS的疫源地消毒 SARS的终末消毒SARS的预防性消毒,SARS的随时消毒,随时消毒只针对病人,对SARS只在医院进行。消毒对象与方法:空气 负压病房(WHO首选)、循环风机、通风、床边抽风、紫外线灯、消毒剂?

17、排泄物 消毒剂浸泡或擦拭?,SARS的终末消毒,终末消毒针对病人离开后的场所,包括发病后工作、生活和治疗过的场所。消毒对象与方法:消毒对象 一切可能污染的环境、物品。消毒方法 分类处理,适度从严。,SARS的预防性消毒,个人:洗手、衣物清洗消毒。家庭:随时通风、环境的及时清洗消毒。公共场所:意义有限。公共交通工具:意义有限。街道、广场:无意义。,常用消毒方法,高压灭菌:排气口的问题,隔离服老化问题。紫外线:有效!使用时机?紫外线循环风。过氧乙酸与过氧化氢:腐蚀性、刺激性、易燃易爆,不稳定-专业人员使用。甲醛蒸汽:致癌!限制使用。环氧乙烷:只在消毒柜中进行!含氯消毒剂:重要用于浸泡、擦拭消毒。其

18、他:艾草熏蒸无效,乳酸熏蒸不可靠。,过氧乙酸与乳酸对病房消毒效果的比较消毒剂 浓度 水平表面(g/m3)对照组菌数 试验组菌数 杀灭率过氧乙酸 0.75 198100 19.50 99.99%乳酸 1.50 174200 16816 90.35%,过氧乙酸与乳酸对病房消毒效果的比较消毒剂 浓度 垂直表面(g/m3)对照组菌数 试验组菌数 杀灭率过氧乙酸 0.75 166125 26.30 99.98%乳酸 1.50 174200 34010 80.48%,公共场所的消毒,公共场所通常不需要进行消毒,只需经常通风换气。对于大型公共设施如宾馆、商场、超市、影剧院和会议中心等应保证空调系统的供风安全

19、。如发现公共场所有过病人的活动,成为非典型肺炎的疫点,应按照疫点消毒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由于对非典型肺炎有无健康病原携带者尚不清楚,也不清楚潜伏期有无传染性,对于疫区的公共场所特殊情况下可以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交通工具的消毒处理,公共交通工具的消毒意义有限。主要以保证空气质量为主:对飞机、火车和地铁的空调车厢到港或到站后,应打开所有舱、车门进行通风换气,必要时,可使用大型电风扇吹风以加大换气量。对公共汽车、出租车应随时开窗通风。,空调系统的消毒,分体式空调窗式空调中央空调 全空气系统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消毒,空调机及管路的清洁消毒:清洗空调中循环风的消毒:过滤、紫外线、静电吸附、

20、等离子体、辐照等物理方法,化学法?空调系统的应急管理机制很重要!,组织执行与人员,(1)甲类传染病: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消毒,或直接进行终末消毒。(2)乙类传染病:按照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的要求进行消毒,或直接进行消毒处理。(3)丙类传染病:病人或其陪护人进行消毒处理。(4)爆发流行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消毒,或直接进行消毒处理。(5)医院:终末消毒由医院安排专人进行。(6)非专业消毒人员开展疫源地消毒前应接受培训。,时限要求,接到甲类传染病疫情报告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和艾滋病的疫情报告后,城市应在6 h内,农村应在12 h内采取消毒措

21、施,其他传染病按病种不同应在24h至48h内采取消毒措施。,技术要求,疫区消毒(1),1)消毒范围和对象:以传染源排出病原体可能污染的范围为依据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2)消毒持续时间:以传染病流行情况和病原体监测结果为依据确定消毒的持续时间。3)消毒方法的选择:以消毒因子的性能、消毒对象、病原体种类为依据选择消毒方法。尽量避免破坏消毒对象的使用价值和造成环境的污染。,疫区消毒(2),4)疑似传染病疫源地的消毒:可按疑似的该类传染病疫源地进行消毒处理或按下一条进行处理。5)不明传染病疫源地的消毒:应根据流行病学指征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采取最严格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疫区消毒(3),6)注意与其它传

22、染病控制措施配合:搞好传染源的管理,疫区的封锁、隔离,杀蝇、防蝇,灭鼠、防鼠,灭蚤,搞好饮用水、污水、食品的消毒及卫生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易感人群的保护。7)填报消毒工作记录,必要时进行消毒效果评价。,疫点的随时消毒-1,对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到“三分开”与“六消毒”。“三分开”是指:分住室(条件不具备可用布帘隔开,至少要分床);分饮食;分生活用具(包括餐具、洗漱用具、便盆、痰罐等)。“六消毒”是指:消毒分泌或排泄物(如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为口鼻分泌物,肠道传染病主要为粪便,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为脓液、痂皮等);消毒生活用具;消毒双手;消毒衣服、被单;消毒患者居室;消毒生活污水、污物。,疫点的随时消毒

23、-2,病人陪伴和护理人员,除做好病人的随时消毒外,应做好本人的卫生防护,护理病人后,应消毒双手。,四、SARS的实验室要求硬件要求:1、BL4实验室(空气试验)。2、BL3实验室(检验、研究)。3、BL2实验室(医院)+严格防护。4、密闭操作箱。,一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分级: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一级最低,四级最高。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等。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24、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软件要求:1、岗前培训制度。2、定期人员健康检查。3、严格的个人防护。4、严格的试验操作制度。5、实验材料的处理制度。,五、个人防护主要内容1、呼吸道防护。2、全身防护(新型生物防护服)。,呼吸道防护,初级防护:95%。严格防护:99.99%。绝对防护:100%。,初级防护,无纺布

