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词观刈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诗词观刈麦.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观刈麦,隆化县第三中学 陶树清,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时写的县尉官职不高,需要到民间查访在查访中,作者亲眼看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悲惨生活,大有感触,从而写出了这首反映当时农村实际的好诗篇 观刈麦,就是看割麦子,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
2、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观刈麦,作者看到的是怎样的农夫、孩童、村姑,、老妇?,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幼小的孩子,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食,烧,烤,lng,h,dn,zh,xi,xing,zhu,刈(y):割。覆(f)陇(l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 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箪(dn)食(sh):用竹篮盛的饭。荷
3、: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童稚(zh)携壶浆(ji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饷(xi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gng):地名。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但:只。惜:盼望。,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以上为全诗的第一
4、部分,写作者旁观农民收割麦子,目睹农民全家出动忙碌艰辛的劳动场面.,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拿着掉在地里的麦穗.秉,本义是以手执禾,这里引申为”拿”.,bng,b,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顾:视,看。闻者:白居易自指。为(w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输税(shu):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我:指作者自己。曾(c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吏(l)禄(l)三百石(d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
5、候念dn)。岁晏(yn):年底。晏,晚。念此:想到这些。尽日:整天,终日。,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以上八句是全诗的第二部分,写作者听到了一个抱着孩子在田里拾稻穗的贫困村妇”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悲惨诉说.,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不仅展示了农民辛苦劳动的情景,而且更深入到他们的心理,揭示农
6、民为了多得一点收入而甘愿吃苦耐劳的美德以及令人同情的艰难处境。,【思想内容】这首诗描写了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场景和一位贫妇人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和赋税的繁重,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现了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1、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天气十分炎热的句子是:2、观刈麦中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的句子是:3、观刈麦中有一句与白居易的另外一篇文章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都表达了百姓矛盾痛苦的心理,这一句是:4、观刈麦中有一句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请问听者悲从何来?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5、观刈麦中直接揭示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是:,课堂训
7、练,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4、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5、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6、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这是一首诗写作者观看农民收割麦子时的所见因此作为观刈麦.B这首诗叙写了一家农户收麦忙和一贫妇人拾麦两件事,实际上是当时社会中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C这是一首讽喻诗,表现了民间疾苦,抨击官吏的罪恶,直接为民鼓与呼。D这首诗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的感慨,本诗围绕主题也采用了对比手法。E作者对农民生活艰辛和贫妇人悲惨处境的同情之心怜悯之情,自始至终洋溢于字里行间,自然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诗人最后的慨叹更引人深思。7、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反映劳动
8、人民生活悲惨艰辛的诗,请你再背默一首。,6、A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1“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2分)2根据诗题,全诗的重点应在描绘丁壮“刈麦”的场面,诗歌却又着力刻画了一个拾穗的贫妇的形象,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3分)3除了“悲”,诗中还有哪个字最能概括诗人“观刈麦”后的心情?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3分),1答案:夜里吹起了南风,小麦已经长满(覆盖)在垄间,放眼望去一片金黄色2答:从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因为缴
9、纳租税,贫妇家里的田地都卖光了,只好拾些麦穗填饥肠,繁重的赋税已经使这个妇人失掉自己的田地,那么那些正在割麦的农民将来是否也有可能。夜里吹起了南风从 一句可知,贫妇以前家里也有田地,诗人塑造贫妇人的形象,深刻揭示了繁重的税收对百姓的伤害之深。3答案:愧,看着农民们辛苦劳动,却依然贫穷困苦,更有贫妇拾穗充饥,诗人想到自己不事农桑,却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鲜明的对比让诗人倍感愧疚,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1、在这首叙事诗中,诗人为我们描绘了那两幅生活场景?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农忙时节农家全家上阵,抢收小麦的图景;一个没有了土地的农妇捡拾麦穗并哭诉的场景。2、这首诗描写了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场景和一位贫妇人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和赋税的繁重,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现了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