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衡增长模型.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33459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4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均衡增长模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非均衡增长模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非均衡增长模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非均衡增长模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非均衡增长模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均衡增长模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均衡增长模型.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七章 非均衡增长模型,2,主要内容,一、分析服务业增长“特征事实”的基本维度二、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三、三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3,一、分析服务业增长“特征事实”的基本维度,4,服务业增长的“特征事实”,20世纪中期以来,服务业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动产生的影响前所未有。就服务业本身的发展而言,也存在着一些“特征事实”(stylized facts)。比如,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服务业就业增长过快、服务价格与服务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上升、“成本病”(cost disease)问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经济增长并未因服务业扩张而下降或停滞即出现所谓的

2、“服务业之谜”(service paradox)等。这些问题或现象是相互关联的,受到理论界的广泛重视。,5,“需求论”解释,服务消费收入水平、收入弹性价格水平、价格弹性,6,7,二、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非均衡增长理论”(unbalanced productivity growth)又被称为“成本病”理论(cost disease)、“停滞论”(stagnationist argument)。该理论的基础模型是Baumol(1967)的两部门非均衡增长宏观经济模型。基本观点:第一,与其他产业,特别是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第二,服务业就业增长相对较快,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因

3、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第三,服务的需求弹性对服务业增长有重要影响。较低的价格弹性会导致“成本病”(cost disease)问题,但经验分析发现,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并不明显大于1。,8,模型的基本结构,9,第一,如果进步部门单位产出成本不变,则停滞部门的单位产出成本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并趋于无穷大。,基本结论,10,第二,如果对停滞部门产出的需求富有价格弹性,则停滞部门相对产出将趋于零,即该部门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消失。这是因为,若设两个部门产出的需求价格弹性均为1,则对这两个部门产出的名义消费支出相对比重不变,而实际消费相对比重趋于0。,11,第三,如果对停滞部门产出的需求缺乏价格弹

4、性,则劳动力将不断地转移到该部门,而进步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将趋于零。,12,第四,如果要实现均衡增长,总体经济增长率将趋于零,也就是说,若要保持两个部门的实际产出比重不变,则由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进入停滞部门,经济增长将最终趋于停滞。,13,非均衡增长模型表明:在生产率增长非均衡的经济中,由于名义工资的同水平增加,则停滞部门即服务部门的成本(主要是工资成本)将不可避免地不断累积、无限上升。其结果是,如果该停滞部门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较低,则对其产品即服务的消费的成本将越来越大,即出现Baumol所说的“成本病”现象。如果该停滞部门具有较大的价格弹性,则人们将因消费成本越来越高而不得不减少对它们

5、的消费,致使其市场逐渐萎缩甚至消失。服务部门的“成本病”不仅会给政府带来严重的财政困难(因为人们无法完全负担得起服务费用,政府不得不提供财政资助),而且会对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即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和服务提供的家庭化与非市场化。,14,对“非均衡增长模型”的讨论,Baumol(1985)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一些修正,在原有两部门模型的基础上,引进第三个部门,即同时具有“进步成分”和“停滞成分”的“渐进停滞部门”(asymptotically stagnant sector)。三类部门的生产率非均衡表现为,进步部门生产率增长较快,停滞部门生产率缓慢甚至停止增长,渐进停滞部门生产率先较快增长

6、但随后会停滞下来。如果要保持三类部门的实际产出均衡增长,则劳动力将会不断地转移到停滞部门和渐进停滞部门的停滞部分,这两个部门在产出总成本中的比重也将不断上升。因此,Baumol认为,停滞的服务部门的“成本病”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可能要比早期模型讨论的严重。,15,Fuchs(1968):服务经济学该书提出了“服务经济”的概念,进行了大量的、开创性的、具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富克斯指出,“美国现在(指当时)正在经济发展方面开创一个新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这个国家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服务经济国家,即第一个一半以上就业人口不从事食物、衣着、房屋、汽车或其他实物生产的国家。”,16,Fuchs(19

7、68):在几乎同时期的Fuchs的著述中,也可以找到类似于Baumol的模型与结论。Fuchs是从考察美国经济中日益重要的服务业就业开始,探究了可能引起服务业就业较快增长的三个原因: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即当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实际人均服务消费将以大于收入增长率的速率增长。因此,服务不仅消耗了国民收入的越来越大的份额,而且吸纳了国民就业的越来越大的份额。随着经济增长与分工深化,原先在公司或家庭内部提供服务转变为从市场上购买服务。服务的提供量可能与以前没有什么两样,但不同的是,这些服务变得市场化了,而且,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还导致了服务的较高质量和(或)较低的平均成本,进而导致对这些服务的

8、需求和生产的增加。服务业相对于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说明了国民经济中服务业就业的日益重要性。低于平均水平的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率意味着服务业平均成本高于整体平均水平。如果服务需求对于价格上升相对不敏感,那么,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扩张,服务业就业在总就业中的比重将不断增加。,17,3、哈维的拓展,实际成本与机会成本放弃劳动力不变的假定关于需求的作用,18,三、三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1、基本假定与模型结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对食品的需求缺乏收入弹性对服务的需求富有收入弹性服务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较慢,19,2、劳动生产率非均衡增长,20,3、三个部门的就业份额及其变化,随着时

9、间的推移,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份额趋于零,而服务业的就业份额趋于1。但工业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分析。,21,4、工业就业份额的变化,22,23,5、服务业就业与工业就业的关系,服务业就业与工业就业的关系,24,实际收入与工业就业之间的关系,25,6、非均衡增长效应,生产率非均衡增长的效应,26,本模型足以解释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工业就业日益重要,但最终将转向服务经济,进而工业就业的重要性下降。本模型还揭示,对于充满活力的“后来者”,比如日本,其工业就业从来就没有那些不太具有活力的“先行者”(比如比利时或英国)那样重要。原因在于,“后来者”发展的高度非均衡性,使国内制造业生产率的增长远快于服务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