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伦理学绪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37458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科伦理学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专科伦理学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专科伦理学绪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专科伦理学绪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专科伦理学绪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科伦理学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科伦理学绪论.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理伦理学,绪 论,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吕琴,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伦理学、道德、职业道德和护理伦理学的概念,了解护理伦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明确护理工作中护理伦理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教学要求,掌握:护理伦理学与现代医学模式;护理伦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熟悉:学习和研究护理伦理学的意义;学习和研究护理伦理学的原则。了解:道德的起源、本质与特征;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导入案例,一位晚期癌症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的是癌症且已濒于死亡,家属担心病人承受不了打击,决定不让患者知道实情。但患者非常焦虑,希望知道自己的病情,以便处理一些事情,并且表示不论病情如何,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此

2、时护士如何做?,目录,伦理学概述,第一节,一、道德的起源、本质与特征,(一)道德的起源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伦理学家亚里士多德人类与其分动物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具有与其他动物所没有的道德。人类社会道德生活的完美程度也是衡量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之一。,客观唯心主义的“神启论”,主观唯心主义的“天赋道德论”,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论,达尔文主义的“自然起源论”,旧唯物主义的“感觉欲望论”,初始的伦理学派,(一)道德的起源,1.初始的伦理学派(1)客观唯心主义的“神启论”:道德是上帝意志的创造,是神对人们启示的结果。代表人物: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

3、的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中世纪著名的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德国古典哲学家、辩证法大师程颢(1032-1085)和程颐(1033-1107)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一)道德的起源,(2)主观唯心主义的“天赋道德论”,认为道德是先验的纯粹理性的产物,把道德看成是人们与生俱来,人心固有的。代表人物:康德(1724-1804)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孟柯(约前390-前305)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一)道德的起源,(3)旧唯物主义的“感觉欲望论”,认为道德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生理欲望与心理

4、机能。代表人物:洛克(1632-1704)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1715-1771)和霍尔巴赫(1723-1789)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1804-1872)德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一)道德的起源,(4)达尔文主义的“自然起源论”,认为人的道德不过是动物本能(生存竞争、合群感、母爱)的直接延续。代表人物:俄国的无政府主义者、地理学家克鲁泡特金(18421921),(一)道德的起源,(5)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揭示社会道德现象的起源,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各种行为规范风俗习惯、道德和法律等,其最根本的形成动因,就在于维系人类社

5、会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生产活动及其秩序的需要。为了实现目的、维护利益,人自觉地、理性地调整人的思想与行为。,2.道德的历史类型,在中国伦理思想历史上,道德最初是作为两个概念而分别使用的。“道”与“行”的含义上相通,表示人人涉足、四通八达的街道或道路。后引申为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规律,或做人的规矩、道理。“德”表示对“道”的认识、践履而后有所得。“德”是一个人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必须是对人、对己双方都有所“得”的时候。道德二字连用,成为一个概念,始于春秋战国时的管子、庄子、荀子诸书。荀况不但将道和德连用,而且赋予了它较为确定的意义,即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道德境界和调整人和人之间关系的道

6、德原则和规范。在西方文化史上,“道德”一词源于拉丁语,表示风尚、习俗之意,后演化为“特点”、“内在本性”、“规律”、“规定”、“性格”和“本质”等意思。,2.道德的历史类型,社会道德作为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反映,是随着反映对象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永恒不变的道德是不存在的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人类社会可区分为五种社会形态与之相适应,社会道德发展也区分为五种历史类型,共产主义道德,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3,2,1,封建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原始社会的道德,5,道德的历史类型,2.道德的历史类型,(1)原始社会的道德: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的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

7、的第一历史类型。在原始公有制基础上形成了维护氏族公社和部落的共同利益的道德要求,即原始集体主义道德,是原始社会道德的最突出的特征。维护氏族内的自由、平等、共同劳动、相互帮助,是原始社会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氏族部落道德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其朴素性、狭隘性、外在性和权威性。消极方面:最突出的表现为氏族复仇、食人之风和血缘群婚等落后习俗。,2.道德的历史类型,(2)奴隶社会的道德:是第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奴隶社会的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第一个具有阶级属性的道德类型。奴隶主阶级道德的主要特征:第一,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身依附关系,是奴隶社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第二,鄙视劳动和劳动者,是

