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说课.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28661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9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烧与灭火说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燃烧与灭火说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燃烧与灭火说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燃烧与灭火说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燃烧与灭火说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燃烧与灭火说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烧与灭火说课.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单元 燃烧与燃料,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2010级化学三班张丹丹,说课的主要内容,一、说教学总体设计理念二、说教材分析 1.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2.说教学目标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三、说教法分析四、说学法指导五、说教学过程,一、教学总体设计理念,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知识,化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化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燃烧和灭火是初中化学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它既是对化学变化中具

2、体知识传授模式的继承,又是对其的丰富和完善。本节知识位于第四单元第一节,承接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对于以前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3)会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3)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原理 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三、教法分

3、析,1、引导探究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程,但由于学生担负这一责任的意愿和能力会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帮助。结合教材内容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式。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减少板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讨论,突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四、学法指导,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教师演示一个极具

4、观赏性的魔术:魔棒点灯,学生认真观察,倍感兴奋、新奇,有不可思议的感觉课堂教学的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议论与雀跃之中,魔术结束,学生意犹未尽,教师不失时机,即时启发:让学生观察图片,回答燃烧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亲身体会到燃烧给我们带来熟食美味,给我们带来温暖干爽,它传递着文明,传递着力量,传递着和谐。并由此引入本课的学习。,2、认真探究、仔细观察、大胆猜想 学生做白磷在水中的燃烧的实验。实验结束,学生意犹未尽。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都没有燃烧,学生充满了疑惑。教师激疑:看来同样处于水中的白磷未必都能够燃烧。水中白磷之所以不能够燃烧,似乎是缺少了一些什么。这

5、是否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教师让学生大胆猜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的议论与雀跃之中,教师不失时机,再次启发:用刚才玻璃棒为什么能把酒精灯点着,白磷为什么在水中能燃烧?设计意图酒精灯的点燃,磷的燃烧学生已学过,但用玻璃棒点灯,白磷在水中的燃烧学生不可能见到,这也“有违”原有的生活经验。而用玻璃棒真的就把灯点着了,白磷就真的在水中剧烈燃烧起来,这给学生带来的震动将非常强烈,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3、敢思会思,表达完整此实验情景真实、可感、新奇,引入效果较为理想。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创设何种教学情景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疑问,提出问题。相比于第1

6、、2(魔棒点灯,白磷在水中的燃烧)个演示实验,,后1个实验分别改变了其中的一个外部条件,使白磷不能燃烧,把“燃烧是有条件的”这一问题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在学生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后,可以说,学生对“燃烧的条件”所作的猜想已比较切合实际,这对探究实验的操作及结论的得出都是很好的铺垫。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而后,教师再用多媒体回放教学开始时的两处磷燃烧演示实验,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归纳出燃烧所需要的是:3个条件同时具备?设计意图这几个实验均是燃烧的原形实验,分别对应着一个燃烧条件的验证,对比明显,操作简单易行,也很容易

7、得出结论;而且实验用品都来自生活,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所以较适宜作为学生的分组探究实验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灭火方法和原理根据所给实验用品,进行灭火实验的设计、探究,学生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后,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实验作一次小结。可以说,使学生设计“灭火的实验”更加切合实际,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接下来的活动天地,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共同讨论完成完成。活动天地:熄灭蜡烛:用湿布盖灭、口吹灭、用剪刀剪、用二氧化碳吹设计意图这几个实验都很简单且都是学生生活中的实例,也容易得出结论,通过学生互动、合作交流,得出实验结论。能够使学生为下步说出灭火的原理作出铺垫。,4、设计实验 操作规范,5、解决问题学会交流 在学生获得物质燃烧的3个必备条件的结论之后,接着教师给学生演示1个趣味实验:“烧不坏的手帕”。把浸润过乙醇溶液(50%酒精溶液)的手帕在酒精灯上点燃,学生观察:待火焰熄灭时,手帕完好无损。教师提问:发生燃烧的物质是什么?为什么熄灭了?手帕可燃吗?为什么没有燃烧?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试用一句话回答什么是燃烧。6、安全教育,防火安全常识。由学生自学“易燃物和易爆物”。,六、板书设计,缺一不可,满足其一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