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1ppt.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39553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1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1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1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1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1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1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1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1ppt.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节,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桂阳三中 黄琼,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1、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物质基础,2、中央集权的加强,社会相对安定,政策开放、自由-社会环境,3、国内外各民族交往加强,相互促进。,4、这一时期尤其是两宋时期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培养了各种有真才实学的封建人才。,5、在前代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二、表现,(一)科学技术,(二)理学,(四)文学,(五)绘画艺术,(三)史学,(一)印刷术,1、发明: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2、外传: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3、意义: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指南针,1、宋代:在宋代航海交通上

2、已普遍使用,2、外传: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3、意义:指南针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一、科学技术,(三)火药,1、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2、北宋:政府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3、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4、元朝:火药和火药武器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5、意义: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1著名著作:北宋末年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2古代木结构建筑:辽代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3、。,3桥梁建筑:金代建造的卢沟桥,以其坚固实用、美丽壮观而闻名中外,4城市建筑:元大都建筑宏伟,城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四)建筑技术,1北宋沈括的突出贡献是在天文学方面创制了“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安排,2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3郭守敬的贡献:A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B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C主持编定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五)天文历法,1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2英国学者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六)综合,二、理学,(一)概念:理学是宋代的哲学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

4、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二)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1主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2实质: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三史学,1史学著作: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2编撰者:北宋史学家司马光,3体例:编年体通史,5地位: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4内容:资治通鉴上起战国,下至五代,记述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取材重在历代政治兴衰,意在使君主借鉴其中经验教训,四、文学,1五代杰出词人李煜五代、

5、辽、宋、复、金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他的词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宋词,商业和城市繁荣;市民队伍的扩大;只用韵律极严的诗歌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于是词广为流行。,一些作家采用词来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2宋词繁荣的原因,由于宋代的封建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很高水平。他的作品经常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散发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他的代表作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苏轼北宋文学家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苏轼是宋词中豪放派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对

6、后世影响很大。苏轼的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3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李清照李清照是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杰出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属于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明白如话,生活气息很浓。李清照因金军南下流落南方,她的作品渗透了忧伤和怀念故土的感情。,柳永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代表作有雨霖铃等。柳永的词作主要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因此流传很广。,4婉约派词人柳永和李清照,陆游的词与辛弃疾相似,表达了坚决抗金、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主义思想。陆游的词不乏感慨国事的豪放之作,充满了国耻未雪、壮志难酬的悲愤激情。陆游也有一些婉丽飘逸的词作,他的名作钗头凤,写得缠

7、绵悱恻,一往情深。陆游临终时写的示儿诗,突出地反映出渴望祖国统一的急切情怀。,5陆游的诗词,话本先是由城市艺人口头讲述传授,后经记录整理而成,对后世的小说和戏剧很有影响。,(二)话本,话本是宋代新兴的一种世俗文学,适应了城市的发展需要。,(三)元曲,1、地位: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元曲”,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2、概念,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A元杂剧把音乐、歌唱、舞蹈、表演、道白熔于一炉,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组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B散曲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流行歌曲。,3、杰出作家:关汉卿是元代剧作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五、绘画艺术,2

8、、原因:随着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多,文化节需求强烈,表现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1、主流:风俗画,3、代表人及代表作: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1、文化高度繁荣、全面辉煌,2、各族文化交融又各具特色,3、三大发明的完成和“东学西渐”,4、新儒学-理学的形成,5、宋词的繁荣和元曲的盛行,6、面对现实、服务现实,7、世界领先,影响深远,材料一梦溪笔谈中有关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材料二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

9、甲铁皆透。金史,问题阅读材料一,梦溪笔谈中记载毕昇的身份是什么?其活字是用什么原料做成的?与之前的雕版印刷术相比有何进步意义?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可以说是历史积累的结果,试以史实说明之。,除印刷术和火药外,同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另两项发明完成于何时?试用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主要是由何人传入欧洲的?对于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英国人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发现它的优点就在宋代。”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之。,阅读材料一,梦溪笔谈中记载毕昇的身份是什么?其活字是用什么原料做成的?与之前的雕版印刷术相比有何进步意义?

10、,意义: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经济省时,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普及,身份:布衣即平民。,活字:胶泥,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可以说是历史积累的结果,试以史实说明之。,发展历程:唐末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北宋政府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现象:金的火器先进,曾利用火器打退蒙古的进攻。,造纸术: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使之造价低廉,迅速推广。,除印刷术和火药外,同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另两项发明完成于何时?试用史实说明。,指南针: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主要是由何人传入欧洲的?对于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

11、响?,意义: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传播者: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隋唐文化并注意吸收外来文化;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统治相对稳定;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的繁荣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善于总结劳动人民的劳动生产技术和聪明才智。从而取得了巨大的科技成就。,英国人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发现它的优点就在宋代。”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之。,材料一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材料二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

12、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张鸣善的小令咏雪,材料三李清照,问题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词盛于宋,曲盛于元的共同原因有哪些?阅读材料一、二,分析其各自表达的思想感情。观察材料三,说明这位神情忧郁,拈花而立的女词人属于哪一派别?欣赏其名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试推断其分别创作于何时?并说明理由。,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词盛于宋,曲盛于元的共同原因有哪些?,阅读材料一、二,分析其各自表达的思想感情。,宋元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商业和城市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市民队伍的扩大,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要求突破韵律极严的诗的藩篱,以表达更为丰富的思想感情。,柳永在这首词作中抒发了个人的离情别绪。张鸣善的这阙小令借物咏志,表达了对统治阶级兼并土地的谴责和愤慨之情。,观察材料三,说明这位神情忧郁,拈花而立的女词人属于哪一派别?欣赏其名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试推断其分别创作于何时?并说明理由。,派别:婉约派。前者应为其生活在北宋的早期之作,清新委婉,充满生活气息。后者当为南渡后的作品,充满了家国沦丧之下无可排遣的忧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