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检验临床意义.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38878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肝检验临床意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乙肝检验临床意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乙肝检验临床意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乙肝检验临床意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乙肝检验临床意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乙肝检验临床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肝检验临床意义.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乙肝检验临床意义,乙型肝炎全球分布,乙肝现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人口10%.全世界共有3亿乙肝携带者、我国乙肝携带者总数高达1.3亿.10%转化为各种慢性肝病,包括有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我国慢性肝病人数3000万,肝病死亡人数每年30万,中国人感染HBV起始于幼龄期,幼龄感染 成年感染,90%慢性化 10%清除病毒 急性肝炎 1%暴发肝炎,非活动性携带 慢性肝炎(HBeAg)(HBeAg+),40%肝硬化,95%清除病毒 5%慢性感染,非活动性携带 慢性肝炎(HBeAg)(HBeAg+),1520%肝硬化,HBV的感染过程,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包括:肝炎病毒本身 组成该病毒的成分

2、抗病毒抗体(血清标志物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为嗜肝DNA病毒,在电镜下可见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型颗粒。完整的HBV颗粒为大球形颗粒,又称 Dane颗粒,直径42nm,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包膜HBsAg,核心部分含有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HBcAg和HBeAg等,是病毒复制的主体。,乙肝病毒存在的三种形式,完整病毒颗粒,内含DNA,具有复制功能,空泡型病毒颗粒,无DNA,不具有复制功能,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示意图,乙肝抗原:1963年美国肿瘤研究所B.S.BIumberg在澳大利亚首先发现,称为“澳抗”又称肝炎

3、相关抗原。乙肝病毒:1970年英国Dane在电镜下首先观察到乙肝病毒颗粒,是直径42nm的双层外壳的病毒颗粒,称为Dane氏颗粒,后来又有人发现26nm的核心颗粒。e抗原:1972年瑞典人Magnius发现与乙肝有关的第三种抗原。e抗原为一种可溶性抗原。在HBV核心的表层,HBV的复制过程,机体感染HBV后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形成多种不同的抗原抗体系统表面抗原抗体系统(HBsAg,抗HBs)核心抗原抗体系统(HBcAg,抗HBc)e 抗原抗体系统(HBeAg,抗HBe),临床意义(1),HBsAg(0.05IU/ml为阴性):1.乙型肝炎具有传染性的标志之一,阳性常见于急性、慢性乙型肝炎,慢活

4、肝。2.肝硬化、肝癌患者中有相当百分比的病人阳性,此现象说明肝硬化、肝癌患者有传染乙肝的危险,还说明了乙肝,肝硬化,肝癌发展演变的内在联系。乙肝是肝癌的病因之一。3.血液病患者,反复输血检出率高。,4.无症状乙肝携带者:男性女性,我国携带者约10%,这种人虽然没有临床症状,体检肝功能正常或有轻微损害,有时ALT升高,血中抗-HBS(-),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应作为供血者。可持续数周、数年这种人将来可能发生慢性活动性肝炎、迁延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值得注意。,抗-HBs:(10mIU/ml为阴性)阳性表示 既往曾感染过HBV,现已恢复;接种乙肝疫苗后;被动性获得抗-HBs抗体,HBeAg:(1.0

5、s/co为阴性)HBeAg阳性表明:患有乙型肝炎,是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的指标,且HBeAg持续阳性的乙型肝炎,易转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HBeAg,HBsAg(+)的孕妇 所生的新生儿,母婴垂直 传播的机会很高,达90%值得重视。,抗-Hbe(1.0s/co为阴性):意味着 HBV部分被清除或抑制,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但慢性肝炎,肝硬化阳性率高 e抗体和e抗原一般不同时存在,e抗原消失,e抗体产生。e抗体(+)说明患者曾出现过HBeAg 但对e抗体(+)者不可视为HBV复制平息。,抗-HBc IgM(1.0s/co为阴性):是诊断急性乙型肝炎和判断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并提示病人血液有强传

6、染性。抗-HBc IgM阳性也可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抗-HBc IgG(1.0s/co为阴性):高滴度表明机体正感染HBV;而低滴度抗-HBc IgG则是既往感染过HBV的指标,具有流行病学的意义。(非保护性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综合评价,(1)(2)(3)(4)(5)常见模式及其意义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高传染性 急性、慢性乙型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 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或慢性乙肝,弱传染性 急性HBV感染康复期或有既往感染史,有 免疫力 乙肝恢复期,弱传染性 急性HBV感染“窗口期”,或既往曾感染 过乙肝 接种HBV疫苗或HBV感染后康复 急性乙肝康复期,开始产生免疫力 无HBV

7、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综合评价,(1)(2)(3)(4)(5)少见模式及其意义 不HBsAg亚型病毒的双重感染 HBsAg亚型病毒的双重感染 乙肝趋向恢复*在此种少见模式下最好结合HBVDNA指标,HBV DNA:是HBV感染最直接,最灵敏和最特异的检测指标,且血清中HBV DNA的水平可作为治疗方案与疗效观察的指标。,HBV DNA定量检测,1.HBV DNA 检测结果与血清标志物的综合评价 与HBsAg检测结果的关系:一般来说HBsAg阳性,HBV DNA测定常常阳性。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HBsAg测定结果阴性,而HBV DNA测定阳性,其原因可能是因为:HBsAg ELISA

8、测定敏感性低,对极低浓度的HBsAg测不出,而PCR具极高的灵敏度,HBV DNA含量即使很低亦可检测出来;或在HBV感染早期,此时所有乙肝的免疫标志物尚未产生。,与抗-HBs的关系:HBV感染恢复期,抗-HBs阳性,血清HBV DNA检测一般为阴性,但少部分亦可为阳性,特别是肝组织HBV DNA测定阳性率仍很高,说明HBV还没有从肝脏中完全清除掉。只有HBV DNA测定阴性才是病毒消除的明确指标。与HBeAg,抗-HBe和抗-HBc的关系:HBeAg阳性,HBV DNA检测几乎全为阳性;HBeAg阴性而抗-HBe和抗-HBc阳性者,仅表明病毒复制减弱,但并未完全消失,血清HBV DNA的阳性率仍可高达 60%80%。因此HBV DNA 检测是评价HBV传染性的最可靠方法。,2.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的疗效评价 使用定量PCR测定乙肝患者血中HBV DNA的含量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可以判断相应药物的疗效,从而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3.筛查献血员,防止乙肝病毒输血后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