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用服药及外用护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38510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用服药及外用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药用服药及外用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药用服药及外用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药用服药及外用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药用服药及外用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用服药及外用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用服药及外用护理.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药口服及外用法护理,2013.11,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用的手段,护理人员能否正确地掌握给药途径和方法,将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和治疗效果。,概述,1,一、中药汤剂煎煮法,汤剂是临床应用最普遍的剂型,为了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我们必须掌握中药的煎煮方法。,(一)煎 药 用 具,1.适宜器具 砂锅、瓦罐和陶瓷器罐为佳。搪瓷、不锈钢和玻璃器皿亦可。2.禁忌器具忌用铁、铜、锡、铝等容器。,(二)煎 药 用 水,1.水质 以水质洁净、矿物质少为原则。常用的有自来水、井水或蒸馏水等。【注意】须用凉水或凉开水,忌用开水煎药。,2.水量 传统的加水方法:第一煎,加水超过药物表面的35cm;第二煎,加水超

2、过药物表面23cm。另一种加水方法:按平均每1g药加水约10ml,计算出该方总的需水量,第一煎将总水量的70%加入,第二煎加入剩余的30%。,(二)煎 药 用 水,【注意】1、如果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要适当增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时,加水量可稍减。2、煎药时应一次将水加足,避免在煎药过程中频频加水,如不慎将药煎糊,应弃去,不可加水再煎后服用。,(二)煎 药 用 水,(三)煎 前 泡 药,煎药前,宜先用冷水将药材泡透。复方汤剂-3060分钟;以花、叶、草类等药为主-2030分钟;以根、茎、种子、果实类等药材为主-60分钟。,【注意】1、浸泡时间不宜过久 2、煎药前不可用水洗药,

3、(四)煎 药 火 候,一般以“先武后文”为原则。注意解表药、清热类、芳香类药不宜久煎,宜用急火快煎以防药性挥发;滋补药宜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五)煎 药 时 间,煎药时间从水沸时开始计算时间,一煎需要2030分钟,二煎需1020分钟。药物煎好后,用纱布将药液过滤或绞取汁,每剂取液量约300400ml,小儿减量,每日可12服。,注意解表药、芳香类药、一煎需1520分钟。二煎需1015分钟;受热易破坏的药物,待其他药物煎好前510分钟加入;滋补类药物,一煎需4050分钟,二煎需3040分钟;有毒性的药物,需久煎,约6090分钟。,先煎 矿物、贝壳类药某些具有毒性的药物

4、某些质轻、量大或泥沙多的药物后入 气味芳香的药物包煎 对煎后可使药液浑浊,或易产生沉淀、焦糊,或有细小种子、茸毛、粉末,取汁时难以滤除的药物,应以纱布包裹后再入煎。,(六)特殊药物煎煮法,另煎 某些贵重药物烊化 胶质、粘性大和易溶的药物冲服 某些贵重药、细料药泡服某些挥发性强、易出味的药,不宜煎煮,泡服即可。一般是将药物放入杯中,加开水泡1015分钟,出味后服用,也有将药物放入刚煎煮好的中药汁液中泡服。,(六)特殊药物煎煮法,二、中药服药时间的护理,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内部活动有很强的时间节律性。如素问中说:“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人体正气随天时阴阳盛衰而变化。所

5、以,为提高药物的效果,给药时间应与人体内部活动的节律相一致,即阳药用于阳长时,阴药用于阴长时,升药用在升时,降药用在降时。,1,解表药,若病情许可,应于中午前阳分时间给药,以顺应阳气升浮,助药力祛邪外出。治悬饮之十枣汤“平旦服”是借助阳气的升发,使清者升,浊者降而痰饮水湿之邪自除。涌吐药,宜清晨午前服。,二、中药服药时间的护理,空腹服指一夜睡眠之后,清晨起来服药。清晨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清阳之气的升发而发动,这时胃内的食物早已排空,故空腹时服滋补药便于吸收;服驱虫药,可使药力直达虫体,而产生良好的驱虫效果。,二、中药服药时间的护理,饭前服一般指饭前30-60分钟服药。此时胃内食物已排空,服药后易

