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境下的伦理学.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28876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语境下的伦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现代语境下的伦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现代语境下的伦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现代语境下的伦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现代语境下的伦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语境下的伦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语境下的伦理学.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语境中的伦理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系薛 妙 勤,四个问题,一、“现代语境”的尝试性阐释二、“去道德化”的现代语境的根源三、伦理学的知识危机四、伦理学的转型,伦理学作为一门主要反映现实生活的学科,无论以何种方式,批评的、反省的或积极的,总是或多或少的反映着现实。所以要评介中国当代的伦理学状况,首先要了解中国的乃至世界的道德生活状况。,一、“现代语境”阐释,有一艘船在海上遇险,很快就要沉没,船上载有12人,但只有一只至多能乘6人的救生艇。这12人是:72岁的医生、患绝症的小女孩、船长、妓女、精通航海的劳改犯、弱智的男孩、青年模范工人、天主教神父、贪污的国家干部、企业经理、新近暴发的个体户、你自

2、己。请你选择能上船逃生的6人,并说明你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在选择的环境和对象方面,我们只能在这些既定的条件下选择:第一、我们不可能改变这些处境,不可能设想比如说是否还有救,或者救生艇上挤挤是否能多载几个人,并且你作出的选择是有效的,即得到大家的服从;第二、我们不知道各个人更多的具体情况。我们是处在某种“无知之幕”的背后。,原案例的得票次序是:,精通航海的劳改犯:10票;你自己:10票;医生:9票;船长:8票;妓女:8票;青年模范工人:8票;,弱智的男孩:7票;患绝症的小女孩:7票新近爆发的个体户:7票;天主教神父:4票;企业经理:4票;贪污的国家干部:1票。,2010年3月的得票次序,精通航海

3、的劳改犯:10票;你自己:10票;医生:10票;船长:10票;妓女:8票;青年模范工人:10票,弱智的男孩:0票;患绝症的小女孩:1票新近爆发的个体户:4票;天主教神父:3票;企业经理:4票;贪污的国家干部:0票,义务论与目的论,伦理学形态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理论。或者说,通过对“善恶正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分为规范伦理学中的两大流派:义务论(道义论)和目的论,罗斯指出:有两种或两组不同的、必须区别使用的主要伦理学范畴:第一组:“正当”、“应当”、“义务”第二组:“好”、“善”、“价值”许多人倾向于无区别的使用他们,义务论与目的论的区别:通常两者在一般情况下都不赞成去伤害一个人

4、,但是,如果在某种虽然会伤害一个无辜者,却能给大多数人带来好处的特殊情况下,目的论就可能赞成伤害这个无辜者,而义务论却仍要表示反对。,“只要目的正确,采取任何手段都可以”-这时的目的可能会被拥有对它的解释权的人随意解释。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和完善论本质上都属于目的论。,一种比喻:,“满眼骄阳热地,无心冷月寒星”-工具理性、金钱至上 价值失落、伦理式微,结论,1、这是一个技术理性主义与经济实利主义双重取向都十分凸显且相互支撑、相互攀援的时代;(技术合理性与功利优先性的价值取向占主导地位)2、在这种人文边缘化过程中,伦理学及其所关注的道德生活世界是最受挤压、最受轻视的了。,3、在特定实践领域祛除道德

5、-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科学领域,政治领域: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传统的政治道德主义一直是激进派攻击的目标;“政治就是政治,与道德无关”,经济领域:经济学努力表明自己是价值中立的科学,与道德无关;为了表明经济学是硬科学,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不遗余力地采用实证方法和数学化方法;“经济活动与高尚的道德无关,正直的商人反而没有那些抓住每一个可以使其利润最大化的机会的商人对社会的贡献大。”,科学领域:科学去道德化的倾向最强,宣称只追求“真理”科学不容道德染指,科学主义试图把科学话语界定为唯一的有意义的活动,为保证科学不失为科学,必须排除科学对道德的渗透。,现代语境的基本特征-“去道德化”;所谓“去道德化”就是在

