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五环”课堂导学稿设计.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34637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4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段五环”课堂导学稿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两段五环”课堂导学稿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两段五环”课堂导学稿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两段五环”课堂导学稿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两段五环”课堂导学稿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段五环”课堂导学稿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段五环”课堂导学稿设计.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两段五环”课堂导学稿设计,主讲:刘桥生,导学合一研备合一教辅合一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一、导学稿的认识,(二)导学稿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导学稿是对教材(文本)学习的二度设计。导学稿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载体(工具)。导学稿的设计重心在于问题设计和策略设计。,“导学稿”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导航仪”。,(一)导学稿的概念,二、导学稿编制流程 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研备流程 个人“初备”形成“初案”备课组“集备”形成“共案”课前个人“复备”形成“个案”课中“续备”形

2、成“续案”课后“补备”形成“补案”,三、导学稿编制要求 备教材 备学生 备课堂流程 吃透教材打基础(教材的“研究”)“二度创作”有提升(教材的“翻译”)紧扣目标抓落实(以学习主题为中心进行圈层设计)分层学习重差异(知识问题探究层次)学法指导在其中(学习的过程、方式、方法)五环范式要承载(“两段五环”模式),1.吃透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媒介,无论是讲学稿的编写还是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因此,编前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要求,提炼知识脉络,把握重点、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拓展提升点,找准关键,研究学法,探寻规律。,2.二度创作”。导学稿的设计,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

3、教材和参考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处理好教材,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和“二度创作”。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3.紧扣目标。导学稿的编写要围绕单元教学要求和课后练习,每课设置有适宜的学习目标。整个导学稿要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目标定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所有的导学环节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都必须和学习目标相对应,为目标的达成服务。,4.分层学习。导学稿的编写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即把知识转化为导

4、学问题、探究问题,把问题按阶梯式由易到难呈现出来。设计问题要本着以下要求:(1)设计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2)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和细碎;(3)设计的问题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并思考;(4)设计的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5)导学问题的设置和学习过程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语文:设置的练习题中要落实字词等基础知识,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入课后“思考与练习”的题目,要突出一两个重点语段的阅读训练,着实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英语:识记新单词、新句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数学:掌握定义、公式等基础知识,

5、重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5、学法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导学稿不是教案,更不习题集。它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要体现学习过程的方式方法指导,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四、导学稿编制原则:主体性原则 探究性原则 情境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1.主体性原则。导学稿设计与传统教案不同,导学稿必须立足于学生“如何学”,要做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探究性原则。导学稿中自学指导设计强调“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方法化”。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探究,有序引导,逐步生成。交流研讨策略要提供关

6、键性有探讨价值的问题,通过设疑、质疑、解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展示方案通过话题性活动化的方案设计,解决具有层次性、生成性、探究性的问题,提升展示的精彩度、深广度。,3.情境性原则:课堂是生成、互动、体验的过程,教师要注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关注与生活的联系,突出教学情境的创新设计。导学稿中成功的情境创设能沟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拓展学生认知领域,将一个文本的世界转化为学生可体验到的社会化、生活化世界。创设情境要突出情境的生活性、探究性、情感性、趣味性。,4.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贯穿导学稿设计的始终,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导学稿设计要围绕层次性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7、将难易不一,缺乏层次性教材内容设计成循序渐进,有梯度,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地解读文本,探究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5.开放性原则:开放,体现在内容设计上,能引导每一个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个人知识、情感态度走进文体,自我解读、自我理解、批判质疑、互动生成,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呈现出课堂生活性,生成性,生命性特征。开放,体现在过程上,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学生,面对文本。学习过程是知识交流的过程,是心灵沟通的过程,更是生命对话的过程。,五、如何分层设计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教

8、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数量以2-4个为宜,不能太多,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案例:无层次:在10分钟之内(行为条件),写出(行为动词)三种解题方案(表现程度)。有层次:在10分钟之内并争取更短的时间(行为条件),学生能写出(行为动词)至少三种以上解题方案(表现程度)。,六、学习过程设计,自学(独学、对学、群学)的设计比如:【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4042页,划出重要知识,规范完成导学稿预习自学内容并记熟基础知识,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2在课堂上联系课本知识和学过的知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合作探究内容;组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点评。3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规范完成导学稿当堂巩固练习,改正完善并落实好学案所有内容。4把导学稿中自己的疑难问题和易忘、易出错的知识点以及解题方法规律,及时整理在典型题本上,多复习记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