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行为分析.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28980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者行为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生产者行为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生产者行为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生产者行为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生产者行为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者行为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者行为分析.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产者行为分析,第一节 企业、产权和生产第二节 生产要素和短期生产函数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第四节 规模经济,第一节 企业、产权和生产,一、企业定义二、产权 理解不同企业有不同的产权结构。三、生产的概念 重点是市场生产。四、企业类型 四种类型的企业,五、企业存在的原因 专业分工 指令或计划,节约交易成本 筹资社会化 内部交易可逃税交易成本 搜寻成本 信息成本 谈判成本 履约成本,第二节 生产要素和短期生产函数,一、生产要素二、生产函数三、短期生产函数四、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五、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六、短期生产函数的应用,一、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生产要素的同质性假设 创新的5种表现

2、,创新的5种表现,开发新产品发现新市场采用新技术使用新原料设计新的生产管理方式,二、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表明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产出与投入对应关系的函数。(任何生产函数都是以一定时期内的技术水平为前提的。)生产函数的一般表达式:Q=f(a、b、c n)通常简化为 Q=f(L、K),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技术系数 固定的技术系数:生产要素之间不能替代 可变的技术系数: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 内可以相互替代。,三、短期生产函数,关于短期和长期 短期:存在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 长期:不存在固定投入,只有可变投入。注意:短期、长期不以时间的长短划分。,四、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亦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

3、及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连续地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超过限度以后,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是递减的,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几点说明:1)技术水平不变是该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 2)其他生产条件不变即其他要素的投入不变也是该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3)如果各生产要素只能按固定比例组合,规律就不适用。,五、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一)含义:(1)总产量TP(total product)全部投入带来的产量,是每个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之和。(2)平均产量AP(average product)单位可变投入分摊到的产量。(3)边际产量MP(marginal pr

4、oduct)可变投入增量带来的总产出增量。,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数量关系:,二)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例5-6,1、在资本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L投入量的不断增加,TP、AP、MP都是先递增,当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又递减,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的规律。2、MP相交于AP的最高点。AP和MP的关系 MPAP,则AP增加 MPAP,则AP减少 MP=AP,则AP最大3、TP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最后下降。当MP增加时,TP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MP减少时,TP以递减的速率增加;当MP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高。,根据三种产量的关系,在表中填空,六、短期生产函数的

5、应用(可变投入的合理投入区域),第一阶段:MPLAPL,且TP增加,相对于资本来说劳动不足。第三阶段:MPL0,相对于资本来说劳动过剩。只有生产的第二阶段,L、K搭配是合理的。,第三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0,A,B,L,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一、长期生产函数二、等产量线三、边际技术替代率四、等成本线五、生产者长期均衡,一、长期生产函数,(复习长、短期的概念)Q=f(L、K),二、等产量线,一)等产量线的含义 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可以生产出相同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称为等产量曲线。线上的任何一点所表示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虽不相同,但都能生产出相同的产量。表5-2、图5-2,K

6、,L,6,3,2,1,1,2,3,6,a,b,c,d,Q,二)等产量曲线的特征1、在合理的要素组合阶段,等产量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2、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3、在同一平面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相交。4、等量曲线凸向原点,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越低。,Q3,Q2,Q1,K,L,三)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等产量曲线,Q1(100),Q2(200),Q3(300),R,0,L,K,想一想两种生产要素能否替代?,三、边际技术替代率,1、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1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需要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K,L

7、,6,3,2,1,1,2,3,6,a,b,c,d,Q,L,L,K,K,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产量不变的前提下,不断地用劳动替换资本,每增加1单位劳动所替换出来的资本数量会越来越少。3、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的原因:其斜率就是边际技术替代率。,四、等成本线,又称企业预算线,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成本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最大数量组合的线。,K,L,600,300,等成本线一定是一条直线,其斜率为-PL/PK PL=2,PK=1,C=600,200,400,200,200,E,C,D,B,A,等成本线的移动,K,L,600,300,200,400,200,200