6、特定社会实践领域祛除道德,使该领域的实践摆脱道德的束缚,超越用善与恶这样的范畴进行评价,宣称该领域是中立于道德,及无所谓道德上的对与错,善与恶。,现实生活中,“孝心泯灭”“小悦悦事件”等“良心多少钱一斤?”“好人难做”(老人跌倒无人敢扶),八旬的柴老太住在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张辛庄村。去年4月9日,她的孙子去看望她时,发现她僵硬地躺在地上,已经去世。而法医的鉴定结果让人惊愕,老人的死亡时间在10天至15天前,通过血样进行检查,确定老人没有食物中毒。老人竟然是饿死的。面对这样的结果,柴老太的4个儿子各执一词,而几乎所有村民都认为,“他们都是不孝子,怎么能把老人活活饿死!”如今,4个儿子中,除了老

7、四,都已经被通州法院以遗弃罪判处三年到两年不等的有期徒刑。(2010年5月12日京华时报),不孝的案例只是个案么?!,二、“去道德化”的根源探析,1、内在原因:道德“场”弱化。传统的“熟人”共同体正逐渐变成陌生人聚集的经济共同体,人们交往的深度和亲密程度降低,所谓交往大多是经济层面的;现代性的人们觉得不需要过多的美德,过多的美德是浪费;,“自由”是现代性的首要价值。在现代化过程中,全身心拥抱现代性的人们总把传统道德看作是束缚个人自由的枷锁;“祛除了道德,人们才有自由,做事才有效率。”,2、外在原因:现代社会不容有太多具有美德的人。“市场经济容不下圣人,一个社会如果太多颜回和梭罗,经济发展就缺乏

8、动力。“正所谓君子国里,小人得利”市场经济也容不下太多的孝子,否则经济发展势必发力。父母在不远游如何搞活经济?!”在法制社会中,一个人只要在公共空间遵守外在的规则就行了,而不必有过多的美德。(卢风:道德与文明“现代人为什么不重视美德”2010第二期),道德依赖于生活世界,而并不依赖于任何逻辑体系。,“美德必须在一个具有稳定生活传统的道德共同体中培养”“美德的培养不仅依赖于个人的自觉,更依赖于亲人、朋友、师生、邻里之间的亲密接触和相互促进。传统中国人的诸多美德都失去了生活依托。”“一个人不断从一个陌生人场景到另一个陌生人场景,很少有人对他知根知底,他(她)最被关注的是工作业绩,没有几个人特别关注

9、他的美德。”,现代人只追求“中人之德”?,古代中国与现代社会的根本区别:古人以圣人为最高榜样,以君子为现实榜样。任何一个行业都摆脱不了道德的约束。手艺再精湛,若毫无美德也会遭人唾弃;现代社会则不然,现代人不在乎美德,而万分看重才能,各行各业都以能人为榜样-“有中人之德,且有特定行业的非凡业绩,就足以使你成为今日的伟人。”(如克林顿、影视明星),崇尚现代性的人认为:现代社会优于传统社会,社会无需有圣人,也决不可能有那么多圣人,甚至根本没有圣人;无需那么多君子,也别指望各级领导都有君子担任,满街跑中人的社会是最好的社会;让中人中的能人担任各级领导,就能创造各行各业的繁荣;有越来越理性化的制度就足以

10、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人们需要什么,才会追求什么。现代人认为过多的美德是浪费;现代人当然要求人们具备基本的美德:如尊重他人权利,但这只是中人之德而非君子之德,或者说,现代人只要求人们成为中人而非君子,更不要求人们成为贤人或者圣人。,问题真的就这么简单么?!,“中人中的能人大多是没有远见卓识的人,是只有聪明没有智慧的人,由这种人领导的文明不仅是堕落的,而且是极度危险的。”,何谓能人?(掌握现代技能的、竞争中的佼佼者等),反思,我们这个时代是“感天动地”与“触目惊心”并存的时代。不是可以用“滑坡”、“爬坡”等简单的词语所能够说得清楚的。简单武断的结论是不负责任的。,现代语境中的伦理学面临着科技理

11、性主义和市场商业化的双重挤压,致使伦理学原有的知识边界和学理方法均被突破。现代社会之公共生活领域与私人生活领域的日趋分化以及前者对后者日益增强的压迫,又使得伦理学在不得不承受双重挤压的同时,还经历着自身知识结构的急剧转型。,现代语境中的伦理学面临着科技理性主义和市场商业化的双重挤压,致使伦理学原有的知识边界和学理方法均被突破。现代社会之公共生活领域与私人生活领域的日趋分化以及前者对后者日益增强的压迫,又使得伦理学在不得不承受双重挤压的同时,还经历着自身知识结构的急剧转型。,“目前中国社会处在一个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期,如一辆加速拐弯的高速列车,乘客的感觉必定很特殊”。“按常理,高速拐弯的列车应该