6、于被胃肠吸收。一般病在下部的宜饭前服,取其药力不为食物所阻滞而留于上焦,可借助食物使药力直达下焦。如桃核承气汤“先食温服”可使药物直达下焦而治疗下焦蓄血证。,二、中药服药时间的护理,饭后服药指饭后15-30分钟服药。凡病在上,欲延长药力在上部的保留时间,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都宜饭后服,如发散解表剂、消导药等。,二、中药服药时间的护理,发作前服:根据疾病的发作规律而确定提前服药的时间:如截疟药发作前3-5h服药;平喘药宜在哮喘发作前2h服用,才能起到恰到好处的制喘作用。,二、中药服药时间的护理,睡前服:多于睡前15-30min服,以补心、安神、镇静、安眠。如安神药宜在睡前半小时服用。泻下药遵“

7、日哺入气收降”的理论,乳液睡前服。,二、中药服药时间的护理,不拘时服:指根据病情需要,不拘泥于时间。如治咽喉疾患者服药不拘时间,多次贫富,缓缓咽下,使药液与病变部位充分接触,迅速反射性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从而稀释痰液,便于排痰。,二、中药服药时间的护理,(1)温服:一般汤剂均宜温服注意 汤剂放凉后,要温服时,应先加热煮沸,使汤剂中沉淀的有效成分重新溶解后,再放温服用。,三、服药方法的护理,(2)热服:理气、活血、化瘀、补益剂均应热服。(3)凉服:止血、收敛、清热、解毒、祛暑剂均应凉服。,三、服药方法的护理,服药后应观察汗液、二便、脉象等,以便了解病情变化,给予恰当的治疗与护理。,四、服药后病情

8、观察的护理,五、中药内服法与护理,解表类药的服法与护理解表类药应温服。发汗以微汗为宜。患者应避风寒,禁冷敷。应慎用解热镇痛类西药,以防汗出过多。饮食宜清淡,忌酸性、生冷食品。,泻下类药的服法与护理泻下类药一般应空腹服用,因其易伤脾胃,应得泻即止,不宜再服。单纯为通便而服用润下药,应于睡前服用。服泻下类药后,要注意排泄物的质、量、次数等变化。服药期间,宜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忌硬固、油腻、辛辣之晶。可多食水果和蔬菜。,温里类药的服法与护理 服药期间宜保暖,防止风寒侵袭。宜进温热饮食以加强药效,忌食生冷寒凉之品。温里类药多辛温香燥,易伤津液,阴虚津亏者慎用。,清热类药的服法与护理清热类药多属苦寒,易

9、伤阳气,应中病即止,以免损伤脾胃。清热类药宜饭后服用,服药期间宜服食清凉食品,忌辛辣油腻。脾胃虚寒者及孕妇禁用或慎用。,理气活血类药的服法与护理理气活血类药多辛香燥烈,入药以丸散剂多见。理气活血类药性多走串通行,易于耗血、动血,虚证患者和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应慎用或禁用。服药期间忌生冷寒凉,脾胃虚弱者应注意饮食调护。,安神类药的服法与护理安神类药应于睡前半小时服用,患者的病室应保持安静。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作好精神护理,特别应使患者在睡前消除紧张、激动情绪,保持平常心态。饮食以清淡、平和为宜,忌辛辣、肥甘、酒、茶等刺激性食品,晚饭不宜过饱。,补益类药的服法与护理补益类药应于饭前空腹服用,以利药