8、奴隶社会一条很重要的道德规范,此外,还有对奴隶主国家的绝对忠诚,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等道德规范;第三,道德从社会风尚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上层建筑成分和意识形态,其调节的范围和内容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奴隶阶级的道德:反对奴隶主的虐杀,争取人的地位,是奴隶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勇敢顽强,勤俭节约,团结互助是奴隶阶级的主要道德规范。,2.道德的历史类型,(3)封建社会的道德:在封建社会中主要有地主阶级的道德和农民阶级的道德。地主阶级道德有以下几条基本特征:第一,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社会道德最突出的特征,也是地主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第二,“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封建

9、社会最主要的道德规范,“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则是人们必须经常奉行的道德规范;第三,道德进一步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和理论化。农民阶级道德:反对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要求政治上的平等和分配上平均的基本道德原则,把勤劳节俭、艰苦朴素、对阶级兄弟的同情、关心和团结互助。但农民的小生产方式也决定了道德观念上有自私保守的一面。,2.道德的历史类型,(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种根本对立的道德体系。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极端个人主义,其极端表现就是利己和享乐主义,在实践中表现为惟利是图、尔虞我诈

10、、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等。第二,金钱万能、惟利是图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要道德规范。人和人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变成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第三,资产阶级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对人们挣脱禁欲主义、蒙昧主义、等级主义的枷锁起了巨大的革命作用,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和虚伪性的一面。无产阶级道德:大公无私、英勇斗争、不怕牺牲、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公正诚实等优良道德品质,并将集体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无产阶级道德实质上就是共产主义道德。,2.道德的历史类型,(5)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全新的道德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第一,它是从无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中引

11、申出来的;第二,它是与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相适应的;第三,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指导的;第四,它是以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2.道德的历史类型,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一般经历三个阶段: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无产阶级道德;社会主义阶段的社会主义道德;随着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进一步发展成为共产主义道德。,(二)道德的本质,道德的本质,是指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属于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上产生并受其制约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关系即经济关系,它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另一类是

12、思想关系,如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它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受着物质关系的制约。道德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不仅是行为规范,而且是人类的实践精神,这是道德的更深层次上的本质。,(三)道德的特征,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特殊的规范性:首先,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某些要求、理想和秩序,具体表现在人们的视听言行之上,蕴含于人们的品格、习性和意向之中。其次,它主要是依靠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来实现的。再次,它还是一种俗称为良心的内化性规范。内化的规范也称为良心,促进人们自觉自愿

13、地以此为言行的标准和尺度,并外化为一定的道德行为。,二、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伦理学的形成道德、伦理和伦理学三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近乎同一个词,但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明确它们的含义就不难理解伦理学的形成,1.道 德,(1)道德的本质:道德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阶级的道德。这是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是调整利益关系的,这是道德的特殊本质。(2)道德的评价标准:善与恶是道德评价的标准。(3)道德的评价方式:道德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的非强制性力量维系,体现道德的自律性特征。(4)道德功能:道德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之协调一致、共同有序地生活;道

14、德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与生存环境处于动态平衡。(5)道德的内部结构:道德是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和道德行为现象三个方面所构成的有机整体。,2.伦 理,“道德”是指道德现象“伦理”是道德现象的理论概括因此,人们把研究道德的哲学称之为伦理学英文“伦理”和“伦理学”都是同一词(Ethics),3.伦理学,伦理学是一门古老的道德哲学。中国是以其丰富的伦理思想著称于世。但由于我国古代文化发展和学科分类的特殊性,其道德论述和伦理思想往往与政治、哲学、礼仪交织在一起。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公元前551前 479 年)他的论语是我国第一本规范伦理学的著作,他本人则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位

15、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伦理学家。,3.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的道德思索和伦理思想的发展,作了全面的分析、概括和总结创造了“伦理学”这个名词,第一次写出了具有独立体系并且论证严格的伦理学著作尼各马科伦理学使伦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伦理学的发展,欧洲中世纪的伦理思想主要是在宗教神学的形式下,围绕个人对上帝的关系问题展开的。宗教和伦理合一,是中世纪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古希腊伦理思想的重点是个人的品性方面,尤其注重行为准则的研究。从14世纪以后,产生了与封建伦理思想相对立的资本主义伦理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更加系统和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二)伦理学的发展,中国的传统

16、伦理思想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重人伦关系(或人伦价值)-起点重精神境界-支柱重人道精神-核心重整体观念-归宿重修养践履-根本要求重推己及人-重要方法这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而构成一个整体的,(二)伦理学的发展,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使人类社会伦理思想的发展和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二)伦理学的发展,人类的道德现象是极为广泛、复杂的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研究和探讨的过程中,涉及的范围很广,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其中最基本的问题,亦即伦理学基本问题,就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二)伦理学的发展,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