25、口罩:080%。纱布口罩:090%。N95口罩:95%。,全身防护(防护服、头罩、手套、靴套),1、个人防护服的发展史,18世纪欧洲鼠疫大流行使用的防护服。1917年德国大量使用皮肤糜烂性毒剂芥子气-油布制成的防毒衣,含有消毒剂的防毒油膏,后橡胶布制作。20年代,美国用氯化石蜡将CC2和氯化亚胺类消毒剂浸渍在普通军服上,成为透气式防毒服。,英国人在第二次大战前研究出用活性炭作为浸渍剂,以吸附侵入之糜烂性毒剂,而不是分解它。固定没有成功。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含炭透气防护服。以后逐渐含有:伪装、防雨、防光辐射和阻燃性能,可以作为战斗服穿着使用。,80年代后期:出现第三代透气防护服。主要采用纤维

26、状活性炭,性能较原来的防毒服有了全面提高,特别是耐洗牢度和穿着牢度,服用期限从28天延长到6个月以上,被称为21世纪的单兵服装。,防护服的工作原理,一般由内外两层材料缝制。外层采用经防油、防水剂处理过的尼龙织物,能防毒剂液滴。内层采用加强的无纺织布或薄型无孔泡沫塑料,在其一面喷涂活性炭,在另一面作防油处理,能吸附毒剂蒸气。,2、国外装备生产情况,德国萨拉托加防护衣是由德国Karcher和Helsa-Werke有限公司于1985年共同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单兵防毒衣,并于1985年投入生产和装备部队,截止1995年底,已生产了900多万平米的萨拉托加防毒织物,足以生产约200万套防毒衣,另外还向比利

27、时、丹麦、芬兰、匈牙利、以色列、日本、荷兰、挪威、沙特阿拉伯、瑞典、瑞士和美国等国销售。,英国MK4型防护衣是由英国波顿化学防护研究所于20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现由雷姆普洛益公司生产,还销售给美国、德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美国含炭透气防护衣由美陆军纳蒂克研究所研制,现由温菲尔德国际有限公司生产。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部队装备了65万套,耗资3570万美元。1997年,国防部采购了26万套,仅陆军就需要600万套,因此,相差甚远。,为减小热负荷-轻型透气防护衣。美陆军于1992年为机械化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生产一种新型防毒内衣,现已生产了169000套,该内衣穿于制式军服里面。

28、优点是:热应激小,重量轻,膨体度小,MOPP适应性好,穿着它部队执行任务效率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一)防护用品的标准及使用 在传染性非典性肺炎(下称“非典”)病区工作或进入非典病区的人员使用的防护品应符合国家医用级的标准。,1.防护服 应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3,结构有帽子、上衣、裤子组成,可为连体式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帽子面部收口和腰部可采用弹性收口或拉绳收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无皮肤刺激性和过滤效率。,2.防护口罩 应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03。口罩可分为长方型和密合型,应配有鼻夹,

29、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在气体流量为85L/min的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43.2Pa(35mmH2O),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合成血穿透阻隔性能为合成血以10.7kPa(80 mmHg)压力喷向口罩样品,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3.护目镜或面罩 使用弹性佩戴法,视野宽阔,透亮度好,有较好的防溅性能。4.手套 为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5.鞋套 为防水、防污染鞋套。,(二)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1穿戴防护用品顺序步骤1 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步骤2 戴帽

30、子,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步骤3 穿防护服 步骤4 戴上防护眼睛,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步骤5 套上鞋套步骤6 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2脱掉防护用品顺序步骤1 摘下防护镜;步骤2 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步骤3 摘掉手套,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步骤4 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在下,将反面 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步骤5 脱下鞋套,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步骤6 摘掉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 摘下,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分级防护方法各级医务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其他有关机构的工作人员到医院或其它现场进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

31、学调查等工作时应遵循以下防护原则:1一级防护(1)适用范围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观察;对公共场所、学校、托幼机构以及其它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2)防护要求穿工作服、隔离衣,戴12层16层棉纱口罩,使用四小时后,消毒更换。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二级防护(1)适用范围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

32、人员和司机。在发热门诊、集中收治定点医院污染区或其它发病地点,对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在疫点或疫区进行终末消毒的专业人员。,(2)防护要求防护要求为穿普通工作服、外罩一层隔离衣,戴防护帽和符合N95或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离开污染区后更换),以及戴乳胶手套和鞋套,近距离接触病人时戴防护眼镜。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见图)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3三级防护(1)适用范围 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适用于采集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等标本的

33、工作人员。(2)防护要求除按二级防护要求外,将口罩、防护眼镜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符合N95或FFP2级标准的滤料)。,4对洗手的要求(1)洗手指征接触确诊非典确诊非典病人和疑似病人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处理清洁或无菌物物品前;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在同一病人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卫生洗手的方法,(2)标准的洗手方法 流动水浸湿双手,取适量洗手液,双手充分搓擦,搓擦完毕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取纸巾擦干双手,或用红外线自动烘干机吹干。,卫生洗手的方法,掌心对掌心搓擦;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

3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拇指在长中转动搓擦;指尖在掌心中搓擦。,5对手的消毒的要求(1)手消毒指征接触每例确诊非典病人和疑似病人之后;接触感染的伤口和血液、体液之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等部门带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检查、护理、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病人之前;接触SARS病毒污染的物品之后;双手需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6其他要求(1)现场工作人员要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的卫生和保护。(2)离开污染区到半污染区时将全套防护设备交医院灭菌和消毒处理。离开疫点、疫区时将全套防护设备放入密闭污物袋封闭后带回疾控机构灭菌和消毒处理。,(3)在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和参加现场工作的人员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4)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的消毒隔离防护按照本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传染性非典型病人和疑似病人转运工作的通知(卫机发9号xxx)的规定执行。,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