12、减速,但我们却在加速,这当然不是一种社会常态。”-万俊人,三、伦理学的知识危机,1、现代技术理性主义的宰制及由此所带来的工具主义价值取向,直接危及伦理学对于人类自身生活之目的性意义的追问,因为前者所追求的技术工具合理性,常常使人们迷失对生命目的和意义的关注;,2、经济中心化和商业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实利主义和自利主义作为一种道德个人主义或伦理利己主义的现代版本又使得人们对生活目的和意义的理解深陷于商业实利性价值的诱惑而难以自拔,因为无论是现代市场(商业)经济还是现代经济理性,都对一切超功利和超自我的价值追求形成了超强的压力,使其难以获得从容生长的社会空间。,3、现代社会公、私两个生活领域日益加深的

13、分化,尤其是现代公共生活领域的极度扩张及其对私人生活领域的强力挤压,使得现代社会和现代人越来越相信并依赖于社会公共制度和公共治理的外部约束或法制秩序,因之使作为公民个体 和作为自然伦理个体的个人对于自身的内在精神生活和道德自律越来越缺乏自主意识和道德自律,甚至缺乏基本的生活热情、道德意愿和自我超越感。,现代性的人们还有多少真正的私人空间?,现代人生活的地平线(视阈)的确大大伸展了,也变得日益清晰了,然而其生活意义的向度也同时变得单一了,越来越稀薄了。,传统的美德伦理被当作医治“现代性道德”危机的良方而重新回到了当代美德伦理学家们的理论视野,尽管很明显,即使是这些当代美德伦理学家也清醒地意识到,

14、仅仅依靠回归传统并不能真正更不用说完全解决“现代性道德”的根本危机。,马克思说过:根本的问题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现代语境中的伦理学解释首先依赖于现代性道德生活问题的实践解决。,作为一门独特人文学的伦理学知识不得不而且实际上已然开始步入内部知识体系的分化,甚至是专门化、技术化和职业化。(请注意:这一趋势恰恰不仅是伦理学而且是几乎所有人文学科都曾坚决拒绝的发展方向!),四、伦理学的转型,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巨大物质成果的驱动下不断得到强化和普及,几乎已经取代上帝在中世纪的宰制地位而成为现代人的新的崇拜偶像。这一巨大的物质技术文明的进步给伦理学直

15、接带来了多重挑战和后果。,挑战一、它直接发展出诸多崭新的应用伦理学领域和道德伦理课题,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应用伦理学本身即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诸如,行政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科技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性别伦理以及“伦理委员会”等等。,挑战二、现代科学技术对原有伦理学理论范式的挑战还直接表现为伦理学家们试图进行伦理学的方法论突破。被传统伦理学视为学理和方法的道德谱系学、道德叙事学、道德形上学和各种形式的人性预制方法,统统被当作不可验证、难以普遍化的传统方法而遭到遗弃,取而代之的是逻辑分析、道德推理、经验证明,甚至是道德个案分析或实例例证,“元伦理学”被视

16、为现代伦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的正宗。,挑战三、伦理学基本理念的动摇。同应用伦理多领域的扩张和科学技术理性化的方法论宰制相比,现代科学技术对现代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观念的影响及其后果要远远深刻复杂得多。蜗居中的宋思明的话通往精神的路很多,物质是其中的一种;,“伦理学理论发展至今,应该说在方法论上有所推进,但并没有根本性的创新,谈不上有一种全新的伦理学方法论建构。”-万俊人,麦金太尔的启示,“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无法解决争执和无法摆脱困境的道德危机时代。”“当代的道德言辞最突出的特征是如此多地用来表述分歧,而表述分歧的争论的最显著特征是无终止性。”-恢复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道德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传统道德的生命力;如何用现代性的视角去改造传统伦理重新唤醒人们对自身精神情操而不仅仅是外在物质利益的过分重视、对自我超越的憧憬,是现代伦理学家所应该格外关注的。,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