17、方面是经济利益与道德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谁起决定作用、有无反作用、谁起反作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社会整体利益谁服从谁的问题。,护理伦理学与相关理论的研究,第二节,一、护理伦理学与现代医学模式,(一)现代医学模式所谓医学模式,是指一定时期医学对疾病和健康总的特点和本质的概括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医学研究的领域、方法和目标。,(一)现代医学模式,传统的医学模式称为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仅以人的生物性作为基础来研究疾病与健康问题,忽视了人的整体性及人类与社会的联系。人并非生活在真空中,人应该是“社会人”。20世纪中叶以来,形成了现代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是以“生物心理社会”为

18、主轴的医学模式。,(一)现代医学模式,1993 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电视会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指出:“大约在 2015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死亡原因大致相同,即生活方式疾病将成为世界头号杀手!”这就意味着更多的死亡将源于我们生活本身,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饮食习惯、不良情绪、精神紧张、吸烟及运动减少等。,(二)现代医学模式与护理道德,“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护人员拓宽视野,从单纯的注意疾病本身的生物因素,扩展到心理障碍、社会环境对疾病的影响。同时要在护理道德规范、范畴和评价方式方面转变观念。既要对病人负责,承担道德责任;又要对社会负责,承担社会责任,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9、同时,既要重视治疗护理,更要重视预防保健,并致力于消除各种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有害因素。,二、护理伦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护理伦理学与护理学的关系护理伦理学是在护理学基础上依据一定社会、职业道德要求建立起来的,担负着教育、培养护理人员高尚道德的主要任务。医学的发展,护理事业的振兴,有赖于护理伦理学的支持和保证护理学的发展,也为护理道德奠定了新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基础,同时对护理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护理伦理学与护理美学的关系,护理美学是护理实践中体现出的一种特有的“审美观”,既有身体方面的因素,也有心理方面的因素。护理美学以美丑为评价标准,要求从美学的角度去体验和满足病人的审美需

20、求。护理伦理学以善恶的道德观为评价标准,并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来维系和提高护理质量。两者对善与恶和美与丑的评价之共性大多是精神方面的,是心理方面的,彼此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往往是共存的。,(三)护理伦理学与护理心理学的关系,护理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与疾病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进而有效地施行心理护理,使病人尽快康复,促进人类的健康。护理心理学对病人心理的了解和研究,必须以良好的护际关系为前提,而良好的护际关系的建立,又有赖于从事护理心理研究的护理人员高尚的护理道德。实践证明,护理心理学的研究给予了护理伦理学足够的补充和支持,而护理伦理学的研究亦推动了护理心理学的发展

21、。,(四)护理伦理学与医学社会学的关系,医学社会学运用社会学的一般原理,着重探讨医学人际间的社会关系,从总体上阐述和把握医药卫生人员与社会的关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在伦理学的研究中出现了许多具有深刻社会性的问题。在医学社会学研究中出现的医务人员的社会流动、医疗卫生活动的社会控制、妇幼保健、老年保健、预防医学的社会问题等都具有深刻的伦理学问题。,(五)护理伦理学与卫生法学的关系,卫生法学是运用法学理论和原则,研究解决医学及其护理实践中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使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等医学和护理问题,在法律的仲裁下得以解决。护理伦理学虽然诸多的内容属于卫生法学的范畴,但其涵盖的面更为广泛,医疗护理实践中

22、常常引发出的一些问题,往往是未触及法律,且只能受到护理道德的谴责。凡是法律要惩罚的,都是护理道德所谴责的;凡是不符合护理道德规范的行为,也都是卫生法学所反对的。,(六)护理伦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要保障医疗卫生经济行为的合理与公正,就必须解决好其中的若干伦理问题卫生经济与伦理相结合,保障医疗卫生领域各类经济行为符合医疗卫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具有一定的道德保障。医学伦理学、护理伦理学、卫生经济伦理学做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而使医疗卫生经济和护理道德相得益彰,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护理伦理学,卫生法学,医学社会学,经济学,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学习和研究护理伦理学的意义和原则,第三节,一、学

23、习和研究护理伦理学的意义,(一)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二)促进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形成(三)提高临床医疗和护理质量(四)提高医疗机构的信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二、学习和研究护理伦理学的原则,(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三)坚持案例分析讨论的原则,小 结,1.道德的起源、本质与特征2.伦理学的形成与发展3.护理伦理学与现代医学模式、相关学科的关系4.学习和研究护理伦理学的意义与原则,思 考 题,1.护理伦理学的概念及其与现代医学模式的关系?2.护理伦理学与哪些相关科学联系最为紧密?3.学习和研究护理伦理学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4.回顾导入案例,回答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