8、,E,C,D,B,A,五、生产者长期均衡,是指生产将两种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状态。(一)成本既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二)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K,L,A,B,A,B,A,B,0,E,(二),(一)成本既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公式的含义:为了实现成本既定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厂商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要素价格之比(相对价格)。,(二)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公式的含义:为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厂商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要素价格之比(相对价格)。,公式的含义:为了实现成本既定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9、,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厂商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要素价格之比(相对价格)。,第四节 规模报酬,一、规模报酬的含义二、产出弹性三、企业规模报酬变化的原因四、适度规模,一、规模报酬的含义,也称为规模收益问题,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化。理解要点 1.技术水平不变 2.两种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即技术系数不变。3.规模收益属于长期生产理论。,规模报酬图示,企业,KL,Q,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生产力弹性指所有投入同比例变动所引起的产出相对变动。生产力弹性系数 Ez=(Q/Q

10、)/(Z/Z)=(Q/Z)Z/Q,规模变动引起产量变动的情况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幅度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Ez1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幅度与规模扩大的幅度相同。Ez=1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Ez1,规模收益的直观例子,甲体积是乙的8倍,但耗材却是乙的4倍。,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规模经济一般界定为初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而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范围经济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如果联合生产几种产出的支出比分别生产它们的支出要少,那么就称联合生产存在范围经济。,二、产出弹性

11、,指某一种投入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产出相对变动。资本产出弹性 劳动产出弹性 生产力弹性是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投入的产出弹性之和。,例题已知生产函数为:(1)Q=5L1/3K2/3(2)Q=KL/(K+L)(3)Q=KL2(4)Q=min(3L,K)试分析其规模经济情况。,三、企业规模报酬变化的原因,内在经济或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或外在不经济;,内在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由于企业内部的因素引起的收益的增加。(1)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的使用。(2)专业化分工与协作。(3)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变废为宝。(4)管理方面的经济性。(5)垄断利益,如大量采购和销售。,内在不经济是指企业同比例增加投入所导致的资

12、源浪费。(1)企业管理效率降低;(2)企业销售费用提高。,外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使个别厂商产量或报酬增加。(1)刺激产前服务行业的发展;(2)社会分工细化,刺激产中服务行业发展;(3)刺激产后服务行业的发展。,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案例,国外有名的产业集聚地区如:硅谷是美国的IT产业集聚基地,美国新经济和IT产业集聚在这一地区,形成了IT产业的研发创意、生产销售和配套服务的产业体系;底特律是美国汽车产业高度集聚的基地,美国著名的轿车品牌如福特、克莱斯勒、通用等都在这里实现了研发、生产与组装;意大利的马尔凯已成为国际著名的皮鞋设计制造产业集聚基地,生产的优质皮鞋远销世界各地;葡萄牙

13、的波尔图则是著名的葡萄酒产业基地;而法国的巴黎已成为服装、香水、珠宝饰品等产业集聚地和世界的展示橱窗。,中国的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已是家用电器、现代通讯产业和IT制造业最大的产业集聚基地,而深圳市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的总产值已突破6000亿元;同样,长江三角洲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五金机械、纺织化工的产业集聚基地;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中国的沿海、沿江和中西部地区都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基地1000多处,产业集聚和产业基地的中小企业如同成千上万的蚂蚁在群类生活中采取分工与合作,协作与配套,共同完成了产品的分包与组装。,在中小企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中,往往一个地区的成百上千家中小企业共同生产

14、同一个“小产品”如纽扣、拉链、打火机等,也许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正是靠把这样的小产品做专、做精、做透,利用集群的优势就能创造出一个个的大市场。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10多万家中小企业每年将生产出50万种门类的小商品,销售到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创造出2000多亿元的销售额,义乌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市场;而温州上万家中小企业生产的打火机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70%,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打火机生产集聚基地;福建晋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年产运动鞋已达10亿双;,外在不经济:行业规模扩大引起的资源浪费和企业成本提高。(1)行业恶性竞争,产品价格下降;(2)企业生产要素的价格提高;(3)资源迅速消耗和要素供应不足;(4)环境污染加剧。,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比较,四、适度规模,适度规模指企业进入规模报酬不变阶段时的企业规模。不同行业的适度规模不同,其影响因素如下:1、行业的技术特点 2、标准化程度 3、技术进步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