10、物吸收。补益类药易使胃气壅滞,而造成消化不良,故脾胃虚弱而食滞不化者应慎用,或应同时配用消导药。外感期间不宜使用补益类药。补益类药需长期服用方能见效,应鼓励病人坚持服药。服药期间应忌油腻、辛辣、生冷及纤维素多而不易消化食品。,服中药的饮食禁忌,中医历来有“药食同源”之说,凡食性及药性相顺,食物能增强药物的作用,食物与药性相反,会降低药物的作用,因此,食忌是必要的,又分病忌和药忌两方面。,服中药的饮食禁忌,病忌:根据病情不同而又区别,寒性病症忌食生冷和清凉饮料。热性病证忌食辛辣、油腻煎炸食物。肾病水肿应忌食盐和酸辣刺激食物,痰胜者忌滋腻肥厚之品。虚寒之体少食寒凉水果:如柿梨等。,服中药的饮食禁忌

11、,药忌:土茯苓、使君子忌与茶服,人参忌与萝卜服,帝皇何首乌忌葱蒜,甘草忌鲤鱼,蜜忌与生葱服等。,中药外用法与护理,(一)膏药的用法与护理,古称薄贴,又称硬膏,是以膏药敷贴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膏药是按处方将药物置于植物油中煎熬去渣,加入黄丹再煎,凝结后将熬成的药膏摊在布上或纸上而成。用于外科痈疡疖肿,已成脓未溃,或已溃脓毒未尽和瘰疬、痰核、风湿、跌打损伤等病证。,(二)药膏的用法与护理,为药粉与饴糖、蜂蜜、植物油、鲜药汁、酒、醋、凡士林、水等赋形剂调和而成的厚糊状软膏。敷于肌肤通过皮肤吸收后,可达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驱邪外出等目的。,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12、、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慢性疾病;产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痛经等妇科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等具有明显季节性发作的疾病;亚健康人群中偏于阳虚证、虚寒证的患者(如平素四末不温,畏风怕冷,反复感冒,空调环境中易咳嗽、喷嚏不止等)适宜贴敷治疗。,药膏的种类,我科药膏经过改良,已根据常用方配成超粉,再配单味药的超粉,然后根据病情随时增减常用方,避免了一方到底,一方通用的弊端。,药膏的种类,现有四黄粉、消胀利水散、化瘀止痛散、五倍子粉、半夏粉、大黄粉等,超微粉,化瘀止痛膏散,护理要点,1、凡用溶剂调幅药物,需随调配随敷贴,以防蒸发。2、对胶布过敏

13、者,可改用无纺布制品或用绷带固定敷贴药物。3、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敷贴穴位不宜过多,敷贴面积不宜过大,敷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4、选准穴位,注意体位。,护理要点,5、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的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大,敷贴时间不宜过久,并在敷贴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6、局部清洁,预防不良反应。在药物敷贴之前,穴位局部应洗净擦干或用75%酒精消毒。这有两个好处(1)可以避免感染(2)穴区清洁后,敷贴多较牢固,不易脱落。7、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能用肥皂或刺激性物品擦洗,(三)熏洗疗法与护理,是将药物煎汤或用开水冲泡后,乘热进行全身或局部的

14、浸泡、淋洗、熏蒸、湿敷。,(三)熏洗疗法与护理,用于跌打损伤,肢体关节疼痛和活动不利,以及各类皮肤疾患等,坐浴可用于妇科和肛肠科疾患。,(四)熨敷疗法与护理,用药物、药液直接加温,或煎汤敷于局部特定部位、穴位上,利用温热和药物的作用,以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的目的。,(四)熨敷疗法与护理,用于虚寒性脘腹痛、跌打损伤、寒湿痹痛、癃闭、泻泄、腹水等。,(五)掺药疗法与护理,将药物制成极细粉末直接撒布于创面局部,以达到去腐生新,清热止痛,生肌收口、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五)掺药疗法与护理,适用范围 疮疡创面、皮肤溃烂或湿疹、口腔粘膜炎症或溃疡等。,(六)吹药疗法与护理,将药物制成精细粉末,利用喷药管,将药粉喷洒于病灶的一种外治法。用于掺药法难于达到的部位,如咽喉、口腔、耳、鼻等处的炎症、溃疡等。,(七)鲜药捣敷法与护理,将某些具有药用作用的新鲜植物洗净、捣碎,直接敷于患处,利用植物浆汁中的有效成分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等目的。,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